燕谈's Archiver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3 21:52

[i=s]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1-3 21:59 编辑 [/i]

还有一个遭遇官方批评的电影:刘晓庆主演的《潜网》

潜网
导演: 王好为   演员: 刘晓庆  张国民   

内容简介

教授之女罗弦在体育学院体操专业学习时,与足球运动员陈志平相爱。其父母罗仲文夫妇嫌工人出身的陈志平家境贫寒,看不上他从事的职业,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并欲将女儿嫁给在某大学当领导的老友何方德之子、远洋轮大副何侃。陈志平的父母亦强迫儿子娶一个与他们同样出身的女工阿惠。性格懦弱的陈志平迫于父母之命,与阿惠结婚,成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罗弦虽自幼与何侃相处,但对他并无爱情。为不屈从父母意愿,罗弦离家出走,后与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造船厂工人郭汾结婚。在一次暴风雨中,郭汾为抢救工友受伤身亡。罗弦带着心灵上新的创伤,与女儿蓓蓓相依为命。何侃虽一直爱着罗弦,但他却支持罗弦与陈志平的爱情。郭汾死后,何侃同情罗弦的不幸遭遇,决定要与罗弦结婚。但何方德与罗仲文坚决反对何侃娶一个已经有了孩子的寡妇。何侃义无反顾,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满怀希望去找罗弦。但经受了种种生活磨难的罗弦却冷静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决心将自己的热情与祖国的体操事业紧紧联结在一起…

上映时间:1981年

这个电影当时受官方批评的理由就是“突出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追求。

刘晓庆演这个电影很投入,罗旋的性格和她自己是相近的。记得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刘晓庆和陈志平定情,将一张叶子绣在自己的体操服上“一叶为定”[attach]29062[/attach]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4 21:23

[size=4]  31,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3)
  
  6,腾文骥:《都市里的村庄》
  
  在第四代导演群中,滕文骥是最早尝试新形式的一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接连拍了两部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生活的颤音》和《苏醒》,新的创作手法没有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同,被指为晦涩难懂。滕文骥从善如流,1982年出品的《都市里的村庄》开始转向传统手法,影片以一个中年记者的视角,描写几位青年工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生活,殷亭如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劳动模范,工作虽出色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冷遇,在冰冷的人际压力下倍感孤独困惑,最后一场戏,女主角来到有前科的男友家中生火做饭,这是一个经典画面,预示着由主流社会塑造的模范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有回归家庭回归普通人群的趋势。
  
  《都市里的村庄》之后,滕文骥又拍了殷亭如主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讲述北京的国营餐馆改革的故事,如果现在去看这部电影,肯定会哑然失笑,80年代初的国营饭店和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居然是那副样子。80年代,滕文骥创作了多部风格不同的影片,我比较喜欢用写实手法描写普通人生活的《都市里的村庄》和《锅碗瓢盆交响曲》。
  
  7,黄建新:《轮回》
  
  1988~1989年,在电影界推波助澜下,王朔热达到高潮,那一年间,一共有四部王朔电影一窝蜂拍成上映:《顽主》(导演米家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刚)、《大喘气》(原作《橡皮人》,导演叶大鹰)、《轮回》(原作《浮出海面》,导演黄建新),在这四部影片中,《大喘气》稍弱,其它三部各有特色,《顽主》捧红了张国立、葛优、梁天,时装演出一场戏令人忍俊不禁,堪称经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截了当地披露80年代后期的阴暗面,据说曾险遭封杀。
  
  《轮回》的原作《浮出海面》有自传色彩,王朔作品中少有的真性情之作,不像后期作品那样一味用调侃来掩饰创作力的下滑。导演黄建新把握住了王朔言情的基调,把一部外表很痞内里很纯情的小说拍出了些许荒诞色彩,特别影片最后男主角自杀一场戏,很有点哲理味道。这个结局是电影硬加上去的,虽有点突兀,倒也显示了某种言外之意。黄建新以1985年完成的《黑炮事件》一举成名,《黑炮事件》辛辣地讥讽了体制的荒谬,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电影,也是80年代的最佳影片之一。
  
  8,许同均:《珍珍的发屋》
  
  《珍珍的发屋》并不出名,在80年代的经典名片中排不上名次,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看过这部影片。1987年的某天晚上,在经过电影院的时候看到《珍珍的发屋》海报,所有主创人员都很陌生,只有“青年电影制片厂”是熟悉的,就冲这个,我买票进去看了,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片子至少记住20年,果然一路记到今天,难以忘怀那一晚的感动。
  
  《珍珍的发屋》是说北京个体户创业的故事,个体女青年珍珍开了一家发屋,从广州请来理发师傅阿强,正派经营,生意日渐红火。同一条街的另一家个体发屋竞争不过,总用小动作骚扰,两家发屋冲突不断。珍珍与阿强暗生情愫,不料阿强的女友来到北京,珍珍只好黯然退出,独自面对寂寞人生。整部影片流畅简洁,用写实手法描写北京底层青年的现实生活,反映了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片中有一场珍珍的独白,系统阐述了这一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感人至深。我作为那一代个体青年的同龄人,对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的迷茫和自立自强的追求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记得这部影片的原因。《珍珍的发屋》在80年代算是另类,导演许同均和一干演员都无名气,之后也没什么发展,只有饰演阿强女友的谭小燕后来主演了《轮回》,令人惊艳,再后来也不知下落了。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4 21:29

当时听说过《潜网》,还有刘和不得不说那位合演的《心灵深处》,都没看过。如今在网上可以看这些,可惜,没兴致了。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5 15:19

记得一个女演员叫李秀明的,不知现在怎样了。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5 19:47

[quote]记得一个女演员叫李秀明的,不知现在怎样了。
[size=2][color=#999999]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5 15:19[/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644&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李秀明是谢晋拍《春苗》的时候启用的。很早以前就不拍戏了。

和唐国强演过一个《孔雀公主》,扮相惨不忍睹。她比较粗壮一点,我一位大学同学称之为“拉塌车(人力货运车)”的身材。只适合于扮演工人农民。

后来拍的《今夜星光灿烂》,比较好一点。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5 19:53

80年代初刘晓庆拍的另一个被批评的电影,是《无情的情人》

美丽的藏族姑娘娜梅琴措原是阿洪鲁 鲁土司的女儿。五岁那年因仇人杀死 父亲,放火烧死母亲,管家趁机霸占 了庄园,当上了土司,她只得跟随舅 舅郎扎在草原上开始盗马贼的生活。 一次,马帮里的一匹烈马逃脱,被勇 敢的藏族流浪青年多吉桑制服,娜梅 琴措对多吉桑一见钟情,便央求舅舅 将他收留。从此,两人暗暗地相爱。 多吉桑原是奴隶,幼年时阿妈被土司 抢走,惨遭杀害,阿爸为报仇,杀死 土司、烧死土司妻子后远走他乡。多 吉桑跟随爷爷练就一手好枪法,爷爷 去世后,他四处流浪,寻找阿爸。自 与娜梅琴措相识,他也成为盗马贼。 在一次盗马时,他被另一马帮擒获, 不料马帮头却露丹珠竟是他的亲生父 亲。失散多年的父子相见,更激起却 露丹珠对惨死的妻子的思念。他决意 攻打仇家,并派多吉桑前往探听虚实 。多吉桑与娜梅琴措意外相遇,当他 听说娜梅琴措与郎扎要去杀仇人,便 发誓为情人报仇。不久,两队马帮同 时到达一个坝子,娜梅琴措指着对面 马帮头子示意多吉桑行动,多吉桑举 枪欲射,猛然发现目标竟是自己的阿 爸,他一下子明白两家之间潜藏的世 仇。娜梅琴措弄清站在面前的多吉桑 原来是仇人的儿子,抑制不住复仇的 欲望,终于将自己真心爱恋的情人开 枪打死。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多吉桑, 娜梅琴措无限悲痛。这时,却露丹珠 从背后打来冷枪,娜梅琴措中弹倒在 情人身旁。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

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5 22:00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5 22:01 编辑 [/i]

[size=4][/size]
[size=4]  32,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4)
  
  9,陈凯歌:《孩子王》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毕业,一年后,分配到广西厂的张军钊、张艺谋等人完成了《一个和八个》,第五代横空出世。又一年后,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问世,雷倒了电影圈里外,赞誉之声至今未绝,陈凯歌正式加冕为第五代的领袖或代言人。《黄土地》的轰动效应带动了第五代的行情上扬,陈凯歌和他的师兄弟们后来居上,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主人,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在80年代,陈凯歌拍了三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这三部中,《黄土地》声誉最高,而我最喜欢沉闷的《孩子王》。依我看来,在80年代出品的众多知青题材影片中,以《孩子王》为最佳,陈凯歌把他的文革经验、知青经验和大学的训练融为一体,真正拍出了知青们在黑洞岁月里的萧瑟心情。我认为,《孩子王》的价值绝对在后来备受好评的《霸王别姬》之上,《孩子王》是陈凯歌那一代人(红卫兵或黑五类+知青)人生经验的总结,完整地表达了他对过去那个时代诸多问题的看法。《孩子王》拍完,力气也用尽,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后期的作品都是为拍而拍,看不出有什么来自内心的艺术驱动。
  
  10,张艺谋:《红高粱》
  
  1986~1987年的焦点人物首推张艺谋,与陈凯歌合作的《黄土地》热潮未过,又主演了《老井》,接着改行做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一举夺下柏林电影界金熊奖,际遇之好,中国影坛无人能比。事实证明,柏林大奖对张艺谋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奖,《红高粱》不过是另一部《一个和八个》,有了这个奖,才有了《红高粱》的风行,媒体的关注和此后取之不尽的资源,奠定了至今20余年的成功之路。
  
  话说回来,《红高粱》确实当得起成功,我还记得当年看《红高粱》的惊骇感,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拍,居然可以拍得如此激动人心。原本应该居于故事主线的打日本成了故事的布景,因为故事的高潮需要一个事件,打土匪、打军阀、打国军或打日本没什么区别,这种设计迥异于传统国产片。另外,电影中一大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迥异传统印象中的国人,当时正沉迷于精神分析学说,看完《红高粱》,感觉张艺谋的技巧与弗洛伊德有某种神合之处。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孩子王》,或者后来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都是80年代文学小爆炸的产物,那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昙花一现而已,我想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再来一次了。
  
  80年代出片的优秀电影当然不止上述这些,以我个人的口味,我比较喜欢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小品式影片或有创新意识的影片:吴贻躬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黄蜀芹的《青春万岁》,王启民的《人到中年》、陆小雅的《红衣少女》、颜学恕的《野山》、丁荫楠的《逆光》、张良的《雅马哈鱼档》,黄祖模的《庐山恋》,杨延晋的《小街》,李亚林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有历史片《血战台儿庄》、《喋血黑谷》、《西安事变》、《孙中山》,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原野》……这些作品算是80年代电影的精华,遗憾的是,几部有争议的影片没机会看到,如刘晓庆的《潜网》、《无情的情人》,以及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太阳和人》。
  
  至于80年代走红的影星,实在太多了,数不过来也不必数,因为除了少许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退出舞台了。我编了一句顺口溜,大致可以概括80年代影星们的辛酸: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争相出国去,后浪变成老大娘……
  
  前面说过,1979年一年间就出现了十余首可以传世的电影歌曲,原以为好戏在后头。可惜,80年代电影歌曲的成绩乏善可陈,我盘点了一下,整个10年只有下列歌曲还算有印象:《驼铃》(《带手铐的旅客》)、《满山红叶似彩霞》(《等到满山红叶时》)、《牡丹之歌》(红牡丹),《啊,故乡》(《庐山恋》)、《角落之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牧羊曲》(《少林寺》)、《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红高粱》)……在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内地电影歌曲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失去了创作的本能。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5 22:02

