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信息第9期
[b]法国男女合班制 教师容易「男女有别」[/b]2010年8月6日法新社外电稿
巴黎政治学院「经济局势观察中心」(Observatoire francais des conjonctures economiques)8月5日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著眼于性别平等的男女合班制(于1970年代普及),反而衍生男女学生受到不平等对待的问题。
该研究的作者任教于巴黎政治学院,同时是教育问题专家、社会学家。她在《男女合班对学生的影响》(Ce que la mixite fait aux eleves)一文中表示,儘管制度上不区分学生性别,但实际行为上,教师容易下意识地对学生表现「男女有别」的待遇。
作者发现,教师花在女学生身上的时间略低于男学生,分别为44%、56%。以一堂课的时间来算,差别不大,但以整体求学过程的时间而论,这样的差距相当可观,而且男生受到较多的个别关注,女生则较常被当作群体对待。再者,教师似乎为了预防之后可能招架不住的情形,先发制人,对男生的行为举止特别花费心思,而且对男生要求较高,评分也较严格,课堂上与男生发表意见时的互动较多。
此外,面对异性的情况下,性别刻板印象反而被强化:男女分班的学生在选择类组时,较愿意选择一般被认为较适合另一性别的类组;男女合班的学生则不然,而教师对学生在某些科目的要求,也突显了性别刻板印象。以一般被视作男生强项的数学为例,教师对男生的期望比女生来得高,作者指出,此举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自青春期开始,数学程度好的女孩子与程度相当的男孩子相比,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较没信心」
不过,这些「差别待遇」不一定只带来负面影响。作者认为,教师在女生身上投注较少的时间,可促使女生在学习上更加独立自主,并让她们觉得,那是因为教师对她们很放心,即使未给予各别关注,还是能表现得比男同学优秀。
作者认为,大众对两性平等的看法相当分歧,因此是否该恢复男女分班制,难下定论,而目前任何要走回男女分班的主张,都会有负面的象徵意义。 [b]美赤贫学校统计 学生家庭贫穷程度影响学业成就 [/b]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0,May 2010,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本年五月美国教育科学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所属之美国教育统计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出版「教育条件2010年版」(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0),该书除公布一般教育统计资料外,对赤贫学校(high-poverty schools)特别做了统计,并与低贫学校(low-poverty schools)做比较,结论是学生家庭之贫穷程度可以影响学生之学业成就
美国中小学如以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来画分,可分四级,其画分基础则是学生家庭收入符合联邦规定减免学校午餐费用(Free or reduced-price lunch,简称FRPL)佔该校学生比例。一所中小学学生可减免学校午餐费用者在76-100% 就是赤贫学校,在0-25%之学校则称低贫学校,中间两级之比例分别为26-50% 与51-75%。
以下是美国2007-08学年赤贫学校与低贫学校比较下的简况:
1. 校数: 美国2007-08学年全国有16122所公立中小学为赤贫学校。此校数为全美公立学校17%,就学生数而言,20%的小学生就读赤贫学校,6%之中学生就读赤贫学校。
2. 族裔:非洲及拉美洲裔之学生比例高(44%为拉美裔、38%为非洲裔、11%为白人)。
3. 成绩表现:赤贫学校成绩表现,不论阅读数学及艺术等科目均较低,英语能力不足( limited-English proficient, LEP)人数比例也高;高中毕业率及进入高教比例,也多低于低贫学校。
4. 暴力意外:低贫学校中,32%有「无暴力事件」( no violent incidents)记录,15%有「较多暴力事件」(more violent incidents)记录。赤贫学校方面,17%有「无暴力事件」纪录,38%有较「较多暴力事件」记录。
5. 教师学位:低贫学校教师39%有学士学位,52%有硕士学位。赤贫学校51%教师有学士学位,38%有硕士学位。
此外,赤贫学校97%被列为联邦补助学校(美国称Title I schools,因该补助款源自联邦中小学教育法 Title I条款由国会同意拨款)。
美国校餐计画由联邦农业部负责,其减免校餐费用依据学生家庭人口及年收入。 学生家庭人口年收入在贫穷线130%以下,可免缴校餐费用。在贫穷线130%以上至185%之间,可减缴校餐费用。2009年间,一家四口年收入在28665美元以下者可免校餐费,年收入在40793美元者可减校餐费用。 [b]美国教育专家呼吁改革教师培育体系 [/b]
美国发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2010, July 29). "Measuring What Matters-A Stronger Accountability Model for Teacher Education"
