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2
- 帖子
- 5867
- 精华
- 1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2-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1:20
| 只看该作者
尤小立:如何当大学老师?
李欧梵教授是华语文化界的名人,他的书每有出版,必有书评接踵而至,这回的《我的哈佛岁月》也不例外。书评人还引用了董桥的话,说“在学术步步迈向庸俗化、商业化之际,李欧梵的存在,肯定是莘莘学子不可错过的风景”。
李欧梵是典型的哈佛出身,读书、教书,前后二十年,学术的起点和职业的终点,都在这所世界名校。有此经历,谈哈佛当然比读了几年书,就自称“哈佛才女”的人更有资格。
我以前曾看过几本关于哈佛的书,但要么是严肃得过分,而缺少了生气;要么是散淡得没有灵魂,总之是满意的少,失望的多。记忆中,有一本写哈佛的书,也颇能满足好奇心,但作者毕竟非学界中人,只能算是旁观者的描述了。
现如今,“走进”什么的句式的书,在坊间相当流行,如何“走进”大学呢?当然是要走进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了。我所说的“教学”并不是学校的教学规章,如果你到国内大学里了解一下这类规章,非把你吓坏不可,有的大学的教学条例,夸张地说,几近狱规,这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管理方便为原则的,实质上还是官本位。
我一直以为,大学学术水平的高下在于有“人”,用梅贻琦的话说,是有“大师”。哈佛也一样,它的东亚研究之强,强在费正清、史华慈这样的学术大师身上。在学问方面,是没有所谓“人多力量大”的规律可言的。我们现在不提人,而专提学科,仿佛一个学科比一个人强似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异化。因为不仅学科是人组成的,在学术上还有一条“铁律”:若干个二流学者加起来,是抵不过一个一流学者的。课题申请也一样,不管什么专业,没有五六个参与者的名字填在表格中,评审专家就不认可,美其名曰“重视梯队建设”。事实上,专家们也未必不知道,这些个参与者不过是挂名而已,课题批下之日,也是大家散伙之时。
李欧梵回哈佛任教,是基于哈佛的东亚学和汉学方面的知名学者韩南、宇文所安以及杜维明推荐。但仅有推荐还不够,还需要同行专家的鉴评和学校教授委员会的讨论批准。推荐制度,免不了人情,但在美国大学之所以屡试不爽,还是因为他们有完美制度下的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一个学者的声望、信誉和信用,是与学术生命挂钩的。你荐一个庸才可以,荐两个庸才人家就不认你了,因为你太不自重,缺乏信用不说,你的眼光也太差劲了。
李欧梵对大学是做学问之所的认同,与蔡元培所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恰相一致。在当下中国,这大概也属于理想主义的“传统之见”。因为许多“务实之人”,早认识到学问只是敲门砖,是第一步,外在的文凭、职称和随后的头衔之类,是第二步争夺的目标。于是,“经营”成了登临学术大厦的手筋,而教学与研究则退居其次。在李欧梵的“哈佛岁月”中,则完全不同。他读书时,是博览群书的,而教书时,也是废寝忘食。前后都只是一个“忙”字。不仅仅是哈佛有一流的老师,一流的学生,关键是哈佛有一套制度,一个氛围,这套制度和这个氛围足以让老师成为为学之士,学生成为好学之人。
两年前,看到一位日本教授在名片上写着孔夫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汗颜无比。现在看《我的哈佛岁月》中李欧梵先生对学问的孜孜以求,花甲之年而不悔,同样令我慨叹。这里面有责任心,但更多地还是“乐知”的本性。我始终认为,一个勉强读书或为职业读书的人,只能成为教书匠,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的教师。这是因为他(或她)不可能将知识中暗含的精神传授给学生。而好的老师,不该是仅能传授知识的机器,他(或她)应该是或多或少影响学生人生和人格的那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