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1:04

她用“美”欺骗了世界——电影艺术家莱妮的传奇

[i=s] 本帖最后由 网事情缘 于 2010-6-1 21:06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4pt][color=#000000][/color][/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华文行楷][size=24pt][color=#000000]她用“美”欺骗了世界[/color][/size][/font][/align]
[align=righ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一个电影艺术家莱妮的传奇[/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align]
[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color][/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施京吾[/color][/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color=#000000][/color][/size][/font][/align]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她是世界电影史的传奇。说到世界电影史,提及纪录片,就无法回避里芬斯塔尔。[/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莱妮·里芬斯塔尔,生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02[/font][font=宋体]年,死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03[/font][font=宋体]年,正可谓长命百岁。里芬斯塔尔去世当年,在中国艺术界和思想界都引起过热烈讨论,不仅因为她是位曾祖母级的世界著名电影导演,更因为她最杰出的影片乃为纳粹主义的极权统治而拍摄。[/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里芬斯塔尔为世界电影史贡献了两部非凡的、史诗般的电影巨制:《意志的凯旋》和《奥林匹亚》。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75[/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出版的《纽约书评》上发表长篇评论《迷人的法西斯主义》,对里芬斯塔尔进行了严厉抨击,桑塔格的这篇文章几乎成为批判“法西斯主义美学”的经典之作,尽管如此,桑塔格也不得不承认里芬斯塔尔的电影“它们甚至是迄今最伟大的纪录片”。但里芬斯塔尔既不在乎桑塔格的“批判”,对桑塔格的“赞誉”也毫不领情,她用行动给桑塔格以迎头痛击:就在桑塔格该文发表前后,她继续在苏丹为“她的”努巴人拍照(她在回忆录中总是口称“我的努巴人”),继续潜入印度洋搞她的水下摄影——这些镜头中,无不洋溢着桑塔格所批判的那种“法西斯主义美学”,这两个强悍女人的对话,不分伯仲。里芬斯塔尔此时已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73[/font][font=宋体]岁高龄的老太婆,按照中国先贤孔老夫子的话:七十而不逾矩。里芬斯塔尔不仅“逾矩”,压根就没有把规则放在眼里。[/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里芬斯塔尔出生在德国一个小工厂主的家庭,她的父亲严厉、吝啬、霸道,她却生来率性,不仅性格叛逆,而且极具艺术家天赋。少女时代,在完全违背父亲愿望下走上了艺术道路。里芬斯塔尔自小酷爱舞蹈,却在崭露头角的时候摔伤了腿改行成为电影演员;可因超凡脱俗的容颜陷入三角恋漩涡;随后,她一脚踢飞两位情人,走上了导演之路,自己执导了电影《蓝光》。从这部电影开始,里芬斯塔尔与法西斯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由于电影的部分镜头需要在意大利境内拍摄,里芬斯塔尔的剧组进入意大利时因携带了两万多米的胶片和电影器材,入关时需要缴纳关税。《蓝光》剧组的财务状况并不宽裕,这笔关税是个不小负担。里芬斯塔尔急中生智,立即给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拍去一份无线电呼救电报。六小时后,剧组被免去关税顺利入关。这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1[/font][font=宋体]年,她[/font][font=Times New Roman]29[/font][font=宋体]岁。[/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32[/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4[/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蓝光》在柏林首映便大获成功,远在美国的著名艺术家卓别林、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分别给她发来贺电,随后,电影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奖。[/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此时德国正处于魏玛共和国末期,被老朽而昏聩的兴登堡总统治理得一片狼藉,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却是德国新兴力量,德国人到处都在热烈地谈论着希特勒。当这种气氛感染了里芬斯塔尔的时候,这个叛逆的女人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昂然姿态。[/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在《蓝光》首映前的一个月,里芬斯塔尔在柏林体育馆聆听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讲,这使她天旋地转:“我似乎觉得我面前的地球表面如同半个圆球在慢慢地伸展开来,它中间突然断裂开,一股巨大的水流从里面喷射出来,喷射的强度足以使水流直冲上天,并使地球受震动”,“我的精神完全麻木了”。里芬斯塔尔果然与众不同,[/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8[/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她从邮局给希特勒发出一封信件:“[/font][font=楷体_GB2312]尊敬的希特勒先生:前不久在我一生中首次参加的一次政治集会上,听了您在柏林体育场作的一次演讲,我不得不承认,您和场上听众们表现的狂热之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很想亲自同您认识一下。