[quote]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size=2][color=#999999]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69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在下文简述90年代电影时,会提到香港电影。谢谢。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2:32

[quote]

在下文简述90年代电影时,会提到香港电影。谢谢。
[size=2][color=#999999]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5 22:0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709&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这些电影都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6 11:03

[quote]

李秀明是谢晋拍《春苗》的时候启用的。很早以前就不拍戏了。

和唐国强演过一个《孔雀公主》,扮相惨不忍睹。她比较粗壮一点,我一位大学同学称之为“拉塌车(人力货运车)”的身材。只适合于扮演工人农民。
...
[size=2][color=#999999]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5 19:47[/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668&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谢谢告知:):54tb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0-1-6 16:37

[quote]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size=2][color=#999999]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69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喜欢《巴士奇遇结良缘》,很想再看一遍。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6 21:21

[size=4][/size]
[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color=#000000][size=4]33,80年代的译制片(1)
  
  作为电影观众,80年代的幸福感大多来自精彩纷呈的译制片,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外国电影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80年代的外国电影则以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这些西方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观众向外看和向前看的渴望,也吻合当时改革开放的社会气氛。虽没有具体数据作佐证,不过以我的现场体验和观察,译制片的票房应该高过国产片许多。这10年的译制片数量极多,我只看过一小部分,以下简单说一下记得比较清楚的若干影片。
  
  先说日本。1978~1979年上映的《望乡》、《追捕》和《生死恋》树立了日本电影的口碑,那几年,中日关系处于官方营造的友好氛围中,一衣带水友好睦邻之类的说辞不绝于耳,刚刚苏醒过来的国人对日本、日本人还没什么恶感,因此,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日本电影都能赢得习惯性的欢迎和好评。
  
  高仓健电影。《追捕》的轰动捧红了高仓健,有关部门意识到此人的票房价值,引进了一连串的高仓健电影,我至少看过其中四部:《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兆治的酒馆》和《海峡》。这四部影片的水准都很精彩,前三部是标准的文艺片,温馨浪漫,以情动人,其中《兆治的酒馆》尤其合我的口味。《海峡》是歌颂津轻海峡隧道建设者的影片,把隧道建设的艰辛和建设者的坚韧精神描绘得很到位。高仓健在这些影片仍是一贯的杜丘式冷面孔,面无表情作深沉状,他的走红让很多人误以为“玩深沉”可赢得异性的好感,于是东施效颦,不亦乐乎,直至今日仍有人乐此不疲。
  
  《人证》。在80年代初,像《人证》这类剧情紧凑、紧张刺激的破案片尚不多见,轰动程度不亚于或者仅次于《追捕》,《人证》的热映带动了森村诚一作品的流行,原作《人性的证明》以及《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迅即出版并畅销。插曲《草帽歌》深情款款,婉转动听,风行至今,当下没看过《人证》的年轻人对这首歌也不感陌生。
  
  《砂器》。早在1979年,我就读到了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点与线》,大为着迷,《砂器》是第一次看松本清张的电影,剧情设计得有点问题,悬疑度不够,不过整部影片被一股悲壮的情绪所推动,令人动容,带有古典风味的音乐尤其出色。丹波哲郎饰演锲而不舍的警察,这位名演员戏路很宽,从达官显宦到贩夫走卒都胜任有余。
  
  《阿西们的街》。日本大企业周围都有星罗棋布的零组件供应商,《阿西们的街》如实描绘了这些小企业的甘苦,这些家庭作坊似的小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和上游大企业的压迫下,艰难地求取生存之路。影片的叙事有些凌乱,不过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是日本当代年轻工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自组摇滚乐队的热情尤其吸引了年轻的观众。电影中有一首插曲极具动感,我曾在现场看过本土歌星翻唱这首歌(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当年很红的张行),当场的景象可用一个词形容――“万众欢腾”,热闹极了。
  
  《啊,野麦岭》(两集)、《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啊,野麦岭》展现了底层女工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境遇,作为弱势群体,她们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为资本家卖命,付出了青春和健康,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全面披露了在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野心勃勃的垄断金融资本家如何肆无忌惮地吞噬国有资产,企图用资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贪污腐败的官商黑恶势力如何勾结成一个个利益集团,狼狈为奸,黑箱作业,强取豪夺国家和民众的财产,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这三部影片展现的黑暗画面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记得我们当时很庆幸,幸好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绝对不会像日本那样容许官商黑恶势力横行,让底层人民受苦受罪,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size][/color][/size][/font][/align][/align][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5pt][size=4] [/size][/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5pt][size=4][/size][/size][/font][/color]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6 21:23

[quote]

这些电影都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
[size=2][color=#999999]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2:3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716&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那几年上映的香港片不多,撑不满一节,所以并到90年代一起提一提。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6 21:44

《金环蚀》是很有意思的片子,其中有个黑社会性质的老头操纵政党议员、官员的情节,大概是艺术创造。但财团贿赂政府官员及议员获得大宗水电项目的故事是有实例的。

影片中拍到的那个电站就是黑部水库,日本海拔最高的水电站。修建时难度很大,死了很多工人(记得好像是167个,在水库边上有他们的塑像和碑文)。水电站花费太大,又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引起极大的争议,从此日本就再也不建水电站了。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6 21:53

高仓健的《新干线大爆炸》才叫精彩,演坏蛋也是讲究江湖的中规中矩,富有人情。

杨林 发表于 2010-1-7 10:17

以上电影看过一半以上,数帆老人记忆非凡,俺则大多模糊不清,忘记电影就意味着什么?幸亏数帆先生拯救记忆深处的片片。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1:45

最近同学整理记忆,其中谈到了看电影,不完全统计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校4年期间,总共看了近400部各类电影。下面这个名单不完全,是一个同学日记中记载的,而他肯定不是看了当时放映的所有影片。

1978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停战之后》(中)、《阿诗玛》(中)、《追捕》(日)、《失去记忆的人》(中);

1979年:
《笑逐颜开》(中)、《女理发师》(中)、《早春二月》(中)、《摩登时代》(美)、《武训传》(中)、《未来世界》(美)、《闯王旗》(中)、《奥赛罗》(苏)、《乔老爷上轿》(中)、《工地青年》(中)、《王老虎抢亲》(中)、《革命家庭》(中)、《忠诚》(埃及)、《被侮辱和被迫害的》(美)、《画中人》(中)、《苦难情侣》(意)、《初次考验》(苏)、《鬼魂西行》(英)、《生与死》(埃及);《柳毅传书》(中)、《运虎记》(苏)、《王子复仇记》(英)、《护士日记》(中)、《流浪者》(印)、《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奋起反击》(中)、《海鹰》(中)、《青春之歌》(中)、《铁匠的旗》(中)、《乌鸦与麻雀》(中)、《球迷》(中)、《碧玉簪》(中)、《巴士奇遇结良缘》(港)、《青山恋》(中)、《刘三姐》(中)、《审妻》(中)、《简爱》(美)、《战火中的青春》(中)、《铁窗烈火》(中)、《画皮》(港)、《花为媒》(中)、科教片《神经系统与条件反射》(苏)、《保密局的枪声》(中)、《不同的命运》(苏)、《寡妇》(苏)、《判逆》(巴基斯坦)、《小花》(中)、《特殊任务》(中)、《小莲娜寻父记》(苏)、《神圣的使命》(中)、《舞台姐妹》(中)、《两姊妹》(苏)、《吉鸿昌》(中)、《曙光》(中)、《被遗弃的人》(墨)、《306案件》(苏)、《生死恋》(日)、《从奴隶到将军》(中)、《马兰花》(中)、《两亩地》(印)、《他俩和她俩》(中)、《游手好闲的女人》(苏)、《水上春秋》(中)、《二泉映月》(中)、《吟公主》(日)、《沉默的人》(法)、《马路天使》(中)、《我的十个同学》(中)、《侦察员的故事》(苏)、《逆风千里》(中)、《金刚山姑娘》(朝);

1980年:
《生活的颤音》(中)科教片《天津地震资料》(中)、《现代军事武器》(日本)、《小字辈》(中)、《群芳谱》(港)、《金环蚀》(日)、《海外赤子》(中)、《归心似箭》(中)、《苦难的心》(中)、《带枪的人》(苏)、《不是为了爱情》(中)、《希望在人间》(中)、《樱》(中)、《405谋杀案》(中)、《蝴蝶梦》(美)、《乘风破浪》(中)、《七品芝麻官》(中)、《淘金记》(美)、《蝙蝠》(美)、《柳暗花明》(中)、《排球之花》(中)、《疯狂的贵族》(法)、《丽人行》(中)、《黑面人》(中)、《野鸭洲》(中)、《向导》(中)、《半张订婚照》(中)、《见面礼》(中)、《乳燕飞》(中)、《苦海余生》(英)、《等到满山红叶时》(中)、《恶梦》(美)、《三毛流浪记》(中)、《真是烦死人》(中)、《狼牙山五壮士》(中)、《古堡幽灵》(西德)、日本影片《天平之梦》、《红菱艳》(英)、《雪山泪(中)》、《大篷车》(印)、《海之恋》(中)、《一个美国飞行员》(中)、《淘金记》(美)、《马陵道》(港)、《沙拉丁》(埃及)、《庐山恋》(中)、《丹心谱》(中)、《自豪吧,母亲》(中)、《刑场上的婚礼》(中)、《复仇》(罗)、《诸葛亮吊孝》(中)、纪录片《可爱的动物》(美)、《柯楚别依》(苏)、《母亲》(苏)、《基度山伯爵》(法)、《绝唱》(日)、《飞吧,足球》(中)、《今夜星光灿烂》(中)、《泪痕》(中)、《奸细》(中)、《第十个弹孔》(中)、《目标选择》(苏)、《秋翁遇仙记》(中)、《我的儿子》(朝)、《孤心血泪》(英)、《林冲》(中)、《悲惨世界》(法、东德、意)、《塔曼果》(法)、《三个失踪的人》(中)、《马戏团》(美)、《一天的欢乐》(美)、《红牡丹》(中)、纪录片《澳洲行》(中)、《五更寒》(中)、《鸽子号》(美)、《生死牌》(中)、《飞过太平洋》(中);

1981年:
《啊,野麦岭》(日)、《叛国者》(中)、《巴山夜雨》(中)、《阴谋与爱情》(西德)、《一个国王在纽约》(美)、《神女峰的迷雾》(中)、科教片《向往未来》(西德)、《燕归来》(中)、《愤怒的人》(法、加)、《幽灵》(中)、《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中)、《摩羯星一号》(美)、《第二次握手》(中)、《天云山传奇》(中)、《雷锋》(中)、《花枝俏》(中)、《带手铐的旅客》(中)、《情天恨海》(中)、《白蛇传》(中)、《古刹钟声》(中)、《花花》(中)、《蓝色档案》(中)、《中途岛之战》(日、美)、《羌笛颂》(中)、《走向深渊》(埃及)、《永恒的爱情》(巴基斯坦)、《假婿乘龙》(港)、《最后八个人》(中)、《珍珠塔》(中)、《飞燕曲》(中)、《好事多磨》(中)、《残雪》(中)、《胭脂》(中)、《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法)、《雾都茫茫》(中)、美术片《三个和尚》(中)、《从天上来的威胁》(法)、《春雨潇潇》(中)、《血溅美人图》(中)、《她从云雾中来》(中)、《爱情啊,你姓什么》(中)、《抗暴记》(英)、《车水马龙》(中)、《草原枪声》(中)、《红蝙蝠公寓》(港)、《沉默的朋友》(罗、意)、《陈毅市长》(中)、《卡桑德拉大桥》(美)、《四个小伙伴》(中)、《梅花巾》(中)、《迟到的春天》(中)、《齐王求将》(中)、美术片《人参果》(中)、《黑驹》(美)、《雨中曲》(美)、《谁来赴晚宴》(美)、《白莲花》(中)、《山重水复》(中)、《先驱者之歌》(中)、《春眠不觉晓》(中)、《小城春秋》(中)、《药》(中)、《远山的呼唤》(日)、《伤逝》(中)、《雨夜奇案》(罗)、《皆大欢喜》(中)、纪录片《鲁迅传》(中)、《苦果》(中)、《丹凤朝阳》(中)、《元帅与士兵》(中)、《英俊少年》(西德)、《顾此失彼》(中)、《检察官》(中)、《知音》(中)、《钟声》(中)、《沙鸥》(中)、《十四个冬春》(朝)、《革命军中马前卒》(中)、《金鹰》(港)、《金钱梦》(中)、《御马外传》(中)、《警察局长的自白》(意)、《特高课在行动》(中)、《最后一颗子弹》(罗)、《客从何来》(中)、《年轻的朋友》(中)、《风雪黄昏》(日)、《长排山之战》(中)、《舞恋》(中)、《冤家路宽》(中)、《父子情深》(意)、《小街》(中)、《阿西们的街》(日)、《甜蜜的竞赛》(罗)、《剑魂》(中)、《咖啡馆》(埃及)、《银幕天使》(港);

