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我曾在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瑞典工作过一年

本帖最后由 梵谷 于 2010-12-4 09:58 编辑

大家看看这样的算法对不?

  我曾在那个传说中的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瑞典的一个实验室工作过一年,实验室有一对中国夫妇,经常去他们家蹭饭,就不可避免的会谈到工资福利税收住房等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是公司的研发机构,所以收入要比公司其他部门做技术的高一些。他们的税率是3 8%,确实很高(我不好意问别人的收入),但是这里面包括了10%的养老保险,另外公司还要给你交10%的养老保险,这两笔钱等你退休后都是你个人的收入。我们把公司为这个员工的支出做为总的员工的名义收入,税后减去你将来的收益做为真实税收,那么,这个员工的实际赋税率是25.45%。

  我再拿一个北京2007年度社保上限工资水平的人的收入来算一下一个北京员工的实际赋税率。

  北京2007年度社保上限9024元,假设该北京员工的工资就是9024元,员工要交的各种保险为9024*10.5%+3=950.52元,其中养老保险8%计721.82元存入员工个人账户,为员工的预期收入,交住房公积金1083元,最终也是员工的收入(买房以后就可以支取),扣个人所得税 703.10元,实际到手收入为6287.38元,这样一算,赋税率确实很低,(950.52-721.82+703.10)/9024=10.33%。

  但是在北京,公司还必须为员工交20%的养老保险,被社会统筹,还必须为员工交9%的医疗保险,2%的失业保险,40元的生育保险,计2837.44 元,这些都被国家拿走,实际上都是一个公司必须为一个员工所付出的代价。同时公司还要为员工交1083元的公积金,这也是员工的预期收入,所以该北京员工的实际赋税率为(950.52-721.82+703.10)+2837.44/(9024+2837.44+1083)=29.12%。

  同样的原理,名义工资为分别为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0000,12000,15000的北京员工的实际赋税率分别为26.96%,28.77%,28.48%,29.44%,30.12%,30.64%,28.48%,27.41%,26.25%。你说中国的赋税到底低不低?

  最关键的是,我们再来看看瑞典的福利制度。瑞典实行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福利制度,任何取得居留权的人的孩子每个月都能按时收到政府发的1200(好像每年都有变动)瑞典克朗的抚养费用,直到孩子高中毕业;所有阶段的教育都是免费,包括高等教育;所有的人都能免费就医;没有工作的人政府会每个月补助13000克朗,家里人均收入没有达到13000克朗的,政府也会补足;国家有完善的养老制度;高速公路没有收费。

     再来看我们,大多数公民没有医疗养老保险,生老病死自付,付不起可以等死;假装对民工关心,强制要民工上这些保险,但民工由于其流动性特点,而这些保险部分或全部不能转移,而实际上成为不折不扣的以公正的名义坑人;在义务教育实行了20多年后,才免费进行义务教育,而书本费还得自付;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穷人;公路收费,行业垄断等现象基本上每天都折磨着每个公民;同时你还得忍受政府公布的涨幅10%,实际涨幅80%的高房价折磨;你还得忍受政府公布的涨幅5%,实际涨幅20-30%的物价折磨;你还得忍受政府公布的涨幅12%,实际大多数不超过5%的工资涨幅的闹心;明明你的存款是负利率水平,可是你还得交利息税。最窝火的是,你明明过得很闹心,你还得说感谢**感谢*,做一脸幸福状的样子。
以下资料来自于网络:

“……欧洲国家普遍是高福利国家,税收高,但并不成为百姓的负担,相反老百姓能从这种“高税收高福利”的体制中获益,因此去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旅游的人,对当地人的灿烂笑容一定印象深刻,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愉。因为有良好的福利政策作为保证,北欧的公民才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丹麦的高福利

   公立学校是不用交学费的,而且对丹麦学生来说,政府每月都有补助,补助足以支付每月的开支。学生的成绩是13分制,6分就及格,11分以上就很不错了。而且电脑上网是免费的,这是北欧的福利制度,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得到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免费上网帐号,而且还能免费打印500张纸(每学期)。AOF是免费学习丹麦语的地方,不光是免学费,而且提供书本、铅笔,甚至免费的饮料,不可想像吧!这都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好处。在丹麦你绝对可以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一切都是自己做主…… ”

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

   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瑞典之所以平均,得益于高税收高福利:1995年,该国蓝领工人平均月收入15100瑞典克郎、白领20200克郎,其中要交所得税31%,大公司的经理则要交60~70%的个人所得税。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贴,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等”;“瑞典首相的年薪与一般工人相比,纳税后为2:1;首相住在居民区,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无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瑞典前首相费尔丁出身农民,任职时还抽时间回家务农”。

   80年代瑞典首相遇刺身亡,是由于一个人去看电影,回家路上遇刺。首相一个人去看电影,连个保镖都没有,令人难以置信。瑞典首相,上下班是坐地铁的。

   瑞典等北欧国家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社会民主党执政期间,瑞典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备、覆盖面最广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内容包括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人保险、家庭补贴、住房补贴以及社会救济等。公共福利的触角延伸到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创建了福利国家的典范,被称为“瑞典模式”。

   瑞典的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保障制度规定:产妇的产假为15个月,可由孩子的父母分享。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头两个月为原工资的85%;其后的10个月为工资的75%;剩下的三个月每天发给固定数额的补贴金。孩子满12周岁之前,如果生病,其母亲或父亲均有权留在家里给予照顾,照顾孩子的补贴为工资的75%。瑞典孩子原则上都可以进入托儿所,入托费很低,以前仅相当于实际支出的10%,其余由国家负担,近年来个人所付费用有所增加。孩子从出生之日到16周岁都可领取儿童补贴。金额为每人每月950瑞典克朗,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可以获得额外补贴。

    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保障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人人有份且数额相同,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要求。附加养老金,以一个人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促使人们终生努力工作。灵活的退休年龄,一个人可以从61岁起退休,但也有权工作到67岁。养老金以前全靠雇主支付,改革后则基本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瑞典公民都享受医疗补助。每年病人个人付药费不超过1300克朗,其他医疗服务不超出900克朗,超出部分完全由国家承担。职工生病后,第一天无工资,其后13天的病假工资由雇主支付(原工资的80%),14天以后的疾病补贴,则转为由公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原工资的75%)。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根据议会决定,失业补贴为原工资的75%。

    瑞典实行的全民社会福利制度符合广大劳动群众的愿望。这一制度以及累进制的税收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财富不均,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由于福利制度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收入较高的上层人士虽有怨言,但对这一制度本身一般也都予以肯定。

瑞典是全世界福利最好的国家

瑞典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住宅制度被列入社会保障制度。瑞典政府住宅政策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获得一所足够宽敞和舒适且环境优美的住所。社会已把获得够标准的住宅认为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权利。瑞典住房的数量和质量,都已跨入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行列。

一、公房建设与物业管理

瑞典公房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主要由公房经营公司负责。公房经营公司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筹建公司的目的是影响市场,调节供求,而不是去占领住房市场。公司经营住房的宗旨,是向社会成员提供价廉物美的住房,经济上自负盈亏,但不赚钱。瑞典有150万居民居住在由300家经营公司管理的80万套公房中,占瑞典全部住房的21%。

瑞典全国有一个住房经营公司协会,主要任务是加强地区之间联系和信息交流,研究如何改进管理技能。比如,公房管理如何运用计算机?如何改造旧公房?等等。各城市公房经营公司属市政府管辖,公司经理由政府指派,公司既承担公房建设,也负责公房经营管理和维修。