……我也不知道我的这封信能否到达您的手中,如能收到您的回信我会感到很高兴。致以衷心的问候。您的莱妮·里芬斯塔尔。[/font][font=宋体]”[/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里芬斯塔尔在写这封信时并不知道,希特勒已经注意到了她,不仅看过她执导的《蓝光》,甚至看过了她主演的所有影片。当她的信被希特勒收到,希特勒立刻召见了她。[/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希特勒对于德国人来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我对影片中的希特勒形象进行过反复观察,他的这种“魅力”在我看来极为古怪,但正是这种充满神经质的举动不仅征服了里芬斯塔尔,也征服了整个德国。有一件可以证明希特勒“魅力”的有力证据,戈培尔夫人之所以嫁给戈培尔,乃是因为她爱上了希特勒,嫁给戈培尔就可以经常看见她的偶像了。[/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这是一次充满“罗曼蒂克”情调的会面。从里芬斯塔尔的信中可以看到她对希特勒的倾慕,而希特勒面对里芬斯塔尔时也没有自我神话,而且十分平易近人,并迅即“爱上了”她,见面伊始他就想拥抱里芬斯塔尔。只是此时的希特勒不适合“恋爱”,里芬斯塔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当他发现我不是很情愿的时候,他马上就松了手,侧着身子对着我,举起了双手,向我发誓说:‘在我完成我的事业之前,我是不允许爱上女性的。’”[/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从此,里芬斯塔尔与希特勒之间开始了“暧昧交往”,尽管她拒不承认自己爱上了希特勒,但希特勒却以“红颜知己”待之。里芬斯塔尔成为希特勒的座上客。[/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32[/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font][font=宋体]月,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大选中失败,仅仅两个月后,希特勒通过威胁、欺骗等手段逼迫魏玛共和国的末代总理施莱歇尔内阁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3[/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8[/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辞职,[/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30[/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希特勒被兴登堡总统任命为德国总理。魏玛共和国的覆灭,标志着纳粹主义走上了国家化道路。现在,纳粹党不再是在野党,而是执政党,希特勒对里芬斯塔尔真是青眼有加,上台不久便邀请她前往帝国总理府,希望里芬斯塔尔加入他的政府:“我想交给您一个光荣的任务,依据您的才能也一定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您知道,戈培尔先生现在是宣传部长……您可以协助他担任电影和艺术方面的领导工作。”里芬斯塔尔拒绝了希特勒的邀请。[/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里芬斯塔尔没有成为希特勒的内阁成员,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font][font=Times New Roman]8[/font][font=宋体]月,希特勒再次将她请到总理府——里芬斯塔尔从此深深栽进法西斯主义的泥淖。[/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将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月份在纽伦堡召开党代会,邀请里芬斯塔尔正是为了拍摄党代会纪录片。里芬斯塔尔自称对这个工作极不情愿,但电影却获得了圆满成功。纳粹党把这次党代会取名为“信仰的胜利”,于是,电影的名称也叫《信仰的胜利》。此片时长一小时,于同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公映。这是里芬斯塔尔为纳粹党拍摄的第一部影片。里芬斯塔尔认为这“只是一部不完整的产品”,对片子并不很满意,却得到纳粹党的热烈欢迎。[/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既然得到了纳粹党的普遍认可,说明电影有效诠释了纳粹党的内在精神,“不完整”就意味着不美,那时,现代主义尚未崛起,还没有“残缺美”的概念,里芬斯塔尔将在她的下一部作品中来完成她的“整体美”了。整体、一致、绝对和美,都具有法西斯美学特征。[/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1934[/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8[/font][font=宋体]月,里芬斯塔尔再度接到了纳粹党的邀请信,邀请她拍摄本年度的党代会纪录片,尽管里芬斯塔尔声称自己一再推脱,但希特勒却认为只有她有能力拍好这部“富有艺术性的纪录片”。希特勒为了这部片子可真是花了大价钱,无限制的经费,使里芬斯塔尔组织了一个拥有[/font][font=Times New Roman]36[/font][font=宋体]名摄影师、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70[/font][font=宋体]人的庞大摄制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4[/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德国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为期[/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天的党代会,在拍摄过程中,她手下的摄影师穿着清一色纳粹冲锋队制服,总共拍摄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13[/font][font=宋体]万米的胶片,经过[/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个月的剪辑,为世人留下一部激赏和诟病、时长近两小时、具有史诗般壮丽的宏伟巨制——《意志的凯旋》。这是里芬斯塔尔为希特勒拍摄的第二部电影。该片片头即标明是“受元首委托制作”,[/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5[/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8[/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电影首映。希特勒在首映式结束,当即送给里芬斯塔尔一串精美钻石项链。这部电影巨制不久即为里芬斯塔尔带来巨大声誉,她一步跨入世界顶级导演行列。[/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由于德国国防军对里芬斯塔尔在《意志的凯旋》一片中给的镜头太少表示不满,里芬斯塔尔也是在“极不情愿”情况下,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5[/font][font=宋体]年度纳粹党代会期间专门为国防军补拍了一部时长约[/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分钟的短片《自由之日——我们的国防军》。这是她为纳粹所拍摄的第三部影片。[/font][/color]