1982年:
《李慧娘》(中)、《楚天风云》(中)、《蛇》(法)、《华丽家族》(日)、《艾里甫与赛乃姆》(中)、《气球上的旅行》(法)、《沼泽地的阳光》(埃及)、《李清照》(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美术片《猴子捞月》(中)、《巧入敌后》(南)、《当代人》(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端盘子的姑娘》(中)、《模范丈夫》(中)、《路漫漫》(中)、《海囚》(中)、纪录片《飞翔》(中)、《春归红楼》(中)、《白龙马》(中)、《子夜》(中)、《牧马人》(中)、《乡情》(中)、《老枪》(法)、《虎口脱险》(法)、《潜网》(中)、《杜十娘》(中)、《新天方夜谭》(英)、《阿Q正传》(中)、《徐九经升官记》(中)、《邻居》(中)、《笑比哭好》(中)、《沙漠宝窟》(中)、美术片《卖树荫》(中)、《包青天》(中)、《小路》(中)、《幽谷恋歌》(中)、《满意不满意》(中)、《埃及女王》(美)、《少林寺》(中)、《风雪配》(中)、《潜影》(中)、《第三个被谋杀者》(中)、《水晶心》(中)、《无名岛》(中)、《夜茫茫》(波兰)、《青春》(中)、《螺旋》(中)、《笔中情》(中)。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7 12:16

俺在读大学的时候也算是电影看得多的,比老童这位同学还是差不少。赞一个!

金秋 发表于 2010-1-7 12:20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993&ptid=95454]138#[/url] [i]童志刚[/i] [/b]

童版这位同学在校期间看了这么多电影,四年看400部,平均一年看100部,除去节假日,那几乎两天就要看一部,他还有时间学习么?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2:30

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10-1-7 13:16

[quote]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size=2][color=#999999]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2: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1010&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看了这么多电影,是不是能说明在校的时候没有恋爱呀?如果有的话,不可能把时间都花费在看电影身上呀.

金秋 发表于 2010-1-7 14:49

[quote]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size=2][color=#999999]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2:30[/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1010&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也许文科学生作业少些,我们那时学习非常紧张,也很吃力的,记得有一次操场上演《少林寺》,而第二天要考《机械原理》,很多同学都去教室复习功课了,只有我和另外一名本来就没学好这门课的女生咬咬牙去看了,结果考试不及格,教训惨痛。

金秋 发表于 2010-1-7 14:50

[quote]看了这么多电影,是不是能说明在校的时候没有恋爱呀?如果有的话,不可能把时间都花费在看电影身上呀.
[size=2][color=#999999]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10-1-7 13:1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1014&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看电影不影响谈恋爱,不仅不会影响,还会有所促进。但是看电影一定影响学习。当然,如果学的是文学,那就另当别论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5:34

回142楼:引用下同学的回帖——那时学校明令规定不准谈恋爱,进校时系领导就说过,谈了恋爱的,分配的时候也要把他们一个分到南,一个分到北,让他们来个“孔雀东南飞”。

回140和143楼:也是引用同学的回帖——说起看电影,应该算是在大学四年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生活。看了多少部片子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武大和水院两边每到周末都放露天电影,我们常是哪边好看看哪边,几乎是每周不落,临考前也如此。每当提着板凳去放映场时,路上常与背着书包匆匆赶往教室自习的理科系学生相遇,看到他们羡慕的眼光(我自己狭隘的解读),每每都会为自己选择上中文系而庆幸,要知道看电影也是我们的专业学习内容(自我开解)啊。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7 21:14

[size=4][/size]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size=4][color=#000000]34,80年代的译制片(2)
  
  《姊妹坡》。一部极度唯美的文艺片,讲述一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纠葛,大姐在父母突然过世后,不愿结婚,独自照料三个领养的妹妹长大成人;个性独立的二姐不幸得了绝症,在生下一子后与爱人一起从容离开人世;大学生三姐的爱情因为门第不配受到男友家人的冷眼,后与姐妹们分别,跟随生母生活。影片最后,大姐与一直等待她的男友带着二姐的儿子在姊妹坡上散步,就像多年前父母带着她们四姐妹那样,念着同样的儿歌:“一二三四,什么坡,姊妹坡……”
  
  《姊妹坡》以“章”作为段落,结构清晰,叙述流畅,从始至终弥漫着悲凉、惆怅的情绪。几位演员都算大牌,浅野温子和富田靖子演活了二姐的自尊自强、小妹的活泼开朗,三姐泽口靖子因为角色较弱,不那么讨喜。饰演大姐的绀野美沙子,后来参加演出了中日合拍的《没有下完的一盘棋》,饰演大姐男友的竹胁无我曾主演电视剧《姿三四郎》,80年代初在中国引起收视高潮。1993年,本地的有线电视系统忽然开通卫视中文台,在该台那一年播出的日本偶像剧中,我看到了浅野温子的《101次求婚》和泽口靖子的《孤身走我路》,隔了好几年再见两位姊妹,居然都不显老,浅野温子的角色还是那么可敬,泽口靖子还是那么不讨喜。
  
  80年代中期,我们正是热爱文艺的年纪,因为资源有限,很少看到像《姊妹坡》这样正宗的文艺电影,如此感伤缠绵的小资情调,不由分说地打动了我和我的朋友们。我有一位朋友,沉迷于《姊妹坡》营造的意境里,竟一连看了十遍之多,至今一把年纪了,还是念念不忘。现在看,《姊妹坡》不算是经典影片,它只是我们青年时代的一个烙印,年轻的时候如此喜欢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种幸福。
  
  80年代的日本电影还让中国观众认识了不少栗原小卷、中野良子之外的女星,我看过的明星电影包括山口百惠的《绝唱》、《风雪黄昏》,药师丸博子的《W的悲剧》,松坂庆子的《蒲田进行曲》,田中裕子的《火红的第五乐章》,樱田淳子的《白衣少女》,等等,都是好看的影片。此外,还有“寅次郎”系列,“片山刑警”系列,“钓鱼迷”系列,每个系列我应该至少看过一部,时间太久远,人物和故事混淆,已经记不清楚细节了。
  
  80年代,日本电影持续地引进,和同时引起的日本电视剧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中国观众对日本的现代化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已习以为常,不再像早几年那么好奇。对中国观众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引进的日本电影(包括一批高收视的日本电视剧),提供一个近在咫尺的参照系,让我们醒悟到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是多么不可饶恕,也提供了一个前方的目标,让我们认清脚下的路在朝向哪个方向。
  
  关于日本电影,还有一事值得一说。好像是1985年,附近的一家小电影院无预警放映那三部著名的日本军国主义内参片――《军阀》、《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没有预告,没有宣传海报,只是售票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标记片名、时间和票价,幸亏我年轻时眼神够好,总算没有错过这三部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内部电影。一口气看完,我的感觉是,日本人不服输,就算服输也只是表面上服给打趴他们的美国人,对中国肯定不服,野心仍大大的有。最近这十年来,我又看了十几部日本二战片,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以为,以日本人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心气儿,未来,未来的未来,为了争夺土地,争夺资源,中日之间肯定会有一战,甚至几战。日本人战后发奋图强,迅速崛起,就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呢?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color][/size][/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color=black][/color][/color][/size][/size][/font]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8 21:39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9 00:12 编辑 [/i]

[size=4][/size]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  [/size][size=4]35,80年代的译制片(3)
  
  80年代译制片的主要来源为西欧电影,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娱乐片为主,由于当时国产的娱乐片不是一般的差劲,好莱坞的娱乐大片又暂时进不来,这些西欧影片就喧宾夺主,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虽说是商业影片却也不乏佳片,以下即简单回顾几部由知名影星领衔主演的作品。
  
  《老枪》。相信很多当年的观众都很欣赏这部影片,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法国医生,家人被德军杀害,于是拿起枪来报仇,一个人一杆枪,杀了个痛快,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编导处理得极为精致,既紧张又感人,和平日子里的幸福生活不断闪回,片头片尾,一家人骑车出游的画面前后呼应,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意味。
  
  我记得当年看《老枪》的时候,一边看一遍琢磨,如果换了我来拍这样的题材,会拍成什么样子?应该不会如此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打击敌人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游击队长,老少游击队员,当地镇长,女民兵,德高望重的老大爷或老大娘,还有童子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配合行动,挖地道,布地雷,引来德军进村聚而歼之,再去烧德军的炮楼,解放德军占领的县城,片尾想起雄壮的“马赛曲”或“戴高乐将军之歌”,胜利的游击队员在歌声中继续前进……
  
  《老枪》的两位主演都是欧洲的大明星,罗密.施奈德的戏份不多,《老枪》上映时尚不引人注意,要等到《茜茜公主》系列上映后才在中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法国影星菲利浦.诺瓦雷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让当年的观众大为叹服。20多年后,菲利浦.诺瓦雷主演的《天堂电影院》和《邮差》征服了下一代观众,时过境迁,《老枪》的观众未必看过《天堂电影院》,而《天堂电影院》的粉丝恐怕不知道曾经有个电影叫《老枪》。
  
  《蛇》。《蛇》可算是冷战时期间谍世界的微型百科全书,东西方间谍机关勾心斗角,花样百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记得我在看《蛇》时,内心不无惶恐,《蛇》里介绍中央情报局的庞大、专业、无孔不入,还有现代科技装备,令人悚然而惊。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凭那些国产反特片透露的本事,我们的安全机关能行吗?
  
  《蛇》的叙述方式也让人惊奇,血淋淋的间谍战,既没有刀光也没有剑影,却从头紧张到尾,完全是心理战,一方面,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斗智,另一方面,编导和观众斗智,不断把观众的猜测思绪引向歧路。在《蛇》里,菲利浦.诺瓦雷饰演法国情报局长,没有多少光彩,光彩在两位好莱坞巨星身上,尤尔.伯连纳和亨利.方达,这两位巨星抢尽风头,特别是尤尔.伯连纳,《蛇》不是他的代表作,还是用那个时尚术语来形容,这位光头巨星的“气场”,实在是强悍得令人瞠目。影片最后,完成任务的苏联间谍潇洒地离去,尤尔.伯连纳缓步越过边界桥,几个等候的苏联军官向归来的英雄敬礼,那一幕震撼人心。看到这里,不免好奇,西方竟然制作如此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影片,是不是表达了某种另类的自信?
  
