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飞虎队员拍摄的二战中国的彩色照片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10-9-25 07:33 编辑

  新发现的这批照片,颠覆了我们记忆中的黑白印象,堪称关于我国的最珍贵的老照片
  编者按: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摄影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年》。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是第一次出现关于40年代的彩色照片,当时彩色胶卷也是发明不久;让我们感动的是,美国质朴的战士们对抗日的激情和对中国百姓的深厚友谊。蒙出版社同意,本报刊登部分照片,它们的颜色仍栩栩如生。据介绍,两位作者已有一位仙逝,在世的艾伦·拉森渴望再次来到中国访问、展览,但目前经费还没有着落。
  艾伦·拉森为中文影集写的前言
  中国,一个如此遥远的国度。只要在地上挖一个很深很深的洞,就可以去到中国了———孩提时代的我们这样深信着。因为中国在世界的另一端。
  2007年,当我漫步在卢沟桥上,回忆起1930-40年代那些曾与我们同校的中国男孩女孩们,仍恍如昨日。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的父母也熟悉他们的家人。等到我们更年长些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支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我和我的同学即将从高中毕业。虽然尚不到参军年龄,我们仍渴望参加对日本的战斗。
  1943年是我升入大学的第一年,从老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高中毕业后,我进入空军部队接受训练,10个月后,我所在的中队被编入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支援中国抗日的空军部队。
  于是美国大兵到中国去了———当然不是靠挖洞,而是飞跃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印度、缅甸和“驼峰航线”———来到一个与美国相距千山万水的战区。
  这本影集真实记录了我和我已故的战友威廉·迪柏先生(William L. Dibble)拍摄到的当时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些珍贵画面,以及我们与那些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共同战斗的难忘经历。
  中国编辑严湛谈发现经过
  在我儿时起的记忆中,反映抗战时期中国的历史图片都是以陈旧的黑白胶片展现的,所以对那段历史我脑海里一直是朦胧的、遥远的、黑白色的印象。当 2005年12月某日,我在美国朋友、飞虎队老战士艾伦·拉森先生家做客时,老人家六十多年前在中国拍摄的反映抗战后期中国社会和人文历史的彩色照片震撼了我,颠覆了我原有的印象。
  1943年,当拉森先生还是一个18岁的大学生时,他就应征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经过在美国本土数月的军训后,被分配到空军照相侦察中队,随后他所在的部队辗转万里来到中国云南,于1944年9月编入由陈纳德将军组建和领导的支援中国抗日的飞虎队———美军第14航空队。当时艾伦先生担任部队航拍地图绘制员,参与制作地图和海图供中美两国空军打击日本陆军和海军。那时酷爱摄影的他有空就利用他的两部柯达相机(Kodak Bantam 828和35mm相机)和他父母从美国寄来的柯达彩色胶片(Kodachrome)拍下了许多中国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
  当拉森先生第一次把上百张珍藏了六十多年的柯达彩色照片用幻灯机放映给我看时,展现在眼前的是我从未见过的、栩栩如生的彩色历史画面: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与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战时大后方的中国老百姓倾其所有支援抗战;飞虎队航空基地附近的田野和山峦景色秀美,当地农民在辛勤劳作;城镇街头一片繁忙的景象,市民和商人在为生活奔忙……其中,云南人民用血汗修造昆明军用机场的照片,令人震撼。没有机械化的设备,用人拉肩扛石头碾子,整平机场跑道,用锄头铁锤敲平机场路面,这是何等的艰辛和伟大啊!他们为的是支援飞虎队抗击日寇,为的是保障中国抗战战略物资生命线“驼峰航线”的畅通,为的是坚持抗战,不做亡国奴!
  更让我惊叹的是,这些上世纪四十年代拍摄的彩色胶片,色彩如此逼真,画面如此清晰,保存如此完好。直觉告诉我它们是十分珍稀的、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照片,可以填补中国抗战历史时期彩色摄影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了中美两国人民当年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侵略时,同仇敌忾,并肩战斗,谱写友谊的这段光辉历史。如此珍稀的彩色照片还原了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我想只有将它们公之于众,让世人分享其精彩,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拉森先生接受了我的建议,于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拜访做客孕育了我们出版本书的设想。拉森先生与其已故的、同样酷爱摄影的战友威廉·迪柏先生当时在中国拍摄的二百多幅彩色照片和数十幅黑白照片被选入本书,在此呈献给广大读者、历史学者和摄影爱好者。
  对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的发表,艾伦·拉森先生及其夫人玛格丽特·拉森女士、威廉·迪柏先生的遗孀玛丽·迪柏女士及他们各自的家庭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昆明空军基地三号宿舍里的地图绘制组成员逐渐和附近稻田里干活的农民熟悉起来。有一户人家的一个小女孩一直帮助我们,于是我们向男主人询问,是否可以为这个小女孩仿制一件和我们制服一样的服装,这家主人同意了。我们把制服送给了小女孩,为她拍了这张拿着棒棒糖的照片。我写信把此事告诉我母亲,她回信说她邮寄了一个玩具娃娃要送给这个小姑娘。


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察中队从印度来到中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约翰·弗里曼 摄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   威廉·迪柏 摄


我们几个人租了一艘小船游览西湖,照片中的妇女就是我们这次快乐游览的导游。   艾伦·拉森 摄


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彼此都充满好奇。他们不是中国孩子,似乎还能听懂一点我们说的话。我们访问了那里的几户人家,他们是从欧洲来上海躲避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日本人占领上海以后,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和产业,被监禁在虹口的仓房中生活,丧失了活动自由。   艾伦·拉森 摄


浙江,干农活的女孩。   威廉·迪柏 摄


 原来要送给那个昆明女孩的洋娃娃终于收到了,可我在重庆,上哪儿去找她呢?   据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的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我们联系到那个护士,然后把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艾伦·拉森 摄


杭州火车站距离空军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们有幸获得批准乘火车到几小时路程以外的上海去作一次旅行。我们饶有兴致地与站台上卖干果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艾伦·拉森 摄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和现在无异。 艾伦·拉森 摄


穿中国军装的日军战俘。   威廉·迪柏 摄
(转自《羊城晚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0-12-16 02:49 编辑

刚看到这篇文章,想转贴,一搜索,发现已经转过了. 那就转另一篇吧.

