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影评系列2】更新了《黑蝶漫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9-14 16:45 编辑

一部文艺片,没能搞哭观众,便是失败之作。
                    被道德训诫毁掉的 《歌剧魅影》
                               1、脆弱的情感线索
     这部讲爱情的故事片里,几条感情线断断续续,克莉丝汀摇摆在青梅竹马(七岁以前)和师生恋间。小时候的邻居、某某子爵现任剧场经理认出了童年时代的邻家小妹,两人再续前缘。他们的暗号是童年时的绰号和以前说过的某些话,这些足够撑起一段生死恋吗?如果一定要为这段莫名其妙的爱情找个理由,那就是两人郎才女貌,富二代配女明星,满大街都是呢。再说魅影跟小萝莉之间,魅影爱上克莉丝汀的外貌与歌喉,克莉丝汀则一直犹豫,开场一段强大的音乐,感觉小萝莉完全被笼罩,魅影用歌声将小萝莉从里到外吃了个遍,对启蒙老师、音乐天才、神秘人,克莉丝汀不痴迷观众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我还为克莉丝汀会不会因为魅影太强大而彻底失去自我有点小担心的时候,狗血迎风飘来——电影让青梅竹马来拯救她,克莉丝汀马上倒向青梅竹马。魅影因为嫉妒发狂,中间几次三角直接对峙,这几个桥段只有简单的冲突,没有人物心理变化的递进,两个男人争风吃醋,打来打去,花瓶一样的女主只要楚楚可怜站在那里等待就行了。大概编剧想说男人都喜欢这样乖巧、反应有点慢、脸蛋漂亮、歌喉响亮的姑娘?至于其他,只能去其他地方找了。
      与肤浅三人组相比,救起魅影并一直帮他、藏他、挖掘他音乐才华的麦格女士,是全剧最有爱的,她对幼年失怙的克莉丝汀视若己出,当她发现她有音乐才华时,及时将她推向舞台。如果没有她,魅影可能一辈子无法跟音乐打交道,魅影不能适应俗世生活,一直生活在黑暗中,黑暗的地牢,一如他黑暗的心境,只有音乐,将他留在人间。他对自己的脸有多自卑,就对自己的才华有多自负。这一对为什么没发展点什么故事呢,这是一对才智相当的对手呀,难道麦格女士也嫌弃魅影难看?跟麦格女士比,克莉丝汀除了脸蛋和嗓子,还有什么呢?魅影爱克莉丝汀因为克莉丝汀能替他唱歌,他一定爱自己胜过其他人,即使救命恩人麦格女士,对他也是又爱又怕。克莉丝汀有多爱所谓的灵魂和音乐?小时候的玩伴一句小坏蛋就让她离开天使,这位外表脱俗骨子里世俗的姑娘,徒长了一副文艺小萝莉的面孔,她的爱情观太正确了,理智总能及时到场(包括莫名其妙昏过去),扼杀了一场本可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不变态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经典),卫道士们可以舒口气了,这部电影三观正,女主角选择了年轻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单纯的少年,老男人因为其疯狂,亲手葬送了爱情。多好的电视剧素材,写个长篇肥皂剧,名字可以叫做:劝世良言。
      男主角不强大,男配角莫名其妙地爱上女主角,然后就为女主角打打杀杀,他的魅力体现在为女人赴汤蹈火上,他是不是一个体贴的情人,情商高不高,是不是有才情,电影都没交代呀。网上有人总结2b青年追女生的方略是:喜欢喜欢表白表白表白,男配就是喜欢—表白,然后女主就从了,我不由得想如果没有身份和财富,女主会不会2b地答应了他的求婚?抛开电影背景,这一对组合其实蛮好,也可以演绎一段青梅竹马纯爱故事,可是这是魅影的主场,魅影需要一个强大的对手,需要一个坚强、自由的灵魂伴侣,可惜没有,所以戏不好看:作为坏人,魅影坏得不彻底,不美;作为男配,子爵好得空洞,不真;作为女主,克莉丝汀爱得俗气,不善。如此不纯粹的爱,即便以歌剧之名,再加上京剧什么的,也无法挽回其失败啊。
                             2、山寨巴黎剧院
