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值得中国教育学习!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从2000年开始,普受国际社会重视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针对全球40余中学生,进行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注。
  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个国家、40万左右的15岁中学生参与测试。自2000年起,陆续公布的三次评量报告,让芬兰这个看似不起眼仅有530万人口的“小国”,跃升国际媒体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原因就在于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太出色了!
  芬兰学生们不只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可贵的是,OECD评量计划的57个参与国的学生中,没有通过PISA测验的平均比例超过20%,但芬兰学生受测的失败率却不到5%!这种均衡的教学成果,不仅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之小!
  “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
  本来大家连芬兰在哪里都搞不清楚,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连好几年,世界各国的大小参访团体蜂涌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何在?
  一团接一团来参访,多到让芬兰教育机构应接不暇,其中来自西欧国家像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甚至像北欧邻居的冰岛、丹麦、挪威,以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等等,都派了无数的参访团来芬兰“取经”,更不用说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代表团了。
  看来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种族肤色,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芬兰是如何办到的!?
  芬兰的教育成就始终被OECD高高举起,绝非侥幸与偶然。
  大家开始平心静气地思索,15岁的中学生要能达到良好的测试与评量成绩,需要从几岁开始“打基础”?若没有持续不断的良好教育,与老师长期、良性的启蒙与培养,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就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
        2008年2月底,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写了一篇《什么原因使芬兰的孩子如此聪明?》,在报导中对于芬兰中学生的评比十分赞扬,让一向对教育非常自负的美国媒体和教育学者们,也都想试着寻找出芬兰教育如此均衡的原因。
  只是,当所有来到芬兰的考察者,发现芬兰没有所谓的“资优班”(类似于大陆的快、实验班)、孩子满七岁才入学,学校没有制服、没有督学、毫不标榜精英培养、考试次数不多、学校不做排名、老师不作绩效考核等等,一一打破他们原先的看法,更加使他们好奇。
    这些年,我也从芬兰孩子们的身上听到、看到,也了解到他们喜欢看的许许多多美国电影、电视影集,喜欢听的流行歌曲,以及在他们中间风靡的流行服饰、电玩、网络、email等等,都青春十足得跟得上世界最新潮流。
  然而,世界各国教育体系和师生群体所拥有的多种焦虑、竞逐,在芬兰却都归于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以行之自然、不急不徐、不争不抢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基础教育。在芬兰教育中,学校与学校,不会去做无谓的“竞赛”、“排名”,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更不会做原本起跑点就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和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在报导中,引述了一句OECD派驻巴黎官员史来瑟先生的话:“多数国家的教育,就像是汽车工厂;但是在芬兰,老师却像是真正在开拓的创业家。”
  不禁让我想起担任过30年小学老师的母亲曾经说过,现在的教育,像极了工厂的大量制造。
  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The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是由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于1990年代末期开始,针对全球40余国的数十万名15岁中学生的数学、科学、及阅读等项目,进行持续、定期的国际性比较测试研究。PISA是由OECD会员国共同参与,但也开放给非会员国加入。这项规模庞大的国际评量,每三年举行一次,第一次是2000年,共43国参与;第二次是2003年,共41国参与;第三次是2006年,共5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台湾是在第三次PISA评量时加入。
       老师一样好:不用评比
       芬兰教育中另一项最可贵之处,就是尽可能地不比较、不评分,对学生和老师都一样。在学校不给教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
教育机构的官员们回答说:“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样好!”
所谓的老师一样好,就是在其养成教育中,拥有完整的教学能力训练。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的教师,不仅拥有硕士学位,更在其教育领域学习中,发展出研究、教学与思考的多轨能力。他们相信评比与评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扭曲与竞争,反而丧失了鼓励老师们自我充实、进修的本质与意义。而且,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老师既然不能选择学生,就不需要强力去凸显自己的“教学成果”,再说,成果又如何能具体地被评估呢?
芬兰人还会反问:“请问,对老师做评比的意义何在?”
这样的逆向思考,从芬兰讲求平实、平等、高品质的教育师资培养角度来说,也的确是。因为如果真的要把老师们都拉去做比较,那还真是连起跑点都不一样的“不公平”!
“平等、品质、公平”是芬兰教育中不断强调的。人人都应赋予相同的机会,但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因为那只是跑百米的冲刺,而不是真实人生的马拉松;况且,谁要是在马拉松的起跑点上就争先要赢,那通常是最后的输家。
拉普兰大学教育系附属实验学校校长瓦菈能(EijaValanne)博士跟我说,我不需要去管老师,老师的教学如有任何的问题,最后一定都会反应到我这里来。如果我们去管老师,所有的表面功夫,又有谁不会做呢?你要什么数据,人家就给什么。你一来,人家就做个标准模样给你看。可是那有意义吗?对学生有益处吗?对整体教育进展有帮助吗?
当主管教育行政的机关,不做起跑点不公平的评鉴,而给予参与教育的校长、老师、学生同等的学习成长机会与动力养成,一起依照全国教育核心课程纲要,自行订立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希望达成的效果,无形中反而更符合人性的平衡价值。
这个想法确实很芬兰,让习于评比的亚洲社会乃至美国教育体制,对于芬兰的表现和基本理念都相当惊艳。也为习惯于从小到大要求品学兼优、当第一名的社会,提供了不一样的北欧思维模式。
当整个社会从小到大都在“比”,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职场成就等等无所不比,不管资源与人员配置是否不同,就大家搅在一起地去比成效、打考核,丧失的不再只是人心的良善与互助,更让长期社会发展趋向狭窄的功利与恶质竞争。乍看之下看似公平的能力表现评核制度,仔细推敲其实处处有着明显的不公平。而芬兰的想法是,资源、对象、起跑点都不同,为什么要比?如何去比?放下起跑点不公平与评鉴制度的不平等,人性尊严和自我实践才会自然浮现!
