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拯救女儿行动

拯救女儿行动
——从女儿的变化看中国的应试教育
我的女儿叫晚禾,那是因为我们生她晚(年近不惑之年才有她),希望她像一株禾苗,健康、自然地茁壮成长。
学龄前的女儿
学龄前的女儿从外形到内心都是那么美好。
那时的女儿胖乎乎的,一头黑亮的卷发,一双黑亮的大眼睛闪烁灵动。
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三岁不到,她就会指着路边的野花说:“妈妈,那朵花特别好看,毛茸茸的,像梅花一样。”这里用了叠音词和比喻格,乐得我直夸她。此后“像……一样”的句式便常常出现在她的口语里。四岁时,女儿会跟我对很多反义词,如:上—下,大—小,前—后,黑—白……。就母语学习而言,女儿掌握的词汇、句式都比较多,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女儿的想象力也很不错。三岁时她就会编童话。一天我问:“谁把桌子画脏了?”女儿说:“大灰狼。”“大灰狼怎么画的?”“大老虎说:‘我们今天把桌子画了吧。’大灰狼说:‘那好吧。’它们就把桌子给画了。”四岁时女儿还会口吟一些小诗。如:“天黑了,妈妈洗衣服/看不见/星星帮她照/都夸星星这么好。”又如:“妈妈洗衣服/妈妈没发现/星星掉哪去了/女儿说/妈妈,星星掉洗衣机里去了。”瞧,这是不是有点泰戈尔散文诗的韵味?此外,女儿还有关于春天的诗,关于大海的诗,关于妈妈、老师、小朋友的诗。朋友们惊异于女儿的灵气和想象力,给了她一个“小诗人”的美称。出版界的同人更是戏谑地说:“该给你的女儿出本诗集了,名字就叫《晚禾小语》。”
学龄前的女儿像一株饱满鲜嫩的小苗,沐着阳光,浴着春风,吮吸大地母亲的滋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年级的女儿


    五年级的女儿脸蛋瘦了,时显苍白,头发不再黑亮,略带枯黄。那双最引人注目的大眼睛也开始发暗,并可悲地被一副300度的近视眼镜所遮掩。
女儿就读的小学是区重点小学,学校从上到下不遗余力抓智育,学习抓得很紧。学校规定7点10分到校早读,早读前还有值日等。中午在校午餐,晚上五点回家,做作业。晚饭后继续做作业,直到9点睡觉。逢上作业多或难度大,便需熬夜了。单调辛苦不到一年,女儿便问了:“妈妈,我什么时候退休啊?“那一脸的无奈真教人心疼。女儿究竟苦在哪儿呢?
一是学业太难。女儿的数学课用的是北京编的《现代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学了乘除法,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提前了一年;四年纪的一道数学题就难倒了我和她爸两个硕士研究生,后来得知这道题竟是高二年级的数学题;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的数学考试都有一试和二试,一试考知识。二试考能力,二试的题特别活,超出教科书范围。到孩子五年级时,我们家的电话有一半是问难题的了,不是别人问我们,便是我们问别人。
二是太烦琐。例如语文改病句一项,是我女儿特别犯怵的。那些句子“病”得真玄乎,像伪装得天衣无缝的间谍,实难辨识。例如“你看过《好爸爸。坏爸爸》的歌剧吗?”“在考试时,我迅速地答卷和交卷。”“麦子已经熟了,真是丰收在望。”这类句“病”在哪里?我以为不改也罢。再如分段和写段落大意。每到这时,我们便和孩子一起揣度着教材、教参编者的意图,小心翼翼地分段、分层、归纳段落大意。一旦我们帮女儿做的题被老师打了红叉,便获得女儿好一顿埋怨。而这样的解词、改病句、分段的作业可是天天有啊!