[color=#000000]
[/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我们知道,德国可是出过一大群哲学大师的国度,请允许稍作罗列。仅德国古典哲学以来就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尼采、胡塞尔、马克斯·韦伯、文德尔班、莫里茨·石里克、李凯尔特,即便在纳粹统治时期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海德格尔,这些哲学先贤在人类思想史上无不具有划时代意义,信仰、意志、自由,更是关涉人类精神最核心的超级大词,这些划时代的哲学家们不仅终其一生,且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也无法解决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里芬斯塔尔却用电影宣告了人类精神的终结:信仰,胜利了;意志,凯旋了;自由的日子也如期而至。可就在她为希特勒拍摄的最后一部纪录片——《奥林匹亚》上映不久,[/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这当然不是说里芬斯塔尔制造了如何的罪愆,但她在精神上与希特勒不仅是暗通款曲,简直是心心相印,一个是在用“美”阐释极权,一个直接是极权主义的化身。[/color][/font]
[color=#000000]
[/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第四部是《奥林匹亚》。[/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6[/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8[/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至[/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宋体]日德国柏林举办第[/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font][font=宋体]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鉴于里芬斯塔尔的巨大影响,邀请她为运动会拍摄纪录片。这一次,里芬斯塔尔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极其、极其的不情愿。稀奇的是,她总能在“身不由己”的情绪下拍摄出惊天之作,《奥林匹亚》依然如此。奥运会是世界性的,但这一届却是德国的,因为希特勒要通过这次奥运会来表达他的纳粹思想: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请里芬斯塔尔执导,既是国际奥委会的意图,但更是希特勒的意图——他在《党代会—电影内幕》一书的短序中赞美《意志的凯旋》是“对我们的运动的权力与美所做的一次完全独特的,无与伦比的赞扬”。现在,希特勒要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表达他的“权力与美”了,能够做到的唯有里芬斯塔尔。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剪辑,影片总长度约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个半小时,分上下两集,上集叫《群众的节日》,下集叫《美的节日》。里芬斯塔尔亲自向希特勒提议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38[/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上映,希特勒假作犹豫,随即答应了她的提议——这一天正是希特勒的生日。《奥林匹亚》再度引起轰动,公映不久便在欧美各国巡回放映。里芬斯塔尔高高站立在世界影坛的顶端。[/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里芬斯塔尔与希特勒的交往并未到此结束,二战开始后,她希望自己“能在战争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此时,她作为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当仁不让地组建了“一个电影工作组来为前线做战争报道”。里芬斯塔尔的幸运在于,这项工作刚刚开始便因为一个意外而宣告结束。[/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4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月,德国占领巴黎,里芬斯塔尔给希特勒发去了贺电,直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44[/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1[/font][font=宋体]日[/font][font=宋体],已到二战后期,她还与希特勒见了最后一面。[/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从她的履历里不难看出,里芬斯塔尔与希特勒的交往可谓“过从甚密”,也正是在与希特勒交往过程中把她推到了事业的顶峰。二战结束,里芬斯塔尔将面临什么?可想而知。[/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出乎意料的是,尽管盟军对她进行了四年的审查,仅冠以“纳粹同情者”予以开释,这以我们中国人的视角简直是无法想象。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文革,那对历史的清查可是追到了“祖上三代”,哪怕是在身份上沾了“地富反坏右”的边,也别想逃脱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如里芬斯塔尔这样的经历,枪毙十次也绰绰有余。