美国发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于7月29日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当前的教师培育计画不能保证教师品质,各州政府大多漠视这些毕业教师的教学成效,也不在意教师留在教学体系任教多久。长此下来教师制度已不符合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因此该报告提出改革教师培育体系的五大原则,希望能更有效振奋教师士气,提升教学品质。
这份名为「衡量我们所关切的-更有绩效的师资教育模式」(Measuring What Matters-A Stronger Accountability Model for Teacher Education)之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来,传统大学的教师培育体制培养之教师一直无法解决教师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一些体制外的教师培育计画,如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新教师计画(New Teacher Project)、伍德罗威尔逊奖助基金会(Woodrow Wilson Fellowship Foundation)之奖助教师计画,以及住校教师计画(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s)。这些计画虽然解决若干问题,但培育人数不多,多数教师还是来自传统教师养成体系,也因此,若要解决教师制度的弊端,还是需要各州政府得就传统体制大力改革。为此,美国发展中心提出各州改革教师体系的五大原则,重点放在确保优秀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以及开发更具体的衡量教学方式,以提升学习成效。该报告提出的五大原则包括︰
(一)著重教师训练的绩效,著重教导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果之教法,并能让学校改善。
(二)州政府设定的教师培育体系的成果衡量标准必须简单透明,让决策者及学校领导者能使用。
(三)州政府所设的教师培育体系成果衡量指标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而且必须有可衡量之指标。
(四)成果衡量指标以及对成效欠佳之培育计画之处理必须普遍适用,不论传统教师养成体制或是新的培训管道。
(五)所有评鑑结果应该公开,让大家都可以看得懂,避免专业术语和深奥的词彙。
此项报告也指出,医护及工程等培育教育之评鑑标准都各已统一,但教师培育评鑑标准各州不同,多达50种。该报告呼吁各州相互协调,订定共同适用之绩效指标,也採用相同的教师检定测验。
译稿人:张晓菁
资料来源:
美国发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2010, July 29). "Measuring What Matters-A Stronger Accountability Model for Teacher Education" [b]美国高等教育 已开发国家中掉到12名
[/b]
2010年8月1日,Daily Nebraskan∕大学理事会网站
根据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曾名列前茅的25到34岁间青年的大学毕业率,只有40.4%,在36个已开发国家中,已掉落到12名,与第1名加拿大的55.8%相比,差距颇大。
大学理事会助理研究员李约翰(John Lee)表示:「在全球经济的时代,我们最大的不足是我们的大学生完成学位的比率,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依统计,到2018年,63%的美国就业市场需要的是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但如果只有40%的年轻人有资格申请这些工作,美国只能仰赖进口的劳力或者失去那些工作机会。
李约翰进一步说明,美国落后其他国家的原因,部份是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入学机会与教育经费,例如排名第1的加拿大,但是当然原因不绝对与经费多寡有关,因为有很多排名前面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s)比美国还少。
美国教育的问题,并不单只是大学完成率低,而是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出现问题。大学理事会已拟出帮助美国教育重回轨道的10项策略,其中前5项,都是与幼儿到高中教育有关,6到9项才是直接针对高等教育。大学理事会甚至也计算出每一州的数据,并列出各州的强项与弱点。
这份呈交给国会的「正视教育与美国未来」(Coming to Our Senses: 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Future)报告的目标是希望在2025年时,能将大学毕业率提高到55%,报告中提出的10项策略如下:
1. 提供低收入家庭义务但普及的幼儿教育计画
2. 改善初中及高中升大学谘询辅导
3. 提供依研究实证为基础的防止辍学方案
4. 整合符合国际标准及大学入学所需的幼稚园到12年级教育
5. 改善教师品质并加强延揽及留置优秀教师
6. 透明化及简化的申请入学程序
7. 提供更多简易及透明化的大学财务援助
8. 保持大学的可负担性
9. 大幅提高大学毕业率
10. 提供更多成人教育机会
报告全文可在以下专属网站参阅:[url=http://completionagenda.collegeboard.org/]http://completionagenda.collegeboard.org/[/url]。 [b]美国学术界跨足企业界引发讨论 [/b]
2010年7月31日,纽约时报
