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文选》教学思路(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文选》教学思路(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教学思路: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一、单元教学思路
我们把“重新发现母语”设计为《大学语文实验教程》的第一单元,目的是想在这里提醒,对于我们自以为非常熟悉的语言,需要去经历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的过程。重新认识和发现母语,既是这门课程的出发点,也是贯穿这门课程的核心线索。
怎么重新认识和发现母语呢?
这一单元的选文,从简单开始,简单到你会嫌它太简单,可就是简单的字、词、句,可以表达深厚的感情,蕴含丰富的信息,具有奇异的魅力。希望在重新认识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惊奇,激发起兴趣,慢慢滋生出对于母语的感情,培养起对于母语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单元课程目录
教中文(三首) 熊秉明
在语词的密林里 尘 元
爱的三种写法 张文江
论易之三名 钱钟书
现代汉语再认识 韩少功
第一课/教中文(三首)/熊秉明
一、教学思路提示
熊秉明的小诗,不仅篇幅短小,而且语言简单;不仅语言简单,而且诗质朴素。也许是因为在巴黎教初级中文的关系,熊秉明特别能够体会简单的字句、简单的语法的奇异魔力,他说这似乎回到和母亲牙牙学语的童年,“咀嚼到语言源起的美妙”。这是一句很重要的话,可以加深对小诗简单朴素性质的理解:简单朴素的性质,原来跟“语言的源起”联系在一起。
《黑板、粉笔、中国人》写的是日常的教书生活。
题为《的》的一首,就是因讲“的”字的用法而写出来的。
《这儿和北京》以一种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美。
二、作者背景资料
熊秉明(1922—2002),著名艺术家。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7年留法,先学哲学,后转入巴黎著名的茹里安画院纪蒙工作室学习雕塑。熊秉明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五十余年,以多方面的艺术创作赢得声誉,曾获法国棕榈骑士勋章。1999年,《熊秉明的艺术——远行与回归》巡回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云南昆明市博物馆等地展出。
熊秉明在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汉语多年,著有《教中文》诗集。这里的三首小诗,即是教中文所得。
三、练习题提示
1.《黑板、粉笔、中国人》为什么要运用重复的手法?为什么说“我似乎一天一天地更不像中国人了/ 又似乎一天一天地更像中国人了”?
提示:“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我是中国人”,语句的重复,同时也是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生存形态。诗人在汉语语句的反复中,见证的是中国人在非汉语世界中的存在。“不像”中国人是因为真正的中国人不会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简单的句子,但是作为在他国的汉语教师,正是这些简单的汉语句子的重复确立了他的中国人的身份,何况诗人从这些简单的汉语语句的重复中领悟到汉语原初的魅力。所以才有“更像”中国人的感悟。
2.《的》为什么要用很多的“隔”字和很多的“的”字?它们之间形成了什么关系?
提示:《的》用“隔”和“的”表达的是隔离与连接的主题,“隔”延宕着巨大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可是一个又一个“的”字,像一个又一个挂钩,把隔离着的连接起来了。整首诗就是一个长句子,这个长句子靠“的”字,一节一节、一层意思一层意思地连接下去,最后连接上的是“旧毛衣”,感情一下子就漫过了千山万水和茫茫的时间。
第二课/在语词的密林里/尘 元
一、教学思路提示
我们使用语词,常常并没有意识到语词本身是有生命的,是生长着的,是包含了丰富信息的。这篇《在语词的密林里》只是选了几个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你是个语词密林的有心人,你也能够观察和感受到很多东西。
二、作者背景资料
尘元即陈原(1918-2004),著名出版家和语言学学者,著有《陈原出版文集》、《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辞书与信息》等著作。
陈原晚年先后在《读书》和《万象》杂志开设专栏,以随感的形式,谈论古往今来的语词现象和语词演变研究中的点滴体会,后来结集成《在语词的密林里》和《重返语词的密林》两本小书。
三、练习题提示
1. “不诗”、“不笑话”、“不成语”是“语言游戏式的构词”,想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遇到过“语言游戏式的构词”;如何看待“语言游戏式的构词”?