[/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使里芬斯塔尔逃过劫难的正是西方文化中所浸淫的“自由主义”传统。一位叫查德·梅拉姆·巴山姆的作家在采访里芬斯塔尔以后不无奉承地写到:“里芬斯塔尔深信,艺术家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独立于物质世界。在自己的生活中,她获得了创作艺术的自由,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确实,里芬斯塔尔是自由的,她拒绝了希特勒的情感邀约;回绝了希特勒的入阁邀请;公然对戈培尔的示爱表示厌烦,这些事她做起来举重若轻,毫不留情。而她更大的“自由”是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不仅没有类似“主题先行”、“政治正确”的要求,更没有细节上的框束,即便是主管意识形态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也从没有她在创作过程中给过任何“指导”,何况里芬斯塔尔根本不会接受这些。她永远给我们呈现的是一脸的坚忍不拔、不屑一顾。[/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正是“自由”地创作,才激发了她的天才想象,创造出充满极权主义色彩的华美篇章,这就是“美”。[/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为了“美”,里芬斯塔尔可谓不顾一切,她表示,自己“向来关注美”。在电影中完美地展现了自我对“美”的感受,充分运用自己才华,把法西斯主义美学表现到了极致。她自诩每一个镜头都源于“真实”,其诠释方式则相当标新立异。在《意志的凯旋》中,她把“纪录片”陈述性语言改为叙事性表达,创造性地把平面视觉立体化、复合化,使观众沉陷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中。此时的“纪录片”所“纪录”的不再是种“纯粹客观”,在每一个镜头的背后,都铭刻着她心灵深处表达自我的欲望。[/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在电影中,里芬斯塔尔的镜头极具表演性,电影开场,便是希特勒专机穿越厚重的云层,绕过纽伦堡大教堂的顶端如神灵般降临地面,直到大阅兵场面,使后来的所有大阅兵影片都显得相形见绌——如今,没有任何一部大阅兵的影片比《意志的凯旋》显得更加富有激情和震撼人心。影片使人们相信,只有希特勒才能拯救德国,希特勒就是德国的上帝。里芬斯塔尔的高明在于:她在观众不知不觉中把希特勒神圣化,并且通过这种“神圣感”鼓动起了纳粹意识。[/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里芬斯塔尔以“真实”的名义消解了历史的片段性,在美的永恒中渲染了“真实”,把纳粹精神与“美”结合到无与伦比的完美地步,使观众在极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她对纳粹主义的宣传,造成极大影响。她的作品,对正在兴风作浪的法西斯主义直接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当时,有相当多的德国观众就是在看了里芬斯塔尔影片之后臣服于纳粹的。即便我们今天观赏她的作品,不论怎么看都具有明显的纳粹主义色彩,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地蛊惑人心。如果说希特勒是用谎言欺骗了世界,那么,里芬斯塔尔则用“美”欺骗了世界。[/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尽管如此,里芬斯塔尔从来不承认她所拍摄的是宣传片,坚决否认自己是纳粹宣传家。她确实没有与纳粹建立过任何官方联系,始终是以独立艺术家的身份在进行工作,正是她的“独立性”显示出她的艺术精神和纳粹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她在用自己的影片为纳粹主义进行背书。[/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温家宝总理曾引萧伯纳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此言极好。作为艺术家,如果不能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也就不能够自由地表达。一旦艺术家失去创作自由,不论其作品呈现如何的大义,都不会是来自艺术家的心灵而只能是虚构,这样的作品不能连接起一座由生活而心灵的桥梁。“自由”的另一面,是法国大革命中罗兰夫人那句名言:自由,自由,多少恶行假汝之名!当里芬斯塔尔以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行使自己职责的时候,她应该问一问自己的“自由”到底建立在一个怎样基础之上?不论是谁,只要身处极权社会,就没有自由可言,只要有一个人身陷极权之囹圄,那么所有人都不自由。今天对里芬斯塔尔拷问,并非因为她为希特勒拍摄了四部电影,而是她拒绝忏悔(正如某大师对自己的文革经历选择性失忆一样,只是里芬斯塔尔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罪”,大师却是假装“记不得”,仅此,就注定他永远无法达到里芬斯塔尔的高度)——她总是声称:“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七个月而否定我的一生。”桑塔格讽刺到:“在真相和正义之间,我选择真相。而里芬斯塔尔,选择美,哪怕它伤天害理,洪水滔天。”里芬斯塔尔有愧于自由,也有愧于“美”。[/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真正的自由并非来自里芬斯塔尔作为“独立艺术家”身份的工作,而是来自盟军对她的审判,在这个审判中才真实地秉承了自由主义所恪守的价值——在自由主义看来,意图和行为是罪与非罪的界限。精神无罪——自由宽恕了她。拯救里芬斯塔尔的正是与纳粹精神、法西斯主义完全对立的自由主义情怀。此后,她继续保持着自己“美”的激情,在别处释放得同样耀眼。[/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虽然里芬斯塔尔取得了艺术上的至尊地位,这一成就却成为悲剧性范例。它提醒我们,不论如何“独立的”艺术家都应懂得:自由,不应是屈从于极权的工具;“美”,也不该是取悦于极权的资本。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下,不会有纯粹的艺术,也不会有纯粹的“美”,只有彻底扼制极权主义的膨胀,艺术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艺术也才拥有真正的生命。[/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载《同舟共进》2010年第6期,刊登时有所删节,此为原文。[/color][/font]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1:10

