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小学生活的回忆


??我是一九五三年进上海昆山路小学的,小学紧依着昆山路上的一个小教堂“景林堂”。我们学校的礼堂就是景林堂的布道大厅的底楼改建而成的,建国前它就叫景林小学。我们就在这个用教堂的底楼分隔开的教室里上课。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的2006年,我在台北国史馆阅读蒋介石档案时,才十分偶然地从档案中得知,1927年11月17日,蒋介石就在昆山路上的这个景林堂的礼堂里做过礼拜。十几天以后他与宋美龄在上海成婚。不久前,我回到虹口区旧居旧地重游时,才注意到景林堂门口墙上已经嵌上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介绍说,宋氏兄妹的父亲宋耀如先生早年就是这个教堂的牧师。这时我才弄明白,当年蒋介石为什么选择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教堂里来做礼拜。这些有趣的典故都是我们过去根本不知道的。我敢说,从读这所小学时开始,当时和以后的所有的校友与任教的老师,谁都不知道,在不同时期,蒋介石与宋美龄与我们曾经坐在同一个礼堂里。
??五十年代的小学生比现在的孩子要快乐得多,学校与家庭生活中都没有多少压力,重点与非重点中学的区分,在家长、学生与教师心目并没有占有那么严重的意义。我是在六年级毕业前填表时,才临时决定把华东师大一附中填写为中学的第一志愿的,因为我的好朋友填写了这个学校,我不愿意与他分手,于是就跟着填写了这个志愿。此前也没有与家长,即我的姑姑商量过。考上了,我与姑姑也没有觉得特别兴奋,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一不留神”才考上重点中学的。当然,华东师大一附中是全市重点,对我此后的影响确实不少,但这是后话。
??由于小学里的功课不多,我很早就喜欢上了读小说。刚没有识多少字,就要去读那些满页都是生字的小说,只能是半猜半读,居然也读了下去。当然,那时我心目中不知道什么叫文学,我读的第一本古典小说是《平妖传》,接着就读了《封神榜》,那还是四年级的事,这部小说的内容大多淡忘了,只记得特别羡慕那个反叛的小英雄哪吒踩在脚下的火轮。记得在读最后几章时,我就越读越慢了,因为我不想读完它,我有一种不愿意与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即将分手的恋恋不舍的感觉。接下来读了《水浒》、《说岳全传》,读这些书当然是不求甚解。五年级时,无意中被姑姑放在她自己枕头下的雨果的《死囚末日记》中的精美的铜版插图所吸引,忍不住读了下去,那位死囚在生前对生活的留恋,对青年时爱情的回忆,对死亡来临的恐惧,我至今还忘记不了,这部小说让我有一种深深的窒息感,它甚至浸透着我的心身,我几次想读下去,又没有勇气往下读,最终仍然没有读完。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就叫做感动,这就叫文学,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但这似乎也并没有使我幼小的心灵有什么伤害,并没有“中毒”太深,也许是现实生活本身太丰富了,也许文学小说的多样性,使我同时又被其他同样精彩的故事吸引过去了。
??到了六年级,我居然还读完了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我当然完全不可能理解小说复杂的内容,更不理解主人公对话中的冗长辩论,但不知怎的,我觉得那种辩论似乎很美,还不求甚解地知道了一个新名词“黑格尔主义”。我问来上海探亲的正在读清华建筑系的二哥萧默,什么叫“黑格尔主义”。他说他也不知道。我不愿意放弃这个好听的名词,在与同学争辩时,就会学着小说主人公的口气,指责对方“你是黑格尔主义者!”同学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又不好问,怕被我笑话他无知,一时语塞,我就得意起来。不过有一次,我与一位机敏的同学缪申争论,他突然拍拍手,反问我“你说说,什么叫黑格尔主义?”这回轮到我脸红了,我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我对理论的爱好是不是在那时不知不觉中,在阅读大人的书的过程中就种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靠的不是别的,靠的就是我享受到的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那时,我们有很多的空闲时间,老师与家长也从来没有想到对我们采取题海战术,来磨厉我们的考试竞争力,我们生活得自由而快乐,每天下午放学前,广播里就会播放一位小女孩唱的《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得多么的肥大,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那优美的旋律,那女孩舒展的、悠长的、单纯的、无忧无虑的歌声,永远地种在我的心田里。那时,至少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政治,没有革命,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后来我们民族经历种种苦难,我们天真无邪,只知道生活就是这么样的,正像《我们的田野》中歌唱的那样。
??二
??那时我们个性发展得很自由,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在上课时直呼一位教地理的女教师的姓名:“张婉英老师!我要发言!”而且声音很响,于是老师让我发言了。不过下课时她把我叫了过去,问我为什么不称她张教师,而是直呼其名,我说,我是在读苏联小说时得知苏联的学生都是这样直接称呼老师名字的。这位地理老师也没有批评我,只是说,以后还是要称她张老师,不要称她名字。
