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4-18 16:57

打天下与守江山到底需要多少钱,拐点因何而出现?

打天下与守江山到底需要多少钱,拐点因何而出现?小熊以武昌首义与清廷东归各举一个例子,对比一下,一清二楚。


先看乱党为了在武昌搞事的投入。以辛亥年为基准,从元旦到双十,一共花了多少,如何募集而来。武昌乱党来自两个系统,共进会与文学社。募款方式和他们各自派系出身背景有关。共进会由来自两湖,四川,江西四省的会党分子在东京著名料理店清风亭创立。属于同盟会的外围桩脚,辛亥年第一笔款子,来自黄花岗基金,一共800元,租了两处机关,开了一间酒店,专司免费招待附近兵营士兵,做劝募工作。款项在3月之前已然用完。于是开始自筹,黑道筹款,无外乎那几招。
  
  
  其一,盗佛线,预备盗取庙中金佛,踩点一次,倒贴路费香油钱若干,第二次,由大佬居正与查光佛带队,本想在端午之夜下手,不想临近初夏,附近乡民多露宿庙旁纳凉,未来党国的司法院长和中央日报主编没机会下手,只能相对苦笑而回,又赔去路费若干。三盗,湖南日后的督军带头,成功把金佛盗出,但又被和尚发觉,不得已弃佛而逃,半路被乡民拿住,扭送派出所。幸亏湖南帮行走江湖多年,和捕快一对切口,不管什么年代,官匪总是好说话,最后私放出境。请神计划失败,倒赔去不少路费。
  
  
  其二,迷药和诱拐,党人邹永成提议杀熟,想用蒙汗药迷晕本家伯母,盗取家私,结果军医配置迷药失灵,倒赔去葡萄酒一瓶。又提议绑架伯母幼子,强行勒索。于是联络孩童所在小学校长张振武,骗出孩子,最后成功索得赎金800元。当然未来党国的中将高参,在家族内的名声就坏了。
  
  
  其三,美人计,共进会的金主刘公,家中本是襄阳首富,正好收到家中让其去京师捐官白银万两,同志让其捐出,其多般推脱,最后由党人杨玉如先送一美女去其身边卧底,再让彭楚藩身着宪兵制服去向其讨要经费,刘公入套,出白银5千两,折合银洋7千元赞助革命。其中三千交居正,杨玉如去上海购买手枪,其余4千元添置秘密机关多处,至此共进会费用问题圆满解决,进而统战成功,获新军千余人。
  
  
  再看文学社,出身和教会有关,来自美国圣公会属下两湖分支日知会,而成员多半是停废科举之后,湖湘地域的失意秀才。这两点决定了文学社发展路线,社长蒋翊武开创了先进的募款方式,凡军人入社,首捐一元,每月交所得薪饷的十分之一,每社员还得月引两名战友入社,凡介绍入社人数多者,可升为本班代表,以此类推,由班至团共分5级,既让落地秀才们重新找到功名归属感,又从教会慈善募捐制度偷师,居然开现代传销学的先河。
  
  
  军人月入标准,多者4两8钱,少者3两9钱,取个平均月饷基数,算四两的十分之一,等于每个社员交一个敏感字的制钱,文学社员基干在2千左右,那么社里一月收入12800钱,换算成银两,800两,怪不得文学社从年初开始只收3个月社费,就宣布不再收月费了,够了嘛,2400两银子,够他干一票的了。那位说,这不是吃朝廷,住朝廷,领了军饷反朝廷吗,难道这些丘八不懂感恩?说句公道话,朝廷当初废了科举,断了这些秀才的出路,又怎么说呢。
  
  
  言归正传,现在可以算算双十夜这一声枪响,乱党共投入了多少,共进会800+800+4000=5600元,文学社2400两,折合成银元,该是3300元左右,加在一起将近9000元,两帮人就靠这不足万元,发动联络了近3千军人,迎来了历史的拐点。
  
  
  
  算完乱党的变天帐,再算朝廷的维稳钱。由上到下一个个算,国库是没钱,这没错,和四国银行团谈得两笔款子,共1千6百万英镑的借款,由于大炮访欧搅局(炮哥不仅是同盟会,天地会,黑龙会三位一体,而且还是法国秘密共济会的一员,愣是走通巴黎政坛大佬克里孟梭的路子,让洋行冻结了清廷早就签了的贷款,从国际商法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贱格的一招),黄了也不假。最后能不能守住,或者向蒙古人一样来一次东归,就看旗人们自己的了。
  
  
  明白人不是没有,主意也出了,先请隆裕太后助饷,内帑出了一次,转手就被袁世凯给蜜了。恭王,肃王再请太后出一批宫中珍宝助饷,老太太就舍不得了。往下数,发战争公债,规定公务员要逐级认购,首当其冲找庆王与协理大臣那桐,这二位有那庆公司的称号,有名的财主。人家也不含糊,马上登报做广告,一个要卖房产,一个要卖车马,点解?二位说了,家里实在没钱,但又要爱国,所以只有卖家具套现,再来认购爱国公债云云,人家还说了,实在卖无可卖,为了皇上,他们还可以考虑卖身。榜样一树,别的大小官员就不用说了,有样学样而已,。
  
  
  再往下,找新委任的度支部尚书,也就是战事经济的总会计师陈锦涛,怎样下召都不见人影,仔细一查,这位前大清银行的行长,早就过江去了,已经在南方临时政府里出任财政部长。再来看看那些皇城根下生活了二百多年的旗下大爷们。按理就算不为祖宗也得为自己吃的这口铁杆庄稼出把力吧。没有,不但不踊跃捐献,反而还在都下兴起挤兑狂潮。硬是把大清银行给提垮,存款全都流向天津,青岛,拉动租界的内需去了。
  
  
  从上至下,大体皆是如此,可怜朝廷。当然也不是半个忠臣没有,主战派宗社党的几位年轻王爷,贝勒,骨干倒是还能凑个份子,肃王,恭王各千两,又去游说醇王兄弟,怎么说当今小皇上是醇王府的嫡亲骨血,结果三兄弟一共才出了1千两,其余贝勒,阿哥有零有整加上前头那3千两,一共也没凑够5千两,最后这点钱在良弼死后,过到了新上任的禁卫军统领冯国璋手里,至于最后用在了复辟事情上,还是老冯留给他孙子冯巩买糖吃,那就无人知晓了。其实,不说别人,良弼要是有后人在,应该追讨一下,因为良弼身前清廉,死后家徒四壁,但家属还是把朝廷体恤的安葬银2百两也筹了进去。说实话,冯家不该拿的,良弼身后三个女儿无以为靠,沦落到被人收养的地步。养父母就是当年帮秋瑾收尸的吴芝瑛,廉南湖夫妇。这对公婆也怪,帮两头善后。
  
  
  回到正文,前言万语不用讲,只说隆裕太后,老太太但凡有那么点担当,不说别的,只要把宫中书画拿出来买卖,单富春山居图一项,要是肯卖给洋人,不敢说支撑平南战争,至少东归的布置就有着落了。可惜清廷连蒙元都不如,什么都舍不得,结果倒在了自己挖下的坑里。借影帝吉言用倒装句式,正是,人皆如此,画何以堪。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4-18 18:05

沙梨熊是俺很喜欢的一个天涯煮酒版的写手,好像是学历史出身的,文字很逗。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4-19 08:15

还有几篇也不错,很活泼,虽然谈到当下经济的观点并不合我想法。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