从1990年代晚期起,许多大企业面临财务上的危机,或经营进入瓶颈无法突破时,他们想到的解决方式都是借重学术界的学者教授们的崭新理念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希望带领企业团队走出困境。
许多知名的学者教授都是企业界重金礼聘的对象;理论物理学家杰克森(Shirley Ann Jackson),是纽约一所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校长,从1999年起她同时在联邦快递出任董事,拥有另外一份副业。刚卸下南加大校长职位的山普(Steven B. Sample)是电子工程学家,也是一间基金公司的董事,两年前同时也出任另一家糖果公司的董事职位。这两位都是从学术界跨足到工商业界的例子。
分析此种情况令专家忧虑,这些知名学者出任大公司的董事,可能会影响到学术界一向具有的独立性。而且令人质疑的是,无论这些学者的时间和金融知识是否足够,综理全美最大公司的营运时,如何能同时兼顾一所大型大学的管理工作?乔治城学公共政策学院的资深教授艾森柏格(Pablo Eisenberg)表示,大公司之所以喜欢请大学的校长出任公司的董事,是因为会提升公司的声望,但这些大学主管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大公司营运的实际情况。
根据2008年高等教育纪事报的调查报告,排名前40名的研究型大学就有19所大学的校长出任至少一个公司的董事,以公立大学的风气最盛,但私立大学也开始急起直追。美国教育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表示,从2001年到2006年,有授予博士学位大学的校长出任大公司董事的比率,公立学校由47.8%上升到52.1%,私立学校由40.6%上升到50.9%。如谷歌同时有两位董事宣尼斯(John L. Hennessy)及提尔曼(Shirley M. Tilghma)分别属于鼎鼎大名的史丹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而且这些校长不只涉足一个大公司的董事,像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校长法克斯(Mary Anne Fox)就同时兼任3家大公司的董事。
多一笔额外丰厚的薪资总是让人心动的,又可以扩展人际网络效应,充实人脉关系,都是吸引校长出任大公司董事的理由。每个董事只要花几十个小时或每月出席董事会,就可获得几十万的报酬,何乐不为呢?如布朗大学校长席蒙斯(Ruth J. Simmons)是全美第一位长春藤联盟非裔女性校长,在今年卸下校长职位前,她同时也是高盛(Goldman Sachs)的董事,在她出任的2009年,光从高盛就赚了包含股票及选择权在内共计32万3,539美元的优厚津贴,她辞去董事职位时,股票市值涨到430万美元,比起她在布朗大学的薪资57万6千美元,这份副业的利润不可不谓惊人。
当然,除个人经济效益外,学术界和工商业界的交流合作会为双方都带来更丰盛的成果,例如史丹福大学校长宣尼斯除了是谷歌的董事外,也同时是思科(Cisco Systems)和创锐讯科技( Atheros Communications)的董事,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和电脑界的先驱,以他的声望足可为董事会带来更多专业领域的行家为公司效劳。除此之外,对企业来说,聘任这些学术界的领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跳脱出企业惯有的思考模式,以不同的角度来为企业把脉,诊断问题的发生所在,提出更具客观性的替代解决方案。至于学术界方面,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6年的包文(William G. Bowen)表示,在包括默克(Mercks)在内的两大公司董事会服务的经验是非常珍贵的,这些资源帮助他建立普林斯顿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架构。
但乔治美生大学(George Mason)公共行政学院教授芬可斯坦(James H. Finkelstein)另有看法,他表示,这些大企业拉拢学术界的领导,主要的还是看重这些人在学术界的声望,可为他们的企业加分,特别是长春藤联盟的大学校长更受欢迎,而非为了商业经营所需。吉尔斯派(John Gillespie)是「金钱无用论」(Money for Nothing)一书的作者,他认为这些学术界的菁英被请来企业界,恐怕是因为虽然学术训练让这些学者在专业上有话直说,但他们在面对商业界棘手的非本行问题上,反而只能顺应,比起企业人士,不会翻了整艘船。
大部分企业管理专家表示,如果这些校长只出任一个公司的董事,对两方都有益,但这些校长通常都出任不只一个公司的董事职位,对这些企业界来说反成为一种困扰,有一所大学的行政运作要顾,还身兼二三个董事的职责在身,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神做有效率的董事会成员。而相对的,当兼职的企业发生危机时,学者的声誉也有受到影响的可能,例如最近发生漏油事件的英国石油公司(BP),乔治亚大学系统的总校长戴维斯(Erroll B. Davis Jr.)就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达12年的时间,事件发生后,即使戴维斯选择在今年4月退休,仍不足以让他免去外界的指责。
吴迪珣摘要
资料来源:2010年7月31日,纽约时报 [b]英国教育成就与教育不平等现象研究 [/b]
Anne-Marie Brook, Raising Education Achievement and Breaking the Cycle of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 633.