公房建设由市政府编制和下达计划,公房经营公司组织实施。公司十分重视住宅小区建设,从总体布局到各详细部门都有具体规划,对整个住宅区规模、道路交通、住宅与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立体结构与各种设备安装、地上与地下管线、室内与室外工程等都予以通盘考虑,并注意对环境绿化和空间的艺术处理。住宅小区直接为住房服务的市政配套工程和洗衣房、汽车房、公共用房和儿童娱乐设施,由建设住房单位负责费用,商卞店等营利项目由营利单位承担,幼儿园、医疗站、老年之家等社会福利事业由市政当局建设,住宅小区外的市政配套工程按法律规定由主管部门负责,如果有关方面发生争执由市政府协调。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物业管理人员参与意见,目的是保证住宅质量投资效益,并保证交付使用后便于使用和管理。这是一条成功的有利于物业管理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公房经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对公房进行管理和维修。公司分区分片建立管理机构,下则设管理所和管理点,管理员多数经过专业培训。每个管理员管房100- 300户,管理设在居民楼内,点上设有专业维修人员;管理所设在住宅区内,负责日常维修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的修缮项目或重大修缮技术问题,由公司技术人员协助解决;各级管理维修人员按少而精的原则配备,用工量小的工种(如换玻璃工、油漆工)不配备人员,需要时从社会上雇佣。

公房租金与维修方式有很大灵活性。住户可以自由选择室内装修的材料标准和厨房,卫生设备由管理所负责安装,其超标准部分摊在住房的房租内。对维修方式,住户可以自行决定,如果室内维修由住户自修,房租内就可以减去室内维修费用。

瑞典住房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各种房屋经营条件基本相同,经济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政策优惠,公房经营公司也不例外。在住房市场上,房屋供应超过需求,房客在选择住房地点,住房标准时,就有挑选余地。各种住房的经营管理者各自发挥优势,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吸引房客。

公房经营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特点和优势表现在:

(1)新建单元式公房比重大、比较集中,维修点分布合理,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管房。住户电话通知,维修车随叫随到。

(2)公司与房客联合会保持经常联系,听取意见,改进服务,同时定期谈判制定合理租金标准,一般比私人出租房的租金低。

(3)力求住宅区环境饲养和美化,如增添绿地、花木、艺术小品或公共活动场地等。

(4)为不同的房客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如为老年人提供代购物品、医疗服务等。他们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使所管公房质量越来越好,住房数量和住户越来越多。

二、合作社住宅与物业管理

瑞典全国合作住宅的建设和物业管理主要由全国住房合作社联盟(简称HSB)负责。HSB是一个全国性的住房合作社组织,由63个省、市级的住房合作协会组成。

HSB按照会员入会时间长短和储蓄额的多少,决定住户取得住房的次序。住房费用由住户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房价的70%为抵押贷款,利率按市场利率计算,偿还抵押贷款的钱是用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支付,这部分钱国家予以减免所得税,实际上是对买房人的补贴。分期付款的钱加上住房外部的维修费(室内维修自理)、集中供热费、公用水电费、污水处理费、卫生服务费、保险费以及设备维修费合起来,构成每年需交付的住房费用。住户搬进合作社住宅,就等于获得了永久的使用权。如住房需转让、转租、交换、买卖时,需要经地过基层合作社的批准,价格可以由双方自由协议。HSB规定了"买回"制度(收购会员要出卖的住房),以协助政府防止住宅方面的投机倒把。

HSB认为,住宅建设仅仅是一两年时间,而住户居住要持续60年以上。所以住宅的管理、维修、养护,为住户提供良好 的服务非常重要。HSB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从事管理工作,并注意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住房属于合作社员所有和使用。所以他们很重视发挥会员的作用。会员迁入新居后,就选举他们所信任的人参加管理委员会,其中有一名委员由HSB协会指派熟悉业务有经验的人承担,以便与其他委员一起,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管理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兼职的。大的合作社(50户以上)有时雇佣一名专职管理员,维修工作由协会和住户分别承担,室内的一些设备维修由住户自己修理养护或委托协会维修,室外,管理等比较复杂部件的维修由协会负责。此外,协会还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咨询,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居民爱护住宅和环境的习惯.

关于北欧模式的制度特征

北欧模式,很多人称之为“福利国家模式”,其突出特征是国家通过各种法定的福利保障计划形成一种体制,建立一种社会保障网,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度社会福利,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补助等方面,使个人不因生、老、病、残等原因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在芬兰,只要是芬兰公民,一出生就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人人都有接受终身教育的平等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享受免费教育。

北欧的社会保障虽比较健全,但经费并不是完全由国家负担。长期以来,瑞典、芬兰等国的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筹措一直是采取多元渠道,即由政府、雇主、个人和保险市场共同负担。当然,政府在社会保障资金上是大头,约占40%以上。在北欧国家中,社会保障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比较高,瑞典为35%左右,在芬兰达到38%。相比较而言,美国为18%、日本为11%都相对较低。

北欧国家的这种高福利制度的运转是以高税收为基础的,即高福利要通过高税收来实现,高税收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杠杆调节社会分配,保障国民的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了高税收,也就没有了高福利。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均实行高额税收和大幅度的累进收入税,以保证社会福利的开支。从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看,芬兰最高所得税超过50%,2004年芬兰的税收占GDP的比例达到43%,与丹麦、瑞典等其他北欧国家一道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高的。瑞典对现金福利也要征税,瑞典人平均要拿出60%以上的收入交纳各种税费,2005年瑞典税收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2.1%。高税收、高福利带来的结果是收入差距较小、社会平等感强,芬兰、瑞典均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



高福利有赖于公平的分配体制。经济的发展并不会自动地带来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一个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实现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公平的分配体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相对于财富积累而言,一个较为公平的分配体制对于保持社会公平可能更为重要。因此,北欧国家都非常重视建立一个促进社会公平的分配制度。



近年来,北欧一些国家屡被评为诸如“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最廉洁的国家”等称号,但客观地说,这些国家从综合国力上看,仍显薄弱,他们中大多国家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如,冰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家濒临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对北欧这些国家的制度特点和发展模式,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相对稳定的制度特征,又要看到其特殊性。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北欧的经济与生活  

