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信心从何而来?()

教育改革的信心从何而来?
(杨东平)
标签:教育改革 公众 信心 问计于民 改革共识 教育 分类:教育时评

    最近,温总理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征求意见,提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和学生关心的大事。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他提出的信心问题,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命题,也是非常真实和现实的问题。
    历时一年的《规划纲要》制定已渐近尾声。去年此时,教育部实行公开决策、问计于民,前所未有地向社会公开征求教育议题和意见,激起公众参与的热潮,一个月收到200万条各类意见建议。然而,此后决策之门重新关闭,不仅没有继续问计,没有预期中对各个专题的公开讨论,连工作进程的信息都讳莫如深,重新回到行政主导、内部人决策的老路。公众的热情不仅重归沉寂,而且平添失望。
    对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应当说朝野上下、社会各界已有高度共识。有人概括为“学生痛苦,老师辛苦,家长无助,政府无奈”。然而,尽管对现状不满,大多数人却认为改变不了,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学生、老师、家长、政府都日复一日地做着自己痛恨的事。因而,许多人对教育改革这件事是非常悲观的,理论上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在现实生活中却寸步难行,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危险和深层的悲哀。
    公众对于教育改革普遍缺乏信心,首先是因为没有形成改革共识,对改革的前景认识不清。教育改革与每一个家庭、孩子相关,而且人人都有发言权和强烈的参与意愿。这种“众口难调”的特点,说明由于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全民性,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全新的方法,需要最广泛的公众参与。没有公开讨论,就不可能辩明是非,也难以形成改革共识。时至今日,一方面许多教育基本问题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例如为什么义务教育要实行就近入学、不得按成绩录取学生、不得举办重点学校;另一方面,许多教育问题的求解、教育政策的制定,已不完全是理念之争,而是利益之争。在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是十分正常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机制使各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通过深入的公开讨论,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教育改革往往伴随着旷日持久的朝野讨论,而且成为大选中必不可少的辩论议题。
    信心来自公开,而公开来自自信。建立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心,政府首先需要建立对于公众的信心,要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敢于公开讨论大家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不能认为只有在政府握有万全之策之后,才能与公众见面,恰恰相反,“标准答案”应当产生在公开讨论之后而不是之前。这就是“公开决策”与“公示政策”的根本区别。
    当然,如何有效地公开决策和公众参与,是政府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的全新课题。那种短暂地打开闸门、泻洪式的“开放”,显然不是有效的参与方式。一个《规划》的制定,核心无非是对十来个关键问题的定夺,例如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教育行政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应试教育、高考制度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等等。请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这些专题进行深入、持续的讨论和辩论,包括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难道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吗?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一虎一席谈》、《锵锵三人行》等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能不能思想更解放一些、步子更大有些?我们自己的媒体能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