随著全球工业化及科技的进展,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已逐渐模糊,世界的经济结构有如一个巨大的共生体,生活在这世纪的人民,必须要具备能够因应环境快速变化的技能,良好的教育因此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的内容源自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一份报告中的部分,英国之经济调查与研究(Economic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 2007),主要在于检讨当前英国的教育问题并提供英国政府建言,以帮助政府改善英国教育品质,并提升英国人民的素质与能力,来面对未来国际化的需求。
英格兰教育系统当前面临的问题
* 人民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低(Secondary school completion is relatively low):在一些跨国的研究发现,相较于诸多其他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芬兰、加拿大等),英国人民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因此也造成了英国儿童在国际上一些认知及学业表现平凡(如:学生基础素养国际研究计画,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仅达到平均表现而未能脱颖而出。
* 成人的语文表现不佳(Adult literacy is relatively poor):在一项国际成人语文能力调查中(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IALS),英国人民的表象竟然落于平均之后,这结果可能反应,英国国民在面对新的环境改变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
* 学生基础素养显著落后于最佳表现(PISA results fall behind those of the best performers):根据研究报导,学生基础素养国际研究计画中发现,英国15岁儿童的一般学科表现(如:语文、数学、科学)比芬兰儿童(各项评比平均第一名)要来的差。
* 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率低(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is low):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个人的社经背景与教育程度显然有极大的相关性,透过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较差的人就有机会能够改善其生活品质。然而在英国境内的调查却发现,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率低,暗示或许存在某些教育或社会上的不平等。
* 初等教育未能显著提升孩童的阅读能力(Primary school reading performance is showing no sign of improvement)。
改善教育普及和平等的政策
为提升英国教育品质并改善上述问题,有专家提出下列建议:
*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Direct additional resourc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研究显示,高品质的学前早期教育可以增进孩童未来的学业表现以及父母的教养技巧,对于新移民后代以及低社经地位的家庭尤其受惠。
* 减少以考试或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多注意弱势学生的教育(Reduce focus on testing and targets and put more focus on supporting weak students and schools):学科表现测验的目的应是用以衡量儿童的学习成效,并非比较。学校应著重在弱势儿童的教育,因此才能减少国家未来需要协助他们的成本。
* 鼓励优良教师到贫困校区服务(Improve incentives for good teachers to go to poor schools):这是可以改善弱势学生教育的方法之一。
* 提高预算(Better allocate spending to address inequities):政府必须提高教育预算以达成可能的改善策略。 [b]法国大学自治三年成效探讨 [/b]
2010年8月7日《世界报》
截至目前为止,法国83所大学中,已有51所获得人事及财务自主权,明年元旦起将有另外24所跟进,而最后8所预计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自治。《大学责任与自治法》(LRU)通过后三年,改变了什麽?《世界报》再度提出年度检讨,认为这个问题仍难以明确回答。
法国大学校长会议(CPU)副主席,巴黎12大校长Simone BONNAFOUS认为,由于各校实施自治的时间先后不一,难以全面检讨,但似乎可以确定的是,大学自治提升了外界对大学的可信度,雷恩第二大学校长Marc GONTARD即表示:「自治让我们成为社会、经济界的主要合作伙伴。」法国最主要的大学教师工会「全国高教教师工会」(Snesup-FSU)是大学自治法的强烈反对者之一,认为这项改革毫无疑问地加深了大学间的差距,并为教学研究员带来压力;但对于多数大学校长而言,该法不仅为学校注入新动力,也促进大学确立真正的学术研究策略。