    北欧,是童话世界。
    是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丹麦、北海小英雄的发源地挪威、圣诞老公公的故乡芬兰、拥有200多座火山的冰岛、也是诺贝尔的出生地瑞典。
  北欧,是模范世界。
  芬兰是全球经济竞争力冠军常客,丹麦属最佳商业投资环境,挪威与冰岛夺下最幸福国家冠亚军,瑞典有最适合人居的城市。
  北欧,是未来世界。
  瑞典喊出2020年要成为世界第一个无油国,举国正竭力发展替代能源,变成新一波全球竞争动力。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北欧调查报告,为你取经小国大智慧。看看把污泥变沼气、木屑炼酒精的未来能源,兼顾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马力性能的未来汽车,还有未来城市的面貌。
  在经济竞争力上,北欧五国经常领先世界各国。世界经济论坛(WEF)的2006至2007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芬兰、瑞典、丹麦囊括第2、3、4名,挪威和冰岛则分占第12和第14名。在此之前,芬兰曾经连续三年夺冠。而挪威更是在最近几年内,快速窜升为全球国民平均所得最高的国家,约6万美元。 在科技创新力上,北欧五国也是遥遥领先。而经济学人信息部(EIU)调查2002到2006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排行,瑞典、芬兰、丹麦分别是第4、5、7名,台湾位列第8。
  在生活质量上,尽管大自然条件恶劣,每年有半年冰天雪地,但还是由北欧夺冠。联合国2006年选出的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幸福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最优国家),依健康生活、知识水平、生活水平三项指标做评比,除了已经连续六年夺冠的挪威继续蝉联榜首、第2名是冰岛、另外北欧三国也都在前15名内。
  这一张张的「奖状」,无不反映北欧国家不仅有经济竞争力、企业界富创新力、人民生活快乐、环境又适合人居,要说「世界最强的竞争力在北欧」,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为什么这地处世界角落的五个小国,今天能够成为全球聚光灯下的国家竞争力标竿呢?
  五国总人口2500万,天边海角却胸怀全球
  北欧五国论大小,除了丹麦面积4万3000平方公里,比台湾还大一些之外,其余四国的面积都是台湾的好几倍。他们之所以谦称自己是「小国」,主要是因为人口单薄。人口最多的瑞典900多万人,最少的冰岛甚至只有31万人,五国人口凑一凑,只比台湾2300万人多200万人。
  正因为自认小国寡民,北欧五国非但没有锁国,反而不亢不卑,更加意识到必须张开双臂拥抱全世界,不能自外于全球化经济。
  在《维京宣言》(The Viking Menifesto)一书中,两位作者史崔德(Steve Strid)和安迪森(Claes Andreasson)提到,生长在蕞薾小国的北欧,应该是缺点,但因为人口少,本土市场小,愈能激发往外看的动机。这使得北欧五小国都非常国际化;例如,人民学语言很快、采用新科技很快、融入其它文化也很快。
  黄世嘉就指出,北欧五国人民平均都会「三语」,除了自己国家的母语,还精通英语,再学习另一种欧洲语言做为第二外语。 
  深耕教育及研发,知识经济取代资源倚赖
  其实过去十多年来,北欧五国也面临传统产业因成本考虑,而外移东欧、印度和中国大陆的问题。为了成为仰赖知识的经济体,北欧五国莫不积极投资于高素质的教育和创新研发。
  例如,瑞典的研发(R&D)支出比例高达3.7%、芬兰为3.5%、冰岛2.9%等,五国的研发支出比例,不仅都高于欧盟25国的平均值1.86%,更超越英、美、德等大国。芬兰更喊出,2010年研发支出会达到4%的目标。
  芬兰前总理利波宁便曾直言,芬兰从一个仰赖资源的国家,发展为仰赖知识的国家,就是教育和投资于研究发展的结果。
  丹麦北方有一个奥尔堡(Alborg),是无线通讯网路的研究重镇,包括芬兰的诺基亚、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等国际重要通讯业者,在市场激烈竞争之下,仍都愿意加入这个共同研究聚落。
  奥尔堡大学无线电通讯软件中心主任寇奇(Peter Koch)表示,共同研究是希望吸引国内外人才,相互激荡创新的想法,以补丹麦传统产业外移的空洞化危机。
  事实上北欧的科技实力,从电信、重工、军事科技、汽车业等,近百年来一直很强,例如Ericsson、NOKIA、VOLVO、SAAB等品牌早就世界闻名。加上持续不断的研发能量,北欧五小国的竞争力,正是来自开放取胜的大格局,与不惜投入研发经费的深耕策略。
  高税赋、高福利,从摇篮到坟墓全都顾
  北欧五国是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高所得、高税赋,却也高福利。因为北欧政府拿了人民的血汗钱,甚少传出贪污、腐败,反倒建立了殷实的社会安全网,一手照料每位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大体实现了〈礼运大同篇〉里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乌托邦境界。
  从北欧国内的许多相关调查都不难发现,他们快乐的泉源,都不外是抽象的家庭、健康、友谊、信任感等因素,而不是拥有大笔的财富。
  吴祥辉在《芬兰惊艳》书中提到,芬兰约三成的国家总预算,使用于社会福利。 而芬兰的学龄儿童,平均每年领取1万欧元的政府补助,到24岁前平均每人花费的国家社会福利经费,超过16万欧元;几乎可说终身免费教育,教育支出只占家庭支出的1%,教育支出都由政府一肩揽下。
  主持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排名调查的经济学家罗裴兹克拉洛斯(Augusto Lopez-Claros)表示,北欧五国因为「总体经济环境健全,公共部门透明又有效率,政府预算与施政优先级十分吻合,」所以才能屡屡在竞争力评比上名列前茅。

高福利的另一面

  按照咱们的思维,世界杯在德国举办,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到来,正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大好机遇,各行各业还不加班加点,铆足了劲儿连轴转?但在德国,这里的人却并不这么想。因为,在他们的思维观念中,即使可以拿到双倍的薪水,加班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

  昨天,吃厌了洋外餐的我打算买点中国方便面“犒劳”一下自己。但跑了好多商店都关门。一打听才知道,德国商店和超市在周末通常是不开门的,因为员工也要休息。更何况,昨天还有德国队的主场比赛。世界杯期间,许多商店都特意调整了营业时间,但顶多也就是营业半天,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很照顾外国人的情绪了。

  德国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国家通过高税收来平衡贫富差距。高福利当然是好事,但也难免产生消极的作用。按照德国法律,失业者仍可以拿到原来的基本工资,而在德国工资结构中,基本工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奖金和加班费是很少的。

  凭借每个月的失业金,失业者的日子就可以过得相当惬意。离我住的地方不远的街角处,总是停着一辆吉普拖挂的房车。车主人在两辆车之间安放了一个足球球门。球门里吊着一台电视机。每天路过时,都可以看到那位老兄,一边悠悠然的喝着啤酒,一边观看着世界杯的转播。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位失业多年的德国工人。丢了工作,丝毫不影响他和其他人一样享受世界杯的快乐。

  有资料说明,同样的岗位,一个拼命工作与一个失业在家的德国人,收入差距可能不会超过两三百欧元。每天要多付出8小时的辛苦,收入却与失业者差别不大,宁愿拿救济在家闲着也不愿工作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在德国近些年迅速增加的成百万失业大军中,有人拿着救济金周游世界,有人进入大学当起了学生,从而享受国家更优惠的政策。他们许多人并不是没有就业机会,但就不是愿再工作。

  想一下:德国人一般的工作都不想干,谁还愿意额外加班,去挣那份辛苦钱呢?(武汉晨报记者张琳德国报道)

澳洲的社会福利现状:
高福利伴随整个生命

很多人都说,澳大利亚是人间的天堂,除了这里悠闲舒适的生活,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誉满全球,即使是高福利的美国也无法与其相比。

澳大利亚人所享受的福利可以说伴随你,“从摇篮到坟墓”,涵盖方方面面,从孩提时期到老年,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受到福利制度的关照。

婴儿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最高额为每两周342.8澳元的儿童抚养费。澳大利亚人为了充分享受政府的这项政策,同时也使自己在抚养孩子的成本上更为节省,合理,通常也要进行“税收筹划”。他们的最佳选择是生养3个孩子,而且这3个孩子的出生时间间隔不能太长,这样,老大用过的一些物品如儿童推车等,老二、老三还可以接着用,十分经济合算,也能使政府给予的补贴有所结余。所以,澳大利亚在养孩子上有“一个赔,两个平,三个赚”的说法。走在街头,时常看到这样典型的小家庭:一对年轻夫妇,手里牵着老大,怀里抱着老二,婴儿车里躺着老三。

澳大利亚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上公立学校的教育都是免费的。当然对于上私立学校的,政府不予补助。到了大学时,澳大利亚公民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无息信贷款,毕业后再还贷款。

成年人参加工作后,如果遇到失业,视不同情况享受不同的失业救济金。单身无子女的为每两周380澳元,单身有子女的为每两周411澳元,等等,每两周发一次,可以保证失业者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当然,政府的社保部门会经常根据失业者的情况和技能,推介新的工作岗位,遇有比较适合的工作岗位时,失业者是不能拒绝的。

即使人到老年,还可以及时领到社会养老金,每两周为440澳元,这样的水准可以保证你过上温饱乃至小康的生活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有很好的医疗保障,所以,澳大利亚老年人基本由政府赡养,没有人到老年后的忧虑,子女也没有赡养老人的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压力。当然,这也形成了澳大利亚人的亲情观念比较淡薄,儿女几个月不来探望年迈的父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社会保障应有尽有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10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建立,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新移民到埠后马上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保建及家格津贴等福利。目前,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已覆盖全国各地。澳大利亚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澳大利亚社会保障津贴种类全面,主要有:
孩子助养费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5,000澳元便可以领取,每两周约50~300澳元/人,金额取决于孩子的年龄,数量和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

特别救济金发放给生活有困难的人,新移在其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而导致的状况改变时才可申请,每两周约330澳元/人。

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每两周约330澳元/人。凡在工作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人均可以领取,但新移民要等两年才有资格申领。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为了让那些谋求改善就业机会正在接受教育、培训或安置的失业者能得到足够的收入,以便维持他们自己和家属的生活,用“寻找工作补贴”和“重新开始津贴”计划使他们参加或重新参加就业得到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明显地提高单身家长(主要是母亲)的就业和培训机会。还有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给予资助的项目,目的是在提供收入补贴和其他补助的同时,鼓励自助和经济独立。

