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爬坡王 发表于 2010-4-12 23:53

政治正确的学生与克尽职守的教师——对于制度中的师生的个体观察

[align=center][align=center][color=#000000][b]
[/b][/color] [/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color=#000000][b]
[/b][/color] [/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color=#000000][b][font=宋体][size=12pt]政治正确的学生与克尽职守的教师[/size][/font][/b][b][font=宋体][size=12pt]——对于制度中的师生的个体观察[/size][/font][/b][/color][/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b][size=12pt][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6063&PostID=22915238[/font][/color][/size][/b][/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00]阿啃1919[/color][/font][/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00]2010.04.07[/color][/font][/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一、沉闷与平庸的教育现状[/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我在一个小城市,任职于一家省一级重点中学,教语文。至今是第[/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宋体]个年头。[/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因为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都还不错,很乖,偶有一点小小的厌学,但尚能自我克制,基本上能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三年一轮,在教育的流水线上被制造成大学生,各奔东西。大多数孩子都是体制塑造的好孩子,他们按照主流社会舆论的模式,勤学苦读,为了一个好大学,为了一个好工作,牺牲今天以换取将来。观念上,基本上都同意《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以及《新闻联播》的观点,对[/font][font=宋体]于国内,认为毛泽东是伟人,邓小平也是伟人,薄熙来打黑是好事,而[/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08[/font][font=宋体]年奥运会,则证明中国已进入盛世,天下和谐,形势大好。对于国外,则认为帝国主义不太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最痛恨日本鬼子,看《南京》的时候很多同学义愤填膺,同样对美国具有天然的反感,认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一有中美贸易摩擦,便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在挑衅我们,最近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他们并不了然经济学原理,但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内政的干涉是异口同声的。奇怪的是,他们多数喜欢吃麦当劳和必胜客。我曾经在一位学生的新年愿望中看到,他希望将来吃必胜客的时候,不必老是考虑兜里的钱够不够。这一种观念和生活的背反让我觉得饶有兴趣。偶也有几个离经叛道的孩子,颇有独立之思考,但不成气候,毕竟中学生接受的信息有限。信息的多元,是中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重要前提。[/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教师的个体也不错,我与这些同事们和平相处,是同事,也是好朋友。在我周围,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剧烈的事件,没有因为肝癌而倒毙在讲台上的;因为没有地震过,也就没有出现范跑跑、蔡跑跑之类的众口一词可以淹死的“败类”。教师们多数珍惜这份工作,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珍惜的原因,可能因为这是一只不错的“饭碗”。“教育产业化”普遍推[/font][font=宋体]开之后,民众的教育成本被空前提高的同时,教师的待遇也有些微提高。当然民众和教师的矛盾也尖锐了。教育产业化和民众之间的矛盾,直接对面的焦点就是一线教师,这是另一个话题。但确确实实的是,在我所在的地区,教师的经济待遇近年来有了增进,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开始在乎这份教职,从而变得非常认真的按照既有的教学规范教课。也不排除有些老师真的喜欢教书这个工作,至少我知道在周围就有好几位。也有很多诸如暗地里资助贫困学生的好事。但不能否认的是,真正爱教育的老师看来比较少,不过我认为,原因不是出在教师个人身上,同为中学教师的一员,我与他们一样不热爱教育事业,但混迹于此,已经[/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宋体]年了。我很同情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些不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其实,也许我们可以去做一件我们喜欢做的事业,但由于一直以来国家对个体的强力控制,由于历史形成的“单位”制度,以及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我们放弃教职而从事自难以实现。[/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我将主要原因归结到教师的生产方式,以及学校的组织方式上。在一次关于教育的讨论中,我的一个曾经的学生说,她很想知道,教师究竟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这个人是教师而那个人不能是教师。这是很简单也很复杂的一个问题。简单的来看,那些报[/font][font=宋体]名师范的,自然成了教师,但其深层的原因,并不在这里。