政府就去年《世界报》提出的大学校长权限扩大、校务委员会议的委员席次锐减及委员选举兼採名单投票多数制与比例代表制引起的争议(见电子报385期),均尚未提出修法的计画。BONNAFOUS副主席表示,儘管改革有其欠妥之处,多数大学校长认为当前应以稳定现状为宜,修法的事留待以后商议。面对全国高教教师工会关于校长权力过大、损及共同参与校务之传统看法,BONNAFOUS副主席回应,以教师晋升为例,校长并非自行决定,而是经过政府及学校若干决策单位讨论后,由校长作出最终决定,共同参与的精神仍然不变。
实施自治后,学校拥有整体薪资与预算的调配权,并能够设立基金作为部分经费来源,BONNAFOUS副主席形容,这就如同学校「长大成人」。这样的自主权让各校得以依本身需求制定重点项目,并为其投入相关资源。土鲁斯第一大学校长说:「研究学者是大学发展的主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权限扩大了,我们便能够积极反应、吸引一流学者,继而能够与其他欧洲大学竞争。」
大学自治法也帮助学校发展更完善的人事、福利、培训等制度。以Nancy第一大学及Aix-Marseille第二大学为例,实施自治后,教职员享有更多的社会及文化福利。全国高教教师工会对此则持保留态度,认为尚须等待所有大学都提交社会责任报告(bilan social des universites)才能看出成效如何。
此外,教学品质也得利于大学自主权的扩大。诸如巴黎第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Aix-Marseille第二大学都将部份经费运用于创新教学计画,巴黎12大将增加投注一百万欧元于学术研究,而史特拉斯堡大学则集中管理研究经费,以尽快重新分配未使用的资金。
然而,各校也清楚表态,希望国家的资助能保持稳定,尽量不受预算政策的影响而浮动,大学自治之路才得以长远走下去。虽然国家资助在过去三年有所增加,但似乎前景堪忧。
至于大学自治法中属于选择性项目的校产权转移,即使参议院认为将「强化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吸引力」,而土鲁斯大学也为其背书,但目前含土鲁斯大学在内只有9所大学表示意愿。原因之一是,申请审核程序过于繁複,而且学校必须证明其团队能胜任校产的维护、管理;参议院表示,2008年计有三分之一校产过于老旧,但实际有能力修缮的大学却少之又少。再者,政府迟迟未能制定转移办法的细节,也尚未正式完成校产的估价。校产估价的重要性不容小观,因为它在某程度上关系到政府每年发给学校的「折旧补助」(dotations aux amortissements)金额。初步估计,约1,350万平方米的总校产,转移后每年将多花政府1.25亿至1.45亿欧元,观察人士认为这就是造成政府迟疑不前的因素。
最后,工会组织担心大学自治法不利于小型大学及冷门科系。既然大学能够自行制定重点项目并投入配套资源,各校必定争相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此乃实施大学自治的直接影响。针对这一点,BONNAFOUS副主席强调,为避免恶性竞争,政府应当透过资助确保各地区均衡发展,而无论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均应从管制者转型为调控者。 [b]法国中学古文课危机 教师资格考引争议 [/b]
2010年8月3日《费加洛报》
「时值暑假,谁会为人文学科的未来担忧?」《费加洛报》开头如是问。一群忧心忡忡的古典文学学者,在众人懒洋洋漫步海滩的夏季,殷切希望大众能够觉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去年7月14日,古典文学中等教师资格考试评委会(jury du CAPES de Lettres classiques)致函教育部,提交集体辞呈。激起他们愤慨的罪魁祸首,就是改革后的拉丁文、希腊文中等教师资格考试。
依据引起轩然大波的师资培育改革「硕士化」( masterisation,见电子报382期),中等教师资格考试调整后,计画教法文、拉丁文或希腊文的准教师,笔试时不再须要单独考拉丁文翻译题及希腊文翻译题,而是两者合併为一,并含人文知识方面的问题;口试不再要求对荷马、柏拉图、西塞罗等古典文豪、哲人的作品加以评论阐释,而是发表对一些教科书和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看法。
几个月来,古典文学中等教师资格考试评委,不断要求教育部就古典文学师资考试的改革内容重新研讨。今年2月,评委会副主席因投不信任票而被教育部长召见。七月计有20名评委辞职,他们认为教师资格考试,不能不评测未来教师负责的科目的能力。
一位辞退的评委表示,事实上,对古典文学的攻击时有所闻:左派打著终结精英主义的口号,右派则认为未来是应用语言和资讯科技的天下,不需要叫每个人都去学拉丁文。这位自豪曾于贫困地区教导希腊文的评委则认为,学习这些西方古文对精通法文极为有用,学生抱有相当高的学习热忱,家长也没表示反对,怀疑和抨击反而是来自学校内部。
由于上课时间(中餐时间或週三下午)不利及一些课程的彼此排斥,修习这些古文的法国学生连续几年出现下降趋势,自2000年起仅维持在50万人上下。即将于新学年上路的高中教改(见电子报401期)未对古文学习制定相关规定,恐将无法挽救古文教学的颓势。更甚者,高中教改与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均朝向同一方向,重古典人文知识而轻古文程度,另一位辞退的评委表示:「这不啻是忘了语文在发展逻辑思维和严谨态度上的重要性。」 [b]
日报告指出 男女分班有助提升学力 [/b]
2010.08.15产经新闻
日本男女别教育研究会 (中井俊已代表) 于今年(2010年)8月10日在东京都千代田区ア儿カディア市ヶ谷(私校会馆)首次召开「第一届男女分开教育专题研讨会」报告指出,尊重男女性别差异实施男女学生分开(分班或分校)上课之教育有助学生课业成绩之提升。
中井代表于会中演讲表示,由于私立学校纷纷实施中高合併之ㄧ贯教育。因此,私立男生高中比10年前减少约4成,而女生高中减少约3成。但每年考上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较多的开成高中、滩高中、樱荫高中等校几乎佔9成都是实施男女分开上课的高中。