      故事背景是巴黎某歌剧院,但演员一走上台,一开腔,就是百老汇的味道。风格这个东西,真没办法勉强,巴黎范儿,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玩转的。19世纪末期的巴黎,艺术家荟萃,风月风雅风尚,世界再没有哪座城市能与那时的巴黎媲美。蹩脚的生意人想通过经营歌剧院洗脚上岸,美国人把百老汇copy到巴黎,还是百老汇,就像上岸后的商人还是商人一样,真不忍心看美国艺术家穿越回19世纪末在巴黎的剧院出丑,两边都尴尬,连累得观者跟着不舒服。其实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很好,只要它在本土,就能做出《发胶》这类优秀作品,离开美国,立马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布景各种华美,有什么用呢?不像就是不像,山寨变不成正品。
      魅影住的地下河,感觉像威尼斯水城,其实也可以放在威尼斯嘛,那里还是歌剧的故乡呢,不过那时候威尼斯远不如巴黎具有号召力,全欧洲的文艺精英都要在巴黎呆上一呆,完成土了吧唧的外省青年变身知名艺术家的华丽转身。电影里巴黎的剧院看不到19世纪末巴黎艺术的风貌,剧场里上演的职场故事老套无趣,耍大牌的主角和控制不了局面的新经理,不受人尊重的指挥,一点都不艺术。可剧场的灵魂、身在暗处的幽灵,虽然是个天才,可他更像一个建筑家,把剧场地下挖得乱七八糟。
      这不是我印象里的巴黎,外景在哪里选不重要,重中之重应该是拍片的人,身上散发的是哪个地方的气质,神经粗大的美国人必然比不上欧洲诸国,否则也不会弄出一个山寨巴黎。
                                3、艺术家创作时,道德律应退场或休息
      这部戏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编剧努力将世俗的模式套进惊世骇俗故事身上,杯具出窑。惊世骇俗的爱情,必有其脱俗的一面,主人公的选择,应依照他的身份、思想来,这里的主角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定会前后折腾,炙热奔放才说得过去。可他们拘谨得像寄宿学校的学生,其表现就像男孩正要带女孩私奔,女生说“快开学了,我们别去了……”然后他们乖乖留在学校。哦,太没劲了。这句话绝对是道德审查委员会说的,克莉丝汀正是热情奔放的年龄,老男人魅影的爱情,更是老房子着火,结果全拧了。魅影各自深情款款的表白、歌唱,终究敌不过编剧们自我阉割的“艺术”,政治正确的女主角太让人失望了,编剧是担心这一对成功爱上,被道德家们骂臭街?我其实是想看克莉丝汀跟大叔恋爱过程中自我成长的过程,从开始的完全臣服,到中间能成长,最终在唱歌方面不逊于师傅,而不全是大叔覆盖小萝莉的情感模式。本剧的编剧却让一个外人通过从肉体上物理地处置问题而化解矛盾,各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转换过程,一点没交代。跟我同去的朋友说:“没太看懂”,这不是她的问题,是电影自身的问题,当萝莉不可遏止地爱上大叔的时候,世俗声音出现,离开他;当萝莉正准备订婚时,世俗的声音又出来搅局,女主轻而易举就退却了,她不配得到盛大的爱情。野兽派才子好伤心,女主内心的自我审查多次出现,世俗里金童玉女的女一跟男二结成好事。
     艺术领域,最高道德是对缪斯忠诚,发挥所有才华和想象力,创造出不朽之作。生活领域,世俗自有一套生活逻辑,观众看电影,绝大多数是想看到不同于自己生活的那部分,爱到极致的、恨到极致的,错位误排的,本片编剧屈服了道德令,赶走魅影,女主角也听从社会规则教诲,将音乐人生抛诸脑后,她只能做普通青年,跟一个为爱疯狂的野兽在一起,为道德所不容,当女主角给魅影讲道理时,我总觉得广电总局(美国是保守主义大本营)住进了编剧的心房,结果生生将一盏浓酒变成白开水。
    写故事时,道德律应自动停摆,由着人性、情感发生延续,推向极致,观众的眼泪才会为你流下,能引起共鸣的,是深入的情感体验而非道德训诫。

