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论鲁迅的“脊梁”观

本帖最后由 吹笛在湖北 于 2015-4-15 15:21 编辑

@
    鲁迅在世时处在转型时代,这导致聚集在他的身边和胃里的知识观念大餐,是古今中外一桌子大杂糅。

    除了少年时传统经史子集外,他十八岁在南京、20岁在东京开始接触西方新知识。这个读书求学期间,由于他的知识取向随心志而变,先是“不喜欢气氛”从学船技换到学矿冶,后来“两次变计”从学医换到学文艺;所以他一年一换,接触了船机、矿业、医学和文艺,还有正规的自学的日语、德语和俄语。前半期带着读了进化论和尼采,又读了很多域外受压迫小国的文学书籍,先是选择列夫.托尔斯泰,后来趣味转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后半段回国后,又转身研究碑贴古籍……。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些短短续续的不完整学业、情感和知识训练,导致鲁迅的思维不足于理性逻各斯主义,却生发出伴随一生的浓浓的浪漫的生命力冲动。这在中国社会的环境下,表现出鲁迅对于感性的“脊梁”和意志力的“骨气”有特别的偏好。——所以认识鲁迅不当用纯粹理论,评价鲁迅也不要以理论家的定义,而要看其风度、风姿和气象,犹如鲁迅看嵇康。

    鲁迅评论嵇康,说他嵇康的心底里其实比曹操还看重孔儒伦理,但收获的是魏晋风度。

  “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其实,鲁迅高举反传统文化的大旗,结果说起来亦如此。

    中国的一贯态度是重风度高于重实质,重形象大于重内容。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理论不分,伦理与科学不分,立场与学术不分”之肯綮,即待人接物看重伦理、立场和艺术的心性修养文化有关。所以,论人不论对错,而论姿态,处事不看得失,而看行迹。如鲁迅“中国一向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的著名论说就是这样的性质。鲁迅的议论表达了他的选择: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鲁迅的选择中,流露出过程高于结果,勇气大于立场之决断气概。这就是美学眼光、伦理眼光,而非求真求是的认知逻辑、计算理性、讲究善美,而无论其真的思维。这是现代鲁迅看现代世界时暗藏着传统文化孑遗的证明。

    鲁迅改造国民性,国民性在自己那儿一直潜伏心底。

    前几天看报,上有“马克思说: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这种话只有中国文化环境才吃香,且不知道翻译是不是移花接木了。

  “这位70多岁的老人,电话里沉稳平静,在为胡杰打开家门的那一刹那,却突然嚎啕痛哭。他哽咽着对惊呆的胡杰说:‘马克思说: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他顿了顿:‘我觉得,林昭就是一个有着那样骨气的人。’”(中青报【冰点】寻找林昭)

    这话换言之,林昭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由此丝毫不影响林昭的精神和形象;且精神形象上越没有智慧越高尚、越纯洁。因为智慧在中国文化里是和玩套路、狡黠、暗渡陈仓相联系的。——这是传统文化产生的自动思维。故而,中国文化推崇骨气和脊梁,反智力和数字计算。这种反智主义是庄子所谓。而庄子是失败者,庄子之道是穷途末路之道,庄子之学是失败主义之学,是解释失败,安顿破碎人心的。

    解释就是增删,就是排除,排了毒素,删了淤积,人就可以羽化,可以安顿了。遇到现实绕不开的矛盾,人要如何解释和安顿呢?!方法是智力走不通,从情感意志力上翻越。于是,反智主义转而强调意志力和骨气。这实质是对失败现实的心理代偿。曾记否,在那个失败再失败的近代中国转型时期,骨气之声、脊梁之呼,尤其是响彻云天。这就是为什么一副反骨的鲁迅尤其受欢迎。

    据说,女人讲贞操就是从失败的南宋开始的。所以,凡是骨气铺地、脊梁盖天的时候,必然大地一片呻吟。
鲁迅是中国“恶”的脊梁;
一个群狼搏狮的时代,需要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