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李旧苗 发表于 2010-7-13 16:21

李铁:财政收入8万亿,为何公众不高兴

根据官方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同比增长30.8%,比去年前六个月的收入还要多2000亿。即使按保守的估算,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将达到8万亿。如果这一数字得以实现,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放在前几年,这应该是一则令国人振奋的好消息,不过这一次的舆论反应却有些不同,包括央视在内的诸多媒体都对我国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表示了担忧和质疑。国家财政富了,岁入达到了8万亿,为什么公众和舆论都不为之欢呼呢?
    在2009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此次舆论对8万亿财政收入的担忧和质疑,其实质也是这一数据所引发的对于“社会结构和公平正义”的质疑。
    首先是财政收入增长过快有可能加剧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2003年至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3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绝大多数年份的增长都在2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更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必然意味着民间企业和民众收入部分的相对减少,在过去22年间,中国人的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在当下内需低迷、经济结构失衡突出的时期,政府收入的剧增只会进一步增加投资,挤压民间消费,这显然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
    公众的质疑还来自于国家的高税收并没有带来高福利和满意的公共服务。
    中国的财政收入占到了GDP的30%以上,而财政收入最高的美国,其联邦财政收入只有GDP的16%。而且,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73%用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行政开支只占10%,而中国政府开支只有25.5%用于公共服务,其他都用于行政开支和为国有企业补窟窿。
    不仅医疗、教育等公共福利欠账,而且一些真正该花钱建设的公共工程和设施也无法令人满意。最近,我国南方多省遭受暴雨大风袭击,引发了一系列的山体滑坡、溃坝等重大灾害,其中就暴露出了许多市政防灾工程的严重不足。发生严重溃坝灾情的江西省抚州市对媒体表示,如果有300万,唱凯提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加固,而此次垮堤造成的损失却是10个亿。
    福利和公共产品支出偏低,而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却畸高。以2006年为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73%,而同期日本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美国最高,也只有9.9%。
    公众眼看着税费高企但感觉不到这些钱化为了福利,加上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一直不对外公开的“三公费用”方面的支出极其庞大,公众自然对这样的财政收入增长少了几分喜悦和激动。
    现代经济活动讲究平衡和共赢,只有实体经济持续繁荣,国家的财政收入才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增长。如果政府在财税方面索取过度,必将伤害实体经济、伤害民间消费,最终也必然使财政收入的来源枯竭,国民经济陷入困境。目前是中国经济实现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政府理应对民间让利,果断采取减税等措施,让一直复苏乏力的实体经济休养生息。
    除了减税,政府花钱的预算审计机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首先是预算与“三公费用”的信息公开。如此巨额的财政收入,谁花出去的,花到哪里了,这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时至今日,“三公费用”等政府预算与支出信息还没有公开,从常理和世界各国的惯例来讲,都已经说不过去。
    另外还有审计系统,国家财政的审计工作理应归为人大,而现在审计系统由国务院管辖,按照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说法,这是“自己审自己,可以公布的问题有一定的限制。”
    随着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积累,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明白,政府的强大不等于国家的强大,更不等于民众福利的增加。政府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其中甚至可能与民众的利益相冲突。政府的财政收支必须被置于国民的强大而健全的监督制约之下,否则政府掌握的钱再多,也非国民之幸。

WIND 发表于 2010-7-13 16:25

这样的屁话都说得出来。就好比我抢你的财产,抢得越多你越高兴,你是S13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