      歌剧魅力无穷,开场20分钟内非常好看,震撼、唯美(除了两人的感情),后面的不必看了,俗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主席执着呀,昨夜风多大呀,照样去艺术馆看片。
看大银幕上瘾,尤其看资料馆的超大银幕,更上瘾。
这部戏不如上个月看的《亨德逊夫人敬致》和《交响人生》,那两部真是笑中带泪,矫情得一塌糊涂但非常好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歌剧魅影》主题曲
电影尽管漏洞百出狗血淋头,影评写的倒是引人入胜,难剔的骨头才可以检验庖丁手段的高低。
这部戏平平,平平下笔则有一种偃仰啸歌的爽朗~~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多谢猪头、杨林大哥、酒苗mm。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12-17 10:16 编辑

把这部戏当电影看就没什么价值了,她只是把音乐剧搬上银幕。韦伯为他新婚妻子莎拉.布莱特曼量身定做的这部音乐剧成了当今音乐剧的符号。当年妙龄的莎拉如今早成了徐娘,可这部音乐剧至今还在百老汇天天上演。
里面许多唱段确实是脍炙人口,在剧场观看这部戏的观众都会被震撼。音乐剧前期制作投入很大,剧场要做专门的改造,一般不能连续两年以上的演出音乐剧会赔死。能连演5年以上的音乐剧都堪称精品。
没看到歌剧,豆瓣上电影评分8分多,有点夸张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阿瓜 于 2011-12-17 23:44 编辑

