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s Archiver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7-23 08:31

徐昌生:发改委,别再瞎折腾行不?

[url=http://www.impencil.org/?author=95][color=#29568f][/color][/url]   国家发改委继对乱涨价企业开出百万罚单之后,近期又以掌握了企业操控市场哄抬价格的确凿证据(一段录音)为由,雷厉风行地推出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正在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发改委这几年非常忙碌,成年累月不断发文件,一会儿鼓励节能,一会儿淘汰产能,一会儿规划某些产业要大发展,一会儿又禁止企业投资某些产业。今年,把眼光盯住了农产品,年初还要求各地收购菜籽大豆不得低于托市价格,年中又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大蒜绿豆的涨价行为,其工作方向转变之快令人无所适从。

  看见发改委密集的政策出台,看见发改委打击涨价行为斩钉截铁的态度,笔者骨鲠在喉,早想呼吁呐喊,无奈发改委高高在上,无名小卒喊破了嗓子恐怕也无人理睬。适逢发改委诚心诚意就《特别规定》征求各界意见,于是,小民不揣冒昧,也给这个可能对我们老百姓生活影响至深的《特别规定》提一点特别意见,祈盼领导们明鉴。

  我的特别意见就是《特别规定》应当尽快宣布废止。我之所以对《特别规定》持全盘否定的意见,并非哗众取宠,实在是因为这个文件内容太过荒诞无稽,强制推行必将祸国殃民。
  比如,《特别规定》第二条规定,重要商品(包括服务)的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本规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笔者想问的是,何谓重要商品,何谓价格异常波动?大千世界,商品与服务何止千百万种,发改委有能力对这些商品与服务全部分门别类,分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在很多老百姓看来,绿豆就并没有那么重要,空心菜却很重要,可发改委为什么要管绿豆却不管空心菜呢!发改委真有能力分别规定出在多少时间内涨到什么程度就算异常波动?假定发改委规定大蒜在10天内上涨100%算是异常波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时间要10天而不是9天?为什么涨幅要100%而不是99%?恐怕最终的局面是,什么是重要商品,什么是异常波动,都由执法官员说了算。官员们如此掌控生杀大权,百姓还敢做生意吗?

  又比如,《特别规定》第三条规定,经营者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笔者想问的是,什么叫捏造涨价信息?什么叫散布涨价信息?依据自己的分析得出今年大蒜绿豆要涨价的结论算不算捏造?如果对某些产品做出涨价的预测也算捏造,那么今后谁还敢做经济分析,期货市场是不是应当关闭?某人说大蒜绿豆要在三个月之后见涨,发改委今天却要对他罚款,时间是不是太早了点?当然,发改委实施这一条一定会进退自如,如果大蒜绿豆三个月后未涨,发改委就说当初你们捏造涨价信息,罚款无话可说;如果大蒜绿豆三个月后的确上涨,发改委又会说就因为你当初捏造涨价信息,才导致了大蒜绿豆的涨价,罚款还是无话可说。总之,罚不罚罚多少都是官员说了算说得对!

  《特别规定》还有许多的特别荒唐之处,在此就不一一举例,小民要提醒的是,发改委越是阻碍价格自由浮动,中国各类商品的价格就越会上窜下跳;发改委越是尊重市场不加干预,中国各类商品的价格就必定波澜不惊。

  今年的大蒜绿豆涨得如此凶猛,始作俑者恰恰就是国家发改委!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经济学的价格原理说起。经济学认为,单一或少数商品的价格上涨,一般是由供求矛盾引起的,即需求增多供应减少,物价自然上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如果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价格上涨,除了战争与全局性自然灾害之外,一般都是由于货币超发引起的,即票子印得太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票子毛了不值钱。

  今年的大蒜绿豆价格的大幅上涨,两个原因兼而有之,即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大蒜绿豆当然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蒜绿豆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更多,供需矛盾自然更加突出。而这两个原因的产生都与发改委息息相关。

  为什么说通货膨胀与发改委有关?票子太多主要是源于两项政策,一是4万亿救市。当初救市,老百姓都高兴,认为这是中央关心百姓疾苦。问题是4万亿是从哪里来的?倘若是财政盈余,这就不叫救市,因为财政盈余本来就是要花的钱,再说财政盈余也不可能有4万亿。4万亿不会从天而降,人们有理由怀疑这笔钱是央行的印钞机里增印出来的。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09年以救市为由,中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拼命放贷,结果放了10万个亿,一年的信贷总量要超过去好几年。票子泛滥成灾,物价焉有不涨之理。对于4万亿救市,发改委是当仁不让的主要决策者;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改委也是推波助澜的主要干将。我这样说是有根有据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发改委的官方网站查一查其部门职责就清楚了。