  《虎口脱险》。超级经典的电影,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经典的演员,经典的配音,如果算经典指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虎口脱险》或许是80年代译制片的经典之最。观众经久地热爱《虎口脱险》,主要是因为它的幽默,不中听的说,《虎口脱险》过于幽默了,幽默到令人发指。严肃的反法西斯题材竟然编排得如此轻松搞笑,绝对超出了中国电影人的想象边界。《虎口脱险》那个可爱的小老头,路易.德.菲奈斯,演过无数喜剧,喜剧天分出类拔萃,几年后,他主演的另一部喜剧片《疯狂的贵族》上映,不再引起《虎口脱险》式的轰动,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虎口脱险》不可复制。[/size][/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size][/size][/font]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1-8 23:40

演《老枪》的演员,数年前去世了,俺为之一悸。有部电影叫《大食客》,记得他也有精彩演出。那部片子的主演是法国影帝德帕迪约。
《蛇》是不可多得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电影可以有几个国家联合拍摄,电影的台词可以委托专业人员去写,而不是由编剧一人包干。演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亨利·方达,虽然年纪已不少,但那副独有的矜持步伐,还是帅得很。想起来了,菲利浦.诺瓦雷在其中也扮演过角色。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8 23:48

《老枪》是拍的很精致的电影。

《蛇》只是拍得比较一般的娱乐片。

至于数帆君看日本电影看出一大段亡我之心不死的念头,就未免有点老来愤一把的味道了。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9 00:09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993&ptid=95454]138#[/url] [i]童志刚[/i] [/b]
这个绝的,好像只有巩克会这么叫绝!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9 00:32

《胜利大逃亡》呢?
看《蛇》其实气氛很要紧,回过头来想想,那时的导演带着冷战思维拍电影,政治触角很敏感,放在现在,此片失去冷战背景了,就难免不忍重睹,这就好比饿时走油蹄胖都香,饱时竹笋烤肉都腻,从今天来讲《蛇》,其政治应景色彩太浓。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9 21:19

[size=4][/size]
[size=4]  36,80年代的译制片(4)
  
  《卡桑德拉大桥》。2003年,在非典的日子里,我总是想起多年前看过的《卡桑德拉大桥》,原本已经模糊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种种细节,随着局势的紧张居然越来越清晰,心里也越来越惶惑,就像那列火车上的乘客,骤然遭遇事变,不知道载满病毒的火车驾驶向何方,前方有没有卡桑德拉大桥,结局会怎么样。我特别记得《卡桑德拉大桥》的一个场面,火车被北约军方控制,旅客们惊恐不安地看到站台上布满身着防化服、荷枪实弹的军人,他们包围了火车,把窗户封住,播音员用各种语言宣读警告,声调庄严又刺耳......
  
  《卡桑德拉大桥》里巨星云集,意大利的索非亚.罗兰和好莱坞巨星艾娃.嘉德纳,中国观众第一次见到这两位超级女星,当年42岁的索非亚.罗兰风韵犹存,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副巨星架势。54岁的艾娃.嘉德纳比较惨,演一个老态龙钟的贵妇人,丑陋不堪,看不出年轻时的风采。影片中还有后来遭遇杀妻官司的橄榄球巨星辛普森,好莱坞影星马丁.西恩(《现代启示录》的男主角),表现最出色的是英国影星理查德.哈里斯,他演的医生没什么派头,全靠语言和表情控制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后来,在《野鹅敢死队》中又见到了理查德.哈里斯,与著名的理查德.伯顿、罗杰.摩尔(007)飙戏,丝毫不落下风。
  
  《茜茜公主》三部曲。有人说,看电影就是做梦,做一场别人为你设计好的大梦,罗密.施奈德主演的《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就让观众做了一场梦,电影里有太多童话般的梦想元素:皇帝和公主的艳遇,一见钟情的爱情,辉煌的大婚典礼,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维也纳、巴伐利亚和多瑙河两岸的美丽风光,皇后的魅力与意大利、匈牙利的臣服……这三部电影如此华丽,如此浪漫,让当年的中国观众如痴如醉,下意识里同做一场春秋大梦。我还记得当时看完第一部后,无比欣赏公主的父亲马克斯公爵,这位老兄,不愁吃不愁穿,一位贤惠的夫人,一大堆孩子,一大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无忧无虑,简直是人间神仙,过一辈子这种逍遥日子绝对是不枉此生。
  
  《最后一班地铁》。1987年夏天,我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等到一张退票,幸运地看到了《最后一班地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听说过特吕弗的名头,但不知道他有多厉害,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我当时的欣赏能力,《最后一般地铁》近乎完美无缺,特吕弗把一部寻常的三角言情片拍得如此温暖、感人,让人回味再三,颇有颊齿留香之感。
  
  《最后一班地铁》里雍容华贵的凯瑟琳.德纳芙对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之前已经上映过她主演的《总统轶事》,一部无聊又好玩的政治电影。在这两部影片中,德纳芙的表演含蓄、细腻,情感控制得很到位,波澜不惊,从容不迫,确有法国电影女神的风范。DVD流行之后,我又看了若干她的其他作品,发现她的表演风格变化不大,有点类似高仓健,都是同样的“扁平型”面孔,这可能跟她的运气有关,总是碰不到能让她拓展表演空间的另类角色。
  
  《英俊少年》。这部西德影片描写一个少年如何营救蒙冤入狱的父亲,如何与疏远的外公恢复关系,赢得外公的支持,最后阖家团聚,甚至还给父亲找到了未来的伴侣。整部影片拍得生动、幽默、风趣,浓郁的亲情尤其动人,特别打动了刚从冷漠的文革年代过来的中国观众。80年代的电影观众应该都知道《英俊少年》,就算没看过,也听过那几首流行一时的插曲。当年没有排行榜,以我的观察,那几首悠扬好听的歌曲绝对是排行榜第一名的分量。
  
  《英俊少年》中有个细节让我难以忘怀,当演到父亲入狱,关进一间单人房,镜头缓慢地扫过整个房间:舒服的单人床、桌上的电唱机、暖气管道、壁橱、书架、抽水马桶……当镜头扫过抽水马桶,全场一片惊呼,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长者,盯着屏幕轻声地说:敢情人家西德的牢房比我们家还舒服啊!当年,没有几个老百姓家庭用得起抽水马桶,很多人甚至从没见过那玩意儿。
  
[/size]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9 21:39

《英俊少年》的监狱镜头是触动任何一个中国观众的

还有一个法国小男孩驾着助动车带海因策去嘎纳的镜头,据说后来就出现了很多的自制的助动车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0 22:09

  37,80年代的译制片(5)
  
  《冒险的代价》。一部不上档次的法国娱乐片,内容很有趣味,主要内容是说一家濒临破产的电视台为了起死回生,制作了真人冒险节目,一个底层青年为了高额奖金参加了这个节目,电视台雇佣杀手追杀该青年,又引导青年躲避追杀,然后现场直播整个追杀过程,惊心动魄。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位主持人老头,口才与风度极佳,控制现场的能力更是超一流。还有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制作人,从开始的不忍到最后的冷血,变化过程很有启示意义。
  
  当年,负责引进外国电影的有关部门一般会顾及教育意义,挑选一些有倾向性的影片,《冒险的代价》就是一部有强烈倾向性的作品: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残忍、无恶不作,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虚伪,竞争的残酷、无序,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媒体的过度自由、无政府主义,《冒险的代价》虽说有夸张的成分,它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却一针见血,颇有警示之效。值得肯定的是,全球化之后,我们的电视媒体坚决扬弃西方电视节目的庸俗、无聊,而是取其精华创意,如大众选秀、常识问答之类,制作的同类节目远比西方精良,深受观众拥戴。当然,如果在主持人的培养上下点功夫,多栽培一些像《冒险的代价》那位老头一样的全能主持人,淘汰那些嗲里嗲气装可爱的港台腔妖怪,我们的电视形象会更为正面。
  
  80年代上映的西欧电影还有很多,我能记住的影片都是娱乐片:希区翻拍片《三十九级台阶》,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片《阳光下的罪恶》,理查德.伯顿、理查德.哈里斯罗杰.摩尔主演的《野鹅敢死队》,大卫.尼文、罗杰.摩尔主演的《逃往雅典娜》,球王贝利客串演出的《胜利大逃亡》,贝尔蒙多主演的《王中王》、《恐怖笼罩着城市》,还有《铁面人》、《黑郁金香》、《罪行始末》、《随心所欲》、《热带丛林历险记》、《沙漠情》……时间太久远,很多电影的细节都记不清了。
  
  娱乐片之外,那时还看过若干文学名著改编片:《苔丝》、《悲惨世界》、《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当时刚好赶上名著出版的黄金年代,读书的同时居然还可看到这些名著电影,这是早几年不敢想象的事情。
  
  相对于日本和西欧电影,我对美国电影的印象反而较为模糊,原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电影会大举入侵,事实是,美国电影的进口数量很有限,品质也良莠不齐,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整个80年代看过如下几部好莱坞电影:唐纳薇主演的《苦海余生》,二战时期犹太人逃亡的故事。西部片《游侠传奇》,品质一般,第一次看西部片,感觉很新鲜。《弗朗西丝》,讲述一位好莱坞影星的悲剧命运,杰西卡.兰格的表演精彩绝伦。著名商业片《第一滴血》、《超人》,《第一滴血》看似有反越战的味道(其实不然),《超人》则有侠义精神,两位主演史泰龙和里夫,他们的事迹广为报道,尤其是史泰龙,知名度极高。音乐舞蹈片《霹雳舞》,1987年前后,北京等地兴起过一阵霹雳舞热潮,好像就是这部电影带动起来的。
  
  那几年还看过若干黑白老片,《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罗马假日》、《爱德华大夫》……喜欢极了,第一是喜欢这些老电影的严谨和纯朴;第二是喜欢那些老明星,费雯丽、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派克.英格丽.褒曼……这些老星名不虚传,演技和风采迷人不浅。
  
  此外,不记得是80年代的哪一年,中央电视台集中放映了一批秀兰.邓波尔电影,都是拍摄于30年代的老片,大概是十余部,电影名字不记得了,内容也不记得了,只记得秀兰.邓波尔的可爱模样。
  
  (因事暂停连载3~5天,抱歉。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水笺 发表于 2010-1-10 22:41

数帆老人这么了解电影,佩服。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12 11:41

80年代时候还没有签订版权条约,翻译外国电影是海盗版行为。美国一直抗议,因此一般都是作为内部片放映,除了几部和美国方面有特别约定,美国方面希冀作为广告片的才引进放映。这是美国片不多的原因之一。

所谓内部片在80年代后期已经非常的公开化,当时刚工作,几乎每个月都有发票子可以去看的。甚至我家附近的一个青年干部学院,索性公开卖连票卡,任何人都可以买了连票看。看过很多商业片,印象比较深的有《女角斗士》,《西北偏北》等等。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13 14:14

我记得《茜茜公主》:54tb

宇航 发表于 2010-1-13 16:13

[align=center]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flash]http://www.tudou.com/v/3FdvrhPe9Lw[/flash]
[/align]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5 21:19

[size=4][/size]
[size=4]  38,80年代的译制片(6)
  
  大概是1986年,一批久违的苏联电影不期而至,上演了80年代译制片的华彩乐章。苏联电影的大规模进入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历史性变化。1985年,三年来的第三个苏共高龄领袖谢世,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新思维改革,中苏两党两国都有意结束不正常状态,经过几年的周旋,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完全恢复正常关系,中美苏大三角确立,战略形势对中国极为有利,完全可以坐收渔利赢得发展良机。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冲过了头,居然冲得苏联瞬时瓦解,历史从此转向。
  
  不管怎么说,作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排头兵,这一批苏联电影的先行进口,为80年代的外国电影补足了一个缺角,也让中国观众见识了多年不见的苏联电影是什么样子,迷雾中的苏联社会和苏联人民又是什么样子。
  