师范学院和我现在置身其中的教育机构是一样的,教师也是在一个流水线上,以惩训与规范的方式制造出来,我记得我大学时几门必修课,一门叫《中国革命史》,一门叫《马列原理》,还有一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教育学》,这些课是必须通过的,不及格便需要补考,再不及格便危及毕业证书,这样就业就成了不可能。这些教材内的东西被灌注到你脑子里,再用考试加以强化,再用纪律与校规等外在的硬条件加以规范,自然深入人心。也即是,在你成为一个教师的同时,机构已经使你成为一个国家意志的认同者,当它认定你是一个合格的国家意志的传播者的时候,你就可以毕业去当教师了。[/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本质,与孔夫子时代很不同,现代教育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教师只需要和技术工人一样就够了,所谓技术理性。但社会舆论因为历史的原因,往往要给教师加上很多附着的东西,似乎成了教师,就必须戴着金丝边眼镜,衣冠楚楚,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最好是吃的是桑叶,吐的是丝,吐完死了最好。这个东西叫做师德。现在被社会舆论加诸我们身上的师德,其本质是天地君亲师的封建伦理结构和现代的极权主义组织方式的双重合一。社会舆论对这一点并不理解[/font][font=宋体],他们以这种所谓的师德绑架了教师这个群体。当然,也不排除确实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存在。并且这样的教师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但这些值得尊敬的老师,主要不是以“蜡烛成灰泪始干”的传统道德,而是以对智慧、对自由的追求,以社会良知,以及勇气担当来折服你,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当下这个时代,还需要加上,“吾更爱人权”。[/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所以这个时代经常发生很多突然的事件,使得教育突然之间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一则因为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惊世骇俗的事,一则多少也来自民众对教师的职业的不理解。离我最近的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09[/font][font=宋体]年上半年发生的绍兴一中“航模门”事件,我曾有文章评论过,但我觉得,这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当下社会“权力全能,赢家通吃”的规则在教育上的表现,并非教育内部的问题。[/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二、驯服的机构与制度的人[/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看起来似乎不错,如我所处的学校,由于是市区的老牌重点中学,加之绍兴这个地方平均的生活水准还比较可以,所以即便是高三,也没有向纪录片《高三》里描绘的那样,呈现白热化的血拼的状况。学生的压力尚可接受,教师的压力也还好。但若依照我前面的简单分析,问题正出在这些司空见惯之中。很多问题,其实在任何一所学校中都普遍存在[/font][font=宋体],只不过那些暴露出来的丑闻,是因为矛盾太尖锐,一下子爆发而被人们看到而已。我们可以分析个案,但个案之中隐藏着很多普遍性。这才是值得深思的,才是教育内部的问题。[/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首先我想来谈,为什么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原因不难分析。首先,中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机构。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但中学生的接触还比较少。一则因为严厉的应试教育的缘故,中学生只要应付考试就行了,基本上没有空闲去关注社会。所谓实其腹,虚其心。高考制度是一种很严厉的、不人道的制度。多数人看到高考制度的公平公正问题,却[/font][font=宋体]没有看到,高考制度是目前为止划分社会阶层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最严厉的门槛。高考通过与否,意味着你是否能进入这个社会的中上阶层。目前大学生就业艰难,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同学会放弃高考,另一方面那些不放弃的,愈加不敢轻视高考,全力以赴。这就是门槛,本质上和科举有相似之处。进了这个门槛,会享受到相对较多的物质生活的尊严。自然,这个相对的尊严是建立在对底层民众的不人道的待遇之上的。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被宣称是这个国家的公民,那何以我们还需要用高考来划分社会阶层呢?二则,中学里封闭的环境本身,是中学生不能接触社会,接触更多信息的重要原因。比如,很多县中是封闭式管理,平时吃饭睡觉上课都在校园围墙之内,一个月才准回家一次,完全与世隔绝。怪不得福柯说学校有监狱的性质。[/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其次,是一种理论的片面灌输。在中学里,学生往往只能听到对事件的一种解释,官方认定的解释。这种解释以标准答案的方式出现,遵循便得分,违反即错误。前几年有个题目说,雪化了之后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要是答曰春天,那就错了。这是这种灌输教育的方式最著名的一个事例。这种单方面的唯一理论的灌输,主要表现在政治、历史等学科里,这些学科直接承担着意识形态的单向灌输的任务。但千万不[/font][font=宋体]要以为数理化等学科便具有科学精神,因为这些学科也不推崇独立思考以及质疑精神,数理化的教育同样依靠的是对课本这一权威的单向服从。更有甚者,教科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也是可疑的。去年我与郭初阳、吕栋等一群朋友研究了小学教材中的母亲与母爱,得出的结论便是如此,课文往往以似是而非的事实,去教给孩子一个官方认定的唯一道理。除此之外,还有蓄意的删除、修改文本等行为。比如现在广为人知的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痛骂独裁,痛快淋漓,可是选入课文的同时,删除了闻一多夸奖美国民主制度,以及谈及美国在抗日战争以来对中国的帮助的话,这个居心叵测啊,完全扭曲了闻一多的原意。怪不得孩子们都成了反美的愤青。[/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再次,要谈到德育。一般的学校,都是所谓智育、体育与德育并举,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这就根本是以国家意志赤裸裸的灌输为原则了。一般分为主题教育和日常规范两个方面。