??还有一次,也许是三年级,我突然在上课开始以前,要求班主任经广雪老师让我发言,经老师允许了,我兴致勃勃地上到讲台,向全班同学说,我现在每天早上用的是儿童牙膏,这种牙膏是专门为我们儿童生产的牙膏,甜甜的,香香的,大家都可以让爸爸妈妈去买来用,真的非常好!于是全班同学都兴奋起来了,好些同学都举手要求发言,一位姓李的同学争取到了机会,也上台介绍他所知道的什么东西,他说的是什么我忘记了。那时的老师很宽容,也没有想到要压抑我们这些小学生的表现欲,一切都那么自然。
??到了五六年级时,我们的表现欲就越发强烈了,我与好朋友缪申决定要比试一下我们的辩论能力,于是我们决定上街去找人辩论。具体沿街找人辩论的过程都忘记了,但却记得我们最成功的辩论,发生在学校不远的百官街上的“少年之家”(当时区少年宫都称为“少年之家”)。我们要进“少年之家”去,但这一天并不是活动日,并不对外开放。我们一定要进去,看门房间的老伯伯只好去把少年之家的主任找了过来,我还记得那是一位高个子的男老师。他问我们进去有什么事,我说“我们要回家”。我们的理由是“既然这里是‘少年之家’,我们是少年,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回到自己家里来?”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高个子老师并没有训斥我们,只是说你们要进来就进来吧。我们两人胜利了,高兴地进了空无一人的少年之家,看了一圈,觉得索然无味,就出去了,其实我们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辩论水平而己。
??我要说一说我在小学生活中记忆最深的一件事。那是一九五六年春天,我在读三年级时,被学校推选为上海少年儿童的代表,与其他上百个小学生一起,登上了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正在上海友好访问的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在军舰上与苏联海军叔叔联欢。我记得我们这些小朋友被苏联海军士兵们包围着,一个叫鲍里斯的海军从我身后把我高高地举起。不知谁塞给我一束鲜花,我举起花束使劲地摇晃着,引来了许多闪光灯。我们在军舰上跑来跑去,兴奋极了。鲍里斯还带着我参观了他的卧室, 他在自己的床前做了一个睡觉的手势,我却误以为他要我睡觉,忙着摇手。他反复地做睡觉的手势,我反复地摇头。他还带我去了舰上的司令部办公室里,记得那个大堂里都坐着一群穿白制服的、佩带着金色肩章的光头的老将军。我戴着鲍里斯的海军军帽,进门向他们敬军礼,他们也高兴地把我这个中国小朋友抱了起来。两小时很快要过去了,我不愿意与鲍里斯分手,不让他看到我在伤心地流泪。分手的时间到了,鲍里斯向一位军官讲了几句话,军官简单回答了几句,鲍里斯就把他那顶帽子送给了我,我流着泪与他告别。这顶有着烫金俄文“苏联太平洋舰队”字样的海军无沿帽,成为令全体中国上舰小朋友最令人羡慕的纪念物,一直被我珍藏着。
??回到学校后,校长让我在全校大会上介绍我在军舰联欢的经历, 我讲得是眉飞色舞,同学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尤其讲到我害怕鲍里斯让我上床睡觉的事,全场的老师与同学都大笑起来。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没有发言稿,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当然,也更不懂得讲什么套话,能在几百个同学老师面前,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上半个多小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束,没有条条框框,一切都顺其自然,按一个孩子的天性,把他自己眼睛里看到的新鲜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告诉他想告诉的人们,就像给弄堂里的小朋友说话那样自然。现在想来,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这种胆量与自信,这也是当时更为宽松开放的教育文化环境所赐。它给予了我这样孩子以充分表达自己所见所闻的机会与可能性。
??三
??许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的生活已经淡出记忆,然而,小学生活却给予我一生中受用不尽的东西,那就是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我获得了培养与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兴趣与爱好的机缘,养成了对未知世界与知识的好奇。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一个在性格与知识方向上的可塑时期,只要我们不要用功利的竞争心去压抑它,摧残它,它就会在园丁的呵护下,自然地生长出来,就像是春天花园的小苗一样。记得歌德说过,“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想象什么是才能。”一个好的教育制度,就是一个能把孩子身上的勇敢的种子发掘出来的制度,就是能把每个孩子身上各自的特殊潜能自然激活的制度。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在反右斗争与大跃进以前的五十年代中前期,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孩子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我就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之一。(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在进入高年级时,社会上发生了反右斗争与大跃进的悲剧,这种浪潮当时尚还没有直接波及到我们上海的多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当下教育困境有着种种抱怨,这会使我不知不觉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拿来与现实对比,两年前,我曾收到四川亲戚一个孩子的信,他正处于我读小学同样的年龄,我就这样写了一封给他的回信:
??我们家的人就是很特别,不爱钱,不要享受,只追求知识,并以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一定要把这个好传统继承下来。要喜欢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知识的兴趣。我们在小学时功课没有那么多,大人也管得没有像现在这样紧 ,这样死板,所以我能从小就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好多书我都在中学以前都读过了。这时就会产生了对知识与世界的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带到了青年时期,一直保持到现在。后来,我在工厂里当了十二年工人,生活虽然苦,但始终充满乐趣,就是有那么多书陪伴着我。只有真正对知识有了兴趣,你才会觉得读书是多么有乐趣,才会理解运用知识可以使自己心胸与视野扩展得越来越远。说实在话,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是很失败的,老师早就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创造力都扼杀了,希望你能在小时就能多少知道这一点,并一直把对知识的兴趣保持下去。
??虽然信发出去了,但我确实对这封信能否启发他影响他缺乏信心。后来我寄给他一些童话故事书,不过他太忙了,无穷无尽的作业压得他连给我写信的时间都没有,更可悲的是,我后来还得知,他们四川那个地方的孩子,每学期都要交数百元的课外辅导费给学校,才有可能参加假日或晚上举办的各类学科辅导班,没完没了地从这个班赶到那个班,只有这样,才被允许听老师在正课上有意省略不说的知识要点,并获得分数合格!(据说,他们那里每个任课老师可以用这个办法一年挣到二三万元……)没有想到,现在的这些孩子不但成为老师的家长式权威下的驯服工具,而且进而成为某些老师敛财的方便工具,实在令人悲哀。如果这些孩子知道半个世纪以前,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有过与他们如此不同的童年,他们真会羡慕死了。即使他们听到当年那个小女孩用童稚的嗓音唱出的《我们的田野》,他们也不可能有我们那种亲切的感受。
??四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制已经变成了一种谁也奈何它不得的巨无霸, 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进入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怪圈而无以自拔。我们的教育能不能返朴归真?令人忧虑的是,一代又一代老师在他们自己的童年时代,就生活于这种不正常的教育体制的束缚之中,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体味自由的教育是什么一回事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跳出这个教育陷阱?
??我现在能做到的,只能是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想告诉人们的是,并不是只有发达的西方国家才有比较宽松自由的教育文化,在我们共和国的教育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宽松自由的时期,一个能让孩子们享受着生活并发展自己个性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孩子们的好奇心,自信心,对生活的自主的感知,对未知世界的体验的乐趣,都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茁壮地生长出来。
??我曾在不久前,给某中学的同学做过了一次历史演讲。我在开场白里说,根据我多年的体会,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在知识领域达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对知识的好奇心,这是人皆有之的,只要诱导它,就会自然发育出来,第二境界,是从知识中获得陶醉感,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中的陶醉是人生中最美的陶醉。第三,由此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思想力,那是一种经由知识与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解事物的能力,一种应对挑战的能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天生的朴素的好奇心,好的教育会呵护它,使它上升为陶醉感,并使这向思想力发展。一个民族能不能在文化上真正走向复兴,就要看我们的教育制度多大程度上能为学生创造实现这一目标的环境了。
??什么时候,我们能再回到那里,无忧无虑地歌唱着: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
景林堂(现名景灵堂) 昆山路135号