男女分开(分班、分栋、分校)上课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事在欧美各国已普遍受到重视。依据国际学习能力调查报告指出,男学生数理能力较强,而女学生则是阅读与理解力较突出。对于指导教师的看法,女学生比较在乎「自己是否受到重视」?而男学生则较在乎「跟随那位老师学习较好?」。
据实施男女学生分栋授课的桐光中学(国、高中合併校)校长伊奈博表示,男女学生在理解上有明显差异。例如国文阅读测验中,对于类似作者想法之考题,女学生的成绩普遍优秀,而物理方面的考题以男学生较有直觉关与解析力。
此外,任教都立高中经验悠久的海城中学(国高中合併校)校长水谷弘表示,「昭和50年代(相当于民国60年代)的学生会之会长及委员几乎都是男同学,而后10年,女同学当学生会副会长以辅助男学生会长。但现在则是男同学退居幕后」。表示「草食男」逐渐增加。 [b]日调查:喜欢阅读的父母会带动孩子阅读兴趣 [/b]
2010年8月12日产经新闻
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针对21世纪初头出生之儿童成长状况进行追踪调查而设置的「21世纪出生儿纵断调查」指出,本年调查国小2年级学生平常阅读情形发现,平常喜欢阅读的父母会直接带动孩子之阅读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月阅读一本书(含儿童书或绘画书)以上的学生,其妈妈有阅读习惯者佔95%,爸爸有阅读习惯的也佔95%。相对的,无阅读习惯的妈妈佔88%,爸爸佔89%。表示上述平均每个月阅读一本书的小孩家庭,其父母有阅读习惯的比率比没有阅读习惯者多6~7个百分点。
另调查,母亲平均每月阅读一本书,而小孩每月也只阅读一本书的比率只佔17%。相对的,母亲平均每月阅读一本书而小孩每月阅读2至3本者佔34%。阅读4至7本书者佔26%。至于阅读8本书以上者佔22%。
而只阅读一本书的小孩当中,其母亲平常完全不阅读的比率佔17%,比平常有阅读之母亲的12%还多,至于父亲方面的比率也差不多一样。因此,从小就受喜欢阅读的双亲薰陶较能影响孩子培养阅读兴趣。
此外,该调查指出,小孩每天在家用功之时间,有78%之学生回答用功30分钟以上。而回答「偶有用功」的学生佔71%。回答「几乎没用功」的学生佔62%。如果母亲在身边督导的话,用功的时间可能较长。 [b]澳洲研究:做好的白日梦有助提高智商及创造力 [/b]
2010年 08月02日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根据研究显示,爱因斯坦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做白日梦而不是埋头苦读型学生。若将他放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他是否仍有机会沉思那些伟大的科学疑问或者他有可能被强迫服用利他能(Ritalin, 一种控制中枢神经的药物),来改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
今日学龄儿童需要学习多种才艺,对他们来说做白日梦只是浪费时间。若学龄儿童出现这类状况会被认为需要用药物来改善控制。即使用药物控制的方式可使学龄儿童在读书时集中注意力,但这也会同时降低了他们的创造力。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Professor of Psychology)辛格博士(Dr Jerome Singer)为1960年首位针对学龄儿童做白日梦进行研究的专家。他表示,学龄儿童多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一但到学校上课后他们会将他们的想法收起来然后进入他们自己的白日梦世界。
辛格博士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学龄儿童做好的白日梦有正面的好处,包括自律及提早做规划。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好像没有集中注意力专心上课,事实上他们多充满著创造力与想像力。他进一步表示,教师应对各个学龄儿童有不同方式的教学,有些儿童的确是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不同的事情。
以爱因斯坦为例,他在做白日梦时才想出了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而他也极度反对制式教法及记忆式学习法。第1位澳洲出生女性赢得诺贝尔奖的分子生物学家布莱克本教授(Professor Elizabeth Blackburn)于本(2010)年初在坎培拉国家科技中心(Canberra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e) 表示,因为她做了白日梦才有今日的成就。她说,"必须要偶而做做白日梦,才能扩展你的想像力”。
一项由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神经学家赖希勒博士(Dr Marcus Raichle)所做的研究发现,大脑系统有一种默认式神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该网络为自发性启动模式,不需透过外界影响刺激(如外在环境或声音等因素)来启动。他的研究也证实,阿兹海默(Alzheimer)患者及自闭儿的默认式神经网络较一般人来的弱。
澳洲雪梨最有名的一所私立国王中学(The Kings School)校长霍克斯博士(Dr Tim Hawkes)认为,白日梦有分好的与坏的;好的白日梦是让学生有更高的想像力及发展空间。坏的想像力是学生幻想著如何破坏或伤害他人。小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吸收较短的句子并且只有5分钟的集中力,而中学生则增加到15分钟。今日学校教学应注重批判式思考或严谨思考(Critical Thinking),不应再大量使用填鸭式教学法。
霍克斯博士表示,以希腊为例,仅有1个科系,就是疑问系(faculty of wonder)。当前澳洲学校教学问题出在过多的全国课程及狭隘的升学考试。为培养思想家及梦想家,应给学生沉思的时间。