主题教育一般在各个官方节日,以许多文艺活动为载体,来强化国家意志。比如清明,以团委名义组织的扫墓活动,祭扫的是革命烈士。我小时候老师告诉我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愣是不敢挂,吓得慌。这是赤裸裸的仇恨教育和暴力教育啊,要把孩子们带去何方?五月有青年节,开展[/font][font=宋体]红歌大赛,唱的歌不能是流行歌曲,连《让世界充满爱》都不行,只能是《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去年是国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font=宋体]周年,那天一个女孩在在全校集会上,在国旗下讲话,一开口便说:祖国,今天是你[/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font=宋体]周岁生日。我后来跟学生说,他连国家、祖国、政权、党派、政府这些个概念都没弄清楚,就忙着抒情,结果我们[/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00[/font][font=宋体]年文明,被她搞到只剩下[/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font=宋体]年。这是卖国呢!这位女孩子也是无辜的,因为他的政治老师一直在教育他,他们分不清爱党和爱国的区别,而没有一个公民教师,来告诉她究竟该如何区分。于是,孩子们只知道唱赞歌,首先要感谢国家感谢党,却不明白,批评才是最深层的爱国方式。[/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在日常规范方面,则有严密的量化分数的管理办法,这种管理机制要从身体到精神对学生进行干预,比如,需要以量化分数来考核的,总体上分为卫生、纪律两块内容,卫生则包括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个人卫生的内涵非常宽泛,包括不能戴首饰、不能化妆、不能带手机、男生头发不能太长等。有趣的是,头发的长短是没有具体的数字的标准的,以检查的老师的目测和心情决定。[/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还有课堂纪律,以及自修课纪律。现在的自修课,时有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巡视,而学生则处在被监视之中,因而时刻[/font][font=宋体]生活在不安全感之中,所谓的免于恐惧的自由,中学生并不拥有。更甚的是,为了所谓的安全的借口,现在很多学校都装了监控摄像头,除了厕所几乎能看到校园内任何地方,这极大的加强了校方的掌控能力,而学生则时刻处于不自在的状态之下,仿佛时刻在背后有眼睛看着你。这就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84[/font][font=宋体]》中电幕的现代版本——老大哥看着你呢![/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所以福柯曾经准确的论断过学校这个机构,纪律的历史环境是,当时产生了一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其目标不是增加人体的技能,也不是强化对人体的征服,而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更加有用时也变得更[/font][font=宋体]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这样,纪律就制造出驯服的、训练有素的肉体,“驯顺”的肉体。[/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综上所述,经过中学这个严密的机构,经过这一条严密的流水线的加工,而不以脑残的个体出现,简直是个异数。[/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我还想来谈谈教师的普遍现状。[/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年前,范美忠曾在一个教育论坛说中学教师都是: (,然后被众人大骂,但当时我基本上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但现在,我很同情我们这些教师的命运,因为教师也是被机构和制度所塑造的。在被与中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师范制造成成品之后,他们本来就已经是政治正确、观念主流的一个群体。而愈加严厉的是中学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这些考核评价制度将经济利益和你的应试成绩严格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考分、平均分、重点率成为一个教师个体最为重视的东西,很难让教师有能力腾出空,去进行一些形而上的知识的引导——如果他本来就具有这些形而上的知识的话。在一些县中,有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城市学校里排名最后一位的教师,将在下一个学期被“流放”往山区,而考核排名最主要的标准,便是分数。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周边学校的事。人作为个体都是软弱的,我不怪他们对孩子的时间的争夺,我只怪制定这种考核办法的教育行政部门。我的朋友刘支书助理说过一个绝妙的词语,他称目前的中学教育体制,是一种“精致的暴政”,要说中学教师与中学的领导也都是富有聪明才智的群体,他们能以常人所想象不到的方式,匪夷所思的方式,将应试教育武装到每一个牙齿缝。比如说,现代的应试教育已经关注到考生个体,尤其是有希望考入一本的苗子,当然,不是关心这位考生的创造性啊、发展方向啊,而是对每个考生的考试分数,会用具体的数字量化分析,然后告诉他,语文还可以提高几分,数学还可以提高几分。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他也必须分析这位考生的每一张试卷,找出其失分点主要在哪里,然后强化辅导。最精彩的是作文辅导,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能根据近年的命题与改卷的规律,给学生制定写作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步法”,或者“三要素”等诸如此类的秘诀与法宝。你看,教师多么富有聪明才智,但这些聪明才智没有被用来追求那些引起我们永恒的好奇与敬畏的知识与智慧,却用来做扼杀学生独立思考与个体觉醒的凶器,教育就这样沦为彻底的应试,除此之外的应有之义都不见了。[/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
[font=宋体][size=10.5pt][color=#000000]??这应了李慎之先生说的一句话:是制度决定了文化,而非文化决定了制度。[/color][/size][/font]