  据有关资料,文革前十七年共引进译制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421部,占49%,也就是说,这421部苏联电影伴随了40后、50后两代人的成长,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过也有人说,这些海量的苏联电影中,真正的好作品屈指可数,大多充斥着生硬的说教和对政治人物的过分吹捧,人物呆板,故事单调,真实性可疑,艺术品味很差。中苏交恶后的二十余年,中国一般观众没有看过苏联当代电影(不计少许内部片),对苏联电影乃至苏联社会、苏联民众的生活都相当陌生。这批苏联新电影的上映,中国观众蓦然发现,苏联当代电影开始描绘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小情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关注宏大叙事,一味地歌颂虚假的崇高,人物丰满起来,故事也生动有趣多了,政治人物也变得真实可信,尤其是从电影中看到60~70年代的苏联社会,明朗、健康、秩序井然,有向上的朝气,看不出行将崩溃的模样。
  
  1986~1989年,我看过的苏联电影一共15部左右,一部分是在电影院看的,另一部分是中央电视台引进的。这批苏联电影题材很广泛,风格也多样化,有全景式反映卫国战争的《莫斯科保卫战》,歌颂苏军普通士兵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战争对普通人影响的《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岸》,还有描写当代苏联社会的剧情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男子汉们》、《湖畔奏鸣曲》,喜剧片《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难片《机组乘务员》,惊险片《德黑兰43年》,以及文学名著片《残酷的罗曼史》(改编自沙皇时期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没有陪嫁的新娘》),此后,还在电视上看过长片《战争与和平》和《静静的顿河》,但记不得具体哪一年播出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对我这个从小受到苏联文化熏陶的后辈来说,这批苏联电影带给我极大的精神享受,每一部都给了我难忘的回忆,让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以后如有机会,我会写一篇苏联电影专题贴,认真回顾一番,这里就不多说了。
  
  80年代,以往风光无限的朝鲜电影和罗马尼亚电影仍在持续引进,不过不再唱主角,老实说,70年代看得太多,腻了,如今时间有限又有其他选择,自然很少光顾这两个国家的电影。朝鲜电影只记得断断续续看过央视播出的长片《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是一部系列电影,不是电视剧),印象比较模糊,只记得女主角很有魅力,另外我看过的部分没提中国一个字,完全当志愿军不存在。罗马尼亚电影只看过《神秘的黄玫瑰》系列中的一部,片名和故事情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主人公穿黑斗篷或黑外套,戴个黑礼帽,满脸胡子,很有西部牛仔的味道。
  
  其他国家的影片,印象比较深的有印度影片《大篷车》、《奴里》,巴基斯坦影片《人世间》、《永恒的爱情》,这两个国家的电影很相似,故事都一般,只有音乐值得称道,插曲非常好听。埃及影片《走向深渊》,描写一位看起来很有品味的埃及女郎如何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招募为间谍,出卖国家机密的故事,记得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很惊奇――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也可以像西欧电影那样充满时尚符号。
  [/size]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15 23:12

张宝昌:中南海内部电影

2010-1-14

所谓“中南海内部电影”,通常说的就是西楼大厅所放映的电影,是中央领导人同机关干部、职工一起看的公开发行,或暂不公开发行的电影。张宝昌在中南海工作了27年,耳闻目睹了许多与中南海内部电影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相当感人,有些十分有趣。《中南海内部电影》刊载于《百年潮》2010年1期,由张宝昌口述,张事贤整理。


  西楼大厅观看电影故事

  居住在中南海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看电影,分工作片和娱乐片两种。供片单位和影片类别,有电影局的送审片;文化部通过发行的,由中影公司提供的国产片、外国片、香港片;中国电影资料馆购进或交换来的外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文化动态方面的内部片;中央军委的特殊片;解放前留存下来的旧片等等。对于首长们来说,通过观看和审查这些片子,既能扩大视野,了解世界,又能减轻疲劳,得到休息,如果在规定的日子看即将发行的故事片,还能接触不少机关干部和职工群众,无疑,这又是一件大家都很高兴的事。当然,西楼地属中南海甲区,警卫级别是高的,相关人员出入,必须要持有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签名制作的通行证。但就看电影而言,凡是能进入甲区或在甲区内工作、居住的人,不分干部工人,职务高低,除了个别情况以外,都能在每周三、日这两天晚上的7时30分,到西楼大厅买票看电影,每场票价两角,包括首长及其家属,无一例外。对此,在20世纪60年代初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一次中央会议上,邓小平谈到干部作风时,还专门以此为例。他说:“这是中央以身作则,带了个好头,它好就好在:(一)不论是谁自己掏钱买票;(二)坚持同机关群众一起看,并且形成了制度;(三)在规定时间、地点放映,没有谁等谁、照顾谁的问题,到时间就放;(四)不搞首长个人专场,没有特殊化。”

  此前,有关部门为了保证中央负责同志能及时看到国产新片,也曾安排过专用拷贝。虽然后来取消了,但发行公司得到新片时,仍优先供应并收每场折旧费10元 (含新闻、科教短片),如借用影片厂留用拷贝,则每场收折旧费15元。西楼电影同外面影院一样,取片是要付钱的,所以看片就得买票,没有公款招待一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常在西楼大厅看电影的首长有刘少奇、邓小平、李富春、杨尚昆、谭震林、胡乔木、张际春等,特别是前四位,几乎每场必到。

  西楼每月在规定的日子里,平均要放映9-10场电影,国产片一时接不上,就由放映组挑选一些暂时适合机关内部小范围观看的中外故事片,其中有两部电影曾引起不小的议论。一部是《早春二月》,另一部是30年代江青在上海演的旧片(片名已忘)。前者是刚制作完的新片,又是名演员孙道临、上官云珠、谢芳等主演,因此来的首长和机关工作人员较多,当时快把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大家看后反映热烈,纷纷叫好,尤其是邓小平夫人卓琳兴奋地说:“电影拍得真好,演员演得也好,我们当初不少青年参加革命时,就是这个样子……”其他几位首长夫人也赞扬道:“故事编得曲折生动,人物感情含蓄细腻。”然而过了不久,这部在我们看来拍得不错的《早春二月》,却被人扣上“宣扬小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问题反映到高层,周总理亲自过问。据放映组组长于器海回来对我们讲:总理在西花厅看过片子后,还找导演谈了话。

  至于20世纪30年代江青在上海演的那部电影,那天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演员中有江青(江青当时叫“蓝苹”)。当银幕上出现“某某蓝苹饰”的文字时,场内顿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惊诧声。随着故事逐渐展开,蓝苹的镜头也多了起来,由于她演的是个举止轻浮、不算正面的角色,所以给人的感觉相当沉重。散场时,王光美习惯性地回头看看大家,突然一惊,发现江青的女儿李讷也在场,就大声说:“这个片子的内容我们事先不知道,服务科的同志也没有告诉我们一声。”话音一落,即引起了更多人的尴尬,使得大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此刻邓小平出来解围,他边走边说:“算了,算了,回家吧!告诉他们(指服务科),这里不要再放这种片子了。”此事说大就大,说小也小,毕竟江青已参加革命多年,是从延安来的老人,当时又是毛主席的夫人,再放映她过去在上海演的那种电影,自然影响不好。所幸此事无人查问,平静地过去了。但使人料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个月,竟有几位心直口快的人对我们说:“感谢服务科放映组的同志,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典故。”

  西楼大厅放映的另一类影片,就是专供首长看的工作片(也叫参考片或审查片)。以1964年11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例,片子从1961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在3年多的时间里,涵盖了多方面的设计、实验、准备,直至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爆的一系列机密内容。中央军委将此片作了严格的分级监管,按不同部门和干部的不同级别,有针对性地选择密级放映。在我的印象里,1964年12月中旬的一天,当片子由部队几名武装干部护送到西楼,给中央领导层审查观看时,其安全保密程度之高,让人颇感意外。原本在现场值班的工作人员,也被明确规定一律不准擅入放映大厅,除非有急事要找首长接电话,才能进去通报并须尽快退出。就连在放映室内,都有随片而来的武装警卫严加保卫,以防他人进入。这种措施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

  作为首长看的工作片,还有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由战争罪犯改造为新人的纪录长片;60年代苏联的《雁南飞》、《第41》等,以及西欧、日本的原声片(现场配同声译员翻译讲解)。毫无疑问,所有首长看的工作片在一定程度上为党内高层分析形势、作出判断、决定问题提供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电影的关注

  毛主席早期看电影的场所,是离住地仅一墙之隔的含和堂。我在放映组一些零星资料中了解到,毛主席看过的美国片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苏伊士》、《出水芙蓉》、《孽魂镜》、《血海飞雷》、《基督山复仇记》等。此外,毛主席另一个看电影的地方就是中南海春耦斋,它位于风景秀美的静谷园内,未经修饰前,是所很陈旧的大屋子,周末毛主席和其他首长经常来此跳舞;后来安装了放映座机和银幕,便成了跳舞和看电影的活动场所。不过平时毛主席很少看,只是逢年过节为了招待大家,增加节日气氛,在舞会结束后放映一至两部香港片或苏联片。每到这个时候,舞厅又是另一番轻松欢乐的景象:舞伴们和工作人员,人人提着一把椅子,紧紧地围着毛主席,高高兴兴地一边看电影,一边自在安逸地休息着,而此刻首长也显得格外安详,像过年家里团聚时的老人一样。

  后来随着毛主席年龄增高和工作压力增大,看电影的次数就更少了,甚至一两个月都不看一次。再往后他仅在新住地——游泳池,偶尔看看“样板戏”拍成的电影。 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后,他老人家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视力和腿力衰退尤为明显。江青为了调节毛主席的生活节奏和增加他的活动量,精心搞来了若干“过路片 ”。所谓“过路片”是我们一种专用的通俗叫法,这些片子由香港派专人选定送到广州,再由广州当天将片子送上飞往北京的客机,片子到北京后归江青管,别人不能过问,相当保密,一般不超过三天即送回香港。

  而周总理对于电影,是以革命家、政治家的眼光来看待的,不仅重视本国的,也重视外国的,而且还切实做到了“洋为中用”。例如: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的影片出来后,周总理很快就在国务院小礼堂,邀请各部部长和有关领导前来观看,并极少有地在放映前讲话,他说:“今天我和几位副总理请大家一起来看这部影片,是要了解现在世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看到了他们,也就看到了自己。高级干部当然要抓政治、抓业务,但也要重视国外的先进技术,要不断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我们不能长期落后,长期落后是要吃亏的。中国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

  当时国内形势虽然有了初步好转,但“左”的思想还很重,不少人一谈起美国,就说是“帝国主义”,也不敢多说它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因此看了眼前出现的镜头,加上周总理的讲话,大多数人开始沉思起来,有人甚至不断叹息。

  在一段时间里,我国先后引进了美国的《巴顿将军》,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啊!海军》、《大海战》,美日合拍的《虎、虎、虎》以及欧洲和北非国家的一些影片。对于这些反映历史、战争或描写某国现状的片子,周总理在不同场合都十分明确地讲过:“就是要花点钱买进来,因为我们同各国都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过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搞禁运、搞封锁,想孤立我们,用尽各种办法不让我们见识世界先进技术,但搞了几年就搞不下去了。再说我们自己也总会有打开国门、面向世界的一天,所以不仅要正确认识和总结自己的东西,也要不断了解和研究外国的东西。看他们——些有价值的电影,是我们了解世界简易而直观的办法。 ”在周总理细心周密的安排下,进口电影首先在中南海西楼大厅、国务院小礼堂放映,让中央首长先看,然后逐步转为机关内部看,最后上市公演,广大群众都能看。如此有条不紊,逐级下来,大家都受益匪浅。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6 20:20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17 20:59 编辑 [/i]

