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望子成“虫




  儿子读初中时,其班主任为配合学校某主题活动,曾嘱我写做合格家长,育合格人才”命题作文,让我这个整日在文字中讨生活的写手犯了难。20多年前还是未婚青年的我,忝列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纸上谈兵地写过几篇家教类文章,但身为人父后,自忖并不是一个合格家长。而犬子的吃相也不象人才坯子。合格家长合格人才两头不着杠,这文章如何写?但在家长期盼子女成材问题上,我倒有一点自以为是的小想法,姑妄言之。


        几年前曾与一“先富起来”的朋友闲聊,聊到子女话题。他说自己从小酷爱音乐,乐感甚佳,小时候吹过笛子,做过演奏家的梦,然生不逢时……他说反正现在有钱了,要给儿子买一架钢琴,再请个上档次的家教,以圆自己青少年时的音乐梦。我听后默然……当他问我本地有无好钢琴教师时,因是老朋友,便口无遮拦,答非所问地反问了他一句:你说今后中国还有没有监狱?他答:你这话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嘛!我又追问:哪你怎么敢肯定那时的监狱不是为你我的孩子准备的?倘人人都成李云迪式的国宝,国家还要监狱干什么?朋友听了傻了眼。


  为人父母者有望子成龙之心,乃人之常情。说实话,我又何尝不想让犬子长大后成为外交官、院士、CEO或名医、名律师什么的;如果当初生的是宝贝女儿,则至少也想弄个名模或空姐的干活。但这事决不是当父母的可心想事成。平心而论,孩子如有某一方面的素质、天赋或特长,且有这方面持续的兴趣和定力,老子一定尽其所能为他提供有利条件,真有必要的话,酱香老范这种好杯中物的酒鬼、红心黑肺的烟枪戒烟戒酒也行。但另一方面,也决不去做揿着牛头吃水或揠苗助长之类的蠢事。不过,老子还有一条底线,那就是你小子日后要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与人为善,否则,是当老子的作孽。故本人对子女成材的基本观点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而保底肯定要比上不封顶重要。这个本末绝不能倒置!是否成龙是另外的事,成不了也无妨,但至少要成一条能自己觅食、不侵害庄稼,且多少有益于农作物的益虫。事情就这么简单!


        曾国藩曾说:张之洞是做学问的,而我是做事的。言下之义是以干才自负。辜鸿铭闻此言当头棒喝:我看世上事,除了倒马桶,没有一件离得开学问。成材当然离不开学问。由此想到子女学习之事。《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夫子可谓最早提倡快乐学习的伟大教育家。我儿子和他的同学们如今却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如此风华正茂、桃红柳绿、青翠欲滴之年,却被什么中考高考、永无尽头的家庭作业、乌七八糟的课外补习弄得昏天黑地、暗无天日。这是哪门子育才理念和教育体制?遑论以人为本!如果儿子总是痛苦地读书,那么,这种书读出来又有鸟用?30年前,我读初中时因学习成绩好而被指责为走白专道路,如今儿子却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受老师的呵斥。我的青春期正值文革,缺衣少食倒也无所谓,最痛苦的就是没好书可读。儿子这代人托邓爷爷的福,从小适逢改革开放,吃好的、穿好的、玩时新的,但看到下一代如此痛苦不堪地学习,真是于心不忍。我曾许诺儿子:如果你觉得读书太痛苦的话,那在接受完法定十年义务教育后,不必读高中,届时出门拜个师傅,学一点诸如篾匠、油漆匠或杀猪宰牛、擦背修脚之类的技术或手艺。(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身有薄技。)劳动总是光荣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心安理得,优哉游哉。这样的话,儿子在父亲眼里不失为合格人才。而酱香老范培养了一个至少无害于社会的社会主义新人,庶几合格家长乎?


  鲁迅遗嘱中有一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老舍曾打算让自家的孩子长大后当人力车夫。我看犬子的腿肚子长得还算结棍,日后至少是踩三轮车的料。到时候,只要他能把车踩得又快又稳、且遵守交通规则,又不敲人家竹杠,并按时交纳管理费,也就是做做吃吃(鲁迅说的寻点小事情过活),老子可以无忧矣。如此这般,在德高如山、学深似海的校长和尊敬的班主任眼里,我这个家长的不合格和我儿子的不成材,大概板上钉钉了。



引自拙著《酱香杂记——地方文化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09-4-15 10:23 编辑 ]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老范是开明的家长。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开明出于无奈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家父对俺的初始期待,是做一个木匠。当年家父在上海某房地局修建公司做个领导,亲见木匠之吃香,遂生此念。可惜,俺满脑子都是“空头文学家”之念,遂蹉跎至今。
老范说得极是,且具深谋远虑。
现在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荣辱观似乎是一件逆水行舟的活了。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我以为请人给学生讲学千万不要请些明星巨头,应该请贴近他们未来生活道路的人,如较为优秀或有经验的学长,工程师,职业人员,不必都是佼佼者。因为佼佼者具有不可模拟的偶然性,如白诗不可学,读范文深以为然。
看到老范的例子,不觉想起自己的经历,
俺爹也是如您所说那种自己酷爱音乐却让儿子完成自己"音乐梦"的家长,从俺9岁开始就逼着我学小提琴,当时我每周末都需跋涉十余里到临镇的一位音乐老师家学半天,在家冬天缩脖僵肩夹琴于三九,夏天昏昏然挥汗拉练习曲于三伏,每有抗争,必得痛斥。幸得中考考上县中读书,遂越狱,此后五六年未摸提琴一次……
现在没有学琴的压力,倒是偶尔回老家事还会调调弦,自嘲般地拉一下以前的练习曲,不似当年惧怕了。

谢各位鼓励!

和拙文有共鸣者越多,越是中国教育(含家庭教育)的悲哀。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开明家长跟国宝一样少哈~~~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未能实施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好像孩子就是“我”优化版,也不想想孩子是否愿意成为“我”的转基因再生物,噫!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