雪梨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教育心理学家马丁教授(Professor Andrew Martin)则表示,用乐观的方式让心智游移如做白日梦,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启发,也可以提高学龄儿童做事的持续性 [b]英国超过8成未成年少女有性经验 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待改善 [/b]
BBC News, 2010/7/22, 'Sex education "could be better"'
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于今(2010)年7月公布一项官方调查,这份调查揭露了未成年少女怀孕的惊人比率。在受访的4298名未成年少女中,有高达83%的少女表示,于十八岁前已有性经验,而在这群已有性经验的少女中,有18%的少女坦承至少怀孕过一次,将近一半的怀孕少女选择生下小孩,三分之一则选择堕胎。令人惊讶的是,在受访者中,有3%的少女至少怀孕三次以上。另外,「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也出版了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于2009年,20岁以下的女性生育率占了25.3?。同年,于英格兰和威尔斯两地,共有39,020起15至19岁少女堕胎的事件。针对这些惊人的数据,舆论谴责避孕药的容易取得以及品质不良的性教育乃是导致此问题的主因。
就在上述官方调查公布的隔日,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在英格兰,25%的学校在「性、关系和健康」方面的教学有待加强,且教师的知识仍不足够。这份研究根据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间,92所小学以及73所中学的视导报告,分析学校内部「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PSHE)的实施情况。研究显示,有34%的受访中学,学生在性与关系的知识方面被评比为「尚可」,另有3%的中学被评比为「不足」。督学警告,许多学校著重于教导学生性生理方面的知识,却极少注意婚姻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报告指出:「很少学生能够界定和讨论关系,例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同性关系以及家庭生活,还有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事实上,「课堂上的讨论常常因为教师的难为情和缺乏知识而受限。在这些学校中,学生没有机会深入地探讨各种关系的本质。他们也未能讨论如何处理危机、学会说『不』、关系中的协商、离婚和分居,或是如何生活在一个父母再婚的家庭中。」
另外,小学的性教育也常常被压缩,或留待最后一年的春季、学生完成国定课程测验(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 Sats)后才教导,导致学生离校时,只获得对于青春期的片面理解。这份报告还指出,许多学校在进行性教育时,并没有和父母讨论关于性教育的内容和教导某些课程内容的时机,所以许多课程无法配合学童的成熟度,甚至有些课程的内容大幅超过学童的年龄。许多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也不恰当,导致有些课程「无聊」、「肤浅」,甚至主要仰赖学习单。教育标准局因此建议,学校应使用流行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作为讨论的起点,并认为,学童需要协助才能理解他们所见到的那些敏感场景。
事实上,英格兰的PSHE教育虽属于国定课程的一部份,但并非强制,家长有权利选择不让孩子接受性教育方面的课程。有鑑于国家标准局提出的报告,教育部发言人即表示:「这份来自教育标准局的报告是对于PSHE教育的评鑑。我们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受惠于高品质的PSHE教育,而我们也会在全面检视课程时,将这份报告列入考量。我们将在恰当的时机宣告未来的课程计画。」另外,性健康慈善机构(sexual health charity Brook)的全国领导人赛门‧布雷克(Simon Blake)也表示:「这份报告只是强调我们早已知道的事情,以及这些年来年轻人持续告诉我们的事实,亦即,他们所接受的性和关系方面的教育是不够好的。性和关系的教育在所有学校裡必须成为强制的课程,而且教师们在其教学生涯中的任一阶段,都必须接受特别训练,以提供这方面的教学。难以想像的是,即便许多报告都发现同样的事实,但性和关系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具系统性,而且只有个别学校落实这方面的教育。」
资料来源:
BBC News, 2010/7/22, 'Sex education "could be better"' [url]http://www.bbc.co.uk/news/education-10727656[/url]
The Independent, 2010/7/22, 'A fifth of girls pregnant by 18, survey reveals' [url]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education/education-news/a-fifth-of-girls-pregnant-by-18-survey-reveals-2032952.html[/url]
The Independent, 2010/7/23, 'Teachers "embarrassed over sex lessons"' [url]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education/education-news/teachers-embarrassed-over-sex-lessons-2033654.html[/url]