[size=4]  39,90年代的简单回顾(1)
  
  对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90年代就像是昨天,因为距离太近而没有多少怀旧的价值。因为种种个人的或时代的原因,整个90年代,我与电影处于疏离状态,很少去影院看电影,通过其他途径看过一些电影,数量无法和80年代相比,更无法和这十年相比,因此,关于90年代的电影,只能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回顾90年代的电影,有这样几个特点:1,国产电影从80年代的高峰迅速滑落,整体陷入低谷。2,另一方面,资源集中到少数导演手里,出现了几部迄今最出色的国产故事片。3,观众观看电影不再局限于电影院或电视,录像机和VCD的普及让观众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4,随着录像机、VCD的普及和大片进口分帐制的实施,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电影成为地上或地下的主流。
  
  整个90年代,我去电影院观看的国产片好像不足10部,未及过去一个年头的数字。说起国产电影的低潮,让人不胜唏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世界大时局的急遽变化,整个电影环境肯定会受到影响。2,民众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看电影或者看电视都不再是主要选择。3,电影票价的大幅提高脱离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市场萧条,电影经营陷入恶性循环。4,电影制作缺乏资金,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主旋律大片,杯水车薪的境外资金只关注那几个成名的导演,很多80年代的主力导演陷入困境,即便拍出作品也远远不如以往。
  
  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因为有了境外或民间资金的挹助,几位知名的第五代导演在同一时期拍出了他们生涯最具分量的作品:田壮壮的《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以及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几部影片都把背景锁定在民国后期到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描写各式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的艰辛,充斥着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密码、隐喻和暗示,每一部都有电影史诗的味道。这几部电影中,我尤其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看一遍不过瘾,又去看了一遍。
  
  《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四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人用个人的记忆和经验对过去一个时代的总结,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有深切体验并做过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拍出这样深刻的作品,也才能领会这些作品的妙处。这几部影片是中国电影的颠峰之作,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90年代看过的国产片还有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巩俐的杰出表现让人意外,老实说,那几年巩俐大红大紫,可她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红高粱》算初出茅庐,有点新鲜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形象如木头美人,目无表情,呆板乏味。看到《秋菊打官司》,才发现,原来此人不是不会演戏,如果碰到机会还可以发挥出高超的演技。说起巩俐,我想起80年代看过的李翰祥作品《一代妖后》,巩俐出演一个被赶出皇宫的宫女,表现相当泼辣,在巩俐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我以为只有秋菊和这个宫女值得称道。
  
  90年代前期还看过叶大鹰的《红樱桃》和冯小刚的王朔电影《永失我爱》,《红樱桃》的题材很独特,不过没有拍出预期的震撼效果,显然与编导缺乏直接的体验有关。《永失我爱》是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唯美言情片,与后来的贺岁片风格大相径庭。1997年之前的冯小刚运气不太好,除了《永失我爱》有机会公映,其他影视作品都没什么好结果。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找准了路子,终于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商业成功。话说回来,把冯小刚所有的贺岁片加起来,也不如他早期的电视剧《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有意思,没看过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应该会有收获。[/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7 20:59

[size=4][/size]
[size=4]  40,90年代的简单回顾(2)
  
  90年代,第六代导演纷纷出道,与第五代相比,他们的电影之路要艰难得多,一般观众很难看到他们作品,以我为例,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第六代的影片,只是通过其他途径看了几部第六代的代表作――管虎的《头发乱了》和张元的《北京杂种》(VCD),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和娄烨的《苏州河》(DVD),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和章明的《巫山云雨》(网络文件)。《冬春的日子》和《巫山云雨》闻名已久,没想到一直等到十年之后才有机会看到。
  
  在这些第六代作品中,我由衷地赞美贾樟柯的《站台》。《站台》是和《小武》同时买的,当天晚上一气看完,一直看到午夜。先看更有名的《小武》,有一点怅然若失,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及至看完《站台》,目瞪口呆,就像俗话说的,心潮起伏,不能自已。那些熟悉的声音和影像把我拉回了80年代,那些文化符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80年代正是我们这代人的黄金岁月。
  
  如果把《站台》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连接起来,从童年到成年,刚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史。贾樟柯和他的几位前辈一样,用个人经验对80年代做了总结,他用电影书写了他的80年代,也是我们大家的80年代。对于80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观察和理解,令人满意的是,贾樟柯精准地把握住了80年代的底色,只要是从80年代过来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断片,想起自己扮演过的角色。
  
  在我看来,《站台》和《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同一等级,甚至更出色。因为第五代那一拨人,从1978年上学,就进入社会的上层,实际上疏离了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尤其和底层社会、底层民众距离甚远,当他们把60~70年代的积累用尽,就注定再也不会有什么好作品,像《小武》、《站台》这样的影片,第五代是绝对拍不出来的。当然,贾樟柯也是一样,《站台》之后的作品没有新的发展,仍是重复以前的路数。听说他最近要开拍商业片了,这位书写80年代史诗的天才导演终于无可避免地走上了前辈们的老路。
  
  1989年底,我开始使用录像机,从此改变了看电影的方式。第一部电影录像带是埃迪.墨菲主演的喜剧片《运转乾坤》,两个资本家打赌,让一个白人金融精英和一个黑人小混混交换身份,故事情节模拟《百万英镑》,非常幽默,看得我乐不可支。因为是第一次在家里看录像带,第一次看埃迪.墨菲的喜剧,印象特别深刻。
  
  90年代前期,我看的录像带都是和圈子里的朋友们交换转录来的,很多时候是扛着录像机跑老跑去,好像回到了1979年转录邓丽君磁带的时光,有一种偷吃禁果的乐趣。转录来的录像带模糊不清,看起来有点费力,基本上享受不到观看大片的快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是看了不少经典电影,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片和香港片,美国片以70~80年代的奥斯卡获奖片为主:《教父》、《与狼共舞》、《莫扎特传》、《甘地传》、《雨人》、《野战排》、《克雷默夫妇》、《走出非洲》、《苏菲的选择》、《沉默的羔羊》,还有《美国往事》、《死亡诗社》、《人鬼情未了》……看这些电影算是初窥了好莱坞的门径,那个时候,最欣赏的男星为达斯汀.霍夫曼和罗伯特.德尼罗,最欣赏的女星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迪.福斯特和戴米.摩尔。
  
  1995年是个转折点,一方面,好莱坞大片通过分帐制在影院上映,那一年我看了《真实的谎言》、《亡命天涯》、《生死时速》和《纽约大劫案》,在电影院看大片当然比家里小小的电视屏幕要享受多了。另一方面,VCD取代了录像带,成为90年代后期看电影的主要媒介。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8 20:46

[size=4][/size]
[size=4]  41,90年代的简单回顾(3)
  
  90年代后期,我经常去逛附近的电脑城,那里散布着几家地下游击队式的碟铺,像作贼似的,听到点风声就关门开溜。我每次去都挑几张VCD回家,那时的VCD碟市不像现在DVD这样专业齐全,制作商的水准参差不齐,烂片出得多不说,还经常用枪碟来充数。尽管如此,那几年还是收集了不少经典电影的VCD,包括奥斯卡获奖片《勇敢的心》、《美国丽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英国病人》,《美国丽人》,好莱坞名片《女人香》、《西雅图失眠夜》、《纯真年代》、《岁月惊涛》、《大河恋》、《本能》,日本片《鳗鱼》、《谈谈情、跳跳舞》、《失乐园》,瑞典片《教室别恋》,澳大利亚片《钢琴别恋》,法国片《三色》、《白色婚礼》、《芳芳》……
  
  当时的制作商不那么专业,往往不分良莠,手里有什么资源就出什么,如此一来,偶尔会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电影,比如我淘到的两部法国片《Pour Sacha》和《Vent d'est》。
  
  《Pour Sacha》,封面中文名译作《情书战场》,1991年出品,苏菲玛素主演,讲述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前夕,三个法国青年前往以色列集体农场,看望他们的老师沙夏和女同学罗拉,他们欢聚在一起,不免有情感的纠葛和观点的冲突。不久,战争爆发,沙夏参战,随军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战争期间,沙夏每天都给罗拉写情书,报告战况,倾诉爱情……
  
  《Pour Sacha》有几个看点,1,片头的歌曲有一股浓郁的犹太风味,优美之极,片中的其它插曲也都很出色(我在网上寻找该片插曲,至今未获,如有哪位朋友了解相关信息,烦请告知,谢谢!)2,苏菲玛素当年24岁,她饰演的罗拉明媚靓丽,魅力十足。3,影片介绍了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的概况和日常生活,基布兹是以色列独有的集体劳动组织,有点类似我们理想中的公社,很有借鉴意义(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茨的小说对这个组织有详细的描述)。4,影片记录了六日战争的进程,沙夏随军占领哭墙的一幕令人动容。
  
  《Vent d'est》,封面中文名译作《机密》,又名《东方之风》,1993年出品,讲述1945年欧战胜利前夕,一支身着德军军服的俄国人部队残部(即由被俘的苏军将领弗拉索夫组建的“俄罗斯解放军”,苏联称之为“弗拉索夫伪军”)开入中立小国列支敦士登寻求庇护,列国当局接纳了他们,士兵们分住到居民家中,与当地民众建立了鱼水深情的关系。苏军派出一位上校和一位女军官(疑似情报人员)与列国当局谈判,逼迫列国驱赶这支部队,不果,苏军代表便游说士兵们返回祖国,许诺种种好处,部分士兵听信苏军的承诺返回苏联,其他军官带领部分士兵和眷属去南美避难。最后的结局:返回苏联的火车开到一空旷处,返国的士兵下车后,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机关枪子弹……
  
  这部影片因为题材的少见和敏感而绕有趣味,编导显然没把二战时的敌我分际当回事,电影里的苏军军官猥琐蛮横,面目可憎,好似邪恶的一方。弗拉索夫部队倒好像是正义的一方,军官个个文雅英挺,士兵则勇敢剽悍,带队的Smyslowosky将军衣冠楚楚,气宇轩昂,他与苏军军官直接对峙的场面尤其壮观,苏联的叛徒威风凛凛,正气凛然,在气势上完全压到了胜利者,让人咋舌不已。战争结束了,敌人也换了,二战时的是非标准不再适用,在这部影片里,弗拉索夫伪军作为希特勒的帮凶,因为声称只打布尔什维克,即得到了编导的同情和宽容,也得到了影片编导的美化,刚刚获胜的苏军则被丑化得不成样子。持主流观点的观众看完这部影片,恐怕会有神经错乱之感。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9 21:12

[size=4][/size]
[size=4]  42,90年代的简单回顾(4)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不时可以看到80年代录像厅的画面,作为80年代文化符号,录像厅意义非凡。大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录像厅开始大规模出现,城镇越小越偏远,录像厅反而越密集,生意越红火。这类录像厅成本低廉,一个阴暗狭小、烟雾缭绕的房间,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像机即可开张赚钱,没有沙发,只有板凳,甚至地板。放映的电影以香港片为主,武侠动作片、警匪动作片、黑帮片、赌片、言情片、闹剧片,甚至还有xxx,多元化的香港电影满足了录像厅的需求,并借助录像厅杀进内地,建立了口碑。
  
  与录像厅的红火相反,或许是为了保护市场,香港电影在内地影院的上映受到严格的限制,整个80年代应该不超过20部,且大多数是合拍片。前文说过,70年代中期,有两部香港记录片(《万紫千红》和《杂技英豪》),引起强烈反响。70年代后期,陆续有几部香港左翼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上映,我看过《三笑》、《屈原》、《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故园春梦》,因为和内地电影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几部影片受到热烈的欢迎,特别是《三笑》,扮演秋香的陈思思一举成名,片中那些不怎么好听也说不清哪个地方的小调歌曲竟大受欢迎,很多当年的观众至今还能哼上几句。
  
