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穷人的孩子只占10%―20%说明什么?

  “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5日上午,经济学家茅于轼做客岭南大讲坛时说,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1月6日《南方都市报》)。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换句话说,教育是导致社会经济分化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机制。教育就像一个筛选机,社会向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阶层位置,而教育在对人们进行筛选之后把人们分配到高低不同的分层位置上。

  面对高昂学费,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子女受教育机会就会变多,而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子女获得教育的机会则会减少。茅于轼所言“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就是明证。

  穷人孩子在高校里所占比例少,只会进一步强化教育固化社会分层的功能,让社会经济不平等一代一代延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提高学费,只会让穷人孩子在高校里所占比例愈加减少。而穷人上不起学,必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阶层隔阂加深。

  当然,茅于轼所言,“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可问题是,提高学费尽管可以减少富人搭便车现象,但学费的提高部分能否增加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在目前政府主导的“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穷人上学的项目尚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这样一个不健全、不顺畅、无法保证穷人上得学的机制,能否担当起学费提高之后让穷人读得起书的重任?

  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这个现实告诉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越来越朝着强化经济不平等、强化社会分化的方向发展,穷人孩子在高校的这个比例,如何保证不会继续减少,如何保证扩大这个比例,比防止富人搭便车更重要。提高学费,对富人孩子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在目前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提高学费对穷人孩子的影响却是致命的。因此,必须先保证穷人上得起学,再谈提高学费。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攀
前一阵子参加保送生的面试,各高中保送上来的几乎清一色是富裕子弟,没有一个工人或农民子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0%―20%这个数字茅于轼是怎么得来的?
只在此云中,山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