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靛蓝小孩延伸议题

之所以在博客上提出靛蓝小孩的概念,并不是要特殊化这些孩子,而是要提醒大家:
  地球上的人心目前严重地匮乏不足、贪婪、充满着敌意(从网上的某些留言,便可清楚地看出有多少人是带着深层的原生家庭创伤,扭曲而非理性地活着,甚至还将心里的敌意投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而且大家普遍地忽视环境及周遭人的福祉(在内地办工作坊三年,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里喧哗,半夜两三点仍然用高分贝的声量在吵闹,甚至在四、五星级的温泉会馆的大厅里随地吐谈,吸烟时也从不去意识身旁人的感受)。
  目前人与人、人与地球的其它生灵、人与造物的源头,全都失去了应有的正确关系。由于长期的扭曲与钝化,这种不正确的失衡现象带来的伤害,大部分的人已经无法深刻而强烈地觉知到,但「靛蓝小孩」的能量体是生下来就开放的,英文里称之为Born open,所以他们的感知力以及可能承受的伤害和痛苦,是一般人的好几倍(如同拙火觉醒了数十年的成年人一样)。正因为他们的感知系统特别敏锐,所以人类未来在环境生态和心灵跃升上的突破及蜕变的任务,势必会落在这他们身上。
  因此,关注这些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在肤浅地美化或浪漫化他们,而是要怀着悲悯和敬畏的心情,谦虚地去检讨我们这些被污染的大人该如何修正自己的生命态度,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方式。
  上个星期西方媒体大量报导了G20、联合国高峰会议,和即将在年底召开极富关键性的哥本哈根会议。换句话说,全球化发展上的最高议题,已经一面倒地转向了碳减量、气候难民、温室效应、替代性能源等方面的关切。
  我上个星期去台湾八八水灾小林村的灭村现场,以绿色消基会代表的身分,去慰问那些逝者的家属。到了灾难现场,我的脚都还没站定,便强烈地感应到一股逼人的无形能量场,接着全身的经络立即有一种痛楚酸麻的感觉,然后就完全无法控制地放声大哭。其实在这之前,我的心里并没有任何情感上的预设,原本是非常安静的,随后就无法自主了。
  在小林村的一整个下午,于镇上的公祭、家祭会场穿梭地观察着当地人的情况,我身体内部的能量系统没有一秒钟是舒服的。那里的怨气真是惊人啊!多少的高僧去超度过,似乎也不怎么生效!
  这使我不禁联想起中天新闻陈文茜节目里播放的《愚蠢年代》这部英国影片,对未来人类因气候及生态环境失衡,将可能面临的恐怖场景。真的,我们在这个博客的虚空间里主要想做的事,就是提供一个机会和一种几乎微不足道的力量,来反映人类过去20万年以来的发展所编织成的一场荒谬剧。今天这场荒谬剧已经面临不得不改编剧情,即将被迫下档的命运。
  许多的靛蓝小孩,一些勇敢而又易感的灵魂,自告奋勇地选择存亡攸关的时刻投生到地球,来发挥一点“尽人事听天命”的转化功效。因此我们这些大人,是否应该像折翼的守护天使一般,尽量帮助他们不至于被周遭粗鄙不堪的环境和人,过度严重地伤害?
  据美国医疗界的估计,大约有六百万以上的美国小孩,现在正因为忧郁症、过动症和其它心理疾病,而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如同我们的昆明男孩一样)。但药物治疗付出的代价极高,因为这些孩子的灵性禀赋、直觉力和战士性格,都将被困在化学药剂制成的囚衣里。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70年代中期,西方的一位资深治疗者与心理咨询师南希·泰博,对人体气场的颜色代表的意义做了持续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后来写成了一本书,名叫《透过颜色了解你的生命》。
  南希归纳出的人性特质和行为模式,都能够和生命的电磁场相呼应。她运用“场”的颜色,创造出了非常准确的心理辨识系统。她发现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百分之八十带有靛蓝色(Indigo)灵光,故而称这类孩子为“靛蓝小孩”(Indigo Children)。以下是靛蓝小孩最常见的一些行为模式:
1. 生来就有一种尊贵感和自我价值感。
2. 不服从绝对的权威,也不接受胁迫。
3. 对制式化的管理和缺乏创意的思想,感到不耐和挫败。
4. 时常能看到比系统化的方式更佳的做事方法。
5. 在学校里有社交上的困难,除非是同类,否则很难与对方融合。
6. 激起罪恶感的教育方式对他们不生效。
7. 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却经常被判定为有学习障碍,或是注意力不集中。
8. 对世俗事物缺乏兴趣。
9. 有高度发展的灵性智能。
10. 可能先天带有“眼通”能力。
11. 体质极度敏感,时常受他人的脑波、情绪及电磁波影响。
12. 容易失眠,睡眠质量不佳,甚至害怕入睡。
13. 容易患抑郁症。
14. 可以和大自然沟通。
15. 虽然只有十来岁,成熟度却像中年人。