Daily mail News, 2010/7/23, 'Ofsted warns sex lessons are missing out marriage' [url]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296998/Ofsted-warns-sex-lessons-missing-marriage.html?ITO=1490[/url] [b]美国230万学士 毕业即失业 [/b]
2010年8月11日Forbes富比世杂志(Forbes.com)
经济衰退和高等教育业的明显标价竞争,使大学生们有上当受骗之感,他们毕业时往往负债累累,但就业前景并未得到改善。
富比世杂志报导,阿曼达.马格纳斯每年花费3万1,360元学费,在纽约大学念新闻与电影,她以为名牌大学学位有助于找工作。但她2009年5月获学士学位毕业后,欠债5万元,并未找到工作,每月的还债压力迫使她去临时担任救生员、女侍、收银员等。
政客们仍然鼓吹高等教育改变人的命运。联邦政府发放大学奖学金和减税补助。欧巴马总统企图使美国拥有两年制和4年制大学学位的人,从现在40%提高至60%。但就业市场告诉我们,这是浪费资源。
在医疗、法律等行业,投资职业训练,或许可以得到回报。但文科学位就很难说。关于有大学学位者和没有学位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终身约50万元)的说法,并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差距很可能完全是因为智力、毅力等上学前就已形成的个性所造成的。比尔.盖兹就是一名辍学生。
儘管大学教育价值的证据不足,过去十年来大学学费和杂费平均每年上涨4.9%,超过通涨率。美国高等教育业每年开支4,530亿元,其中840亿元是学生及家长承担的债务。
5分之2大学生上学6年后得不到学士学位,获得学位者跟其他人一样面临疲弱的就业市场。现在美国有230万学士在寻找工作,2010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4万8,700元,比去年下降1.3%。
大多数新的工作不需要大学学位。2008-2018年增长最快的30种职业中,只有8种要求学士以上学位。增长最快的注册护士(RN)只需副学士学位(associate's degree)。家庭健康助理、顾客服务代表、零售店售货员、办公室职员等职业,大多只需短期在职训练。
资料来源:
1. 2010年8月11日Forbes富比世杂志(Forbes.com)[url]http://www.forbes.com/forbes/2010/0830/best-colleges-10-new-york-university-liberal-arts-higher-ed.html[/url]
2. 2010年8月13日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 [b]10亿富豪 哈佛毕业生最多 [/b]
2010年8月11日Forbes富比世杂志(Forbes.com)
「富比世」杂志指出,虽然经济低迷不振,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拥有至少10亿元身价的富豪,仍从去年的54人增加到62人,其次的史丹福大学从25人增加到28人,哥伦比亚大学则从16人增加到20人。
这些富豪有很多是同班同学。纽约市长彭博与石油和金融业钜子凯瑟(George Kaiser),都是1966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避险基金主管柯夫纳(Bruce Kovner)在同一年获得学士学位,私募基金大亨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在那一年获得法律学位。
曾任电子海湾拍卖网站(eBay)执行长的惠特曼(Meg Whitman),与炒作次级房贷大赚的葛林(Jeffrey Greene),都是1979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豪说,哈佛商学院把学生分组,使这些学生有机会建立顶尖人脉,毕业时已拥有120个交情深厚的伙伴。他本人与大部分同学一直保持连络。
史丹福有不少毕业生在硅谷闯出大事业,包括共同创办雅虎的杨致远,以及创办Google的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
共同创办昇阳电脑公司的柯斯拉(Vinod Khosla)和Gap服饰公司董事长费雪(Robert Fisher),都是1980年从史丹福毕业的企管硕士。创办耐吉公司的奈特(Philip Knight)则是1962年从史丹福商学研究所毕业。
哥伦比亚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包括私募基金先驱柯拉维斯(Henry Kravis),以及避险基金大亨贝肯(Louis Bacon)和库波曼(Leon Cooperman)。当年经常与库波曼同车上学的加贝利(Mario Gabelli)现在也是亿万富豪。
芝加哥大学造就出13个亿万富豪,在美国各大学中排名第6。纽约大学有10个毕业生成为亿万富豪,并列第8;普林斯顿大学有9个亿万富豪,并列第10。
拥有名校学位绝非成为亿万富豪的必要条件。「富比世」杂志去年编列的400大富豪,至少有41名亿万富豪没有大学学位。
资料来源:
1. 2010年8月11日Forbes富比世杂志(Forbes.com)[url]http://www.forbes.com/2010/08/11/harvard-stanford-columbia-business-billionaires-universities.html?boxes=HomepageSpecialStorySection[/url]
2. 2010年8月13日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