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原创首发]一词之翻译看我们的教育

正好在翻译中遇到原文提及美国国防部2005年的报告,其中美国人把中国说成是最有可能在军事上成为美国“peer competitor”的国家,于是查Google。

译文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对等的竞争者”,还有“同辈竞争者”、“隐约的竞争者”,最好的也许是“同起平坐的竞争者”。

我特意看到底。

可是我觉得“势均力敌的对手”不是很好吗?

讨论:为什么乌龙茶的同事培养出来的人才连汉语都不过关,而他们还是认认真真地毁人不倦?

non omnis moriar
    真有你的,这也怪到我头上来了?告诉你,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如高中生哩。但我没拿英语毁人不倦呀。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不是怪你,而是怪你的同事,严格说来也不算怪。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汉语不如英语吗?应该不是,我每年翻译近百万字,非得创造一个新词的必要性并不大。这是送你的“礼物”:免得你的版面天女散花,与教育主题渐行渐远。至于英语,英译汉靠的是汉语水平,我的词汇量和英语综合水平也不高。不过,不搞翻译,不容易知道自己的汉语有多差。
non omnis moriar

    严重赞同!老章你翻译的是经济学方面的外文吧?不知道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一个术语或一个概念没办法在中文里找到对应词?这种事情据说在翻译哲学原著、尤其是德文哲学原著时比较常见。我因为外语不好,一直有一个担心,就是怕被翻译骗了。在这方面,应该说,能读到博士这个水平,还是不容易的。只是我也不清楚,博士的外语水平有没有到能看懂外文原著的程度。

    有一个叫邓晓芒的,真名曾转过他的文章,这家伙厉害,他把康德的三大批评重新译了,是根据德文版,以前四个汉译版本都是根据英文版翻的。而邓最初的专业据说是外语。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peer competitor”,翻译成“势均力敌的对手”,凭直觉不是很好。就军事力量而言,中国要做到跟美国势均力敌,好像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这样的翻译首先就可能曲解了原意。当然这得看上下文,理解了整个一段文字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把握译文。

peer有凝视、盯着看的意思,可以译为“虎视耽耽的敌手”。“势均力敌的对手”重点在双方的力量,我觉得现实状况,双方力量谈不上“势均力敌”,即使“虎视耽耽”也有点过,可以译作“伺机的敌手”。正面没它强大,但候在一旁,找机会拣个渔翁之利。

   刚刚用金山词霸查了PEER的汉译,凝视、盯着是作动词解,势均力敌取同等的意思,而同等是作名词解。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哦,看来你英文还不像你说的那么差啊。

如果一定取这个意思,那还不如用大白话翻译成“有得一拼的对手”。我就是觉得“势均力敌”这个词,其实不恰当。美国人的本意未必是这样,中国人也应该觉得谈不上“势均力敌”。

我现在确定的是“旗鼓相当的对手”。用白话未尝不可。不过,乌龙茶不一定认为老兄与他势均力敌或旗鼓相当,也谈不上“有得一拼”。

经济学与哲学相比,倒是新名词更多,不过,翻译靠的是逻辑的力量,倘若讲文字对应,那么,诗歌简直是无法翻译的。

比如,governance在经济学中被译为“治理”,可在“公司治理”里还好说,要说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差就会引起岐义:这里就重新定义了治理(不同于管理,如果在管理意义上,中国政府可能比美国政府更为强势)。“信用”也是一个例子。甚至“政府”也是,例如今天新闻讲到国会-行政部门,没译错(以前经常错),这个行政部门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国政府,可美国政府可以包括国会和最高法院。

non omnis moriar
俺觉得“潜在的对手”更合适。
可能意味太淡了。
non omnis moriar
搞教育的,不学无术的多,做得好学问的少![em03]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6-9-26 0:18:00的发言:
搞教育的,不学无术的多,做得好学问的少![em03]

这话不能说说就算了的,少了依据可不行。

[em05]
我有空马上去查,目前实验室的工作千头万绪的.紫壶JJ or MM要好好监督才是.[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我看最好是让美国国防部起草那篇报告的人学好中文,再由他/她来翻译比较准确一点

不过经常看新语丝也不错.

[em07]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