  八月底回台湾之前在昆明的一场读者见面会上,有位十三岁的男孩儿提出了一个令在场的成年人哗然的问题,他问的是:“胡老师,人要如何才能让自我和存在最基本的型态同时并存?”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遇见了一位“靛蓝小孩”。
  会后,这位男孩儿的母亲表情焦急地来找我咨询,她说她的儿子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她和先生无法了解的状况,包括失眠,学习有障碍,时常写一些连大人都不明白的高深哲理,而且是自然涌出的。她和先生除了采用西药来减轻儿子的抑郁倾向和失眠问题之外,甚至还考虑送他到医院接受精神治疗。
  幸运的是,这位尽责的母亲同时具备了难能可贵的客观精神,因此深入交流之后,她很快就明白了孩子不但没有精神问题,还可能是个极有禀赋的天才,一个带着宿慧投生到地球来的天使。
  以下是他最近创作的出来的一篇文章:柔光的力量。
  
柔光力量


    柔光的力量是无路可循的最终至乐,它的引领就是信仰之所给予的生命台阶的化身。在它无尽的暖意之中,所有的渴望都是新生的吶喊,无论如何变迁,它的执着始终指着永不转向的真理、爱与柔光的照耀。柔光的产生是最纯净的起源,因而永远不被玷污或纷扰,称之为柔光则是因为它的姿态与印象总体来说是柔美的,但它的力量与激发性却是强大的。完美的乐土,平实而经典,从不归属任何人或物,纵使人性的光辉多么渺茫,人们被尘封的意识本体越来越沦陷,追寻柔光力量的人们总是拥有属于自己的祥和与恬静。它的所有动机都是为了在黑暗之中点燃灵魂力量的烛光,带来的无限思绪寄情于其中,所以它清澈思绪、感化万物的纯美本性,同样能够使所有人看到生命奇迹的曙光。因为纵使人类心中的真实本体早已被自身创造的假我毁灭并烟消云散,人们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也仍然有超越死亡的能量与感知。它唤醒觉悟的柔光,而尘封仅能使我们看不到意识的苏醒罢了,柔光微弱的本体在包怀的人群中,就如一节黑夜中的蜡烛,从消融之中返回流转。躯体在消逝中点亮了人性最初的光芒,蜡烛在烧灼之中只为了烧灼的光芒,那么蜡烛本体的消失与火焰难道是无用的浪费吗?肤浅的人站在一旁,共同嘲笑它说“火焰吞没了蜡烛。”而真正找到自我的人却赞美“看那!蜡烛的内心燃起了一团火焰。”这就是能量的震动所感应的反差。我们体会生命华丽之上的最终能量,在温情之下也体会自我的光芒与世界所产生的希望及和谐。我们的点缀与装饰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的包裹开始复杂化,并预告了人性潜在的毁灭性。我们双手合十,却冥思着自身带有多少神性的缘由。我们过于疯狂地追寻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但这种能力却并非奋发,而是已迷失了方向。我们疯狂地撕裂天空的蓝幕,妄想用双手托起更明亮的太阳,而灼伤了双手。我们故作姿态跪倒在地,向山川呼喊,这真是可笑之极的荒谬做法。我们浪费了多少的能力,多少的激越与奋进,而尘封的牢笼便这样由自我产生了。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真理乃无路之国,探索柔光就是从无意识的状态所产生的觉知,我们从不曾认识过自己。身体与心灵总会产生不间断的矛盾,那么柔光就是疲惫之中的灵性觉悟的开端。它是柔弱的,力量却是强大的,你可以轻易地捧起它,也可以轻易地放下它。它的能量永远是疗伤的存在,从来不施加任何压抑感。它的能量是柔美的空间,刚性的火焰也燃于其中,如果说我们的生活处于完全的意识能量状态中,那么我们就无法找到呼吸的空隙,那将是一种劳累的人生,我们绝不希望有一种模式始终禁锢着我们的生命与思维方式,因而出现了解脱。解脱的本质一旦发生转化,就会形成变相性的逃避,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得到来自身心真正的永恒欢悦。