平平写得越来越好了。
流浪的马甲
音乐会上,柴可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响起,上帝降临,群魔退场。
   老柴带领我们走出极权噩梦——电影《音乐会》笔记
   坐在电影院,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为剧中人的命运流泪,其实这些眼泪是感伤自己的,平时忍住不哭,此时可以心安理得地落泪,黑暗做掩护,落魄艺术家在演奏时华丽变身的一瞬直接击中泪点,结尾十几分钟的老柴直接击穿心脏……
   一、那些被摧毁的
   除了纳粹德国,前苏联也从曾有过恶名昭著的大规模排犹行动,1980年10月-1981年11月,有许多“犹太活跃分子”被捕并被审讯甚至流放,这还不算,对付犹太人的保护者或同情者也成为克格勃打压异己、建功立业的“业绩”。《音乐会》的故事从这里讲起,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交响乐团因指挥家不肯清退犹太音乐家,被剧团经理当众羞辱,他从此失去登台指挥机会,他的音乐家们不得不自谋生路,开救护车、卖菜、博物馆看门、做小买卖、为三级片配音、街头卖艺,最惨的是才华横溢的犹太小提琴家和她的丈夫,他们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自生自灭,尚在襁褓的女儿被偷运出莫斯科。
  大师离开音乐会后,剧团水准直线下降,大提琴家出现家庭危机,时间流逝,转眼30年过去了,苏共倒台虽然已经20多年,他们的生活似乎已经凝固在被摧毁的那一刻,有的人为了生活,甚至卖掉了演出服。大师一度想卖掉钢琴,被他那位厉害的老婆制止。还有曾经的克格勃,失去往日威风,只好花钱雇人游行。极权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差别在于:前者的政治会直接决定每个国民的生活,后者的政治需要依附于国民的生活。极权政府倒台后,民主生活不会马上实现,被碾压过的生活不可能一下改变,被摧毁的信念不可能马上回来,被掩埋的记忆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被提起,而被掩埋的才会和扼杀的生命,也再难被找回。
  如果没有音乐会,这些倒霉的艺术家将过完其庸碌的一生,如果法国那家剧院没有经济危机,他们便只能认命地继续生活。做了清洁工的大师捡起传真,冒险开始了,他和他的伙计都知道,这次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虽然开始时,他全无头绪……
   二、艺术、尊严、自我
  大师坚信老柴的交响乐是最高的和谐,他的一生沉迷于此,除了音乐,大师其他方面并不那么坚强,比如生活方面,全靠那位强悍的妻子。
  他的妻子应该是他的崇拜者,小心地保护着大师的艺术灵魂,20多年不离不弃,不抱怨,承担家计,当大师拿着乌龙邀请函找老婆商量对策时,他太太说:你如果不去我就跟你离婚!前克格勃想临阵脱逃的时候,他太太当场发飙,几个男人立马服服帖帖。大师在演出前其实很紧张:乐队没有排练、小提琴家还没有被说服、乐队里还有一个业余的大提琴手,太太在“很贵”的国际长途中给他信心和力量。现实中,百无一用的艺术家总是被老婆百般嫌弃的,何况还是过气的倒霉的不会赚钱的前大师。
  协奏曲响起,大师的太太手握毛巾看电视转播,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大师说的“柴科夫斯基是最高的和谐”,音乐唤起回忆,唤起对极权时代的记忆,唤起极权之下艺术家的不幸与抗争,唤回艺术家们的尊严与才情,他们等得太久,压抑了多年的心灵,在小提琴的引领下,喷薄而出,就连那个死硬派克格勃也拜倒在乐声中,并开始追问:难道这个世界真有上帝?
  对艺术家来说,艺术就是他们的上帝,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寄存灵魂的场所,尤其是被极权碾压、被生活耗损、被商业腐蚀的逆境里,回到老柴,才能找回生命的力量、人性的尊严。
  老柴不仅拯救了大师和他的交响乐团,同时得救的还有濒临倒闭的巴黎某剧院,歪打正着,剧院因音乐会起死回生,音乐会后没人会追究艺术家们的护照问题,没人关心二半吊子石油大亨,只有音乐才是唯一。
  一直排斥柴可夫斯基的少女演奏家在如泣如诉的音乐里找回故乡,正面悲催的身世,理解了值得骄傲却不得不抛弃自己的父母。老柴给她力量,给她勇气,大师说这是斯拉夫人的音乐,只有这片土地的人才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暗示着演奏家还找回祖国。
  老柴属于全人类,他也给听众力量和勇气,就像电影最后表现的那样,全世界人都欢迎老柴,导演正是坚信老柴的力量,才敢在结尾处用整首协奏曲做背景回溯前情、交代后续,这一段的剪接与编排,堪称完美。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一首交响乐串起近30年的悲喜人生,极权政治劫后,还好有老柴。
   三、极权之下,如何保护我们内心的柴可夫斯基
  古拉格和克格勃让有权者享受嚣张,能夺走别人的工作、机会、乃至生命,却不能消灭人的精神,而这不灭的精神,对音乐的执着,对柴可夫斯基的崇拜,帮劫后余生的俄罗斯重新站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尊严,体面地来到巴黎,赢得掌声。
  大师内心坚定,除了音乐,其他都可以不计较,为此,他不计前嫌请来前克格勃组建乐队,还试图用克格勃能理解的话语解释柴可夫斯基的意义:柴可夫斯基音乐里有共产主义!这位经理有点搞笑,是一位死硬的共党,他到巴黎是为了寻找失落了的红色梦(他应该去朝鲜),直到演出开始前,他仍念念不忘“党的会议”,不过最后时刻,这位前克格勃成了艺术家们的保护者,他将更加无知粗暴的现任剧场经理骗到剧院排练的地方,阻止其破坏演出。之前的敌手为同一场演出共同努力,他最后的行为完成了自我救赎:当年是他破坏了演出,间接害死小提琴家,这场演出,还达到某种和解。克格勃体制结束后,我们都要面对如何跟作恶体制中的人和解的问题,《音乐会》提出的是其中一种方案。
  为了完美演出,不能让滥竽坏事,开始我还挺担心那个靠金钱进来的石油大亨,当摄像机镜头都集中在绑得结结实实的椅子上,不由得乐了,这些艺术家真不含糊,虽然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但艺术家只对品质负责,石油大亨不自量力自取其辱。艺术家只对艺术之外的事情妥协,在演出的时候,一点不含糊,包括那对爱钱的父子,最后一刻来到演出现场,他们要为故人完成未完成的演出,不管生活多艰难,他们心中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柴可夫斯基,守护着俄罗斯的精神家园,守护着自己的尊严与骄傲。
  有了精神家园,便有了力量源泉,看似虚无的东西,却构成社会最后的保险杠,有了它,风暴过后,饱受极权噩梦摧残的人们才能中走出来,重建生活、重建信仰、重建心灵。看着俄罗斯人骄傲地演出《音乐会》,嫉妒羡慕恨,不晓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骄傲地唱属于自己的有根的有生命的活泼泼的文明之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去看《音乐会》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平平这枚文艺女青年的评论怎么就那么文艺涅?俺虽然没有机会看你评论的电影和音乐会,但还是感受到浓浓的文艺气息-----咳,写得太好了,咳咳。
《音乐会》太好看了,一定要看,欧洲电影不会让人失望。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5# 杜雅萍
一定要看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百听不厌。

《戲夢人生》碎碎念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2-24 05:23 编辑

这是侯孝贤根据台湾布袋戏宗师李天禄的回忆做的一部电影,我在大理客栈看完这部两个半小时略显沉闷的电影。
电影节选日据时代李天禄的遭遇,以此反映台湾乡土变化。在布袋戏还是草台班子的时候,李天禄还是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的民间艺人的时候,他為生活粉墨登場。他被时代與命运拨转,幸好,他没有经历可怕的严酷的政治,所以,布袋戏成为台湾戏剧骄傲,李天禄不会因为曾与日本人合作而结束艺术生涯。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日本战败,村民报复日本人,李天禄去说情,村民便放了已经投降的日本人。这是台湾的气度,是对岸的我们所缺少的气度。

