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通信小史》读后感

《中国通信小史》主编的读后感

      从小时记事起,如果谁家来了电报,那准不是什么好事,印像里,收到电报的,就要起身了,一般都是家里的什么亲人故去了。
     小时,晚上没事,家人坐在一起,唠家常的话头,大多都是这样的:“不知你姥姥咋样了?”“写封信问问?你都上学了,给你姥姥写封信。”或者“最近咋老没有你姨的信呢?不知道她收到信没?再写封信问问?”于是,有关这家里的这些人,有关这家里的这些事,话匣子就算打开了,有的,就跟长篇小说似的,不由得你跟着叙述者一起喜恕哀乐,就这样,一部家史,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深深地印在你的心中。
      在村子里,人们见了面,除了问“吃了吗?”,就是“干啥去?”然后就会说:“遇到谁谁,给我捎个信儿。”或者“顺道儿帮我买点......”,原来,这也就最最普通的公开的通讯了,这可是我小时的基本生活状态之一。
     那时,除了电报,就是平信,做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百姓来说,知道得只有这两种通讯方式,但是,还不知道,这叫做通讯呢。
     上学了,交往范围大了,跟同学通信,跟家里通信,一封信,来来回回,至少得半个月呢。特别是谈恋爱了,那信,可是宝贝,属于密秘通信了,偷着写,偷着寄,偷着读,然后得藏好了。收到信的欣喜,等信的焦心,都是为了那封信呀!
       朱维青女士所著的《中国通信小史》,将百姓的通信史和国家的通讯史进行了梳理,这回,总算是闹明白了,原来,这些都是“通信”!这通信真的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呢!不由得感慨万千。
     通信的便捷,使地球成为了一个村子,点点鼠标,敲敲键盘,按按数字,你就可以获得远在天边或者近在眼前的人的信息,他们就像你手中的风筝,随时可以扯一扯,看一看,多么令人欣喜和激动!别说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就是在十年前,至少,我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要知道家里的情,得到单位,用公家的长途电话,打到村里有电话的家里,然后请人把我要找的人叫来,跟人家说好,等十分钟后,我再打过去,才能联系上,联系上后,只能是长话短说,因为,不好意思用人家的电话煲粥吧。现在,感谢伟大的科技,通讯已不是问题。
面对这么方面快捷的通讯,别生出另外一种感叹:快捷的通讯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合家团聚的主题由家长里短七姑八姨十里八乡变为国际国内海外跨省不着边际,围着电视谈着网上的大事巨事,家里的小事,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不用耽心,需要什么,钱,一小时到账,物,快递一天到手,没有了那份担心与烦恼;无论谁出远门,就像吃饭一样平常平安,吃饭被噎死,洗脸被呛死,总是人咬狗的新闻,所以,不用担心。起飞一个电话,落地一个电话,平安无事。就是,成天那有那么多坠机、撞车呀,总之,是平安,甚至,早起到岭南,晚上就可回到家里吃饭,哪里还有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的伤感呢?如果你若做如此伤情之状,那一定是被认为神经出了毛病了;现在,家里如果有人出门,随便,好像连送一送的习惯都没有了,就别说什么离别之情了,因为,知道他在哪里,也不用担心他“苟无饥渴?”饭店宾馆到处都是,如果说担心,就是想会不会有红袖添香者。那种鸡声茅店,人迹板霜羁旅清苦,早已成为历史,当然,更没有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外惊喜,如果想得到这种意外惊喜,那得经过“策划”才能得到。快捷的通讯,使人淡去了送别之情,失去了惊喜,少了担忧,少了生死离别之感,也少了生死离别之情,少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思念与担忧,这,多多少少,让我们的生活少了一层诗意。想想,如果不那漫长的等待,如果不是那漫长的音信不通,那里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中国之所以是诗的国度,可以说,多半是因为“离、愁、别、恨”太多了,这一离别,不知哪年才能相见?或者是今生今世是否还能相见?依依不舍,折柳送别,西出阳关,这不舍之情的背后,都不是因为会音信隔绝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古道”,那“西风”,那“瘦马”,还有那一抹夕阳,都淹没在机械的轰轰鸣鸣,手指滴滴哒哒的敲打声中,让人徒起另一种愁怅。
不知这本书算文科还是工科?

通信与通讯,一字之差,离题万里。
错了,是通信而不是通讯,谢谢指正。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4-8 14:06 编辑
错了,是通信而不是通讯,谢谢指正。
吉霞 发表于 2012-4-8 13:50
哎,真是无巧不成书。

文章没错,倒是你自己的“纠正”,反而意思出错了。

文中:“朱维青女士所著的《中国通信小史》,将百姓的通信史和国家的通讯史进行了梳理。”

按照理工科的理解:

1,通信:是指邮件的往来。

2,通讯:是指信息的传递,包括邮件、电报等传输方式,及电讯工程技术。

所以,用词不同,恰如其分。

通信和通讯的区别,主要在信息载体上,离题万里,未必是出错,而是术语含义的区别嘛。

只不过,看此文,我到现在还没明白,这本《中国通信小史》究竟算科普作品还是文化作品?
是文化著作。通篇是文学,而没有技术。这套小史丛书重点在文化。
吉霞大姐的帖子总是要顶的。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这个题目,难在如何界定范围。
假如把一切的信息交换、交流都算是通信,而不限制方式、手段的话,这本书就写不完了。例如,信天游算不?那就是隔山喊话的一种技术手段,还真是无线通讯的通信方式呢。
5# 吉霞

书名起的要抢技术饭碗,可见“文理不通”的痕迹犹存。
这个题目,难在如何界定范围。
假如把一切的信息交换、交流都算是通信,而不限制方式、手段的话,这本书就写不完了。例如,信天游算不?那就是隔山喊话的一种技术手段,还真是无线通讯的通信方式呢。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4-8 20:03
信天游,是民谣情歌,归属于男女“通情”技巧。
信天游,是民谣情歌,归属于男女“通情”技巧。
test 发表于 2012-4-8 23:31
那也还是通信啊。何况,在“通情”之前,或同时,那发声的方法,实在是与隔山“通信”有关呢。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4-9 14:36 编辑

10# 老独步天下

如果你将“通信”理解为“传情达意”的交际行为,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文理关注的焦点不同,文科以为,一个媚眼,一个娇声,都关乎情牵引意。

而工科的注意力,则是关注事件的效率和价值。比如说,双方之间信源、编解码、传输通道,以及信息载体、终端单元还原的信号质量与损耗计算。

或许,美人一媚一笑,可有倾城倾国之威力,但在实验科学的物理模型中,却无法定义出思维与语言的辨析度,也难以考量信息传输的失真度与误码率。

结论:词语同构,文理有别。
文理同源,无理之文不可靠,无文之理行不远。
写一篇文章,大些的,也就是写一本书,开宗明义,就需要大概界定一下有关概念的范围。否则,阐述起来,容易无轨电车。
当然,我并没有见过本书,并不了解本书的情况。
这个题目,难在如何界定范围。
假如把一切的信息交换、交流都算是通信,而不限制方式、手段的话,这本书就写不完了。例如,信天游算不?那就是隔山喊话的一种技术手段,还真是无线通讯的通信方式呢。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4-8 20:03
这些自然都是,这个领域是没有底的。作为文学或科普作品,当然是靠艺术加工而非科学验证。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13# 老独步天下

误导之责,全怪文科生起书名,一本正经,“假工济诗”——骗取理工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