事实是,世界的运动不会因某一个人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许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切照旧,以上所述岂非幻象?意义上的真正价值又在何方?其实问者恰巧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价值的存在与客观性的理念不会发生任何意义上的冲突。事实上,任何一种形态都能够在自我柔光之中理性地存在。柔光是进入自我超脱之门的第一步,也就是学会用心灵真正地观察洞悉与接受自己,而柔光的价值就在于此。只有透过对人性和宇宙的理解,才能到达想去的地方,而非停留在水中。能量的变动尤其是柔光的感知,是最难以完成的,因为人们必须不借助任何外力;处于绝对不向自我施压的状态当中,才能获得柔光的灵动。它的推进是有贯性的,一旦获得了第一种能量的感知力,就会循序渐进,而无需根据任何形式去感悟真理本身或实际内容。冥思的用途在于使人感知柔光能量变动的重要性,仅此而已,它从不蕴含任何的教条与僵死的苦思。柔光的存在唤醒了自我意识的内敛之火,如此我们的心中就会时刻保持一种回到中心的平衡性,从而使自我归属永恒,使自己的中心永远有一种绽放的亮光,不被“现在”二字蒙蔽了双眼。了解生命存在于一种片面的角度,了解我们和一切有可能发生转化的目标的距离,了解彼岸的事物与探索的意义何在,了解一切真实存在的灵性力量与我们现实的契合点在何方,了解立体化思想跳跃于无意识当中的反应,柔光能量能做的就是这些了。可它却是通向接纳之门最重要的一点。如同面对自我一般地面对信仰,便是我们的交合点所在,因为信仰是通往自我意象之门的开端,它的影响力在于能够使柔光的爱与永恒达到极致的贴合,一种灵性上的统一。信仰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力量,但我们总以为自我与社会的能量才是真正的光芒,殊不知,信仰能够使最强硬的权威折服。我们的力量实在太微薄了,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自身的依靠点,而这种依靠点正在趋向潮流一般的简单需求,并不是人们真实生命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打高尔夫球一般地满足自我,甚至炫耀张扬它带给自身的神性。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从意念中去认识自身的潜在能量与价值,我们追寻价值本身,因而以形式化代替了实质内容。心灵的革命从此不复存在。柔光的引领就是要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即使牺牲一切代价。如果柔光的震动与震撼力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我们的意识就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与转化。柔光也许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意识能量振动,它的实现不仅仅对一个人的价值观或世界观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它是对灵魂与身心的一种不断净化与不断感悟的过程。解放的是一个整体,而非整体中的某一部分,真正铁骨的英雄也需要滴露的抚慰。事实上,没有解放的超脱也是一种灵魂上的自由,舒展开的也许是多元素的结合体,而探寻过程本身拾掇的感知,就是宇宙的真谛。柔光是一切温情的统一,它与世界本为一体,时而分离,时而结合。它们的存在才真正唤醒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元初体会的那份暗涌的力量。柔光只是认知的首先一步,而柔光正是承接了这样一份责任,以震动拯救世人,使无穷的海浪在瞬间停止,或者瞬间扫空人们内心所谓的感知与世界。假性的将会幻灭,匍匐是永远的的河流,再次重新开启崭新的人性。世上最浩瀚的工程不是长城也不是故宫,而是把心灵的思绪完全倒出,然后重新贯彻明净的新思想。