ZT 1944-1945: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简介:
这是一组珍贵的彩色照片,这组照片来自一本刚刚出版的书《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属首次披露。所有照片是艾伦·拉森、威廉·迪柏两人用柯达相机拍摄,时 间是1945年8月6日~10月5日。出版该书的是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编。据悉,艾伦·拉森居住美国,现在快90岁了。照片的另一拍摄者、他的战友威廉· 迪柏已于2004年1月31日去世。


序:
统治者总是擅长用一个时间点把历史人为地割断,从而制造出有利于他们的集体记忆。而影像无疑是制造记忆的最有力手段。我们所看到的1949年之前的 照片和影像,大都是破败的山河,衣衫褴褛的民众,以及火热的战争场面。这些影像的不断叠加与重复,在人们心中形成了牢固的印象,1949年是旧与新,丑与 美,落后与进步的分水岭。


然而当我看到飞虎队在中国拍摄的彩色照片,我立即被强烈的色彩,美丽的影像,热情的氛围感染了。这是1940年代的中国吗?看这些喜悦的脸,坚毅的脸,有尊严的脸,难道是“解放前”的中国人吗?


艾伦-拉森和威廉-迪伯,是两个美国小伙子,他们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远东,加入了陈纳德率领的第14航空队,也就是原先的飞虎队。他们随盟军 转战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用手里的相机和家中邮寄来的珍贵柯达彩卷,拍摄下当时的中国。60多年以后,他们的照片在中国结集出版,于是有了这一 本《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这些照片,除了一小部分拍摄的是军旅生活,绝大部分拍的是当时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滇池中逍遥嬉戏的市民,衣衫整洁的小吃摊摊主,辛 勤耕作的农人,技艺高超的木工,快乐的小男孩,穿着改制美军军服的小姑娘,还有用最原始的方式修建机场的中国军民。他们都长着一张快乐而有活力的脸。


以下是图片集的摘选:


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同盟国中华民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一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就和他的一位战友一块儿到飞机跑道上,他们站在一架鼻翼上绘着鲨鱼图案的P40战斗机旁相互拍照,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刻啊!(约翰.弗洛曼 摄)


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 摄)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 摄)


昆明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 摄)


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 摄)


如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时事新闻、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这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有几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观看昆明市区一栋大楼墙上张贴的许多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新闻(虽然我们并不会阅读)。这让艾伦回想起年幼时在美国波士顿市站在一群人中观看波士顿环球报大厦告示牌上用粉笔写的新闻的兴奋心情……(艾伦.拉森)


可爱的中国女孩(艾伦.拉森)


美军营房外,晾晒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威廉.迪柏 摄)


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艾伦.拉森 摄)


划船的姑娘(艾伦.拉森 摄)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艾伦.拉森 摄)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虎穴”是给住在昆明空军基地三号宿舍的中队成员观看训练影片和电影的地方。(艾伦.拉森 摄)



湖边景色(威廉.迪柏 摄)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艾伦.拉森 摄)


1944年11月间,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门口有一座用色彩鲜艳、用纸花装饰起来的大花轿子。由几个壮汉抬着去举行婚礼。(威廉.迪柏 摄)


洗衣的妇女(艾伦.拉森 摄)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 摄)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基地附近村庄,中国军人走在田埂上。“这是站在一个数年前修建的作为早期昆明空军基地美军防空掩体的土墩上拍摄的。它显然构造结实,但我们在那儿的时候,它尚未被使用过。”(艾伦.拉森 摄)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 摄)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威廉.迪柏 摄)


威廉·迪柏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工地的碾子上,在望着起降的飞机。(艾伦 拉森摄)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威廉 迪柏 摄)


堆放陶瓷缸的私营小店仓库,小孩在好奇地看我们拍照。(威廉 迪柏 摄)



战时日军侵入中国东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时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中国民国**迁至重庆,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当中国士兵驱赶艾伦和他的飞虎队战友时,这幢巨大的红色官邸已经留在艾伦的镜头里。(艾伦 拉森摄)



1945年8月庆祝胜利的重庆街道(威廉 迪柏 摄)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那时已经有这么好的彩色相机?真是想不到。
哲学就是教育
让人身临其境的文字和图片。非常亲切可人。
那时已经有这么好的彩色相机?真是想不到。
蝈蝈 发表于 2010-12-16 19:47
不是彩色相机,而是彩色胶卷。

估计彩色胶卷当时民间使用还很少,但是在军事航空摄影上已经大量用,这些飞虎队员是用了航空摄影用的彩色胶卷。
早先在别处看过其中的一些照片,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时普通中国人的形象,比1949年以后的普通中国人好多了,轻松、平和、开朗、自由。即便在今天,也不容易看到普通中国人的脸上有如此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