再次谢谢克明兄:laughd

我曾把《让自由裁决——于会泳与里芬斯塔尔的迥然命运》一文传给《同舟共进》,刊物对文章表示兴趣,但因此文已交《随笔》发表,遂将里芬斯塔尔的故事提出来单独重写,因此,在对她的评价上,有部分内容与《让自由裁决》重合。

剑影秋歌 发表于 2010-6-1 21:18

顶。欺骗稿费也能这样玩。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1:20

[quote]顶。欺骗稿费也能这样玩。
[size=2][color=#999999]剑影秋歌 发表于 2010-6-1 21:18[/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276&ptid=98216][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handshake12d

kkikone 发表于 2010-6-1 21:36

导丝又写里芬斯塔尔

金秋 发表于 2010-6-1 21:43

这个里芬斯塔尔远得八竿子够不着,网事咋想起来研究她去?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1:44

[quote]这个里芬斯塔尔远得八竿子够不着,网事咋想起来研究她去?
[size=2][color=#999999]金秋 发表于 2010-6-1 21:43[/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282&ptid=98216][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金秋好。所有过往的历史和我们都是八杆子够不着的,是不是就可以漠视了?不过我这个算不上研究,只是评价评价而已。

KK好。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6-1 21:57

呵,确有读过之感,有些地方恍如故人。
“不论是谁,只要身处极权社会,就没有自由可言,只要有一个人身陷极权之囹圄,那么所有人都不自由。”
——当然,这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在与秦晖先生商榷的小文《自由派的门槛》里,我一直谈论的就是这个。
我只是不同意观点,但形成该观点的情感因素,则无比认同。

柴大官人 发表于 2010-6-1 22:53

朋友送了我一部DVD影片《意志的胜利》,就是网事情缘兄所提到的《意志的凯旋》,一直没有看呢。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0-6-1 23:15

方便掐架,提出泽雄兄帖子[url=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83217&highlight=%D7%D4%D3%C9%C5%C9%B5%C4%C3%C5%BC%F7]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 ... 9%B5%C4%C3%C5%BC%F7[/url]《自由派的门槛》:4d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3:20

谢泽兄。

关于这句“不论是谁,只要身处极权社会,就没有自由可言,只要有一个人身陷极权之囹圄,那么所有人都不自由。”的话,我是从“极权主义”的绝对性角度来考虑的。这句话的主要争议在后半句“只要有一个人身陷极权之囹圄,那么所有人都不自由”——它的真实意图在于,既然有人身陷于极权社会,那么极权社会就是一种存在;既然极权社会的是一种存在,那么这样的社会就不可能有自由可言。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1 23:22

