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时并不那么重情 ——说说同性交往的困境 作者 容止
人生无不在困惑之中:) 人生活于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一种生命网络的链接,但人际交往尤其是同性之间的交往却常常令我困惑。先说说亲身经历的几个事例吧。 前些年在上海,结识了几个姐们,关系处得很融洽,临别时自然是唏嘘一番,眼泪汪汪得用饭碗盛,留下各自的电话号码彼此叮嘱常联系。离开上海之后,一开学我就主动跟昔日的姐们叙旧,逢年过节也主动给她们打过几次电话,可是她们中任何一个从未主动给我打过电话。不过,也有例外,有一次,一个姐们主动打来了,让我欢欣鼓舞,电话中却是麻烦我为她做事。事情办完之后就肉包子打狗——再无回音。 有一年外出学习,同屋的舍友是广州来的,我们聊得很投机,每晚不聊个口干舌燥不入睡。相处了十几天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期间我的相机坏了,就让舍友帮我照了几张照片,在我相机没坏之前我也帮她照过几张。后来我把照片寄给了她,左等右盼,大半年过去了也没收到她给我照的照片。我主动给她打过几次电话,打电话的目的主要也是问候,从来没好意思提起照片的事。转眼到了非典时期,当时形势很紧张,我确实挺牵挂着她的——她是离婚女人,丈夫跟着一个富婆跑了,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我又没忍住,再次打电话关心了一下,呵呵。自那之后我不再主动,也就绝交了。照片自然永远不会收到了,呵呵。 就我有限的交往史看,我跟年龄相仿的女人打交道时,无论是思想的高度、为人处事的智慧、古道热肠的付出还是穿着打扮的学问方面,通常都是我对她们影响更大,“恩惠”更多些,我从她们那里得到和学到的东西却极其有限(此处有自我夸大的嫌疑:))。即便如此,我仍然是用真诚、善意和谦恭来对待她们。可是,事后是我不能忘怀昔日的情谊,而她们受之多却忘之快。我不知道是我自己出了问题,还是她们的人格有缺陷? 俗话说:人走茶凉,是不是我太幼稚了,在人走后还依旧烧火添水加茶,违背了自然规律?人际之间的利益和利用关系,我一直不能很好的适应。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在分别之后已经不被别人需要,从而助人者就应该从中告退?在交往过程中,你是被需要的;在交往结束之后,就该让自己变成过眼烟云,变成别人生命中的过客?这种被动的存在方式实在让人觉得彼时的付出是毫无价值的。或许,只有当时的价值才是别人所看重的,而我想保留下的是虚妄的生存的永恒价值。 通常认为女人是重情的,而我作为女人通过自己跟同性交往的经验不得不对此产生高度怀疑,并得出相反的结论:大部分女人比大部分男人更功利,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功利的一部分。在学生阶段,女生通常都会找个同性伙伴一起出行,消解生命的孤独感,毕业之后她们的友谊大概一般都不会走太远;而男生则不必然要找个陪伴,一旦结下友谊可能会保持得很长久,不完全因为空间距离的遥远而中断。我有几个大学男同学在同城工作,去年冬天他们在一起吃饭时,由于刚刚听说某个城市被大雪封门,他们在席间就挨个儿向那座城市的每一个男女老同学打电话表示慰问,这种感人的行为女人是做不出的。读书时有一个男性老班长,年龄比我们差不多大近10岁,临毕业时他承诺,每年元旦时他会给每一个同学寄贺年卡,我们当时都不以为然。在分别的近十年间,他果真做到了,直到几年前他突然去世才中止。男人对于情谊的重视所体现出的“哥们”义气和信守诺言的行为是女人望尘莫及、让女人倍感惭愧的。 女人对男人和对孩子的感情可以是忘我的,可能会持久;对于同性的情谊她们却是自私的。如果说女人高尚,那也基本不会体现在对待同性方面。 或许是我跟一般女人有些不同,我用自己区别于她们的特点理想化地要求她们,自然就不会收获到满意的现实。 搞不清楚女人的这种功利性是不是跟大脑结构有关。如果与此有关,则可以从下面这幅女人大脑结构分析图上找出一点原因来:在图中,女人的“方向感”几乎是没有脑细胞加以支持的,而“方向感”的缺失是不是就会导致功利性的疯狂生长?基于这种大脑结构先天的缺陷,就原谅她们吧:)功利性就意味着算计和计较。由此联想到,如果在剧本之中,男人在被女人气至极端时难免就会发出“女人不是人”的指责:) 我以前在帖子中就引用过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对我们的伟大教导:):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它。正是交往的这种社会交换本质,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的交往才会使对方觉得值得。这是交往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很多人都强调的不可忽视的,即在交往中要适量付出,不要过多的付出。过多的付出,对于对方来说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觉得很累,导致心理天平的失衡。过多的付出,也会使付出者心理失衡。这同样会损害已经形成的人际关系。 这就意味着失大于得与得大于失的交际关系,都会使其中一方倾向于逃避、疏远或中止这种关系。 反省一下我自己以上的交往经历,在近距离交往时,我的得略小于失;远距离交往时,我的失大大地大于得,最终我只有逃避这一条路了:) 人际交往是私人领域的事情,却又与社会密切相关,根基于善与爱的伦理自觉与交流机制可以“呼唤人们重视灵魂,找到自己的天职并培育出基于爱与善的关怀和谦卑”(迦达默尔)。曾经沧海难为水,甭管曾经收获或没有收获什么,面对新的交际对象时,自己的处事哲学仍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不过,不得不承认,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我与人交往时理性的成分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