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的非经济后果——问策中国十意见领袖
记者 韩洪刚在过去的2009年,有一件事搅动着中国的经济格局,那就是“国进民退”。不管官方怎么利用“数据”一再地否认存在这一现象,国进民退都已然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真切感知和深度忧虑。由此,在过去的2009年,质疑和批评国进民退现象的文章,也是此起彼伏,铺天盖地。借2010年的全国两会之际,我们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十位知名学者和意见领袖,跳出国进民退的内部经济逻辑,来谈谈它可能的外部非经济后果。
时代周报:如果国进民退的格局形成,那么这样下去的非经济后果是什么?如今适逢全国“两会”,您希望代表们提出什么样的遏制国进民退趋势的对策?
陈志武
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最严重的非经济后果是破坏政府权力跟民间权利间的平衡点,让权力掌握更多可以任意支配的财富资源,继而使权力毫无顾忌地扩张;与此同时,这必然意味着,民间老百姓伸张自己权利的经济基础会越来越弱,迫使权利退让、萎缩。在国富即政府富但民众的生活却没国家上升快的情况下,老百姓只会被迫更加依赖政府才能生存,只好更加有求于政府才能过日子,民间的权利就更没有经济底气。国进民退从本质上是强化国富但弱化国民收入的局面,难以保证宪政法治所必要的民间经济基础。这些年,随着政府收入、政府财富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各权力部门明显更加傲慢。
最好是将剩下的国有资产、国企股权都注入一些“国民权益基金”,这样,要求各国企每年将利润分红,都分配给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东即全国公民。这样做一方面能减少国进民退的资本支持,因为在目前的国企制度下,国企利润不需要分红,而是变成了国进民退的具体资本。另一方面让老百姓直接分享到国企的利润和资产升值,把中国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更多地还给老百姓,增加国民的财产性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贺卫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法律要保护平等竞争的一个格局。如果大家起步的平台不一样,保护的力度不一样,国家在政策的分配、相关的资源分配方面有差距的话,那么这严重违反了法律秩序所极度要维护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准则。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是一个机会的平等。我比较担心,其实包括山西的煤矿也好,最近还有展江教授提出来了互联网的方面也存在着国进民退,政府在过分地操控一个市场,这种操控实际上对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律秩序,是相当有害的。
我们要反思一下,所谓的国有企业,到底它的优势,或者它的价值在哪儿?有太多的人有一种误导性的观点,认为国有的资产就是对于全民都有价值的,而非国有的民营企业是个人在获利,这种观念可能是首先要破掉的。改革开放这些年,尤其是过去十多年间,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作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国有企业。所以,怎么能够正确地理解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这种地位,它的价值,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重中之重。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国进民退的非经济后果,用晚清在华的西人慕维廉的一句话说,就是“抑民自主之意,即阻挡诸事之兴”。它将严重破坏中国社会健康的自主和自发精神,从而给中国未来的内生性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
回顾晚清历史,当时的洋务运动,想使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工业化。效果在短期内是可见的,然而这样做却留下了一个长久的后患:国家机会主义变得制度化,政府与民争利,它既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员,私人经济的成长空间趋于萎缩。
洋务运动重“官办”而轻“商办”,压制私营经济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失败埋下了种子。慕维廉犀利地指出:“中外殊风。凡举大事、兴大利,中凭乎官而势多难举。外则凭乎民焉,各人有各地,若开矿铁路等事,地属何人之界,即事属何人所办,惟上输国课而仍藏富于民也。”他又说:“至论民间开新之工……须禀告官长,准而后行,若私自为之,动加责罚,故百姓不敢自擅。夫如是抑民自主之意,即阻挡诸事之兴,岂能富强哉!”
