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36
- 帖子
- 2279
- 精华
- 0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2-2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09: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信托:全牌照的转型之痛
监管层“刹车”银信合作,信托资产规模与净资本挂钩;
房地产信托被要求进行合规性和风险自查;
信托暂停证券账户开户,《基金法》修改,私募合法地位或将得到承认,借道信托或不再是私募阳光化的唯一途径;
信托行业的政策信号不容乐观。
截至2010年四季度末,全国信托资产余额共计约3.04万亿元,信托业管理的资产首度突破3万亿。系列信息显示,虽然信托业的“盘子”仍在不断做大,但日益逼仄的生存空间使信托业的“转型”已成为弦上之箭。
“信托业不是垄断行业,信托靠垄断性的平台业务无法长久,况且信托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若未来政策放开银信合作模式不局限于信托,信托公司又该怎么生存?”上海某信托业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
[为中产理财]
上海,2010年底,某信托公司品牌发布会高调召开。
“信托公司举行公开品牌发布之前很少见,”某业内人士告诉《机构投资》,“该信托公司总裁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多年,希望将公募的营销理念带到信托业”。
“引入品牌营销理念,搞一次品牌发布并不难,真正的难题是信托业寻找到核心业务模式,”该公司人士告诉《机构投资》。
2010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全国有87.5万个千万富豪和5.5万个亿万富豪。中国金融市场尚处于高速成长中,理财市场需求巨大。
由于信托产品人数限制在200人以下,最低认购金额通常都在50万以上,进入门槛决定了其为中产阶层理财的特性。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曾在2010年信托业峰会上表示:“信托业面对的是高净值客户,进行全方位理财服务,这是一个无人与之抗衡的优势。”
然而,与银行、保险、证券被誉为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信托的优势在于全牌照。“信托资金可以在权益市场、固定收益市场、商品市场、艺术品以及海外市场等大类资产的灵活配置,”上海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但“什么都可以做,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经过大整顿后的数年,信托公司始终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
信托业内部人士表示:“有些信托公司连自己的业务体系都没有立起来,谈何开拓营销渠道?首先信托公司应该把业务发展起来,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营销才会作为一个重点突出。”
“信托公司现有业务无论是银信合作还是阳光私募,均依托于政策支持和平台功能,公司转型的动力在于寻找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平台通道业务很容易复制,竞争力一旦建立,别人无法拿走。”
[“银信合作”遭严控]
“信托公司面临的最大困境正是业务体系的不足,银信合作就是如此。随着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出台,规模大、收益低的银信合作业务走到了十字路口。”
2010年7月2日,各家信托公司收到银监会的电话通知,5日起全面叫停腾挪信贷额度为目的的银信合作业务。
2010年8月10日,银监会下发《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0年9月7日,银监会正式颁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极大的限制了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
信托业相关人士表示:“对信托公司冲击最大的是‘净资本管理办法’,很多原来的业务占用信托公司的净资本高,那么最后算下来年化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就会降低,这些业务到最后信托公司会逐渐放弃,而选择去做占用净资本少的这块业务。”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四季度末,银信合作余额由第三季度的1.90万亿降低到第四季度的1.66万亿,其中融资类银信合作产品资产达1.07万亿元。
《通知》主要影响的领域就是这1.07万亿,要在今年底全部转入表内。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的信贷资金由表外转到表内,实际上是把信托和银行之间的信贷桥梁卡住了,不让你过桥了,严重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信托机构今年会很困难。”
同时,2010年,银监会严格阻断非合规项目的信托融资渠道,规范了房地产信托业务。
业内人士告诉《机构投资》:“2010年随着地产商的土地成本越来越高,面粉比面包贵,银行五年期贷的话年化利率是6.4%,但信贷趋于紧张,地产商无款可贷,所以借道信托公司融资,利率可高达20%。这样信托公司可发一个产品,给投资者15%的回报,信托公司中间赚5%的平台费,收益很不错,一时很火。”
截止到2010年四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约4324亿,占比达14.95%.
然而,2010年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在政策的不断高压下一度被“叫停”。在政策导向与市场生态环境的共振力下,每一家信托公司都面临着选择。
[或将失去私募]
华润信托覆盖了370多家投资顾问团队,在中国阳光私募市场上占有率近半。在银信合作被银监会严控之前,信托证券账户已被证监会要求暂停开户。
2010年,透过信托账户发行阳光私募仍是唯一路径。
2010年12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基金法》修改座谈会议上明确表示“将对私募进行适度监管”。
这意味着私募的合法地位或将被承认。
私募纳入监管后,包括私募在内的证券市场各主体发展态势也呈现新变化,私募或许不用再借道信托平台。
信托业界人士称:“目前尚未感觉信托公司很受影响,一个中字头的信托机构就几千个亿的市值,阳光私募总额一共才多少钱?了不得2000个亿。”
上述人士称:“之前政策松的时候,做一个房地产信托,也比做私募的平台赚得多,因为它的量大,一个信托发产品才能几个亿?一家地产公司可能就贷十几个亿!”
研究员赵杨表示:“即使私募可以独立发产品,或许还是要借助信托品牌,因为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发产品就相当于某种程度上被认可,很多信托平台品牌效应已经成形。”
他认为,目前私募借道信托,除了信托渠道具有法律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信托的操作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
[告别垄断市场化]
近两年来,国投信托设立艺术品信托计划,平安推出公益信托计划及首个阳光私募评级,中信助力山西煤改,上海国际信托成立首支信托QDII等创新举动,广受业界关注。
在年金、资产证券化、财富传承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亦有信托公司在做新尝试。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赵杨表示:“监管层希望信托公司做主动性的资产管理业务和专业化的投资型业务,改变过去被动粗放的业务模式。”
赵杨提到:“先做粗放型的业务,把规模做起来,然后再去铺产品线,最后做精细化。可银信合作规模做起来,很多信托公司就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安于现状,但是迟早是要走向市场化竞争的。
上海某信托公司董事长表示:“信托靠垄断性的平台业务必然无法长久,况且信托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若某天监管机构一个通知——‘银信合作模式不局限于通过信托’——信托公司接下来怎么生存?”
“信托是利率自由化的试验田,形象的说是可以合法放‘高利贷’。在目前我国经济二元化的现状下,存在着巨大的民间市场化的资金需求与供给市场,这个私募性民间资金市场是信托公司的广阔天地。”
据相关人士透露:“某家股东背景强大的信托公司,依靠股东强大的现金流,一年的净利润大概6个亿,而这家信托公司净资产大概也就20多个亿,20%多的ROE,将近四年就能赚回成本,这个收入已经很高了,在业内的水平也算中上等。”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每个公司的策略也不尽一样,比较有实力的公司是一种策略,比较小的公司可能是另外一种策略。”
一些民营背景,长期依靠融资性银信合作模式的中小信托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困境。
上述人士表示金融市场可能会有两种趋势,一种针对客户,销售能力比较强,为投资者提供建议和咨询,例如目前市场上的诺亚财富、好买基金以及很多银行正在打造的财富中心;另一类金融公司就是专业能力比较强,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产品,不同公司的产品定位也会有一种差异化、专业化、细分化的趋势。“
在政策空间逐步收缩的压力之下,信托公司迫切需要解决业务定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