    景灵堂建于1923年,原称为景林堂(当时为纪念监理公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博士而命名)。宋庆龄之父宋耀如先生曾在此处任牧师。该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积为720平方米,1983年扩建为811平方米。有2层楼,3层楼各一幢。1981年更名为景灵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维基百科

起源
該堂是美南監理會在上海創建的第二座教堂,起初是中西書院的內部教堂,服務於該會在此創辦的中西書院師生。1882年,林樂知牧師(Young Allen)在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北的虹口創辦了中西書院。20世紀初,中西書院併入東吳大學,這裡就改辦東吳大學的法學院和二附中。

1922年-1923年,美南監理會在崑山路南側,原教堂斜對面,拆除傳教士宿舍,新建一座規模較大的教堂,當時曾是上海最大的教堂,可容納1000多人。為紀念該會著名傳教士、中西書院創始人林樂知而命名為景林堂。1924年元旦,由牧師江長川主持獻堂典禮。

1924年後,景林堂由江長川牧師主持。

[編輯] 變遷
1937年8月13日,激烈的淞滬會戰開始,景林堂所在的虹口成為戰區,信徒均逃往蘇州河以南,堂址被日軍佔用。幾經遷址,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原址。

1958年,中國大陸實行聯合禮拜,景林堂被定為虹口區4所聯合禮拜場所之一。

[編輯] 關閉
1966年文革中,景林堂被關閉,教堂內部遭破壞。

[編輯] 恢復
1979年,中國大陸恢復開放教堂,上海市在這一年開放了3座基督教堂:黃浦區**路的沐恩堂(原慕爾堂)、南市區大昌街的清心堂和虹口區武進路的滬北會堂。作為虹口區基督教聯合禮拜堂的滬北會堂開放於9月,位於武進路,原屬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不久因信徒人數增加太多,地方太過擁擠,於是在1980年9月改到景林堂,而將滬北會堂出租;1981年,景林堂更名為景靈堂。

[編輯] 建築
該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積為720平方米,1983年擴建為811平方米。有2、3層樓各一。主樓3層。

[編輯] 特色
景靈堂每周有查經聚會、青年聚會、禱告會、老年團契、讀經識字班、唱詩班練唱活動等。每星期日參加禮拜人數有4600人左右。

景靈堂的唱詩班成員有100多人,唱詩班歌唱水平較高,參加者經過嚴格訓練,合格者才能上台,星期日每場禮拜都有唱詩班獻唱。許多詩歌要求熟練背誦。

[編輯] 牧師
江長川
姚民權

[編輯] 著名信徒
宋耀如一家
蔣介石:1930年在此受洗,名字列在該堂名冊中。
[編輯] 事件
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宋家曾邀請當時景林堂的牧師江長川擔任主婚牧師,江長川認為蔣雖然按照宋家的要求,和別的女人斷絕了關係,並登了廣告,但手續尚未辦清,所以蔣的離婚是片面的,沒有法律依據,一再拒絕出席。因此蔣宋結婚只能請基督教青年會的總幹事主持。顧執中:《報海雜憶》

1932年元旦,宋尚節第一次在景林堂開佈道會,講章的內容是:勿貪戀世俗,免作羅得妻子的覆轍。聽眾相當踴躍,將景林堂擁擠得水洩不通,以至於原定三天的會期延長到10天,最後一天人數達到一千六、七百人,講台上站立許多人。這次五、六百人蒙恩,七、八百人決志每日查考聖經一章,而且組織佈道團。會後,上海各教會都感到復興的氣息。劉翼凌:《宋尚節傳》第三十四章,基督教福音證主協會出版 。而青年會及基督教協進會幹事余日章也公開放棄以往提倡的社會福音、人格救國。 靈 歷集光第四章


1934年,宋尚節脫離伯特利環遊佈道團後,在景林堂開三天新春佈道會,來者有千餘人之眾。劉翼凌:《宋尚節傳》第三十九章,基督教福音證主協會出版

[編輯] 景林廬
1922年,在建造新教堂的同時,在其南面的空地上建造一座5層公寓——景林廬,供攜眷來滬的監理會傳教士們住宿。這座公寓力求在有限的建築面積中爭取更多的使用面積,這一理念對以後上海住宅的變化和發展起過一定作用。這座公寓還是最早出現在虹口的五層建築。樹棻:景林廬

[編輯] 附屬小學
1911年,景林堂開始附設小學,名為景林小學。1952年,景林小學被政府接管後,改名為崑山路小學。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萧功秦先生说“当时更为宽松开放的教育文化环境”,然而1956年已经谈不上“宽松开放”,和苏联海军联欢,又何尝不是洗脑之一种?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小学生活却给予我一生中受用不尽的东西,那就是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我获得了培养与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兴趣与爱好的机缘,养成了对未知世界与知识的好奇。”
——萧功秦先生再三强调的是,当时存在一种“自由的环境”。我承认,一个孩子的观感,与现实不协,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萧先生是在回忆、反思,他仍然这么说,就太奇怪了。因为,好像并没有其他人与他持有相同的看法。而假如存在一种“自由的环境”,受益者就不该是萧功秦先生一人。
嘻嘻,英雄所见略同呀。我也正觉得萧先生不能为了贬低一个时代,而无味地抬高另一个时代。其实完全可以不要宏大时代背景,只从小时情景说事,可能更好看。至少不会引起读者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