tian295 发表于 2010-4-13 00:21

沙发,顶了再读!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4-18 17:58

现在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成了《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只做机械动作的流水线装配工,连大学教师也正在装配工化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4-18 20:29

去年是国庆60周年,那天一个女孩在在全校集会上,在国旗下讲话,一开口便说:祖国,今天是你60周岁生日。我后来跟学生说,他连国家、祖国、政权、党派、政府这些个概念都没弄清楚,就忙着抒情,结果我们5000年文明,被她搞到只剩下60年。这是卖国呢!
===================================

上次去给研究生演讲比赛做评委,连博士生都在那里学着小学生口吻在朗诵这句。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4-18 21:16

教育,一地鸡毛。

小妖怪 发表于 2010-4-18 21:22

[i=s]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10-4-18 21:26 编辑 [/i]

写得很好!这就是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
     进入20世纪之后,教育成了生活之外的专门活动,每个人都需要专门拨出一部分时间用来接受教育,在教育之外生活并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来经营生活。教育渐渐远离了生活,也背离了它最本己的目标,退化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本身。效率成了衡量教育的尺度,真正的教育被遗忘了。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被矮化为养家糊口的职业,教学成为纯粹的技术性活动。教师每天作为社会代言人在学校和教室里履行职责,兢兢业业或马马虎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下班之后才能长吁一口气,然后换上一副表情和心情开始自己的“生活”,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教师工作的神圣性和崇高性荡然无存,偶尔或许成为教师对自己工作劳累的自我安慰,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这样的工作当然没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因而教师曾长期被树立为克己牺牲的典范,被比喻为蜡烛或春蚕。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职业道德之所以屡受强调,教师职业化之所以大行于世,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校这一机构能够更好地运转。我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时不时地放在嘴边,但明眼人不难看出,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是由提高教学效益的要求引发的,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分工精细化和高效化要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其目的指向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而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生活和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化是为了让教师职业更具技术含量,成为像医生、会计那样需要天赋和训练尤其是系统训练的、不可替代的职业,并通过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及其在社会化生产中的作用来提高教师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以此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教师专业化研究及教师专业化运动,内含着这样的基本假设:只有当教师成为专业化“熟练工人”时,教育才是高效的;推进教师专业化可以改造和造就教师“熟练工人”。在这里,教师成为被改造和控制的对象,而非自我改造和自我控制的主体。正如有研究者告诫的那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或政策的制订多从促进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角度出发,片面夸大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价值,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本体价值,教师本人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已经不得不退隐到了作为背景的地位。这种研究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没有“教师”的“专业化”。
    这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结果将是,教师越来越成为学校和课堂上的“熟练工人”,其教学技艺越来越精,教学的效率越来越高,越来越能胜任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曾经到某省的一所目前很红的学校去听取经验,他们的教师能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成绩提升几十分。这些教师拥有许多‘专业秘诀’。一位教师的‘专业秘诀’是用8开到256开不同规格纸张布置作业:在课堂、宿舍里使用8开作业,在午餐、晚餐时使用16开作业,在晚上睡着前和早晨睁眼时,使用32开作业,从饭厅到教室的行路作业64开,大便作业128开,小便作业256开。学生的考试分数在数月内不可能不获得迅速提高!  也有一些专业化程度甚高的教师,其特长是能够把45分钟的教学内容和师生互动场景设计得分秒不差,成为‘公开课’的专家。”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自我提示和职业训练的基础上,表现出“阿莉霍克希尔德(ArliHochschild)所称的(情感劳动”’,这种情感劳动发生于“当人们为了符合自己职业中被期望、被允许的情感方式而制造或掩盖自己的情感”之时,它“要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时情感。如葬礼承办人必须热心周到,上门讨债者应该一脸凶相,护士必须关心体贴。”毫无疑问,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和教师。当教师专业化失落了对“为什么”和“何以可能”的追问时,意味着教育中创造性的终结和完整性的丧失,教师越专业,教师和学生离本真的教育就越远。

David 发表于 2010-4-19 01:08

好文,不过看了非常depressing。不知道大城市的中学教育是否要好一些。对个性化成长的制度化摧残,是其中最大的罪过。我也同意,在这样一架机器的运转中,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他们是明眼人。希望更多的祝校长们能当教育守望者,经营出更多的沙漠绿洲。

小妖怪 发表于 2010-4-20 19:40

[quote]好文,不过看了非常depressing。不知道大城市的中学教育是否要好一些。对个性化成长的制度化摧残,是其中最大的罪过。我也同意,在这样一架机器的运转中,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他们是明眼人。希望更多的祝校长们 ...
[size=2][color=#999999]David 发表于 2010-4-19 01:0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0383&ptid=97415][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谢谢David!我在挣扎,在努力着,尽管校长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shaya 发表于 2010-4-22 16:28

可以看看德国青年卢安克的实践。[url]http://luanke.jiaoyu.org/[/url]

老程 发表于 2010-4-23 09:40

典型的国情。在国内一般智商的孩子谁敢搞另类啊。换位思考,你若生活在国内,你的孩子上不了大学,你高兴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