提示: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留心注意生活中的一些构词现象,比如小孩子在学习说话阶段,往往每个语词前都会加一个“不”字,例如“不牛奶”、“不米饭”等等,可以讨论这样一些话题。
2. 分析一两个生活中的流行语词,看看能从中发现那些层次的、什么样的信息。
提示: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不同的新词语出现,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复旦版《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从中选择一些新的词语进行分析。
第三课/爱的三种写法/张文江
一、教学思路提示
汉字形、音、义结合,基础是象形,很多字是直接象形的,还有很多字是从直接象形的字中孶生出来的,从字的形状可以猜测字的意思。汉字的这种特征,对中国文化和汉族人的思考和想象,有着深刻的影响。
字形——字的写法,蕴藏着多少信息,蕴藏着什么样的信息,从这篇《爱的三种写法》可见一斑。
关于爱的文章,不可计数,但从爱字的写法入手来探讨的,大概就不常见了。读罢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叹服文章的奇妙、细密与深邃。
二、作者背景资料
张文江(1945—),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营造巴比塔的智者——钱钟书传》、《管锥编读解》、《渔人之路与问津者之路》等。
三、练习题提示
1. 以几个汉字为例,试试从字的写法,来思考其中的涵义。
提示: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美”、“家”、“好”等汉字,让学生从字的写法、从字的繁简体的不同写法来感受,来思考。
2.在你看过的以爱为表现主题的小说或电影中,哪些可以相应于爱的三种写法?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有感情地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第四课/论易之三名/钱钟书
一、教学思路提示
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其一,体会困难本身,就是阅读和学习的应有之义,不应该回避。其二,一时不能完全读懂,也没有关系,懂一点就好,以后可以慢慢懂。其三,即使一点也读不懂,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就此可以知道,原来还有一点也读不懂的文章和书;如果能因此而产生出一点敬畏之心,那就是非常有益的收获了。
一字多意,并且数意可以同时并用,“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成”,钱钟书在文中举了“易”、“诗”、“论”、“王”等字的多意,同时又与黑格尔所举“奥伏赫变”(Aufheben)比较参照。
易之三名,“变易”与“不易”、“简易”,是背出分训;“不易”与“简易”,是并行分训。易一名而含三义,兼背出与并行分训而同时合训。
二、作者背景资料
钱钟书(1901-1998),著名学者,作家。著有《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学术著作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钱钟书晚年出版学术巨著《管锥编》,跃上了他一生成就的高峰。《管锥编》的论述依托于十部中国古典要籍,是一部贯通文史哲、贯通古今中外的著作,也有论者说它是一座庞大复杂的迷宫。《论易之三名》是《管锥编》全书第一卷第一则,也可以看作全书的总序。
三、练习题提示
1. 什么是并行分训?什么是背出或歧出分训?举例说明。
提示:并行分训: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意思,这些意思不同也不冲突。如《论语•子罕》:“空空如也”,“空”可训虚无,亦可训诚慤。背出或歧出分训: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意思,这两种意思是冲突的,如德语的“奥伏赫变”一词,翻译为汉语是“扬弃”的意思,包含有“保存”与“抛弃”两层冲突的意思。
2.有论者认为,《管锥编》是“玩辞”之书。“玩辞”一道,属于现在所说的语言哲学。以本篇为例,说说作者的“玩辞”特色。
提示:“玩辞”在钱钟书的《管锥篇》中表现为对古今中外不同语言文献资料的旁征博引。
第五课/现代汉语再认识/韩少功
二、教学思路提示
《现代汉语再认识》是韩少功2004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演讲,演讲共三个部分:一、走出弱势的汉语,二、来自文言的汉语,三、创造优质的汉语。
韩少功在演讲中,从四个方面、三个指标来论证汉语的潜力和优势,他观察和体会到,“汉语正由弱到强,正在重新崛起的势头上。我们对汉语最丧失自信心的一天已经过去了”。但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还需要我们长期自觉的努力;否则,我们有可能沦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胡言乱语或者有口难言的人。
二、作者背景资料
韩少功(1953—),著名作家。他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等。
三、练习题提示
1.从语言上来说,什么是文明时代的野蛮人?
提示:“我想,他已经成了一个新时代的barbro,一天天不停地说话,但节骨眼上倒成了个哑巴。就是说,他对自己最重要、最入心、最动情的事,反而哑口无言。事情上,我们都要警惕:我们不要成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不要成为胡言乱语或有口难言的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就是不会用母语来说话的人,不会用母语来描述对自己最重要、最入心、最动情的事情的人。
2.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和你,和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提示:韩少功认为优质语言一是要有很强的解析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形容能力。前者支持人的智性活动,后者支持人的感性活动。一个人平时说话要“入情入理”,就是智性与感性的统一。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从个体来说,这是成为文明时代文明人的条件;从国家来说,这也是确定中国人与其他国家平等交流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