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一位90后“少年中国”演讲

在座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你们现在看到我,可以确定,我胡灵雨一定是个女的。但你们对任何看到听到的事物都能确定它是真实的吗?

我今天的演讲和经验主义无关,但和现代中国有关。处在这个常常被批评没有充分民主和人权的中国,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呐喊,因为有时候呐喊就是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

我经常会在QQ邮箱中发现某种邮件,那是一些照片。照片上,有受了污染的水源,穿了好几年没洗过的衣服,有脏得发黑的脸,冻得烂掉的手,伤口上蠕动的虫子,拌着沙石的糟糠一样的粮食,好似经历过一场地震的住宅,破破烂烂的书本和家具,还有那些老人和孩子们绝望的眼神。

而这些邮件的标题是:这,是被我们遗忘的,背后的中国。是CCTV和新华网永远不会公布的现实。

而这件事本身,也是让我们多么心痛的现实啊。

很多人都说,我们读书,上大学,是为了前途。

但,我想问,是为了谁的前途,是为了什么样的前途?

我们身为中国的少年,身为当代大学生,是毫无疑问要去报效自己的祖国的,正如北宋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少年之报效中国,必须要先有少年之了解中国,有少年之感受真实的中国,有少年之认清中国现在缺什
么,而自己,又应该以此为中国做什么!

大家有没有注意,送给灾区的瓶装矿泉水,每一瓶的价格都可以买两斤大米,而且造成的白色污染,是骇人眼球。

大家有没有注意,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都对政治不感兴趣,只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保八口号变为一纸空谈的情况下,大家的荷包都在缩水。

像复旦这样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她可以给我们少年以充分的不羁的灵魂,给我们少年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和思考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尽管我们看到的弊端,不公,疮痍,很难改变,但我们少年之所以还能配叫少年,便在于,我们还年轻,还拥有着可以现在
就伸出手牢牢把握的灿烂前程,还可以决定自己的,甚至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未来。

最后,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他的小说《在路上》中的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怀着最初的梦想,带着最初的激情,感受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就让我们这些轻狂的少年,带着思考,为了腾飞的绽放的中国,上路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
意思能蒙出个六七分,只是这演讲讲得前言不搭后语,看着吃力。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奇怪的“少年”寓意,不该是演讲者自比的“少年”轻狂,而是期待卸下黄袍的“未来中国”的“少年”梦想。
彩色浆糊。
看文字我还是能分析一下文字的逻辑问题,如果是面对演讲,很容易被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你,之后听的仿佛就是演唱一样,词儿是什么忘记了
因为那天坐在下面做评委,只记得这个女生和其他跟着主旋律的演讲同学有点不一样,至少还讲些实话,就是少年先要认清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再来讲“强少年,强中国”。

但正如猜想的一样,她没有挤进前4名。

后来看见有同学传她的演讲辞上BBS,转过来想贴在上次一个贴的后面,一时间找不到,就开了个新贴。

凭良心说,我非常不喜欢梁启超的这篇文章。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 老木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与李大钊的那篇什么雄健的国民差不多,其实这些思想是很容易掉进后来的社会主义陷阱中的。相反,在英美的经典文献中(一个澳大利亚学校的网站上都有这些经典文献可免费查阅),从来就没有这种诉求,只有个人权利的诉求。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