电影里乡下有好大的榕树,一株能遮很大一片土地。在云南乡下,据说移民想建立新村子的时候,先种一颗榕树,树长得好说明这里风水好,村口的树有多大,就表示这个村庄有多么老。电影中的榕树说明来自内地的移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很久。李天禄父子二人都是入赘,李天禄的父亲“嫁”到李家,长子被迫姓李。李天禄年幼失祜,后母刻薄,他个性倔强,早早离家,有一定经济能力后,照顾命硬的奶奶。李天禄长成那棵大榕树,照顾他的妻小、情人。后来,李天禄失去小儿子,他沉默钉小棺材的细节特别动人,他们请了道士,为早夭的儿子超度好让他转世为人。

电影题目中的“戲”是台灣布袋戲,講述者李天祿是布袋戲泰斗級人物,幸虧他在台灣,如果在大陸,地富反壞右,總有一款適用他。電影中,熱鬧的布袋戲穿插其間,三藏母親遇難的故事分別在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演出。李天祿的父親因為兒子到戲團有15塊錢而讓他從藝,一切都按照生活本身邏輯演出,沒有任何神秘。

夢是什麼?應是前塵如夢的意思吧。台灣鄉下先生用閩南話教學生背夜半鐘聲到客船,木偶戲台上演出的故事發生在遠方的西湖。李天祿演戲如同編制夢境,帶著觀眾來到遠離生活的異次元空間。生活太操蛋,李天祿和他的布袋戲賞善罰惡,編夢來安慰人們,所以他一回到台北,雖然生着病,依然有演出。

人之为人要经历各种痛苦,回忆中一次次离别:先是母亲,然后是童养媳大眼睛,之后祖父(其实是外祖父)意外离开,命硬的祖母死后是父亲,父亲过世后,他离开家。他虽然很爱情人,却不得不离开她,日本投降前一周,他被疏散到乡下,竟染上疟疾,岳父和小儿子没能逃过。生离死别,都是苦。

大时代里小人物如何生存?如何处理没完没了的生离死别?李天禄和侯孝贤没告诉我们,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李天禄的回忆里很少说教,大多数是过去发生事情的细节,他甚至没表白自己多么热爱布袋戏,大人物跟我们一样,会遇到各种琐碎的情感体验,这部内敛的电影里,貌似只有故事,没有抒情。

日劇時代是台灣歷史重要一段,對小民而言,政治好像很遠,剪辮子和看戲同時進行,抗戰期間,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開始尖銳,因為大規模戰爭爆發,政治深刻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藝術家們失去上場機會,生計成了問題。如果從政治正確的角度說,李天祿為日本人做宣傳,說他是漢奸不為過,能怪他嗎?

整部片子底色用暈黃,這是回憶的顏色,羽化過的回憶裡,一切都可以平靜講述,當年那些刺痛被歲月衝去棱角,不是紅色,不是青天白日的顏色,而是黃色背景下一片片綠野,這是大時代裡個人的回憶,非關政治形態、家國天下,就連那段婚外情也在曖昧的黃色裡自然而然,這份自然讓電影不矯情。

侯孝贤的电影节奏很慢,有点像纪录片,李天禄的采访穿插在电影中,他抽着烟,用台湾方言解释当时的处境,饰演李天禄的演员则沉默多了,非万不得已,他不着一言。这是侯孝贤厉害的地方,讲述者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表演者用动作还原当时场景,一动一静,完成一部戏梦人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把这部戏当电影看就没什么价值了,她只是把音乐剧搬上银幕。韦伯为他新婚妻子莎拉.布莱特曼量身定做的这部音乐剧成了当今音乐剧的符号。当年妙龄的莎拉如今早成了徐娘,可这部音乐剧至今还在百老汇天天上演。
里面许 ...
老程 发表于 2011-12-17 09:56
老程解释的够累的,文艺青年往往凭个人兴趣出发,谈不上专业性。楼主连“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都没搞清,就敢开口,这是典型的通病。
18# test