  为什么大蒜绿豆减少了种植面积也与发改委有关?大蒜绿豆价格涨得厉害,是因为农民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又与发改委错误的调控政策紧密相联。假定农民在种植大豆和大蒜之间做选择(实际情况当然可能要更复杂,但类比的原理不变),决断之前必定要比照去年的市场情况。去年种大蒜略有盈余,种大豆本会亏损,因为不仅国内的大豆丰收,而且国外的大豆更便宜,但由于国家要保护大豆产业的安全,规定企业对大豆的收购价格不得低于国家定价,由此种大豆的农民不仅没有亏本,盈利反而比种蒜还多。那么,今年农民自然会趋利避害,选择种大豆而不种大蒜。这样的政策如果源源不断,国内的某一类商品必定进一步增产增收,而另一类商品必定更加萎缩减少。谁是类似大豆收购政策的制订者?除了发改委别无他人。

  更需要说明的是,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本身,也会加剧商品价格的上涨或者延长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时间。假定某地4月份新蒜上市价是5元/公斤,有人断定大蒜价格以后会翻番,因此囤积100吨。囤积大蒜时增加了对大蒜的需求,的确导致了当时价格的上涨,但他今后抛售时,也必定会增加大蒜的供应,从而平抑后来的市场价格。如果没有囤积者,后面的蒜价岂不更加高企?大家丝毫不用担心囤积者永不出货,因为来年新蒜上市,旧货必然掉价,不及时出货则囤积者有可能血本无归。价格上涨,正是市场告诉人们今年大蒜不多,应当节约使用,同时也是告诉蒜农,种植大蒜有利可图,明年应当增加种植面积。可是,如果我们动用强制手段严禁大蒜涨价,等于把正确的信息给掩盖了,反而告诉了大家错误的信息,即大蒜数量充足,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蒜农们也无需增加种植,如此下去,明年的大蒜供应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蒜价必将毫无悬念地更加水涨船高。谁在不遗余力地打击囤积居奇,从而掩盖正确的市场信息,使市场丧失自动调节的功能,除了发改委还是发改委。

  因此,我想奉劝国家发改委,拿了俸禄固然要做事,不过,最要紧的是做正确的事,工作方向错了,不仅自己徒费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会伤害百姓妨碍民生。

  倘使国家发改委能够洗心革面自废武功,也就是尊重市场约束权力,则中国经济会更快发展,百姓致富会更加顺畅,如此,中国幸甚百姓幸甚!

李旧苗 发表于 2010-7-23 08:52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在当下的中国大陆,任何一个行政机关都有扩权的冲动,扩权的目的,不是要做正确的事,而是要获取更大的利益。
上面的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很多人都明白,不需要我专门来讲,我这里想讲的是,所谓利益,不止是物质、金钱,还包括心理上的,那就是一种权力欲的满足,这个,一般人未必理解,但在有权部门呆过的人,绝对心里有数,所以,在一些有权部门,在行使某项权力时,表面上似乎没有寻租行为,但权力的行使却让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李旧苗 发表于 2010-8-30 09:44

[quote]   倘使国家发改委能够洗心革面自废武功,也就是尊重市场约束权力,则中国经济会更快发展,百姓致富会更加顺畅,如此,中国幸甚百姓幸甚! ...
[size=2][color=#999999]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7-23 08:31[/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38436&ptid=9914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谁都知道,在中国,作这样的呼吁是没有用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如果一定要呼吁的话,与其呼吁发改委洗心革面自废武功,不如直接呼吁中央撤消发改委这一机构。

雨冷香魂吊书客 发表于 2010-8-30 22:42

[quote]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在当下的中国大陆,任何一个行政机关都有扩权的冲动,扩权的目的,不是要做正确的事,而是要获取更大的利益。
上面的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很多人都明白,不需要我专门来讲,我这里 ...
[size=2][color=#999999]李旧苗 发表于 2010-7-23 08:52[/color] [url=http://www.yantan.cc/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38446&ptid=99149][img]http://www.yantan.cc/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嗯嗯嗯,是这么回事的啊啊啊。

又凑足了12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