如果不能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我们损失的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进而损害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
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将感到更安全,从而愿意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转移资本的现象会逐渐减弱;企业的短期行为也会得到遏制,人们更愿意考虑长远战略,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繁荣由此相伴而生。
单光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国进民退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垄断局面,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垄断集团、既得利益者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都有可能因此得到更多好处,这在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已经显现出来了。国进民退还可能消解社会的多元性,一个社会越多元就越稳定。去年,虽然官方没有承认国进民退,但是山西煤矿的兼并重组中,大企业吃小企业,国有企业吃民营企业,在兼并过程中低估售价,这就是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山东还有更荒唐的现象,亏损的国有企业吞并了赢利的民营企业,这些都是严重违反市场法则的行为,甚至带有掠夺性质。从宏观上讲,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对社会动荡带来结构性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国进民退消解多样性,则会带来更大的麻烦,问题也更直接。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和意见,使整个社会的弹性减小,变得更加僵硬。多元的社会一般不会使矛盾形成焦点,从而减少社会发生断裂的可能。
王则楚
广东省政府参事、前广东省政协常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假如经济基础依然是国进民退,国有企业绝对控股或者说绝对控制经济,而民营经济不能起来的话,那么由民营经济所代表的各方面利益所要求的平等的、民主的社会,也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国进民退的非经济后果实际上就是说,你要真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记住,我们讲的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法办事,三者统一,假如说在经济上变成国进民退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是三者统一,也就是说没有相对的独立的民企的发言权的话,那么所谓的民主也就是句空话。
假如要想克服这件事情,那么必须开放所有垄断企业的市场,包括土地也要实行私有化,矿产允许个人开采,还有开放信息的自由流动,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市场经济健康完善地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提高市场来调节和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严格地讲,国进民退容易重蹈“国富民穷”的覆辙,而不是藏富于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不利于我们科学和持续地发展。
夏业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从非经济领域意义上来说的话,国进民退会导致意识形态的倒退,一种传统教条的灌输性的教育回潮。这些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面,几乎都不太被采用了,我们开始恢复。比如,我所在的高校领域,大学这样一种本来是思想的园地,成了一种变相的官僚机构。教育机构也就变成了一条生产粗制滥造的或者是简单化服从的、统一模式的产品的流水线,对学生的宣传式教育,也没有办法培养出有独立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如果出现了一种经济上的衰退或者是绩效的降低的话,那么谁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这是我们“两会”代表应该质疑的。
笑蜀
《南方周末》高级评论员
国进民退最重要的影响当然是新的国家全能主义正在形成。新的国家全能主义就是国家用市场经济的方式重新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而且,它比过去的计划体制具有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更高程度的控制和垄断。国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干预和控制就会全面展开,这是最重要的非经济后果。直观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说对网络的管制,对一些个人自由的限制,再比如律师事务所里面设党支部、村自治组织全面行政化、大学的行政化,诸如此类的整个社会全面的行政化。当然,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将更加艰难。
政治是实力较量的结果,国家全能主义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掌握了全部的高端资源,同时没有另外一种力量,或者别的集中力量来和它展开博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去改变它。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什么都能控制,却控制不了自己,没有办法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它的控制成本会不断地加大,总有一天会超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荷能力的极限,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致力于公民社会的成长,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每个社会组织都做好了自己,我们的社会就能够逐步有序化,社会秩序就不会有太大的动荡,转型的代价和成本就会比较小。
姚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国进民退主要表现在金融领域和一些关键性行业,显然,政府想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控制达到控制经济的目的。但是,如果市场不能把金融搞好,政府更不可能;而且,政府控制金融等经济命脉会产生严重的非经济后果。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本身的商业化和利益集团的形成。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直接参与经济运作,是因为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公司,在市场化的今天,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只会让政府变成和市场中其他参与者一样,只关心经济利益,忽视其公共功能。与此同时,既然政府已经商业化了,它本身就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利益所有者,同时也让其他强势集团利用和控制政府有了可乘之机。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去国家化。具体而言,“两会”代表要积极参与对政府决策的监督,特别是要推进政府财政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使之真正成为公共财政;加强人大预算委员会的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有能力监督政府预算的机构。在长期,要增加民众的政治参与,让财政体现民众的要求。
杨恒均
自由评论人
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伦理道德等诸种自由的前提和保障,而“国进”的结果不但使民营企业退步,更使得民众在经济上依附于国家,导致他们在自由上的大面积倒退。
目前的国进民退的出发点之一是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消除市场经济引起的负面问题不能倒退到过去,实行损害市场经济的做法,而是要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完善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民主政治体制。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国进民退会使民间社会的空间变得更小。再就是,国有企业的垄断,使创业和民营企业的环境恶化,就业出现大问题。就业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外来工,而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像“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入伍”,这种地方总归是要满的,以后怎么办呢?那么,国进民退很快就将问题引向社会和政治,后患无穷。历史上也发生过国进民退,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
国进民退是利益集团的事情。他们比政府积极,甚至会绑架政府,但是后果却是要由政府来承担的。政府应该是“中间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警惕利益集团。如果还执意要搞国家资本主义,我觉得后果会是非常糟糕的,而且不一定能承担得了,我对形势不乐观。 徒增舆论声浪而已。 对于大众来说,如果你的观点不能在三句话里说清楚,那跟没说是一个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