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Sulfan:谁才是真正的剥削者?富士康,还是另有其人?
富士康跳楼的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个了,总之现在用十个手指来数绝对是不够用了。媒体网民汇集而成的主流意见对富士康的口诛笔伐不绝于耳,20世纪末几乎被全世界所抛弃的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此时又亡灵再现,它附身在愤怒的人群之中高呼:富士康就是旧社会的“血汗工厂”、“资本家”正在用敲骨吸髓的方式来“剥削”劳动人民。马列主义在20世纪的糟糕表演足矣证明了自身的荒谬,无需再做批驳。可是工人的贫困、绝望正摆在眼前,难道这真是资本主义必然的罪恶?这其中有太多的蹊跷值得我们去具体思考。
有人将富士康称为“血汗工厂”,指责富士康在奴役员工。且不谈真实情况,我们假设它真的是一个魔鬼工厂,作为员工你可以辞职,可以合法的逃离这个“地狱”,换到别的工厂去工作,这个过程没有人有权力阻拦你。至少从这一点来说,员工的确是自由的。当我们了解真实情况后,甚至会发现富士康其实难以配得上“血汗工厂”称号,这里包吃包住不说,厂区的福利设施也很完善,厂方按时发工资,绝不拖欠。即使在跳楼门期间,每天依然有大量员工涌向这里,这至少说明相比其他工厂,富士康的待遇更好更有吸引力,工人们更愿意选择这里来工作。
愤怒的批评者想必会说:每天要加班这么久,工资又这么低,再加上机械化的管理,难道这样待遇也算好?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相比其他工厂,富士康的确算好的,但我们也可以换种说话的方式:其他工厂的情况比富士康还要糟。也许在那里你会找到真正的“血汗工厂”,也许在那里你会发现自杀率比富士康还要高。如果我们依然把“跳楼门”当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不只是富士康出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出了问题。
现在问题变成了:为什么整个社会的工资待遇都这么低?有人会本能的把问题指向企业,说企业联合起来压低了工人的工资。这种说法无比荒谬,市场上有这么多家企业,同行又是竞争关系,让他们联合起来压低工资?这只有垄断机构才能做到。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全力节约成本是很自然的事,但成本不能等同与员工的工资。企业要缴纳各类门目的税款,花费大笔的公关费,这笔开销只能从工资上来平衡。比如本来公司愿意给员工5000月薪的,结果为了缴税只能给4000了。更糟糕的还有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这些花样,本来人家企业打算给员工4000的,结果现在又不得不要掏1000来交社保,这样一盘算,企业就只愿意给员工3000了。这3000里面还得扣掉自己交的社保,最后到手的也许就剩2000了。然而这笔名义上属于你个人的“社保”不仅无法随时取出,还面临着被拖欠的风险,最后能不能用的上都是问题。
每月发的工资微薄的可怜,但这还没完。另一方面,工人仅有的一点储蓄还在缩水,通货膨胀让票子逐渐变成了废纸。这边刚刚赚了2000,那边房价涨了1000,而且不光房子在涨,连吃的穿的也跟着涨。可以从物理学的相对运动类推,如果一种商品涨价是自己的问题,大家都涨价那就不是大家的问题了,这只能说明是票子在贬值。是谁在印票子?除了造假钞的和央行,没有别人了吧。这些新印出来的票子都赏给了谁?一边是维持固定汇率,高比例贴给了手里有美元的出口商和外国人,另一边是低利率、宽松的信贷政策,借给了大型企业、银行和各级政府。根本就没有底层工人的份。如果说个人储蓄还能及时转化为投资,用票子买个股票保保值,至于那份被强制封存数十年以上的社保,它几乎注定会在通货膨胀中泡汤了。现在,是谁在压低工资,是谁在变向征税,是谁在“剥削”,该有点眉目了吧。
那些竭力声讨富士康,要求其停业整顿,让政府老大哥去执行城管任务的人,请先回答下面的问题:是谁垄断了教育,让很多人散尽家产、负债累累,却没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是谁垄断了银行,滥发货币,压低汇率,制造通货膨胀,让人们的储蓄变薄了?是谁把持了上游经济命脉,使私企艰难发展,使社会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是谁在私企头上增加税收和负担,迫使他们压低工资?是谁强制企业和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强迫人们把近一半的工资收入交给他来保管?是谁集中控制工会,让工人丧失了集体议价权?归根结底,谁才是真正的剥削者?
在电影《鲁宾逊和星期五》中,鲁宾逊一个人被困荒岛,按照马列的经济观,他只能“剥削自己”,起初他每天忙于打猎、盖房,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将荒岛建设为私人乐园。后来,鲁宾逊终于找到了一个雇工星期五,过上了“剥削阶级”的清闲生活。然而“被剥削”的星期五却没有越变越穷,正相反,他逐渐积累一笔财富,最后星期五甚至打算买下鲁宾逊的房子。
由于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我不敢断言在没有政府胡乱干涉的纯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会是什么状态,也许他们一开始也会跟富士康的工作一样很苦很累,也许一些人也会去自杀,但是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这种苦和累最终会有回报。一个努力、节俭、进取的工人,最终会实现切实的目标,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像鲁宾逊和星期五一样,它能让你看到希望。然而在本世纪的泡沫中的中国社会,年轻工人的努力似乎仅够维持自身的存活,面对微薄的工资和不断攀升的物价,他们只能把更多的希望放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的积蓄被通胀抽光,甚至背上学业贷款,改善生活的前景显然是相当令人绝望的。也许我们可以猜测自杀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未来令他们感到希望渺茫。他们确确实实被剥削了,但剥削者不是富士康,而是另有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