养老金享受养老金的男性至少满65岁,妇女至少满60岁。养老金领取的多少将根据个人收入、资产而定,并要满足居住条件的要求。养老金的领取者的配偶,即使本人无资格享受养老金,也可领到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人可以得到优惠的医疗药品和其他卫生保健待遇,其他的优惠还有减收交通费、地方税、电费和汽车注册费等等。

分娩津贴每分娩一个孩子时,可得到950澳元的一次性分娩津贴,以帮助为新生儿增添用品。

此外,还有学习津贴、疾病和伤残津贴、灾难津贴、边远地区津贴、寡妇津贴、看护津贴、配偶津贴、电话津贴、房租津贴、交通津贴、托儿津贴等。

尤其不得不提的是澳大利亚的医疗福利制度,实在让人称羡不已。国民保健(Medicare)是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保险计划,新移民可以即时享有大多数免费医疗服务,国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费公立医院的治疗,国家将会为病人支付:看医生的费用、在公立医院手术、住院(包括药品和饮食)的费用,通常情况下,开业医生和医院与政府实行统一结帐,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费。

国家虽不会为病人支付买药的费用,但政府通过“医药补贴计划”对许多医药处方给予补贴,低收入者(家庭年收入不超过24,000澳元)在药房购买处方药时仅需支付2.60澳元,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

高额个人所得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享受着“从摇篮到坟墓”一系列的社会福利,行有车、住有房、病有医、老有养。殊不知,这“天降馅饼”的好事,都是建立在名目繁多、数额惊人的税收基础上。

澳大利亚的所得税收入居各类税收之首,1998年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58.2%。据了解,澳大利亚一般居民的年收入为3万~5万澳元,一个年均收入6万澳元的家庭,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将达到1.55万澳元,再加上消费税、保健税等其他税项,逾6成收入将被“充公”。余下3成多的收入,在扣除房屋货款、汽车货款及其他消费性货款利息和子女的教育支出后所剩无几。所以说,澳洲人所享受的社会福利,主要是来自于自身的付出,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当一个财政年度结束时,每个澳大利亚有收入的人(包括非澳大利亚居民)都必须向税务局主动申报全年收入,税率一般为17%至47%,即使个人年收入低于免税额6,000澳元,也须向税务局申明,与此同时,纳税人如符合低收入家庭、多家庭成员赡养、个人小生意等条件的话,可以向税务局申请退回部分或全部税金。

澳大利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单位/澳元
年计税收入 应交税
1~6,000 0
6,001~20.000 税率为17%
20,001~50,000 2,380的固定数+30%的税率
50,001~60,000 11,380的固定数+42%的税率
60,001及以上 15,580的固定数+47%的税率

澳洲税务协会的调查结果表明,纳税人所承受的税项比10年前增加不少,尽管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确有一些税额同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与新开征税项的数额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税务专家指出,人们刚刚欣喜于自已腰包里的收入增加了,接着就沮丧地发现在缴纳了各种税项后,总收入实际上不增反减,这或许就是享受高福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本帖最后由 梵谷 于 2010-12-4 10:50 编辑

以下资料全部来自网络:
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
作者杨启先(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副会长)

如果全世界多花些时间来调查什么实际有用什么没用的话,经济争论就会越来越少。几乎各地都在对如何将市场力量与社会安全结合起来进行激烈争论。左派要求加强社会保护,右派却认为,这样会破坏经济发展,增大财政赤字。

但是,在研究丹麦、芬兰、冰岛、荷兰、挪威和瑞典的经济成功后,讨论可能会进一步深入。虽然区域经验不能直接转让,但北欧国家确已成功地将高收入水平的社会福利、稳固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结合起来。它们还实现了高标准的管理。

诚然,北欧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别,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消费水平较高,而芬兰和冰岛相对较低。然而,美国国家税收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北欧国家的这一比率却超过了30%。

高税收能够为全面国家保健、教育、养老金和其他社会服务提供支助,导致贫穷水平较低以及最富裕家庭和最贫穷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美国,20%最贫穷家庭只领取总收入的5%,其收入占国家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相反,北欧国家20%最贫穷家庭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10%,大约为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半。

美国保守党认为,大型公共部门效率低下、管理不善、腐败成风、官僚主义严重,而支持该部门所必需的税务却降低了经济效益。但是,诸如此类的每种说法均遭到北欧经验的驳斥。

想想效率低下与浪费的诉求吧。由于政府提供国家健康保险资金,与美国相比,北欧国家人民寿命更长,婴儿死亡率更低。北欧国家人的寿命接近80岁,而美国人为78岁。美国政府不保证实施全国健康保险,数百万家庭过于贫穷,自己无法投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制度过分依赖私营部门,显示出效率低下,美国较之于北欧国家(11%)向保健投入了较大比率的国民生产总值(14%),但所获更少。

同样,尽管美国社会福利开支比北欧国家更低,其占国民收入一定份额的预算赤字却大得多。美国在公共部门花费更少,但其税收甚至比花费还要低。

北欧国家的高税收却没有阻碍经济绩效。北欧国家并非以所得税为主,比如美国, 而是以增值税为主,增值税的收入金额相对较高,逃税比率相对较低,对经济的失真反映较少。

保守党认为,大型社会福利国家减弱了工作和储蓄的激励机制,北欧经验证明这是站不住脚的。北欧国家的国民储蓄平均为国民收入的20%以上,而美国大约为10%。

另外,近年来北欧经济增长与美国类似,而收入水平比美国平均水平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北欧国家每周工作时间更少。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北欧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挪威人均收入实际超过美国。

若干因素似乎可以解释北欧国家经济成功的原因。北欧国家税收基础广阔,相对无偷税漏税现象。开办国际贸易、市场力量和产业私有化均有赖于保持激励机制。北欧国家并非国家所有和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 而是私人所有和市场化的“社会福利”经济,有着社会保护的规定。重要的是,它们在高等教育和科技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因此,它们一直处于高科技产业的最前沿。

半个世纪以前,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弗·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提出,大型公共部门将威胁民主本身,将欧洲国家置于“受奴役的地位”。然而,北欧国家却因大型社会福利国家而繁荣起来,并非为此受难,与美国相比,公共部门腐败少得多,而选举人参与水平却高得多。据透明国际组织称,北欧国家是全球最不具有腐败政治制度的国家(冰岛和芬兰位居首位),而美国因其大钱政治相对排名靠后。

可是,北欧的成功有多少是可以效仿的呢?这些国家人口较少,容易开展国际贸易,获得自然资源,与邻国和平共处。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民族比较单一,社会分工比较容易服从和协调。这意味着要在美国这类民族和种族多元化社会维持强大的社会福利国家的挑战并不现实,但可以促进相互尊重和包容。

瑞典在19世纪末还是欧洲落后国家之一,比俄罗斯还落后,瑞典社民党成立时,拿不出自己的党纲党章,即把恩格斯创立的德国社会民主二党的党纲党章照抄不误。他们的党史展览馆中悬挂的领袖照片,前三位是马克思、恩格斯、拉萨尔,都是德国人,第九位才是瑞典社民党最早的领导人布蓝亭。1920年,社民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就建立一批国有企业,因效率低下,引发经济困难,1924年下台。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于1932年再次上台时,一方面鼓励私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由政府和工会来合理分配财富,这样就用力少而见效快,竟连续执政44年,直到1976年才由人民党代替。但以后20多年中,仍以社民党执政为主,结果瑞典成为全世界人均最富国家之一,更是福利最多的国家,可说“从摇篮到坟墓”都由政府包办了。当然,福利太多也有副作用,但与贫穷落后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瑞典的社会主义,为了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在“社会主义”之上加了“民主”二字,即“民主社会主义”。他们的民主达到什么程度呢?法律规定,除国王外,任何人外出时都不带警卫。只有议长、首相、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位领导人,才配给公务专车。所以瑞典的高级官员都和普通人一样,乘公交车、私车或徒步上班上街。1988年,瑞典前首相帕尔梅,也是社民党主席,在街上步行时被刺身亡。自此以后,才规定首相外出时可带警卫。帕尔梅不仅在国内威望高,在欧洲和世界都有重大贡献,但身后并未有纪念堂、纪念碑之类,坟墓也并不豪华,墓地只有四平方米,只是葬于被刺街道附近的公墓,竖立一块约一米高的有帕尔梅签字的鹅卵石,以便后人凭吊。瑞典社民党是执政半世纪的大党,中央党部仅60多人,一个省委仅五六人,除了党费之外,政府只按其进入议会的人数,定额给予补贴。所以党的工作人员必须密切联系选民,必须代表民意。就是对外活动,也以平等为原则,外国代表团去瑞典,团长和团员同一规格,只是团长多有一间小小的会客室。瑞典是富国,但富而不奢,不摆花架子,更不搞特殊化。也有违法乱纪的,但舆论监督很严,一经揭发,立即依法处置。