[quote]朋友送了我一部DVD影片《意志的胜利》,就是网事情缘兄所提到的《意志的凯旋》,一直没有看呢。
[size=2][color=#999999]柴大官人 发表于 2010-6-1 22:53[/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311&ptid=98216][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柴兄好,这个片子很有看头,我断断续续地看了好几遍,不得不说里芬斯塔尔的高明——仅从拍摄手段上说。

猪头兄,坏!:laughd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0-6-1 23:40

《意志的胜利》早就看过,当时惊呆了,后来者的阅兵和这片子比都是皮毛。不过俺当时没想到极权,就觉得这片子震撼,美。
《建国大业》开篇第一个镜头,太祖坐在飞机上就是模仿《意志的胜利》开篇航拍之镜。

李大苗 发表于 2010-6-2 05:04

总是让网事不快。

集体之美,或者说,集体主义的形式之美,永远是个体之美或者自由主义之美相抵牾地存在,然,不同的表达形式至少会有着超乎习惯的新颖感。无论如何,集体的宏大与精准协同的效果,与个体大相径庭。即使一辆名牌跑车,在大街上有格外夺目之美,若是一万辆齐崭崭地摆在停车场,俯看下去震撼感与单一飙驰的跑车的视觉效应决然不同。另一个可以比照的是金正日的阿里郎,数万人协同的舞蹈体操,难道不美么?

浩大,壮观,宏伟或震撼,这些词汇的美学效果,使得我们有过舞蹈史诗《东方红》,毛泽东时代的极致景色;另一个就是前两年的《复兴之路》,现在愚竖的极致幻觉。这与百万人的广场在意识形态上同根,当毛泽东八一八那天挥动着绿军帽的时候,俯瞰着乌央央的一片,何尝不是在摇晃于自己的狂美?这就是广场效应的另一面?当然就是为什么建造如此规模广场的原因。于今,买张票就登的那个地界,人们最喜欢的动作就是站在那里挥手,咂么着这份伟大之美,仿佛着历史般的感受。

杨林 发表于 2010-6-2 07:28

大即是美,这是陈丹青为张艺谋的巨额烧钱游戏找的托词,缺乏有效的美学理论支持。我同意网事兄的部分观点,场面的宏大也好,整齐也好,震撼也好,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产生审美效果。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比如说我,只是一种晕车的感觉,想吐。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2 22:03

呵呵,大苗先生,目前还没什么可让我“不快”的事情发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而且,有分歧的“好处”甚至超过没有分歧,多一种看法,也就意味着可能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大约应该多出一份喜感才是。

从大苗先生的回帖来看,说实话,我不怎么看得出大苗先生所列举的种种“场景”对小文构成解构式的回答,大苗先生不是也承认集体主义具有一种“形式之美”么?那么,这对于极权主义者来说,利用这种形式难道不是“理所当然”么?

我想,大苗先生总不至于把小文看成是对极权主义的赞美,对吧?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2 22:20

回杨林先生:对这种“美”采取赞美或者呕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对这种“美”的本质性认识。杨林先生采取“呕吐”的姿态,说明深刻认识到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已经具有足够的“免疫力”,这自然非常值得赞许。但对于我,不能在做出一个“呕吐”的姿态后便边若无其事地离开,在指出极权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之后,力所能及地进行批判,对此,我视为一种职责。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6-2 22:23

[i=s]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0-6-2 22:24 编辑 [/i]

杨林先生采取“呕吐”的姿态,说明深刻认识到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已经具有足够的“免疫力”,这自然非常值得赞许。
--------------
呕吐往往是源于本能,而不是源于理性的认知。

个人认为这篇比于会泳那篇写得好。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6-2 23:51

“这句话的主要争议在后半句“只要有一个人身陷极权之囹圄,那么所有人都不自由”——它的真实意图在于,既然有人身陷于极权社会,那么极权社会就是一种存在;既然极权社会的是一种存在,那么这样的社会就不可能有自由可言。”
——老网这么看问题呀。逻辑上讲,人与社会不是可以互换的概念,除非老网认定人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否则,极权社会并不能必然让社会中人丧失自由。我指的是内在的、精神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只能从精神上去认定,而精神上的自由如果足够强悍,不可能因为极权而丧失。我再抄一遍罗马人塞涅卡的话:“奴隶制只有一种,但不受奴隶思想影响的人都是自由人,纵使他周围有一大群主人。”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3 00:37