老天,换个洋马甲,成了行家青年了。
宅女的童话里,都有一个优雅的老男人飘过。
         虚伪世道里如何寻找同类——《刺猬的优雅》
这一老一少不用电脑,电影里不见facebook、msn、qq之类杀死时间的新型即时聊天工具,更没有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门房老妇躲进书房成一统,颇有人在山中不问世事的淡然劲,直到某天顺口说出托翁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1、        对立的世界
这栋楼里住着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主流社会的成功者与社会边缘的劳工;这栋楼里的人组成外在的社会,又各自守着内心,小心翼翼地;这栋楼里有两种世界观:向死而生或顺其自然。整天拿着摄像机的小女孩抱定自杀的念头,每天认真发掘身边人藏在外表之下的隐秘世界,有的跟表面一样苍白无趣,有的倒是有点复杂,却不够精彩和励志,直到她打开门房的里门,走进荷妮的世界。
荷妮为了避免麻烦,就按照人们对门房角色的设定塑造自己的外在角色,只不过她没有被外在角色同化,她坚持阅读,为日本电影流泪,保持着读书人的矫情(吃巧克力、喝茶),她50多岁了,有很好的世俗的朋友——一位钟点工大婶,她那个朋友知道她除了书店不逛商店,他们是同一阶层的人,楼上的精英们才不会放下身段与他们聊天、互相八卦,即使聊天,也不会打听一个不起眼门房的生活。荷妮说的:一个门房的死亡不过是小事一桩。这让她能安全地在自己的地盘逍遥,也让她偶有不甘。
帕芭玛开始坚定地想死,因为她已经预见到自己未来的命运:迟早被社会规则同化,成为一条失去自由的鱼,也许跟日本女孩一样嫁人、不甘、堕落、逃避、被抓回来、麻木、顺从,反抗生活,一定会得到10倍以上的报复。这样的世界会让一个独立、孤独、傲慢的灵魂痛苦,从小没吃过苦的小女孩不能忍受这些,她那骄傲的灵魂不打算和世界妥协。
荷妮妥协了,所以她的存在让楼里的人很舒服:合适的职位上有一个合适的人,楼上的精英虚情假意地友善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并获得道德感的优越。这是一个由职位、财富、地位搭建的世界,是一个积极向上、随时准备打败对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荷妮不具任何优势,没有任何威胁,只要她不做出格的事,不说出格的话,像个门房就行。像个门房不包括:大量阅读、烹茶、吃黑巧克力,这些是精英们的特权。这是我们时代的荒谬之处:一个人的位置,必须标配相应的附属:房子、车子、精神产品,乃至伴侣都必须是符合身份要求的配得上的才可以。
帕芭玛不必演出没文化,但她也有麻烦,中产阶级家的小孩,必须得天真烂漫才是正常的,这么早熟令人不安,她妈妈甚至要给她找个心理医生,她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娃什么都看开了,整天琢磨生死大事,如果她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估计得晕过去。
问题门房与问题儿童与大楼氛围格格不入,她们顽强地守着自己的世界,人总是在寻找同类,孤独了27年后,荷妮终于找到知己——
               2、知己的密码
惺惺相惜不需要大段时间或生死与共才可以,知己间只要几段对话,几个重要信息,便能明白“是不是自己人”。荷妮与小津先生各有一只叫做“列文”的猫,他们喜欢的作家、电影高度吻合。对荷妮来说,终于找到一个放心说点文绉绉话的地方。读那么多书,却不能自由表达,对荷妮这样的资深文艺女是非常残忍的事情。过去,她对外面世界有逃避、有顺从的地方,但总体上说,她还是蛮骄傲的人,所以她不打扮自己、不做头发、不穿华服。
小津先生是所有文艺女青年的梦中情人:多金、绅士、温厚、单身,还有一双慧眼,能从金光闪闪的地方找到璞玉,还肯放下身段来讨好又老又丑身材不好的女人,我每天向老天祷告,神啊,砸一个靠谱的文艺男给我吧,可是无情的现实让俺明白,这种好事只能在电影里找。小津先生是一个意外,也是完成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他就在那里了。
首先,他的存在可以串起文艺少女和文艺门房,让这一老一少找到一个理由相拥而泣。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现将荷妮从自己的世界拉出来,荷妮要考虑现实问题了,她暴躁、自卑、无所适从,同一栋楼里的人没认出她,让她很失望。其实她内心里还是希望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只不过大家都错过了。最后,她为了救一个邻居被另一个街坊撞死,她给那天准备自杀的帕芭玛的祝福是:希望她能得偿所愿。她不知道的是,因为她的意外,帕芭玛放弃了精心准备的死亡计划,人算不如天算,帕芭玛决定活下去:命运只给我们鱼缸那么大的空间,但谁能料得到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甚至还可能置诸死地而后生呢。
一本《安娜卡列尼娜》,是电影里知己互认的密码之一,小津送给荷妮,荷妮又留给帕芭玛。伟大的托尔斯泰,让这些倨傲的孤独的灵魂相认,靠近,互相倾诉,互相爱慕,且因为深厚的经典底色,让他们的相遇故事更加美好。在寻找同类的时候,书籍和艺术远比时尚房子事业靠谱,与托尔斯泰一样靠谱的还有莎士比亚、托斯陀耶夫斯基、卡夫卡、毕加索、罗丹……我们生活在大地,但只要有仰望星空的心,通过阅读有丰盈坚定的自我,便不用担心要一直茕茕独行,想到远方也有人共赏星空,便不再感到孤独。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顾不上沙发有刺猬,果断坐上再说。
最近看了3部跟阅读有关的法国电影,容俺慢慢道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俺这土豹子欣赏不了歌剧,但喜欢朱桦的海豚音,还喜欢威尔第的某些曲子。
  看的很舒服的说,平平,慢慢写来。
看过这个电影 很不错。喜欢法国电影
傻人有傻福!