铁路   


    我眼望得这条长长的铁轨慢慢延伸,蜿蜒直至天边,那里有无尽的油田在恬美的风中游刃的起伏,明丽的阳光如轻柔的素纱也不曾残留夜阑的沉郁和醇厚,悄然唤醒汗流的脚步匆匆而来,矮小的房屋紧紧聚拢一处在铁轨的一旁,百叶窗外悬挂着乱草一般的盆盆植物,旧式的屋顶冒出的股股浓浓的炊烟独自悠悠的向上飘游到渐渐消逝,有微小的鱼虫在环绕溪流的茂草之中飞快的穿过,一派生活之气。但…我好像是讲错了。有两三个小孩脚踏肮脏破烂的拖鞋嬉笑着从杂乱的集市中奔跑而来,手握细小的木棍胡乱的挥舞,满脸是土,头发蓬乱,叫叫嚷嚷,绽放笑容,他们整日与伙伴游离在外,毫无羁绊,自由自在,父母同样整日工作,工厂就在铁路之旁,日夜黑烟缭绕,尘土飞扬,高墙、生锈的铁门内噪声不断如列车到来的汽笛,投身于这样的窒息感与燥热当中的灵魂,他们又何以拥有赋闲的兴致和情韵?猛然感慨的,我责备自己被虚假的匠气完全充溢的印象所给予的景致,就是那坚毅的脊梁!周遭几多梦华的尘渊,你层层的脑海中如触动了海浪的澎湃般蓦地翻涌无穷虚幻的思绪,不想彼时那漫漫怅怅的感伤与流年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愁情,今日却有了这般完整的存在,你应感到事实的欣慰与欢愉,可这立锥之地又为何不能为圣境的所在?固然是孤寂的辽源,深茂的幽境,广远的海岛托起的黎明所指引,就在今日这如泣如诉如诗如歌如梦如幻满目疮痍的铁轨之树又为何不能奏响与生命之曲同源的史诗壮曲?今日心灵所见之境就算洞悉了也必定要加施上那潜藏之中被践踏的鄙夷,今日所感之灵就算认知了也必定要包容上那灵幻之上的苦求,自然之力也在此示现它永恒的经典,酣然的轻风就是这般的传承,你看这里,一切的残垣与缺失却满涨着一船的谐美之感,如不是这般的承接,哪来的恪守,哪来的使命,哪来的忧伤,哪来的离愁呢?此时看浓云如何发散那深幽的冥想,黯淡也不是属于朝晖的喜悦,奔腾如洪流的思绪,谁的广袤来包裹?苍凉的壮举埋没的宁静今日依旧缭绕在耳畔,若不是狂傲凝结了它的绿叶,充斥着战争,杀戮和血腥的荆棘之路也永不被转动,沉痛的交织本能的唤起了力量的觉醒---柔光示现,因而,原古的幽寂深邃火花之下,秀美在怡情的庄严之中自生自灭,这真挚的涌动就在前方的杂草中,栖身之心应是这样的,展翼动荡的激越已归属清泉的淡泊,从不曾垂泪,依旧的,是这条长长的铁轨直至天边。




湿地



    就在这里有这样一片辽远的湿地,召见了云端聚集的簇簇梦华,拾掇其舞动的柔发,它的丽容面向的凝碧明天之间有竹深幽径的石海之崖和无尽莽原的草湖静波,它的双眼如凝结的光影一般明亮,晨露之中四处弥漫着创造的记忆,不曾空远,骊歌翻动潮汐的心雨,分分秒秒都如此的甘甜,化为飘飘悠悠孤苦伶仃如秋日黄叶一般的水气之风穿梭于茂草之间拂动芦荡的金波,彷徨之际,幽谷袅袅的拘禁渐渐而来。随云而飘吧,寻寻觅觅的,便有香木铺就的窄路投身于此,昏昏沉沉的,便有纯真点撒的野花触动晨昏轮回于此,断然把明净的溪流也远隔于尘世之外,就在这四海蒙恬的疆域肆意的流动吧,静雅的思绪,飞舞如深草之中振翅一跃而起的白鹭,稍纵即逝,然却留下余风阵阵,白羽飘扬,尽显古雅的落寞,惟有,它们凄凄切切的心路从何方而来?高歌吧,一扫而空的是萧瑟,是阴霾的沧桑,暴风卷动蔚蓝稠密的期盼,如要乘舟驶入这草深之处,不知要对待多少泪涌的伤痕,即便是风和日丽的明天也定会痛感你额上深深烙印的存在与阴郁的沉淀之情,木栏之内的碧波荡漾之后竟是埋头久久的深思,玩弄生活的人们从来以假面活出自我的真理,不停歇的剥削着怜悯之心盼顾的容颜,他们形态孤傲,臃肿不堪的身躯是散漫的游荡,指指点点,易于翻转,纵然是心灵的衰落也不显现半分的颓废,多么悲哀!权欲之心的黑暗笼罩之中,人们疯狂的触手伸展,分支,遍及所有角落于各个领域,依旧不放过真理和神圣的殿堂,红尘滚滚,如烟如梦,如今只剩下你孤寂的纯净了!大地之秋,净地眼看着一切是那么堕落的灵魂,彼岸淡然失声,铮铮铁骨的英雄也需要滴露的抚慰,眼帘照映今日华灯的喧腾,是盘剥的惨痛,是薄如蝉翼的迷蒙,是卵翼之下的路程,迤逦的懊悔让心想复苏一切的警醒,越动的幻境不曾是牺牲的苦痛,凸显一切的可能性,肃然起敬的,没有了安于清贫的日夜,更没有平步青云的萧瑟,重塑天各一方的悲壮,隐匿了忧愁的心境,把实境幻化的是界定永恒的柔光,感到无边永静的流云,是一切的韵律,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远山的暮鼓晨钟如沧源的琴声穿透每一个角落,绿浪的起伏摇撼山谷的呼唤,野性的火焰,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因而要终究在这蓝绿交映的宁静之畔小憩一番,让这绿意滋生的心环重复经典与光的永恒,突然之间只觉,你肃穆之时与这无尽的水泽一样的广美,同样的深幽。