  以上都是出自《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作者杨启先(现任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副会长---- 王占阳注),1985年和1988年两次赴瑞典考察,并曾在回国途中,邀请我国驻法大使馆几位官员座谈,大家看法比较一致,但直到2002年才发表在一份 “发行量不大的小刊物上”,也就是说,这份考察报告竟“迟到”14年之久!如果没有吴江先生的评论,我至今也不能肯定瑞典式的社会主义。

  更重要的是《考察纪要》的结论。在马克思身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达12年之久(1883-1895),并于1889年成立第二国际。列宁从1905年起即反对第二国际,1919年又倡议成立第三国际。两派都信奉马克思主义,都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而作法迥异,究竟谁是谁非?《考察纪要》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所代表的国情不同。第二国际和社会党主要代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选举进行和平改革,和平过渡,因此有瑞典式的社会主义,而第三国际和共产党所代表的多是落后的专制的国家,因此倾向武装斗争……

  由此看来,从前被指斥为修正主义的第二国际和社会党,在过去的六七十年倒是不声不响、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目标,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虽然也曾轰轰烈烈,并取得某些重大成就,可是所付代价太惨重了,而且难以为继。中国改革较早,成效显著,但因政治改革滞后,后遗症较多;俄罗斯改革较迟,震动较大,今后的发展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不管怎样,今后的改革,都可从瑞典这类国家中借鉴。何况瑞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友好。承认瑞典式的社会主义,更便于双方的合作。

  瑞典首相的年薪与一般工人相比,纳税后为2:1;首相住在居民区,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无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瑞典前首相费尔丁出身农民,任职时还抽时间回家务农。

  民主社会主义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瑞典的公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50、60年代的30%下降为80年代的15%(以平均收入为100%)。一个瑞典家庭,如果妻子不工作,4个孩子,只丈夫工人,假定1978年全年工资为4600美元,加上政府补贴后,该家庭的实际收入为14117美元;另一完全类似的家庭,假定丈夫的年工资是23000美元,交税后实际拿到的也是14117美元。可见,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当然,平均主义也有负面的影响,会导致懒惰和低效率,所以,80年代以后瑞典开始改革)。瑞典之所以平均,得益于高税收高福利;1995年,该国蓝领工人平均月收入15100瑞典克郎、白领20200克郎,其中要交所得税31%,大公司的经理则要交60~70%的个人所得税。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贴,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等。
在高税收和低福利的通道上还能走多久
作者:信力健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0-8-2
本站发布时间:2010-8-2 16:40:50
阅读量:448次

  税收和福利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应该保持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高税收就应该意味着高福利。否则,老百姓就有权力向有关方面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钱你们都收去干什么了?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今天的中国,我们或许不能得出让人满意的结论。

  众所周知,从1995年之后,国家财政与税收收入远高于GDP增长速度,更远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十五”初期的15165亿元上升到“十五”末期的30867亿元,税收年均增长19.50%,然而,国家税务总局仍然“意犹未尽”。他们认为,与经济总量相比,我国的税负总体水平与世界相关国家比仍然偏轻。我国宏观税负在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16.2%,这个水平比2000年以后工业化国家30%左右的平均税负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仅相当其一半;如果加上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则为20%,仍然偏低。与此同时,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是税负第二重的国家,仅次于法国,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国家。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具体数字。2007年我国税收总额为49449亿元,GDP是24万亿元。除了收税之外还有各种费用,统计显示,如果把所有的税费都列进来,全年征收的苛捐杂税不会少于9万亿元,这个比例占GDP总额的37%左右。我国的宏观税负已经一直高达36%以上,其中包括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外收入、债务收入、企业亏损补贴等等,税费总额不仅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高很多。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所谓税负痛苦指数真相!

  国家统计局曾自豪的宣布,从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90元起步,到2007年,30年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了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则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30年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而1949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是5.7%,当时没有内债和外债。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近60年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刚刚回到60年前,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内债和外债,付出了破坏环境掏空资源等等的巨大代价。

  再看看人民的具体收入。2007年,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2360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6520元。相当于每月收入1376元。2007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据说达到了4140元,比2006年增加了553元。从农民收入增长的绝对额来看是历史上农民增收最多的一年。增幅扣除了物价指数之后和2006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也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实,这是官方一个理想化的数据,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达到这个理想的平均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底全国经济人口达到7.82亿,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2.83亿,乡村就业人口4.8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仅847万。在这个庞大的劳动者队伍中,纳税人口的基数并不是很高。以每月2000元的纳税起征点算,乡村就业人口几乎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城镇就业人口中,也仅1.1亿左右的在岗职工为纳税的主要基础,而这1亿多的就业人口平均月收入1726元,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人数仅为2600万。

  不妨跟美国做一个比较。 据美国国内收入署统计,2004年有1.8亿美国人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2%,而美国个人所得税占联邦税收的40%以上。今年10月16日美国国内收入署宣布2009年的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夫妇合计申报11400美元,单身或夫妇分别申报5700美元,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人均收入8350美元以上才缴税”,由此计算出美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致相当于其家庭年收入的1/4~1/5。而美国的平均物价,包括住房、汽车、燃油、肉禽食品、通信等等费用,都不高于或低于我国的一些主要城市,况且美国还有完善的公费医疗、全免费教育以及终身养老保障。

  于是,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税收如此之高,而老百姓福利又这样之低,那那些钱都哪里去了?一言以蔽之,官方消耗了。大量的税收不仅为政府投资提供了充足的本钱,更为无节制的行政成本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国的行政成本占财政收入的比例,1978年为4%,2006年上升为24%,世界第一,大约是日本的15倍。而这15倍的前提是,我们的GDP当年只有日本的60%,而我们的税费总收入却是日本的2.1倍。更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公车消费3986亿元,公款出境旅游2400亿元,公款赌资外流2000亿元,仅这几项开支合计就是12086亿元。而当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是26396.47亿元。

  我们再看一看西方高税负下的社会:欧洲国家普遍是高福利国家,税收高,但并不成为百姓的负担,相反老百姓能从这种“高税收高福利”的体制中获益。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贴,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等等不一而足。其实高税负不一定就与税负痛苦指数划上等号,税负痛苦指数是说在高税负的重压下,生活维持温饱,甚至生存下去都成了问题,这让人怎能不痛苦。而反观欧洲高税负、高福利国家,人们的生活优哉,环境优美。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纳税就是换取政府带给国民各种福利待遇,给人们提供一个殷实的物质保障,使人们在高福利的待遇下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中国的官员整天喊着与国际接轨,当然,中国不是不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提高税负,但前提有二:一是权力受到了足够的监督和制约,政府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不能自报自批,必须经过人大批准而且全程接受百姓监督,使行政管理成本全面降低,“与国际接轨”;二是社会保障事业有了健康的长足的发展,公民的税收大部分被用于公平的社会保障建设。在后危机时代,各级大小官员都在喊,保增长、促内需,提高民生。启动内需就是让百姓消费,眼见着我们的GDP像火箭横空出世,一日千里;我们的外汇储备傲视群雄,独步天下。但是所谓的“提高民生”就是看不见提高了多少?收入福利增加了多少?房价降了多少?总不能一边让百姓消费,一边又用高税负低福利的枷锁勒紧百姓的脖子,极尽压榨之能事,使得民生枯竭殆尽。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中国国人税负全球第二 高税收是否让老百姓得到了高福利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d37818884.htm
另一个城市 发表于:06-05-21 19:24