  关于80年代的香港电影,有两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一是大名鼎鼎的李翰祥。80年代初,李翰祥来到内地合拍清史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香港演员只带来一个梁家辉,其他演员全是内地的:刘晓庆、周洁、张铁林、项堃和陈烨,梁家辉因为出演这两部影片而成为一线演员,影片上映后,反响不一。二是武术冠军李连杰,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全国轰动,票房奇佳,当年19岁的李连杰颇有巨星风范,风头之盛,连成龙也感受到威胁。此后,《少林寺》原班底又拍摄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一部不如一部,再过几年,李连杰也不大出现了,直到90 年代初才东山再起。
  
  我记得,80年代上映的香港影片还有武打片《白发魔女传》、《木棉袈裟》、《自古英雄出少年》、《乱世英雄乱世情》,文艺片《似水流年》、《父与子》,闹剧片《三宝闹深圳》,音乐舞蹈片《霹雳情》,值得一提的是《霹雳情》,这是一部标准的烂片,人物、故事、表演都乱七八糟,毫无价值,唯有音乐让内地观众耳目一新,几首风格不同的插曲流行一时――《摇摇摇》、《请你等等我》、《情》、《永远有你的影子》、《酒不自醉人自醉》、《碧波万里情》,这几首歌出自香港名家黄霑、顾嘉辉和台湾作曲家谭健常,水准可想而知。我尤其欣赏节奏强劲的《摇摇摇》,当年误以为是梅艳芳唱的,多年后才知道这首歌是台湾女歌手娃娃(金智娟)的作品。
  
  进入90年代,因为传播手段的更新,我看的香港电影比以前多得多,先是补看了80年代的代表作,大概20余部,包括吴宇森的英雄片,林岭东的风云片,徐克的古装片和言情片,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的文艺片,成龙的警察故事……最喜欢的电影是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其次是吴宇森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以及关锦鹏的《地下情》。
  
  因为看的多,我总以为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为史上高峰,优秀影片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和《东方不败》,徐克、王家卫、陈可辛、陈果的作品,以及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其中,王家卫和周星驰的主要作品基本看全了,我觉得,看周星驰电影应该看广东话版本,周星驰的成功建立在他那经过改造的语言魅力上,普通话版本反映不出周星驰台词的妙处,相对失色很多。与周星驰相反,王家卫作品与语言的关系不大,广东话还是普通话,都无所谓。
  
  对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把我喜欢的90年代香港电影列一个十佳名单的话,则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九品芝麻官》、《甜蜜蜜》、《双城故事》、《重庆森林》、《飞一般爱情小说》、《记得……香蕉成熟时Ⅰ》、《一个字头的诞生》、《新龙门客栈》、《纵横四海》、《香港制造》。
[/size]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20 20:43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20 20:45 编辑 [/i]

[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size=4][color=#000000]43,DVD时代的狂欢
  
  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市面上出现了少许DVD,之前听说过这种新媒介,总以为要等好久才会成熟,没想到,到了2000年上半年,DVD越出越多,普及之快出人意料,此时不能再视而不见,终于下决心购置了一台DVD机,开始了持续至今的狂欢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识货,收进了不少烂片,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补课,收罗了一大堆书籍,从电影史的ABC学起,逐渐了解百年电影史的发展脉络,知道了一些大导演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买碟也就越发挑剔。有趣的是,我发现制作商也在同步补课中,不再乱出一气,而是瞄准经典名片,甚至冷门的艺术电影也有人出,品质也越发精致。2002~2005年,每次去碟店总会有所收获,往往是想看什么片子,就可以赫然发现这个片子,江湖快意,莫过于此。一晃十年了,所谓天堂的生活,不过如此吧?
  
  在看碟、看书的同时,我很喜欢去影迷聚集的网站,旁观这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在说些什么,每每都有惊喜的收获。新一代年轻的电影爱好者生活在黄金时代,古今中外的电影一览无余,见多识广,思维敏锐,看到他们发表的独到见解,艳羡之余,总会回想起我们这一代电影贫血儿经历过的荒芜岁月,如今年轻人琅琅上口的大师、经典影片,我们当年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对影片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了。如今老了,只能跟在后面踉踉跄跄,努力让自己不落伍。
  
  这些年,我很喜欢浏览网友们互相推荐电影的帖子,看得多了,发现有几部电影的提及率特别高,大多是励志的成长电影、史诗电影和有创意的黑色电影,下面这份名单就是这些年来大众电影青年特别钟情的作品,不知对不对,仅供大家参考:《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教父》、《美国往事》、《女人香》、《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情书》、《美丽人生》、《钢琴师》、《中央车站》、《低俗小说》、《罗拉快跑》、《斗阵俱乐部》、《七宗罪》、《七武士》、《盗火线》、《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杀手莱昂》、《猜火车》、《两生花》、《千与千寻》……
  
  另一方面,在书籍和网络影评人的引导下,我逐渐进入艺术电影的世界,经过众多电影专家和电影爱好者多角度、多侧面和循循善诱的讲解,我慢慢理解了那些史上最伟大的电影: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伯格曼的《野草莓》、塔科夫斯基的《乡愁》,库布里克《大开眼戒》、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黑泽明的《罗生门》、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叫安德鲁斯的狗》、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特吕弗的《四百击》、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曼切夫斯基的《暴雨将至》、普契尼的《美国荣耀》……
  
  在本贴的最后,按惯例在这些年看过的DVD中,挑选出我喜欢的25部作品与各位朋友分享(以出品时间为序,不包括前文提过的影片):1,《意志的胜利》(德国,里芬斯塔尔,1935);2,《青色山脉》(日本,今井正,1949);3,《麦秋》(日本,小津安二郎,1951);4,《浮云》(日本,成濑巳喜男,1955);5,《后窗》(美国,希区科克,1958);6,《筋疲力竭》(法国,戈达尔,1959);7,《甜蜜的生活》(意大利、法国,费里尼,1960);8,《公寓春光》(美国,比利.怀尔德,1960);9,《奇爱博士》(美国,库布里克,1964);10,《随波逐流的人》(意大利、法国、联邦德国,贝托鲁奇,1970);11,《最后一场电影》(美国,博格达诺维奇,1971);12,《中国》(意大利,安东尼奥尼,1972);13,《革命往事》(意大利,莱昂内,1973);14,《镜子》(苏联,塔科夫斯基,1975);15,《曼哈顿》(美国,伍迪.艾伦,1979);16,《莉莉马莲》(联邦德国,法斯宾德,1981);17,《其后》(日本,森田芳光,1985);18,《现代爱情故事》(美国,加里.马歇尔,1991);19,《冬天的心》(法国,克劳德.苏提,1992);20,《印度支那》(法国,瓦格涅,1992);21,《烈日灼人》(俄罗斯、法国,米哈尔科夫,1994);22,《生命因你动听》(美国,斯蒂芬.赫瑞克,1995);23,《非常公寓》(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米姆尼,1996);24,《高保真》(美国,斯蒂芬.弗雷斯,2000);25,《三丁目的夕阳》(日本,山崎贵,2005)。
  
  这些电影是我个人的趣味,并不代表它们一定是好电影,或一定好看。如果您看了觉得没啥特别的,尽管腹诽我,我一定虚心接受,没有问题……:) [/color][/size][/font][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5pt][/size][/font][/color]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21 21:29

[size=4][/size]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size=4][color=#000000]44,说说电影书籍
  
  DVD电影的风行,电影书籍的出版商直接受益,这十年来,关于电影的各类书籍成为书市的热点,好书层出不穷,为DVD时代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越来越精致的精神食粮。我从90年代末开始关注电影书籍,主要是电影史(包括国别史、断代史),电影人物的生平和作品介绍,电影随笔,电影编剧和淘碟指南,对电影文化、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类的书籍则敬而远之。以下就来简单说说这些电影书籍,与大家分享。
  
  电影史方面,在中国电影圈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学者乔治.萨杜尔的著作,早在文革前,他的四卷《电影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1961)就译成中文出版,80年代初又再版,包括第一卷《电影的发明》、第二卷《电影先驱者时期》、第三卷《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第六卷《当代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电影》,该书原计划写六卷,第四、五卷未及完成。因为年代久远,印数又少,这套《电影通史》已很难找到,比较流行的是萨杜尔另一本较为简要的《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995),该书还有一个早期版本《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此外,萨杜尔的《法国电影 1890~1962》(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也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补充其它有关新浪潮书籍的不足。
  
  电影通史的书陆陆续续出了不少,最近比较喜欢读的是《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新星出版社,2006、2009),通俗易懂,全面又简洁,很有启发,该书的2009版为简装本,价格相对上一版远为低廉。
  
  关于国别史以及大师生平、作品介绍,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电影大师创作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电影馆”系列,收录了诸多经典著作,每一本都值得研究,如果有时间又有财力的话,这些丛书里的作品都可一读,读完书再看相关电影,或者看完电影再读相关的书,都是莫大的享受。另外,现代出版社的“梦工厂”系列,其中关于电影的书籍大多出自我国的年轻影评人,时尚又有趣味。断代史方面,隆重推荐《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比斯金著,文汇出版社,2008),该书详细介绍了70年代崛起的那一批年轻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喜欢7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朋友不可错过。
  
  电影大师的自传,我偏爱伯格曼的《魔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费里尼的《我是说谎者》(北京三联书店,2000)、塔科夫斯基的《雕刻时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里芬斯塔尔的《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7),英格丽.褒曼的《我的故事》,其中,最喜欢伯格曼的《魔灯》,这本书极有文字的魅力,就像是文学大师的长篇随笔,读之兴味盎然,过瘾之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一读编剧方面的书籍很有必要,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外表看起来好像花团锦簇,其实都是按照一定的公式和套路设计的,识破他们的秘密并不困难,认真琢磨几本书即可,这方面的书籍也有很多,下列几本不妨试试:《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电影剧作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编剧――步步为营》(汉森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新近出版的《编剧大师班》(斯科特编著,文汇出版社,2009),收入了作者对十余位电影编剧的访谈,谈论各自的经历和编剧的甘苦、成就感,很有趣味。
  
  电影随笔,这方面的书籍出得很多,碟市的兴旺造就了一大批电影散文家,电影专业人士、作家、记者、学者、职业经理人、无名影迷……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才都在这个领域里努力耕耘,有学术型的,有八卦型的,有写某一国的,有写某一职业的,也有借电影贩运私货的,其中不乏才气横溢的佳作,遗憾的是,内地作者受到条件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评论的电影范围相对很小,基本上是影迷们熟知的名片。在这一领域,有几位境外作者的随笔值得注意,李欧梵因为资历够深,他的随笔集《我的观影自传》(上海三联书店,2008)、《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影片。另外,香港影评人迈克、汤祯兆的作品都有参考价值。
  
  对影迷来说,淘碟须有指南性的工具书加以指导,这方面还没有发现十全十美的书籍,只好多备几种,以便比较定夺,比如《20世纪的电影》(吴汉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世界电影全记录》(贝塔斯曼出版公司编,南方出版社,2001)、《电影指南》(廖金凤编,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三大电影节完全手册》(里尔、姚迅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三册随笔集《独立精神》(达郎编,现代出版社,2001)亦可充数。刚刚上市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年电影》(施奈德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是一群美国专业影评人共同编撰的,介绍了1903~2007年的1001部经典电影,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每一页都有精美的图片,令人爱不释手,只是价格略贵,不过以使用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综合而论,我以为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年多来出版的新书中不乏值得一读的好书,如下列几部:《奥斯卡大观》(利维著,商务印书馆,2008)、《库布里克的电影》(诺曼.卡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小津》(里奇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小津安二郎周游》(田中真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集体回忆特吕弗》(梁良、陈柏生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黑色电影》(纳雷摩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如何写影评》(科里根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9)……太多了,不胜枚举。
  