回邹峰:第一句不同意。人的本能并不高于理性,里芬斯塔尔的影片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蛊惑人心,正是激荡起人的某种本能,比方征服欲。而通过理性的辨析所达到结果,才能更加持久。

第二句有同感。有那一篇为基础,这篇的表达更加集中。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3 00:56

回泽兄:首先,这不是人与社会互换的问题,极权社会的对应面是指自由社会,这是两个社会形态之间的比较。

第二,个人的自由与个人是不是自由主义者,更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是否享有充分的权利;后者则是个人所秉持的理念。在极权社会下,它既然可以使一个人丧失充分的权利,也就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样地丧失应该得到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具有某种实体行为的,比如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塞涅卡的语句固然昂然,但他所指向的是个人的内心自由,个人的意志自由,哪怕这样的“自由人”普遍地存在(实际上在一个极权社会里,这样的人不可能普遍存在),奴隶制依然是奴隶制,个人意志的存在不能成为消解一种社会体制的依据,在这样的制度下,一个内心充满自由的人之所以显得可贵,正在于他处于这个制度之内。塞涅卡的言论不过是鼓舞人们去追求这样的内心自由,追求自己的自由意志,很显然,这不能成为一个社会是否自由的依据,在苏联,有过萨哈罗夫、有过索尔仁尼琴,他们的内心都是自由的,但他们的存在能够成为“苏联是一个自由社会”的根据吗?
倘若这也能够成为一个自由社会的标准,那么,“争取自由”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因此,“只要一个人身陷囹圄,那么所有人都是不自由的”,这句话的指向性在于,是使人们拥有实体性的权利,而不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主义者。

LS640604 发表于 2010-6-3 14:45

[b]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287&ptid=98216]8#[/url] [i]周泽雄[/i] [/b]
原来是这样。

我读你的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首先或者说至少先要解决一个逻辑或认识的思路问题,我因此简单归纳为,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某个标准来批评某人已经做出的某个行为某件事,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某人没有做出某个行为某件事而批评他。因为,某人没有做出某个行为某件事并不足以使我们得出某个肯定性的结论,比如某人在某个灾害之后没有捐款并不能使我们得出他就没有爱心的结论。当然,我们要排除类似消防队员面对火灾这种特定人员所负有的特定职责的情况。

所以,那个教士的那段话,实际上有一个逻辑或认识上的错误,他仅仅因为人们的不作为就得出了他们是帮凶的结论。

不知我这样理解是不是对你文章的一种曲解?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6-3 15:57

[quote]回邹峰:第一句不同意。人的本能并不高于理性,里芬斯塔尔的影片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蛊惑人心,正是激荡起人的某种本能,比方征服欲。而通过理性的辨析所达到结果,才能更加持久。

第二句有同感。有那一篇为基础 ...
[size=2][color=#999999]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3 00:37[/color] [url=http://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533&ptid=98216][img]http://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想说的是,呕吐是一种本能的,生理性的反应,不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理性思辨才会突然想吐的。我没有要让本能和理性比高低的意思。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6-3 16:04

[quote] 8# 周泽雄  
原来是这样。
我读你的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首先或者说至少先要解决一个逻辑或认识的思路问题,我因此简单归纳为,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某个标准来批评某人已经做出的某个行为某件事,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某人没有做出某个行为某件事而批评他。因为,某人没有做出某个行为某件事并不足以使我们得出某个肯定性的结论,比如某人在某个灾害之后没有捐款并不能使我们得出他就没有爱心的结论。当然,我们要排除类似消防队员面对火灾这种特定人员所负有的特定职责的情况。

所以,那个教士的那段话,实际上有一个逻辑或认识上的错误,他仅仅因为人们的不作为就得出了他们是帮凶的结论。

不知我这样理解是不是对你文章的一种曲解?
[size=2][color=#999999]LS640604 发表于 2010-6-3 14:45[/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8612&ptid=98216][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还在说那篇旧文啊。
据我朋友刘刚说,秦晖提到的这位神父,实即马丁·尼莫拉牧师,他并未如秦文所言“在纳粹屠刀下遇难”,这段话也“并非是他遇难时的感言,而是刻在波士顿犹太人纪念碑上的铭文”。可见,秦晖拿来说事,出发点上就错了。原文是一首诗,诗有诗的感召力、引导力,但把人家的诗意当成原则乃至前提,立论的基础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小文一直是进行假设性推理。LS兄的推理也是成立的,不作为与帮凶之间,差别大着呐。
谢谢。

showcraft 发表于 2010-6-5 00:19

往事兄看过里芬斯塔尔的回忆录吗?看过的话评价如何?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6-5 00:26