一、中国国人税负全球第二

  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今日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是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负最轻的地方;中国内地则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中国专家称,经济高速发展,“税务负担指数”高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中国税负全球排名第二高《福布斯》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调查,度量世界52个国家及地区雇主及雇员的综合税务负担,所用指标有5个,即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雇主及雇员社会保障金及销售税。
  
  该调查显示,中国在上述5个指标中,除了“雇员社保金”高于首位的法国外,其余指数均低于法国,总指数为160,全球列第二位。接下来的分别是比利时、瑞典和意大利等,中国台湾地区列49位,中国香港地区列55位,即倒数第二位,税务负担仅重于阿联酋。
  
二、工薪阶层:纳税主力军
  
  近些年来不断地在报上看到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消息,有许多感慨。三年前新华社发出一条消息:《个人所得税主要由工薪阶层缴纳正常吗?》,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0年全国共征收个人所得税660亿元,其中工薪阶层缴纳的就有283亿元,占了42.86%,高居各个应税项目之首。2001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共收入464亿元,工薪阶层所占比例依然最大。富人逃税、漏税,而普通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负担了本来具有调节财富分配功能的个人所得税,这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时隔一年以后,我又在报上看到《朱熔基质疑富豪不缴个税?国家将加大对富裕阶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的消息。在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的“中国十大富豪”中不少人还是政协委员,他让税务部门一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富豪统统没有交个人所得税。他对此大为不满?“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呢?这是不正常的,都不交税,国家哪里有钱,怎么办事业呢?”“我看个人所得税还是应该交,我的工资超过800元的都交了,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呢?这是不正常的。”
  
  中国有些人太荒唐了,大学生勤工俭学也要缴税!那他一年的总收入是多少?他一年总收入能否养活他自己?
  
三、高税收是否让老百姓得到了高福利?
  
    1、九亿农民: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农民有“三怕”一怕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发展没底数;二怕老,老了没人管;三怕得病,缺医少药看病难。不少农民最后都死在家里。为什么?看不起病。小病扛、大病拖,实在不行就往家里拖,是许多农民的真实状况。现在医院的条件越来越好,收费也越来越高,一天的药费就是半年的庄稼钱。许多农村医保几乎空白,得了绝症只好在家等死,生和死都不用出门。农民真的很想问问,看病为什么就这样贵,医保何时保到我们?
  
    2、教育产业化让穷孩子读不起书
  
    年年高招,年年有考上大学却因缴不起学费而无缘读书的凄凉报道。
  
    3、下岗职工:可有可无的失业保险
  
    按照官方的估算,失业人数大约为550—600万人左右。而众多学者在研究失业问题时实际上往往还有另外三种口径:其一,是在政府发布的失业率上加上企业下岗职工,即再加上650万人左右;其二,是在第二种口径的基础上再加上现有企业的冗员,目前各方面对企业冗员的估计在1500—3000万人左右;其三,是再加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即每年3000万人左右。按照1999年条例规定,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按照工资额2%缴费,个人按照工资的1%缴费。失业金按照缴费时间计发,贡献多者标准高些,享受待遇时间长些。但是,在失业保障的力度方面,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们对失业提供的保障还过小,制度承受力不够。
  
    4、社会福利严重落后
  
    用GDP衡量经济发展有缺陷的,比如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著贫富差距的扩大、政府的迅速腐败,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等等,所以发展经济学后来就慢慢的衰落了。早在90年代中期,已经有人意识到用GDP不能衡量社会发展。在中国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至少带来很多问题。比如GDP不能衡量社会福利的增长。社会福利以养老金来说,现在全国很多退休工人领不到养老金,全国总工会早在1996年就做过一个调查,除了一般退休工人的生活状态之外,那个调查中还提到一个特殊现象,很多历届的全国劳模退休后的生活都非常困难。这个报告是想说明:这些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全国劳模退休后生活都如此困难,一般工人就更不用说了。
  
四、中国人缴纳的高税收,哪里去了?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让我们先看一下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国家财政收支总额: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为21715.25亿元,财政支出为24649.95亿元,收支差额-2934.70亿元。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2003年,经济建设费7410.87亿元,社会文教费6469.37亿元,国防费1907.87亿元,行政管理费4691.26亿元,其他支出4170.58亿元。据报道,目前,国民经济GDP的实际税负已经高达32.55%。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18-25%的税负相比,已经是太高。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村民的负担已经很沉重。而高达37960亿的国家实际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四类项目。而其他的财政支出呢?
  
    1、公款吃喝一年2000亿据报载,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不禁要问:有多少公款经得起吃喝?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越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招待越是丰盛;越是穷的地方,吃喝风越是厉害,干部也越是讲排场。更不用说一些人借职务消费之名,混水摸鱼,明目张胆地捞取个人好处。即使一些看起来正当的职务消费,也讲排场、比阔气,大肆铺张浪费,“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一栋楼”。
  
    2、公车支出一年3000亿一个惊人的数字:每年公车消费3000亿人民币,占财政收入的13%,全国13亿人年均负担230多元。公车改革旷日持久,举步维艰。“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事各抒已见。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说,目前公车制度存在的弊端有目共睹,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步伐,“主要原因在于公车改革影响最大的既得利益群体主要是领导阶层,因此公车改革的阻力也特别大。”公车改革的阻力来自既得利益的领导阶层,这个原因找得准,但更令人担忧。
  
    3、公费出国考察一年2000亿2004年党政干部出国支出应该是2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与某媒体“去年大陆官方出国考察共花费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报道是一致的。用于公费出国培训、学习、考察,甚至游玩、娱乐一年花去2000亿元人民币,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相当于每位公民为出国干部负担160元费用(按13亿人口计算)。这2000亿元人民币在出国之前要兑换成外汇。
  
    4、决策失误:看不清的无底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说:我们国家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曾身居电信行业要职的杨贤足委员就一种现象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
  
五、高税收、高福利、高生活质量的现实典范!
  
    欧洲国家普遍是高福利国家,税收高,但并不成为百姓的负担,相反老百姓能从这种“高税收高福利”的体制中获益,因此去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旅游的人,对当地人的灿烂笑容一定影响深刻,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愉。因为有良好的福利政策作为保证,北欧的公民才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1、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
  
    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瑞典之所以平均,得益于高税收高福利:1995年,该国蓝领工人平均月收入15100瑞典克郎、白领20200克郎,其中要交所得税31%,大公司的经理则要交60~70%的个人所得税。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贴,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等“:”瑞典首相的年薪与一般工人相比,纳税后为2:1;首相住在居民区,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无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瑞典前首相费尔丁出身农民,任职时还抽时间回家务农“。
  
    2、丹麦的高福利
  
    公立学校是不用交学费的,而且对丹麦学生来说,政府每月都有补助,补助足以支付每月的开支。学生的成绩是13分制,6分就及格,11分以上就很不错了。而且电脑上网是免费的,这是北欧的福利制度,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得到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免费上网帐号,而且还能免费打印500张纸(每学期)。AOF是免费学习丹麦语的地方,不光是免学费,而且提供书本、铅笔,甚至免费的饮料,不可想像吧!这都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好处。在丹麦你绝对可以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一切都是自己做主。
  
    3、新西兰福利税收
  
    新西兰的社会福利制度由来以久,早在1898年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就已引入了养老金制度。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新西兰收入资助的资金来源于税收收入。在新西兰没有一个特别的基金会需要工薪族缴纳任何款项。对那些符合资助标准的人来说,接受现金救济是他们应有的权利。这些救济包括抚养补贴,例如用于维持家庭生活的补贴,以及给予孤儿、丧偶者和无人抚养的儿童的补助。病残抚恤的内容包括对病人和残疾人的补贴,甚至还向残疾人提供贷款,用于搬家、修理房屋和购买汽车。在新西兰,60岁以上可以领取养老金(到2001年将改为65岁)。与工作相关的救济包括培训和失业救济,以及在寻找工作期间给予的补贴。其他的补贴方式有:儿童抚养补贴、葬礼津贴和康复补助。新西兰六岁至十六岁的小孩必须接受强制教育,但是大部分的小孩从五岁开始上小学,免费的强制教育最多可延长至十九岁。
  
    4、印度人看病不用花钱
  
    印度宪法规定,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为此,印度在全国建立了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1.1万个医院,2.7万个诊疗所和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比较广的医疗网络。这些政府医院对所有病人敞开大门,从挂号、手术到药品各项服务一律免费。病人看病不花钱,自然会经常光顾医院,这就导致了一系列弊端。首先是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医院财政紧张,医疗条件自然就难以跟上,稍微好点的药品经常缺货,使得病人被迫拿着医生处方到药店里自费抓药。虽说政府医院看病免费,但是有钱人肯定无法忍受这里脏乱差的条件,因此,设备先进、干净整洁但收费昂贵的私立医院就成为他们看病的首选地。在印度,私立医院约有1300多家,主要面向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
  
六、中美个人所得税率和百姓生活质量大对比!!!
  