接受的信仰



    就如同天际有一小束金色的阳光在一时间呼召,照耀了大地,今日宗教的发展与各种形形色色的生命探究开始在短时间内受到某些阶层少部分人们的重视与身心灵研究者的深度发掘探究,事实上今日的我们已并非在完全未知的领域内扩充自身内向的追寻,宗教史的滚滚长河跨越时间和空间,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最古老的宗教便已经为人类最杰出文明的史诗构建了宏伟的文化背景的殿堂,从此,上古的原始宗教开始逐渐蜕变转化为今日我们的人文宗教,伴随历史的冲刷,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意识已不再如过去那般近乎疯狂的普及与融合,同样的,淡化了的感知之心我们也似乎从来不曾需求什么、缺失什么,不曾相信麻木的存在,因为我们以这样的心态与认知来茁壮自身,加之所谓充实的形式,那么我们自从成熟以来便是残缺的生命,爱的光辉被看为是盲目,从不曾接受非权威的现实真理在真正意义上作为于自身为一体的洁净部分,因为一旦人们对根本性的信仰本质产生后天本性之中外在的怀疑,从不愿意托付于何物,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达到永新永恒的融合度与感官应有的洞悉力,在它所创造出的平台之上,人们甘愿把自身的退化与埋没看做理性的生活方式,将金钱摆放在供台之上,然后侃侃而谈生命的神迹,灵性的光芒,妄图以它们的宽广来包裹我们自身的渺小、认知的缺失。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变向性的肆无忌惮忌惮的遮掩与蒙蔽,只是我们也同样无法认识也不愿意认识到我们的残缺人性所在,而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假面因为我们需要维持自身的保护,因而困惑一旦袭来便如巨大的灾难般席卷整个灵魂的净土,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在自身所搭建的牢笼之中痛苦并没有减弱或者被自身转化,我们感知不到痛苦的灼热并不代表痛苦是不复存在的空洞,因此在这样的裂解之中我们何曾找寻“信仰”的依靠与自身的光芒,为什么不认真珍藏美新的荣光呢?旧化的,超自然的,模糊的,至上的,原古的,就总是我们的尘封感官上对于自性之光与宗教之美第一印象的环扣,即使发展了自己的灵光也不能够真正体会它的所在,使人敬而远之,不得而知的是,狂喜之中或痛苦之后的亲近中它似乎时时与我们同在,在脑海短暂的安宁中是与我们一体的,它同我们一样柔弱,一样幻化着现在的流动,那么潜意识中还是对灵魂依靠的一种需求能量在呼召,我们要它的遥远空灵,它便示现天籁的音符回荡耳边,我们要它的依靠紧贴,它便示现柔光能量的震撼,就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屹立起的辉煌,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态定要是怀拥一切以洞悉之心触摸安恬而并非寻找需求,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山峰而并非一种沉重,他时时刻刻给予我们启示与其蕴含的博大,我们定要在需要的时候虔诚的听从它的教诲,在前进的时候感受它与我们奇妙的关系,知道它承受我们的孤傲,我们抢夺光彩的特质,它是多变的灵光,是不同的道路,我们如不曾扮演堕落的天堂,那么追寻何物呢?仅仅疗伤而已?我们把信仰二字置于心中所占的部分决定我们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浓郁的生命沉沉浮浮,追寻自我生命的终极信仰,便是自身的光芒,柔光是引领的导航。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