可是,难道芬兰老师的教学成果和是否适任等等疑问,就没有任何的评估方式吗?有的,当然有!
老师一年之中会与校长一起讨论个好几回,老师不仅自行订出一整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还要规划下一阶段或明年的教学计划要如何达成,总结去年之中最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成绩是什么,为什么会让自己满意或不满意?校长和老师一起以每个人不同的条件与情况去评估,这就是一种对自我期许的鼓励。老师们从实际教学状况、对现在与未来有所构思与规划,再加上回顾过去教学的讨论方式,让老师自己找到生涯规划的真谛,找到自我成长、策励的动力。
每隔一阵子,老师会收到不同意见与满意度数据,这些是让老师们对于校方、家长、学生等各方反应有全盘的了解与省思,也知道自己教学方法和内容会引起怎么样的效果与回响。而不是以单一的“甲等”、“乙等”来打考绩,或依照人数比例分配下的绩效考核,而出现总是被当做牺牲品的菜鸟,或总是轮到考绩垫底的倒霉鬼。
显然,芬兰体制评比老师的方式与评估孩子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评比孩子的模式是考试和分数制,对老师的评比也是绩效挂帅;最后,总是有老师和学生为了分数和考核不择手段,扭曲了多少原先对这份工作与学习有热情、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师和孩子们。
几年来,我曾经好几次询问各级政府官员的考核体制,一样的是以自我肯定、自订目标与标准的评估模式。凸显出标榜从起跑点去衡量的分数至上评判法,真是不经意间拿了同一把尺,去衡量每个不同的孩子、老师与人员。
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2007年入冬的11月间,我在约瓦斯曲莱大学教育主管学院与院长和一位资深研究学者聊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他们都分别当过几十年的中学老师,因此实务经验和教学理念都相当丰富。在谈话中,彼此交换的议题非常多,不过让我最动容的,莫过于话题谈到老师“自由度”与“被尊重”程度的时候……
 “如果教育体制对老师们有评比、考核的话,那会是种什么情形?”我问起。
 “我们可以向你保证,那芬兰的教师必定集体罢工!大家不干了!”想不到,这两位发髻泛白的资深教育人士,竟是如此斩钉截铁,摇着头很酷地大声说道。
 “真的吗?为什么呢?”我惊讶的问。
 “如果一个社会体制对自己教师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教育呢?”他们中气十足、异口同声地说着。
  接着两位教授此起彼落地述说着,他们当年在教学时,所想的都是如何善待学生,怎样教导才对学生最有益处,从来不是为了要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他们压根没想过要“争第一”、“抢第一”。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其所能地去教导我们所知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如此而已。”他们平心静气说了这段话,但其字字句句,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坎中。
  我低头简略地写了下来,其实是为了稍稍掩饰我已动容的湿润眼眶。
  “那当国际评比成绩出来后,芬兰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你们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呢?”我定神之后接着问。
  “不瞒你说,我们吓了一大跳!”
  “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为了要得第一才如此施行教育理念的。”
  “几十年来,我们就是一直单纯地希望,把事情做好!”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这回,我反而听得好开怀,因为每次与别人晤谈,当遇到对方愿意将个人心坎深处的想法与我分享,在那瞬间冲出唇齿之间时,总是最让我感动与欢喜的。毕竟,那种让人澎湃心潮的话,对我而言,比所有的统计数据与数据显示,更贴进人性与事物的真实层面。
  这两位学者,略带腼腆,却又诚挚谈论教育理念与心中感受之际,让我觉得何其荣幸!在最是灰暗的十一月天,却感受到人性中的“纯”与“善”。这份追求事务的真与善,以及坚持价值核心,让我上了一堂课!也让我愿意将自己的既成观念与习惯认知,逐渐换成以他们的角度与文化背景去思考教育的基本面到底何在。
  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其实,这很芬兰。芬兰人多半认定,如果过程很扎实、良好,那结果一定差不到哪儿去!因为过程的规范与制度,可长可久的设计、执行,要远比一味的追逐短期成效或只求第一,对每个人的人生与整体社会,更显得重要、有意义吧!
                                                    作者:陈之华          来源:网络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当整个社会从小到大都在“比”,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职场成就等等无所不比,不管资源与人员配置是否不同,就大家搅在一起地去比成效、打考核,丧失的不再只是人心的良善与互助,更让长期社会发展趋向狭窄的功利与恶质竞争。乍看之下看似公平的能力表现评核制度,仔细推敲其实处处有着明显的不公平。而芬兰的想法是,资源、对象、起跑点都不同,为什么要比?如何去比?放下起跑点不公平与评鉴制度的不平等,人性尊严和自我实践才会自然浮现!

想起来有位朋友说:哪里有先进,哪里就有伤害。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想起来有位朋友说:哪里有先进,哪里就有伤害。何萍 发表于 2011-5-9 12:18
这话厉害~~
从去年中开始真退休到现在,我应该在中国的日子加起来有一年了。看到不少,知道不少。中国的问题真是千丝万缕,纠结在一起,令人的感慨千头万绪。想来想去,可能关键是“钱”作怪。钱是这个当今这社会的核心的核心。它主导一切,主宰一切,衍生一切。什么社会结构,国家政策,百姓基本民生如居住物价医疗教育,都直接间接被钱老大控制住了。在钱老大的价值观下,许多国家可以学成芬兰的经验,但中国难,难,难。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