    中国的每月3500元人民币的税率相当于在美国5万美元年薪的税率,可生活质量差别巨大。美国5万美元一年已经可以养家,中国大城市里,3500/月永远都买不起房子,税一扣,每月交通和房租一交,给父母300,吃饭500,连自己都养不活。
  
    1、美国
  
    A、个税含义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扣除很多东西,年底有一次总的算法,如果你多交的会退回给你,有很多的利益,老来退休的时候国家每个月会给你很多钱养老,这钱可能比你交的税要多很多。
  
    B、税率单位美国的税率是按照家庭来算税的,如果你的收入要养老婆,就按照两个人来算,还有孩子就按几个依赖你的人来算税。这时候,你的税率是非常之低,低至没有的地步!甚至孩子多了的时候国家还补贴钱给你。如果你的老婆有收入,家庭的收入加起来一起算税比分开算税的税率要低一些。
  
    C、失业。美国如果失业,可以拿到每个月大约1000多美元的失业金,这钱足够租房和吃饭费用。
  
    D、买房。美国买房退税
  
    E、买车。美国退税
  
    F、生活质量。美国人买的房子都是别墅,中国买别墅的房子一点都不比加州便宜,中国的别墅一个月什么管理费都要一万多呢,而美国呢?
  
    美国交了税后,享受到了该享受的所有好处,上高速公路免费,汽车年费为不到几十美元,考驾驶执照12美元。没有养路费的说法。子女上大学之前免费。
  
    2、中国
  
    A、个税含义在中国,如果你在这个月有收入,就缴税,下个月没有收入了,也不会退税,年底没有,退休也没有,永远都没有退税。
  
    B、税率单位
  
    税率单位中国的税从来都不考虑你的明天和你的小孩,决不考虑家庭因素。中国没有养老,年轻人可能要养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中国把养老这个问题丢给了社会和个人,国家和政府基本卸掉了全部责任。要求单位负责为个人交养老保险。你交的税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养老和任何好处。给社会上的企业和单位带来负担。
  
    C、失业在中国现在我个人和单位每个月交了300多元失业保险,如果失业,每个月如果跑断腿,找各种部门和机关,可能可以拿到400元人民币每月。
  
    D、买房。中国买房交契税,1.5%到3%
  
    E、买车。中国缴税
  
    F、生活质量。上海,北京等中国的大城市的房子已经是80万到100万的价格了,够工作的人奋斗一辈子,子女的学费,养老,失业等一大堆问题。国家政府和制定政策的人有稳定的收入,从来不知道老百姓的苦楚和生活质量在稳步下降。
  
    子女上幼儿园:国内大城市大多一万到两万一年,也有便宜的。子女上初中,高中:国内大城市大多一万到两万一年,也有便宜的。子女上大学:中国的学费已经可以和英国相提并论了
  
七、警钟贯耳:税负轻重标准在于百姓福利!!!
  
    有些专家争论诸如《福布斯》的统计方法有问题、中国的税收总额要扣除社会保障费或者什么个税起征点如何啦,都是隔靴搔痒,没有打到靶子上。比如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中国的税收负担没有那么高,为此辩护的理由是欧洲还有更高的税。可是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税收了多少,而是收这些税百姓有没有怨言。收了税之后,用在哪里了,怎么用的,老百姓满不满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通常而言,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其使用应用于“公共目的”,而什么是“公共目的”,当然就是“代表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的目的,按照现有的法律,每一项大型的财政支出,应该交全国人大讨论是否属于公共目的。也就是说,老百姓不满意的那就不能用。美国人固然穷兵黩武,拿着公民的钱去搞军事,但那也是国会表决同意的。所以对公共财政的使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比讨论税收统计方式来得重要。
  
    2、必须检讨自己的税收政策
  
    我们必须检讨自己的税收政策,采取措施将中国的税负降下来。就像在农村实现农业税减免一样,也必须对我国城市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从整体上将税负下调。税负过重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开支过大。庞大的政府机构系统,加之形形色色的其它“吃皇粮”的队伍,几乎将每年国民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吃掉。治理税负的源头工程,必须是行政体制的改革,必须是裁减“吃皇粮”队伍。没有行政开支的大幅度减少,税负的降低是不可能的,表面上降下来,必然“按下葫芦起了瓢”,会在另外的地方补上去。
  
    3、税负公平与税金使用比总量更重要
  
    不公平的税负分配让公众觉得自己负担过重。亚当。斯密指出公平是政府税收的首要原则:“每一个国家的国民应当尽可能地按照各自能力的大小,即是说按他在国家保护下所获得的收入的比例”交税。通俗地说,税负应该与收入成正比。但是,现行的税收制度让公众嗅到了“劫贫济富”的味道。与其说公众心理税负沉重起源于实际税负总量大,还不如说是因为税负公平的稀缺。税负的分配与使用如果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即使实际税负并未在全球名列前茅,人们依然会觉得不堪重负,结果将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与认同度——从这一意义上说,税负公平比税负总量更值得决策者们警惕。
  
    4、期待税负“痛苦”转为百姓福利
  
    我们的财政收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促进“五个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薄弱环节做好“五个重视”的要求,为财政工作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也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心声。问题的关键是各级政府应该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将中央的精神落实到位。要把当前的税负“痛苦”转化为百姓福利,就必须进行税制改革。政府及税务部门的宣传口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税收必须为扶助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帮助。事实上,政府部门已经在思考相关的问题,国税总局对弱势群体税负较高的认可,对即将进行的税制改革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5、800元的个税起征点应该提高
  
    800元的扣除标准25年一直未变,显然早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正如很多人抱怨的,在上海、深圳等城市,月薪1500元都很难过日子了,难道还要交税吗?如果这些地区将800元定为免征额,就势必侵犯人民的基本生活费用。由于起征点太低,大部分税赋落到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身上,个人所得税本应起到的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如今却形成了“劫贫济富”的后果,与法律出台时的目的相悖。广州、深圳等地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是合乎实情也合乎民意的务实之举。
  
    6、税制改革已是必然
  
    “简化税制,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提高效率”是当前世界税制改革的总趋势,目前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15%和24%.因此,税制改革已是必然。或许《福布斯》编制的税负指数更大的警示意义在于督促政府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切实把降低国民负担水平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我们与其闻福布斯的“报告”心里“犯酸”,不如抓紧补齐改制的“短板”。
  
八、结语
  
    尽管老百姓没有说过痛苦,别人也不能随意为群众代言痛苦,但各级政府决策者不能不触及到这种痛苦,察民忧而解民难。不妨把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当成一种另类坐标,以草根人物的角度研究并排除其中的“痛苦隐患”,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以税务杠杆更有力地撬动国家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善莫大焉。
中国不应该“高税收、低福利”国家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发展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73383&page=1

     近日有消息称,酝酿很久的环保税即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征。从节能减排角度来说,国家征收此税确有必要。不过,环保税的主要承担者虽然是企业,却因其间接税的性质,很容易转移到产品价格中,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我国宏观税负已经偏重,“高税收、低福利”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有根本变化,国家在开征环保税时,应该考虑到税负已相当重的企业会设法让消费者充当买单者,进而避免增加人们的“税收痛苦指数”。