回showcraft 兄:看过她的回忆录。

这个女人很强悍,在叙述自己不同凡响的经历同时,处处没有忘记为自己辩护。这个印象很深。

showcraft 发表于 2010-6-5 00:48

好的,有空一定看看。

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10-6-25 03:26

[i=s] 本帖最后由 老李北海鱼 于 2010-6-25 03:28 编辑 [/i]

莱尼的两部片子都看了,第二部堪称巅峰之作,如不考虑背景,并无太多的恶心做作的东西,格调很自然,把个德意志搞得像个欢乐的大花园、大家庭似得,或者说确实很有欺骗性,确实开极权主义审美之先河,格调还有胜于后世的地方。
话说回来,希特拉品味是高的,在设计(尤其是集团形象)方面很有建树。工业化时代出现这样的极权政权实属必然,是工业组织形式和信息控制手段在社会形态上的必然产物。起码,没有电喇叭,伟大领袖的声音也不会遍及边远乡村吧。个人展望一下,随着物联网技术普及,一个全球、全时段、细微到每一个物体甚至思维的操纵技术有可能在全球统一后产生一个空前绝后的极权帝国,对人的控制可以达到想象的边界,1984仍未远离。现在的阶段恰如战国中晚期,呵呵,使用这一控制技术的很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极权国家。

WIND 发表于 2010-9-25 14:00

网事兄提到的此部影片:
[url]http://www.verycd.com/topics/15303/[/url]

砚边语 发表于 2010-9-25 15:26

对里芬斯塔尔这个女导演印象深刻。苏珊·桑塔格在《迷人的法西斯主义》一文里,通过对她早期的电影和后期的摄影作品《最后的努巴人》的分析,总结了法西斯主义美学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纯净,高傲,推崇乌托邦,反现实主义等等。她的作品强调力与美的夸张。
记得此文记录了她的一段话。当有人问她为什么只拍那些美丽健壮的努巴人却从不拍老人与孩子的时候,她回答说:“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那些人没有魅力。”
呵呵,很典型的法西斯审美口味啊。

西宁宝贝 发表于 2010-9-25 17:21

[quote]莱尼的两部片子都看了,第二部堪称巅峰之作,如不考虑背景,并无太多的恶心做作的东西,格调很自然,把个德意志搞得像个欢乐的大花园、大家庭似得,或者说确实很有欺骗性,确实开极权主义审美之先河,格调还有胜于后 ...
[size=2][color=#999999]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10-6-25 03:26[/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32658&ptid=98216][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非工业化时代是没有信息快速路径
有了路径,还得有绝对的路径控制
这在有线广播时代可以
自打有了P2P,信息的垄断基本成了不可能,因为可以单对单的飞速传播到极多,您多虑了

WIND 发表于 2010-10-5 12:13

看完了《意志的胜利》。仅就这部影片来看,我认为,里芬斯塔尔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艺术导演,但绝对是顶级的纪录片导演。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又想到了法国思想家巴斯夏对社会主义者的断言:The Socialists Wish to Play God。很多人会说,她美化了纳粹。我认为不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与光鲜的前景紧连在一起的。罪恶呢?谁知道呢?

老西安 发表于 2010-11-3 08:17

顶网事兄一下。
朋友送我一盘《意志的胜利》,图像不太清楚,但还是让人震撼。在上个世纪30年代,能把纪录片拍成这样,单从养眼角度来说,现在的阅兵式纪录片能与之相比的还不多。
楼上诸位都是理论家和史学家,评论和争论俺看不懂,光知道诸位说得很起劲儿。你们说理论,我说野史:据说当时有许多德国妇女,听着老希的演讲就能达到高潮,这些妇女的老公们后来都要打倒希特勒。:lol12d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