  在时间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电影书架上挑选合适的书籍,是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以上提到的书籍只是我接触到的一小部分,多数是近年出版的,较为容易找到,仅供各位参考。因条件所限,在海量的电影书籍中只是九牛一毛,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书有待阅读,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推荐值得一读的好书,共同体验看电影和阅读电影书籍的乐趣。[/color][/size][/size][/font]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22 21:00

[i=s]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22 21:01 编辑 [/i]

[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size][/font]
[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0.5p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color=#000000][size=4]45,从荒原到天堂,意犹未尽
  
  两个月前,在开始写这篇帖子的时候,坊间的热门话题是《风声》和《2012》,在这两个月里,《十月围城》刮起旋风,备受好评;《阿凡达》凶猛强悍,刚刚缔造了票房记录,国产大片《孔子》又翩然而至。如果今天写这篇帖子,开头那句“从《地道战》到《风声》,从《列宁在十月》到《2012》”应改为“从《地道战》到《孔子》,从《列宁在十月》到《阿凡达》”才合适,起点不变,终点则与时俱进。荒原时代早已过去,天堂里的好戏连绵不绝。
  
  本贴的副题叫做“我记忆中的老电影”,关于“老电影”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我以为,衡量电影的新和老有两个基准,一是某部电影的拍摄、制作、上映时间,一是某人观看这部电影的具体时间,两者并不一致,可能相差数十年。比如,《战舰波将金号》上映于1925年,《列宁在十月》上映于1937年,《列宁在十月》相对于《战舰波将金号》来说是新电影,不过,我在1969年就看了《列宁在十月》,直到2009年才看到《战舰波将金号》。对我而言,《列宁在十月》是老电影,具有无法取代的怀旧价值,《战舰波将金号》虽是老古董,对我则是全新的电影,与其他新出品的电影没什么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说,DVD乃至BD时代,百年多来的经典电影,只要没看过都算是新电影,都可以和前人一样怀着陌生感欣赏这些电影――活在当下的幸福真是难以言说。
  
  本贴的重点放在20年之前,也就是1989年之前二十年的电影,那个年代的电影对我的同龄人很亲切,对年轻一代则很陌生,这些提纲式的文字并不精致,也不全面,只是是想做一个引擎,搜索那些潜藏在我们记忆里,快被遗忘的电影往事,不管怎么说,这些跟时代一起疯狂旋转的电影,是我们成长中的一块块碑石,我们这一代人,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一起回顾这些电影,不分彼此就是一家人,就像一个班的同学,分别了几十年重新团聚,或者喜笑颜开,或者潸然泪下。
  
  从荒原到天堂,两个月的回忆,意犹未尽。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告一段落。很多来不及写的内容,只好留待以后。感谢管理员、版主的厚爱和支持,感谢各位朋友的批评,谢谢大家!
  
  前几天,我在书店站了半个多小时,一页页翻阅那本《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年电影》,数了一下,美国影评人精心挑选的这1001部经典电影,我只看了200部出头,五分之一多一点,有生之年要看完剩下的将近800部电影,路途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珍惜现在,一起尽情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
  
  (全文完)
  [/size][/color][/size][/font][/align][/align]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26 16:44

[灌水]通过观看前苏联东欧电影给我的震撼
文章提交者:黑洞深处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url]http://www.kdnet.net[/url]

      前苏联东欧的电影,关于战争的影片,我看了一些。但是,反映前东欧的社会生活方面的影片,我只看过一两部。那就是前苏联的《办公室的故事》和《意大利人在莫斯科的奇遇》,看到这些喜剧片,诙谐幽默,令人捧腹不已。近期,我又看了几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东欧生活影片,令我大吃一惊,其拍摄水平绝对不亚于美国好莱坞,甚至超过西欧电影,感觉这些东欧电影自成一派,令人很是眼前为之一亮。而片中这些影片所反映出来的前东欧国家的社会生活水平,更是让我惊叹,反正比当时的中国好不知多少倍,甚至跟现在的中国比也不差。

苏联1977年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导演:埃·梁赞诺夫。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生动演绎了一场不打不相识、不是怨家不聚头的爱情闹剧,属于外在严肃、内含无尽张力与喜剧因素的冷幽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堪称经典,值得收藏!!作为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又产生了无形的隔阂,要打破这种隔阂,就应该更好的认识自身,影片中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矛盾冲突的揭示,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是很有内在和哲理的。

前东德经典长片刑侦系列电视剧,《匪警110》。《匪警110》是一套前东德的系列电视电影。该系列于1971 6.27在东德电视一台(DFF1)首播。说句实话,东德的这部刑侦电视电影系列剧,其中的观赏水平甚至跟当年八十年代引入中国的美国系列警匪片,《神探亨特尔》不分上下,但却又有前东德特有的那种风格。片中所体现出的当时前东德社会生活水平真的很不错,酒吧,迪斯科舞厅片中都有。甚至到了两德统一,现在的德国电视一台,仍然继续接着制作播出,迄今为止(2009 8.30)已播出306部,成为这一类型电视片的世界之最。

前苏联喜剧片《体育彩票》,片中诙谐幽默,对话搞笑,女主角很漂亮,看了此片,觉得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很高,普通人民每年都能享受度假旅游,给人感觉那时的苏联人生活很惬意。

前东德1968年的经典歌舞剧——《热情一夏》,里面的男女主角那是相当漂亮,男女演员漂亮又不失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纯朴和矜持。不像西欧和美国好莱坞的那种风格,上来就大胆火爆。

波兰的《爱情的故事》,情节与同名的美国电影相似,但更加唯美,演员更漂亮,情节更感人,音乐也更古典。还有波兰的《夜茫茫》:同样是爱情题材的悲剧,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片中的音乐凄婉抒情。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电影本人看的不多,但99年11月中央电视台8频道播出过一部该国古装战争影片 — 《可汗阿斯帕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该片象一部史诗,讲述了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与罗马统治者浴血奋战,建立自己国家的过程,片中的音乐优美之极。

罗马尼亚:
  《勇敢的米哈依》:铁骑、巨炮、烈火、战旗、大雪、沼泽,咆哮的军犬、战场上吞噬阵亡者的蛇与鹰……这一切无不构成了古代战争的惨烈画面。
  《斯特凡大公》:“杀敌三万,自损八千”是该片的最好诠释。勇敢的“棒子队”以“老桥”为依托,痛击奥斯曼土耳其精锐。

   感觉这些前东欧古代战争史诗巨片,不次于美国好莱坞精心打造的像《亚历山大》,《勇敢的心》这样的战争史诗巨片。

   还有很多前东欧生活影片:像南斯拉夫电影《风》,《万花筒》,《提琴手》,《临时工》,《你好,出租车》东德的《女歌手》,《死亡档案》,匈牙利的《废品的报复》:50年代拍摄的喜剧,虽然片长只有半小时,却风靡全国并影响过几代人。捷克斯洛伐克的 《好兵帅克》:经典喜剧。等等很多前东欧影片,很是耐人寻味。

   前东欧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的富裕典型而被中国人羡慕。当年的前苏联,前东德,南斯拉夫电影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电影等东欧国家电影看得中国人那个羡慕,电影里的前苏联东欧人可以上街自由做生意,出行自由,旅行方便,男人都是西装革履,女人都穿漂亮的裙子或晚礼服,吃面包牛肉喝牛奶,住别墅,有私人轿车。当年的南斯拉夫人经常到西欧国家去度假。而当年的中国人是吃窝窝头,穿破旧“蓝蚂蚁”衣服,城市里几户人家分一个单元住,经济水平跟东欧和俄罗斯相比是天壤之别。看他们的电影就跟刘老老进大观圆的感觉。虽然,这里东欧的电影可能有艺术夸张,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甚至怀疑,那时毛时代的中国到底实行的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三苗 发表于 2010-1-26 18:00

惟一看过的苏联电影是《秋天的马拉松》(原声+字幕),在电视上看的。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7-17 18:38

秋天的马拉松和红梅恋人曲绝对经典。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7-17 18:38

忘了,还有一部前苏联的《古怪的女人》。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7 23:30

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同期的还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都收藏了。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7 23:46

先说日本。1978~1979年上映的《望乡》、《追捕》和《生死恋》树立了日本电影的口碑,那几年,中日关系处于官方营造的友好氛围中,一衣带水友好睦邻之类的说辞不绝于耳,刚刚苏醒过来的国人对日本、日本人还没什么恶感,因此,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日本电影都能赢得习惯性的欢迎和好评。
..................................................................................................................
日本老电影基本都收藏齐了,除了故事片日本NHK制作的历史纪录片质量也很高收集不少。
有一套日本二战东南亚战区实拍的战争纪录片(上中下D9版三张碟)很好,在海印给我淘到手了。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8 00:44

[b]与狼共舞[/b]

[attach]64039[/attach]
[attach]64040[/attach]
[attach]64041[/attach]
[attach]64042[/attach]
[attach]64043[/attach]
[attach]64044[/attach]
[attach]64045[/attach]
[attach]64046[/attach]

ironland 发表于 2014-7-18 08:04

[i=s]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7-18 08:05 编辑 [/i]

看到《与狼共舞》的图,忽然意识到“老电影”这个概念居然已经改变了这么多。 那些未曾见过的黑白电影是老电影,《与狼共舞》也是二十多年的旧作了。

从那些古董苏系作品,一直到今年的《变形金刚》或《X战警》,恰如167楼所言,“活在当下的幸福真是难以言说。”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7-18 14:36

回头来看,即便是苏联专制主义时代,苏联电影依旧可圈可点,很多片子依旧经典,只是我们很多没有看到,刚看到时,又被欧美的大片的铺天盖地遮掩了。
七十年代老勃书记倡导开放的社会主义体系,一批苏联电影新锐突颖而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怪的女人》,把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一部《第四代》表现苏联青年干部生活的片子,也很精彩,值得一看,遗憾的是后来没有找到录像带和DVD重温。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8 15:48

与《办公室的故事》同时有一部苏联电影名字忘记了,讲卫国战争结束后一个男人与
一个女人的故事,剧情中大冬天女人穿一件苏军的棉袄围着头巾在街上卖包子"XX的包子,热
呼的,快买吧",引起男人的注意每天都来,一起做小买卖女的告诉女人"瞧,他看上你啦"。
这部电影叫什么?想不起来了。

山民 发表于 2014-7-18 16:07

[quote]与《办公室的故事》同时有一部苏联电影名字忘记了,讲卫国战争结束后一个男人与
一个女人的故事,剧情中大冬天女人穿一件苏军的棉袄围着头巾在街上卖包子"XX的包子,热
呼的,快买吧",引起男人的注意每天都来,一 ...
[size=2][color=#999999]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8 15:4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35788&ptid=95454][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两个人的车站》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8 16:39

五十年代未至六十年代苏联拍不少水平很高的电影,只不过由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中国不在引进
或且进来了也不上市公演。《静静的顿河》上下集,上集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在文革前全国发行了。
下集还没来的及翻译文革暴发,直到九十年有了VCD,DVD以后上海电影译制片又重新配音灌碟发
行。但是下集的配音与上集根本连续不上一塌糊涂,还不如原俄语配音看字幕。
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姐妹》《1918年》《阴暗的早晨》同样也是这种情况。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7-18 16:55

拯老提到的片子,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战地浪漫曲》,小说译为《战地玫瑰》或《战地恋人曲》。男人主公叫萨沙,女人公叫柳芭。这部看似三角恋,婚外恋,四角恋的的影片,极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拷问力度。在前苏联社会问题影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