在这样的艰难、繁琐的学业压力下,女儿的灵性没有了,儿时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也没有了。她尽了最大努力,成绩却每况愈下,自信心越来越不足。她的作文充满了套话假话 ,面目可憎,诸如给老师送雨伞、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一派瞎编乱造;语言无味,写天气便是“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写春天便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结构千篇一律,穿靴戴帽,开头是时间、地点、人物,中间编一件事或一个人,结尾抒情、点题“啊,这真是----一天{一件事、一个人}”。这样的作文真像个小瘪三,她不爱写,我们也不爱看。有时碰到多日不见的朋友,问起“小诗人怎样了?”我只有苦笑着摇摇头:“灵气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哪儿还有诗啊?”小学阶段的女儿真是苦不堪言,而她还仅仅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今后她还要考中学、考大学。每每念及女儿漫长的求学之路上,还要经历的险恶关隘,我们就不寒而栗。
我们的思考
将一个活泼可爱的、充满灵性的小女孩变成了一台读书考试的机器,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在教育出版社工作,对语文教学的弊病了解得更多些。我以为语文教学之弊主要有三:
一是语言学知识介入太多。我女儿才小学五年级就已经知道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主语、谓语、宾语的概念。中学阶段的句子成分就全部出现了,分析句子结构已成为日常功课。主宰中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几乎就是大学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浓缩。
二是课文分析太碎。每篇课文的助学系统都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千篇一律,乏味之极。作家们行云流水般的的文章被这样揉碎掰烂地分析一通,牵强附会者有之,曲解人意者有之,文章的整体感没有了,美感更荡然无存。作家的思路、优美的祖国语言早被人忘到了脑后。我常想,这些文章的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肢解得这样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真不知作何感想?
三是训练题{包括大大小小各类试题}刁钻古怪,匪夷所思,决意与人为敌。请看这样一道选择题:


与下面的词形成反义关系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寒冷
勇敢
伟大
难看



A.炎热
怯弱
渺小
好看



B.温暖
胆怯
平凡
漂亮



C.温和
懦弱
卑郫
艳丽



D.酷热
胆小
细小
壮丽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 ,但我们认为B也未尝不可。{姑且不论“难看”的反义词选“好看”是多么可笑!}类似这样答案两可的题并不鲜见。这样的题只能训练碰运气,训练盲从,训练求同思维。而21世纪的人才应是创新型人才,只有训练求异思维才能培养创新意识,我们为什么不能鼓励孩子们在现成答案之外,想出更好的答案呢?这种唯命题者马首是瞻的考试岂不坑煞人也!请注意:这道题是1992 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的一道题 !
另有一类题也比较突出,那就是现代文阅读题。对于接受了10年左右母语教育的中学生来说,现代文阅读应基本过关,但在各类考试中,这类题恰恰失分最多。例如有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内容是关于时间与生活的,文后有10道考题,所占字数在1500字以上,其中对句子的理解有五题,关于修辞、语法、划分层次、全文线索及各段线索各一题,内容繁复之极。有一道题是:“‘贪婪地折下青春幻想花朵的时候 ’是指
A.寻欢作乐、浪费年华的时候
B.沉湎幻想、无所事事的时候
C.脱离幻想、完全成熟的时候
D.迅速进入青年时代的时候”。类似这样的题,云山雾罩能罩出你一头雾水,这岂不是化简单为复杂,刻意刁难学生?于是,本应最简单的现代文阅读,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拦路虎。
语文教学之弊根源何在?看看高考的语文试卷,答案不言自明。原来那些枯燥乏味的语言学知识、琐碎的课文分析、刁钻古怪的训练题统统是为了对付高考而来的。中考、成人高考也是受其影响的。几年前,我曾在一次会议上对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章熊先生说:“章老师,您出的题太可怕了,想想我女儿将来要考您这些题,我就心疼!”章先生答:“我们也没办法呀,出了十几年考题,都出得山穷水尽了。”是啊,年年出题,又要加大难度、拉开距离以选拔人才;又要不重样,全国有多少人专门在研究这些考题保高三呀。他的话也确实不无道理。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模式,不出这些要命的标准化试题,不将鲜活的、魅力十足的中国语言纳入ABCD的范式中,而代之以中国特色的考试呢?退一步天地宽,也许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走出黑洞洞的死胡同。
我也曾试图探究语文的标准化考试从何而来?业内人士说,国家考试中心的官员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洋博士,他们“食洋不化”,将欧美已走到末路的标准化考试带回到中国,游说当时的国家教委领导。领导也不懂考试科学,想想不错:中国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考生太多,阅卷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阅卷效率、为杜绝评分的不公正,只有求救于计算机阅卷。于是,中国的方块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便被计算机“科学化”了。标准化的考试便应运而生,愈演愈烈。
这说法是否成立,姑且不论。我们更关心的是,这样的考试科学吗?北京十五中的一个校长告诉我,他有一个学生,颇有天分,中学阶段就出了两本散文集,但高考语文分仅够大专录取线;相反的,另一些语文得高分的同学,实际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却只有中等水平。我们在编辑加工一写些考试用书时,不时对其中的参考答案持有异议,编辑们讨论得出的答案与出题者意见相左,请来作者相询,有时他们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大家只有相顾庆幸:“幸亏当年我们考上了大学,搁现在,我们都进不了大学校门。”而我们的编辑均是名牌高校来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听说北大、清华的教授也有同感,我们才心下“释然”。有鉴于此,标准化考试的科学性不能不引人质疑。
拯救女儿行动
我痛心于女儿的变化,决意采取行动拯救我的孩子。我的法宝有二:
一是回归自然,带女儿外出旅游,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以恢复人的本性。女儿寒暑假时,我外出开会便尽可能带上她。这几年她曾领略过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聆听过丽江四方街的纳西古乐,欣赏过张家界的十里画廊,饱览过长江三峡的雄奇瑰丽……我想让祖国壮丽的山水净化女儿的心灵,开拓她的眼界,廓开她的胸襟。平时在家,我也尽可能在双休日挤出时间,带她去登山游水,我们计划爬遍北京的大小山头,暑假的泳池边更常有女儿击水的身影。这样我的女儿基本保持了健康的身体、活泼的性格。这一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她从应试机器变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是回归传统,我认为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所以我常用古典诗文中的精华去感染、陶冶女儿。我向来推崇传统语文中的诵读一法,让孩子大量诵读、记忆古诗文 。这就是知识的积淀和贮存,久而久之,这些古典文学的精华就会溶入孩子的血液,滋养全身,构筑一个有灵性的活泼的人。为了不让诵读变为孩子的苦差事,为了保持孩子长久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三个办法:第一,从不要求孩子记忆作者名和篇名,也从不逼她去背诵,而是领着她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韵律、节拍和古文的抑扬顿挫,再在熟读的基础之上告知大意,或画出诗中之画,或讲出一些相关的故事,千方百计引起女儿的兴趣,于是女儿常常要求“妈妈,再给我讲诗”。第二,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家中常常有滋有味地高声背诵一些传世名篇,于是我的女儿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不少诗人的名篇佳句。第三,重视情境教育。晨光熹微中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会指着一弯下弦月告诉她“这就是残风晓月”,并顺带讲讲“十七八女孩儿手执红牙板”与“山东大汉手执铁尺”所唱出的不同风格的词,女儿从此知道了“婉约派” “豪放派”的区别。傍晚放学路上,我会 指着天边的晚霞告诉她“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并顺带讲讲“西风”二字不能代之以“东风”,“汉家”也不能代之以“唐家 ”,女儿从中知道了“炼字”。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女儿轻松愉快地记住了不少绝妙好词。我这一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女儿补上文化传统的一课,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弥补应试教育给女儿造成的知识空白。
在我的努力下,尽管女儿校内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校外却发表了好几篇诗文,也获得了几份区里的英语竞赛奖。但在应试教育的铜墙铁壁面前,我却时时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我不能不违心地逼着女儿去完成繁重的学业,考出不太坏的成绩,以免女儿受到老师的斥责。女儿实在太怕老师了。
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今天,我也要向全社会疾呼:救救应试教育下不堪重负的孩子们!祈愿考试制度尽快改革,祈愿天下的孩子们每天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走进学校。
深有同感!
俺闺女小学时候特别爱写作文,还当过小记者。上中学后,半小时要写出一篇800字作文,每星期写七八篇,凡是表现个性与灵气的作文都被老师评低分。为了保证中考语文拿到A+,她只好报名去补习应试作文。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受教了。
女儿的作文是我的心病之一。
怨我,当年找媳妇,怎么没去中文系兜兜呢?
我儿子十一岁了,他的作文常常常在班上作为范文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告诉我一个窍门,老师最喜欢好词好句,多多用成语用形容词老师肯定给高分。但我看他很多时候句子表达都成问题,简单的叙说都不是很通顺。阅读理解考题是我儿子的强项,他很能领悟出题者的心思,但对文学我真看不出他丝毫的兴趣,除非强迫否则不看任何有字的书。我也想通了,反正以后绝对不会学文科,更不会学中文,只要高考能混个高分,与语文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何老师提到语文标准化考试的问题,这确实很成问题。标准化考试始于美国,在标准化考试之前,法国人比纳和西蒙采用统计学技术创制了智力量表,智力量表其实就是测量智力的“标准化试卷”。以后它的基本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中的考试。
   标准化考试确实有它的优点,即客观性和公正性。但这是有代价的。要让试卷符合标准化考试的要求,题目首先要具备一个特征,即答案的唯一性。于是出题者就要想办法,使本来可以有多种答案的试题,变成只有一种答案的试题。也就是说,虽然汉语以及文学本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可考的内容却是有限的。所以再强的出题专家,也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美国人早就意识到标准化考试是有缺陷的,他们有他们改进和补救的办法。而我们是只讲标准化考试的优点,不讲它的缺点。再加上,高考在中国被认为是唯一客观公正的考试形式,标准化考试又符合这种考试的性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热衷于彩标准化考试的原因。
    在应试教育下,标准化考试弊大于利,尤其在语文、历史、哲学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应试教育的特征是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的考题怎么出,我就怎么训练学生。当然,在应试教育下,任何考试都会走样,但标准化考试尤甚,因为它的特点就是只追求判题的客观公正,为了这个目标,它可以把本来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变成有绝对标准的答案。也就是说,它是以牺牲文史哲这类学科本身的特征,来满足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的。训练学生适应这种考试的要求,结果就是禁锢他们的思想,扼杀他们的灵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标准化考试的害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回复 5楼 的帖子