《荒野生存》——文艺男青年的自我流放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7-4 04:41 编辑

电影里这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被理性牵着走到生活,必然失去很多乐趣。
                        1、2b青年可爱多
     《荒野生存》讲述一位青年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中国父母听了他的故事一定会作为反面教材来告诫小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最好是考个公务员),爸妈供你不容易,我们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不能对不起父母,blablabla。亚力克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不过亚力克不是一般青年,他做了比文艺青年更离谱的事情——去阿拉斯加荒野生存。
    我不知道现代城市生活法则和荒野生存法则哪个更好。我没有勇气尝试,虽然时常有放逐的渴望,却连相对容易的流浪生活也不敢,总是用种种顾虑说服自己放弃。主人公说如果被理智牵着走,人生就少了很多乐趣。这个勇敢的年轻人用大学文凭证明自己可以在俗世取得功名,然后遵从内心选择想过的生活,真牛。他为了在荒野生活,做了很多准备,流浪是一件高难度技术活。
      阿拉斯加的风光真美,大峡谷中奔涌的河流好像是地球的伤口,在广袤的荒野,人的那点小伤痛什么都不是。这里的生活目标很简单:活着。城市化的结果是人需要重新学习适应纯粹自然的生活,主人公一直为这个努力,锻炼身体、准备器材、学习知识,最后还是感慨说这里更适合野生动物。娇气的城里人已经被坐便惯坏了,荒野是另一个知识系统。他跟猎人学习,也从书本上学习。只是荒野上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亚力克认识了草木,他热爱草木,只是草木并不爱他。在这里,反而让他感觉很舒服。
       遥远的阿拉斯加是年轻人疗伤的乐土,他要逃离家庭逃离社会,用成功学的观念来看,这位超级流浪汉是彻头彻尾的loser,如果他没有名牌大学的背景,故事会怎么样呢?因为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无从想象一个从小远离学校的捣蛋鬼叛逆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他乖了太久,一次就玩了个大的……年轻的主人公没能回到亲人身边,留在他疗伤的地方。当他想通准备回家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又或者是这次旅行已经提前透支他一生的好运气,才让他误食有毒浆果中毒。这个叛逆的青年真让人羡慕,这种叛逆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必要阶段,好好呵护孩子的叛逆吧,不要用成人的理智污染他们。
    主人公为了寻找自由,寻找自己,踏上艰难的荒野之旅。他活了24年,前23年里,他与一般中产阶级家的男孩没什么不同,冒险生涯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亚历克。法国走钢丝的人说:人应该活在生命边缘。他们比整天谈养生的人更懂得生命的真谛:将生命力量集中爆发,这是文艺偏2b青年的人生观……

