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大学排行榜”对当下学术共同体的侵害

我们现在讨论“大学排行榜”对当下中国学术共同体的侵害,是在承认“大学排行榜”并非一个完全不可取的新生事物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有关“大学排行榜”的批评,从来都是将“大学排行榜”作为一个合理存在看待的。问题是,抽象的合理存在与具体的排行榜内容的不合理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而不合理的内容又与大学的现实以及学术研究中的不合理因素相伴随,从而与中国正直学者的学术理想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才是我们要质疑“大学排行榜”的关键所在。   
    “大学排行榜”的制作者似乎有意将问题限定在排行榜本身的合理与否的范围内,然后以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理由(如为高考考生服务)来对抗和消解所有的指责。于是,“大学排行榜”对学术共同体的负面作用被置于脑后,“大学排行榜”演化成了一个评估大学,甚至学术水平的标杆,成了某种包含“颠扑不破的真理”的固有的规定性。这样的态度和做法就比单纯地排列和制作更可怕了。   
    表面看起来,“大学排行榜”仿佛是无辜的。当下中国大学和中国学术界的问题本来就是存在的,即使没有“大学排行榜”,它还是存在着。但是,“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使原来的问题更加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排行榜”的制作者可能会争辩说,北大的校长,复旦的书记都公开表示,并不在意排行榜上的排名,教育部的官员也明确了他们不搞大学排行榜的态度。这说明“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的影响并不大。没有影响自然就谈不上负面作用。可我们要问的是,全国这么多高校中,有几所北大,又有几所复旦?   
    据笔者的观察,当下中国的大学中,置“大学排行榜”于不顾者,可以说是绝对的少数(也许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更合适)。排行十名前后以及排在前五十名左右的大学对排行榜的热情最为突出。因为前十名似乎是一个“坎儿”,“列入”就上一个档次,而“跌出”好象下了一个档次。前五十名中的不少地方重点院校,更是视进入前“五十强”为光荣,为此而不遗余力。大学的形式主义当然不只在排名上,衡量的标准还有各种“数目字”。教授、副教授的数量,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比例,论文的数量,EI、SCI的选摘篇数,实验室的级别、规模(用数字表示),不一而足。如今“大学排行榜”出现了,大学的积极性又转移到与排行榜标准有关的数据上,有之放大,无之草创,一场新的数字竞逐游戏又开始了。而排行榜的制作者也因此成了众所倚靠的咨询专家。对排行榜的过分在乎,实质是形式主义在发烧,而这样的高体温,正好反映了“大学排行榜”对于当下中国大学和学术共同体的形式主义倾向的推波助澜。   
    我们之所以说,“大学排行榜”含有形式主义的内容,是因为它基本上是以外在的表象为标准的,而具体统计时,则是以“数目字”来表示的。笔者曾就衡量标准不明确和媚俗式的滥用“中国一流大学”的名词,批评过广东管理科学院武书连课题组的“大学排行榜”。[1] 这个目前影响最大的“大学排行榜”在形式与内涵之间,显然是偏重于后者。这里不妨再举一例。按照排行榜的衡量标准,同样的一所大学,在研究生数量不变、质量相同,也完全有资格成立研究生院的情况下,成立或尚没有成立研究生院,排名就可能在排行榜上相差好几位。换句话说,研究生院这个“形式”所占的权重远大于学生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由此可见,“大学排行榜”的确在与大学“互动”,但这种“互动”在当下,肯定谈不上是“良性”的。   
    我们承认“大学排行榜”的合理性,是基于社会的多元发展和多元需求,我们批评当下的 “大学排行榜”,不仅是由于它与当下中国大学的环境和学术的环境过分地协调,也因为它完全是站在学术以外来评价学术的。   
    当下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尚处于幼年阶段,许多的规则没有建立,合理的学术规范也还在讨论中,其内容即使是沉淀下来,也还需要一个逐渐认知和认可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非学术的东西就很容易向学术中渗透。拿学科建设来说,在我们的大学校长认识到学科是一个“大学的细胞”的同时,也在为过分学科化而付出着代价。现今的学科建设,充斥着各种形式的数据,各种外在的条件,所有的评价也几乎都是以数据来计算的。因此,大学也在努力向规模要效益,追求数据的不断增长、更新。在诸多评价、评估中,数据、数量充斥其中,独见不到学科中的具体的“那个人”的存在和影响,在笔者看来,这是大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误区,也是最需要反省的地方。但“大学排行榜”却在附和着这种偏颇。比如“大学排行榜”也有学科排名,但由于制作者并非学科的专家和内行,一旦排名,必然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以外在的数据来取人。现今流行的“大学排行榜”的学科排名标准概无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排行榜”不是为了促进学科的完善和发展,而是在有意迎合一种非学术化的潮流。   
    学术共同体是开放的,具有包容精神的集合体,它可以接受外在的评价,因为外在的评价也部分地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但就学术本身而言,学术的评价必需在学术共同体内部进行。像学科的学术排名,就必需由本学科的成员来评判和排定,学术以外的排名,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学术意义。其实,像学科的年度排名工作应是本学科相关一级学术研究团体的份内的事。它做起来并不难,只要给本学科的专家每人发一份调查表,由他们根据自己的了解,直接排定名次,然后将各专家的排名加以统计,结果公开就行了。这类印象式的排名,应该比数据更符合实际。   
    大学的评估,学术成果的鉴定,甚至学科排名,大学排行,从提高教育质量,教学与学术水平以及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的角度看,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排名、评估与评定方式、方法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指责和怀疑,是因为它流于技术层面的同时,也在侵蚀着学术的理念或大学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一条写得很好,它在强调质量评估和“建立独立的国家机构和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的必要之后,特别指出:“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2]学术的独立性,学校的个性与人们常常提及和认同的所谓文化的多样性,应是一类问题。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制定政策,厘定规则和订立标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原则和基础没有了,政策、规则和标准再完善、再规范,也没有意义。  

注释:   
[1] 参见尤小立:《何谓“中国一流大学”》,载北京:《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5年4月5日。   
[2] 参见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嘴上说不在乎心里还是很在乎的吧?否则弄那么多的数字化标准干嘛?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