谢谢支持!我是心疼我女儿遭那些标准化考试的罪,更心疼我们美丽鲜活的祖国语言被标准化考试糟蹋。这种应试教育的恶果已经显示出来了,语文得高分的孩子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都不尽如人意。我始终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就看他笔头能不能写,口头能不能说,答那些牢什子的标准化考题有什么用?
原帖由 橙橙 于 2007-11-7 18:25 发表
我也想通了,反正以后绝对不会学文科,更不会学中文,只要高考能混个高分,与语文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橙橙是否再想想。不学文科,不学中文,都可以理解。但因此断绝“与语文的关系”,就过分了。作为一门工具的语文,与同样作为一种工具的数学,有一个重大区别:人是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所以,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还是有关系的。写得华丽漂亮,也许是文人的事,但表达准确并具有条理,就是任何人的事情了,和文科理科,没有关系。
事实上,文章写得漂亮,与思维能力强,倒未必有关系,中国历来不缺文词华美的糊涂蛋。这说明一,读中文未必有助于训练思维;二,不应把学习语文与热爱文学挂上钩。
与泽雄兄意见相同,我也觉得橙橙对语文的态度过了。你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强,这证明他是有学语文的一定天赋的。不知道你孩子多大了,我觉得你可能对你孩子将来的前途断言过早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也不能完全否认标准化考试,语法、文学常识、字词句、阅读理解也是语文的一部分,完全不考显然是偏激的。
主贴说北京编的《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上的题目很难,那可能是个别拔高题有难度,但总体难度应该不大。现在小学教育难不是难在教材上,而是难在培优奥赛题目,那确实是个无底洞。只要家长不去追求比赛的名次,数学应该没那么可怕的。我儿子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数学,做《英才考评》上的题目,有挑战奥赛内容,如果不参加培优确实有难度,但这类提老师一般不做要求。
其实语文考的分数高未必就能成为文学家,考的不好的未必文章就写的不行,这其实与是否标准化考试无关,理工科也是一样的,考试好并不能说明动手能力强,有些能力考试是考查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