                      2、自我放逐的自由

      大道至简,荒野中的生活主要是求生,然后是面对孤独。主人公读书时,“people”跳出来,他离群索居,与陌生人相遇分开,只与跟自己命运相似的妹妹互相理解。途中,他遇到的人大部分生活都遇到过不幸,都是家庭问题。家庭可以给人安全,同时也会像钝刀一样折磨心灵,这些伤害大部分不是故意。大部分都应该被原谅,只是受伤那一刻及伤口结疤前,人总要给自己疗伤。有人会不断用丑陋的伤口换取同情以证明自己存在,有的人则会躲起来独自舔舐。有人用自由和一部分灵魂换取安全,有人则宁可流离失所也要求得内在的自由和灵魂的独立。自由与独立真是非常非常难得,自然特别金贵。要求得最大的自由与独立,需要付出很多,付出金钱、权势、家庭、安定,有时候还得跟故交决裂,在格式化的生活里做一枚另类,不被约定俗成的生活理念约束,遇到反对意见得坚持己见。能做到这些已经非常难得,这也只是初级阶段,陈寅恪为了坚持自由独立,将归顺的弟子扫地出门,冒着坐牢风险。
    梭罗的书影响了许多文艺青年,亚力克是其中一枚。在寂寞的荒野,如果没有梭罗,他恐怕会被孤独压垮崩溃。他从梭罗的书里找到内心的归属,喜悦、忘我,从生活的舒服程度来说,荒野上绝对是自讨苦吃,只不过被禁锢于办公体系一样不好受。两害相权,亚力克宁愿生活上吃点苦头,他还坚持下去了。
     亚力克意志坚强,路上他遇到很多停留的机会,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回到文明社会,享受种种便利生活。只是他觉得荒野才是他的天堂,他是荒野的主宰,能找到荒野上最佳观景处,就算没人理解没人欣赏没人陪伴,他一样过得很逍遥。那位年轻的女孩其实很喜欢他,但亚力克认为这会影响他流浪的机会,所有拒绝了女孩的求爱。我想如此决绝,如果回到现代社会,一定是一个狠角色!

                      3、导演,克制是艺术家的美德啊!

     这部纪录片用好故事弥补了支离的叙事,豆瓣上我打了五星,主要是亚力克的勇敢太感人。他流浪的原因有家庭因素,还应该有更多其它的,故事没有深挖。这也许就是美国电影的缺陷吧。亚力克厌恶家庭,离家后音讯全无,他自我放逐,为了理想,宁愿作无情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逃出社会体系。不过我觉得这个理由做亚力克行动的情感逻辑基础远远不够,就算再加上阿拉斯加风光的吸引,还是有些不够。亚力克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某种渴望在里面,故事交代得比较含混。
    最后一个镜头不好,像恐怖片,整部纪录片前面都很美,最后一个镜头有炫艺的味道。如此处理跟将故事切割成六部分一样是电影的软肋。这么好的故事只要老老实实拍出来便是经典,太有表现欲的导演会弄巧成拙。与电影技术相比,内容才是核心。一个好故事、一个典型人物,一段让人记忆深刻的情感等等,其他元素都是辅助表现,凡是妨碍故事流畅和主题表达的东西都应该剔除,克制是艺术家的美德。
     亚力克的家人是纪录片的另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其实也是片子相对薄弱的环节,不过有两个地方很感人,亚力克的父母痛失爱子,反而关系和睦很多,他们在教堂一起为儿子祈祷,很有爱,亚力克与父母拥抱的一幕对亚力克父母来说是余生无法治愈的痛。生了这样特立独行的儿子,家人也得很坚强才行
      去年在电影资料馆看过的《走钢丝的人》和《摇滚吧爷奶》,同样是歌颂生命力量的,那两部比这部内容丰富、结构也更为紧凑。相比较而言,那两部片子源自深深的热爱,片子里的励志桥段很有打鸡血的功效。这部片子里,冒险故事有一段略带悲情的过往,调子有些灰暗。终极的艺术无不指向自由与爱,这部电影中爱的剂量有些不够,可惜啊可惜。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平平曾经宣告要做一枚有腔调的文艺青年,她做到了。瞅瞅这劲头,半夜4点多还在努力写影评,还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神游,起得比鸡还早啊。“自觉的梦游人”倒是应该顶在你头上,只可惜这个好像为平平量身定做名字已经被人注册了。这影评写得,呵,精彩,深刻,文艺,有腔有调,让人向往那个电影。
阿拉斯加的风光真美,大峡谷中奔涌的河流好像是地球的伤口,在广袤的荒野,人的那点小伤痛什么都不是。
——————————————————————————————————————————————
很文艺、很文学、很感性。

个好故事、一个典型人物,一段让人记忆深刻的情感等等,其他元素都是辅助表现,凡是妨碍故事流畅和主题表达的东西都应该剔除,克制是艺术家的美德。
——————————————————————————————
很专业、很准确、很理性。

说完之后,觉得自己很2B。
老西安兄,俺那是熬夜,不是梦游的说~多谢老西安兄鼓励,以后喝酒哈。 27# 老西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b青年可爱多嘛~ 28# 杨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