  目前,我国现行税制是有效的,但是“高税收、低福利”的情况已经引起很多人担忧。每当新的税收政策酝酿出台时,人们总会有疑虑:开征这些税后,我的税负水平会不会有所提高?会使全家的生活水平下降么?会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正常经营么?我们不认可怎么办?应该由谁来决定征收或不征收这个税,怎样征、征多少?交税后能获得什么回报?**的公共服务能有什么改善?等等。此外,我国财税界的学术会议往往有官方背景,以往会议上批评声音很少,但最近也有不少与会者,对“高税收、低福利”情况颇有微词。可见,“高税收、低福利”已不再是底层百姓的抱怨,学者们批评的调门也高了很多。

  笔者一直认为,多种数据表明,中国早已是一个宏观税负偏重的国家。这个判断在国内争论很多,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税负较轻,仍有很大征税空间。我对后一种说法很难认可,从为老百姓负责的角度来说,税负问题不能含糊其辞,必须进行严谨的学术探讨。

  一般来说,纳税人交给政府的所有税费,都可以算它的税收负担。目前,宏观税负基本上有三种统计口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小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中口径”宏观税负;**全部收入占 GDP的比重是“大口径”宏观税负。若按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中口径”来衡量,中国的宏观税负大概在20%左右,的确不高,但这种统计是有问题的。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税收之外,还有一个几乎可以与它并驾齐驱的收入群: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把这些汇总,与GDP相比较,才是真正的“宏观税负”。如果再把制度“之外”的乱收费、罚款和摊派算上,那就更说不清楚。这样大致估计,社科院给出的宏观税负数据是32%,笔者则认为在35%左右。考虑到去年32万亿元的GDP总额,政府一下子拿去35%,坚持说“税负较轻”,很难服众,再考虑到民众享受的低福利现实,这种论断是缺乏公信力的。

  也有人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还不如西方国家。这也是实情。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税率达到50%以上并不鲜见,但那一般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它们在高税收的同时,也实现了高福利。西方社会目前的问题是福利太好、财政负担太重,税负水平不得不有所调低。与我国相比,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中国离这个阶段还很遥远。由于高税收、低福利,GDP中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仅有35%左右,政府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内需不足”问题,其实是“**很足”而“民需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持续多年的税收政策还没有根本性变化,税收增加、支出增加刚性很强,很难有所改变。不妨设想,经济高增长时期,我们都没能明显改善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化解民众情绪,缓解企业的忧虑,那么,一旦经济增长放缓,提高民众福利、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工作将更加繁重、更加困难。一个国家在高增长的这几十年,除了积累国家财富,也有责任安排好财政收入分配,特别是再分配环节。
     
    政府征收高税并非不可以,税率高一些、重一些并不是绝对不好,但关键是财政收入用在什么地方。我们财政支出、预算支出必须有所倾斜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兜住”底层社会民众。

  此外,世界评判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就是底层民众生活境况如何、社会贫富分化是否严重。当前,中国日益重视“软实力”建设,就必须重视分配不合理问题,提高社会福利,舍此别无他途。

    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的税收结构一直较轻,古代所谓的“盛世”大都出现在“轻税”时期,古代政治家也明白这一点。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也是一种重要的税收价值观。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一种轻型的税制结构,减少或放宽税费征收,不与民争利,把纳税人从高税负中解放出来,我国当代的“盛世”才真正到来。李炜光▲(作者是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发展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73383&page=1
说说丹麦(北欧)的社会福利 -- 金色的麦田
2010-08-05 13:11:01 来自: goldendiosma(戒掉网瘾)

欧洲和北美虽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其中的差别还是不小的。当然同样属于欧洲,北欧和南欧的差别也是很大。我就说说我了解得多一点儿的北欧丹麦吧。

在丹麦,很多人都是月光族,他们既不存钱也不买房,政府有大批的“廉租屋”给他们居住。要说“廉租屋”并不是它很廉价,高收入高物价的丹麦和其他国家相比没有什么可称得上廉价的,只是和那些私人出租屋相比廉价很多。

这些廉租屋的质量往往也很好,地段亦很好,居住在那里的人几乎不需要为工作和收入担什么心,万一要是失业了或是收入降低了,政府会给他们房屋补贴,让他们无需因为经济原因搬离原来舒适的房子。可惜这样的肥肉现在逐渐被外来的中东人蚕食,使得那些地方治安下降,学校质量下降,周围环境下降。

在丹麦,只要连续工作了一年的人几乎都可以加入工会,加入工会意味着你一旦跟雇主产生矛盾,工会可以帮助你出头,可以说没有哪个雇主敢跟工会叫板。最重要的是,加入工会之后你如果失业,工会能补贴你四年的收入,最高等级的可以拿到自己原收入的90%左右,最低等级的也可以维持生活。

工会还会帮助失业人员培训,并且安排新的工作机会,一般由工会介绍去的被录用率很高。

如果说四年过去了,失业的人还是找不到工作,(其实那样的人多半是自己不愿意工作了),那么工会就不再为他们负责了,他们会被交给社区负责,从这一天起他们开始领社会福利金。

一个人的社会福利金好像是一个月2000美元左右,这笔钱不但要保证他们的吃饭,还要保证他们有买新衣服和看电影之类的权利,至于房租,上面已经讲过了,政府会另外根据房租补贴,总之你不会因为领救济金了而搬出原来的房子。

一个小孩子的社会福利金好像是1000美元左右,另外加上丹麦每个孩子都有的牛奶金大约200美元左右。如果小孩原来在读私立学校,社区还会补贴学费,幼儿园的孩子会有补贴托儿费。

丹麦的幼儿园从孩子6个月大就开始接受了,开门时间几乎都是从早上6点到下午5点,如果家长有特别的需求,还有开门时间更长的幼儿园。

丹麦的福利好就好在对新来的移民也一视同仁,比如我们中国来的留学生,从第一天开始他们全家就享受和丹麦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只要他带着孩子一起来,孩子的牛奶金和免费入学,小小孩子的托儿费补贴,免费医疗等等一样不拉。

等到孩子满了18岁,家长就更加轻松了,社区就不再给牛奶金,而是按照一个大人的情况给予生活费了,如果孩子搬出去单独居住,那生活费就会更高。

一个孩子在年满13岁就允许打点儿童工,比如送个报啊,到图书馆帮忙啊什么的,儿童工的收入较低,但是税收也很低,所以他们拿到手的钱不少。如果一个孩子有2年打工的经历,那么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可以拿到SU, 就是专门补贴给上学青年的经费,好像是1000美元左右吧,假如该学生还是个单身妈妈,那补贴就会高得多。

记得第一次去美国旅行,看到在美国的华人好像人人都有至少几十万美元的存款,当时真羡慕呵!可是后来听他们说刨去孩子的大学费用好像没有什么剩下的了。这一点在丹麦等北欧国家就好得多,大学不仅免费,学生的生活费政府也管过去了,家长当然可以当个潇洒的月光族啦。

下面说说医疗,丹麦是免费医疗,也就是说:我们看医生、住院都是免费的,但是药费需要自己负担一部分,如果年度药费成人在1000克朗以下是自己承担,儿童的药费政府全部补助50%,费用在500克朗以下的家长承担,超出承担部分的药费由政府根据费用补贴,如果是很高的药费那么几乎政府就全部包下来了。

在丹麦住院也一律免费,包括病人的饮食、替换衣服、生活用品,等等,所以在丹麦住院只要人进去就可以了,不需要带什么东西。另外住院期间的药费是免费的,包括赠送的各种器材等等。

瑞典的情况略有不同,在瑞典看一次医生要付相当于挂号费60瑞典克朗,但是住院的条件比丹麦还好,我的一个朋友住院我去看她,居然是一单间,布置得跟个家里似的,有沙发、茶几、电视,还有花什么的,很温馨。而她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待产而已。

下面还有老人的部分,写到这里发现实在是有太多内容可写了,担心把网友的眼睛看花,反正老人的待遇可以说是全社会最最好的。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