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31
- 帖子
- 15639
- 精华
- 2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0-10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求知为上:2010读书报告
每年此时,我们总会读到大量新书报告。说到读书,我秉持一种老派态度,站在“求知为上”的立场,我不认为追踪新书是一种可取态度。书籍与电影、唱片不同,一部不能挤进院线档期的影片,一般意味着失败,而一本只会当年被人提及的新书,则意味着更大的失败。“一时洛阳纸贵”只是对书籍的阶段性褒奖,优秀书籍的成功道路,往往是当年寂寂,日后历久弥香。我愿意再引用一回小说家毛姆的见解:“别急着读畅销书,要读也得三年之后。因为三年后往往发现,那本书已不值得读了。”一个成熟的读者,对旧书和新书能大约维持十比一的阅读比,窃以为较为可采。除非你以推介新书为业,否则,一味追逐新书反会降低阅读品位。毕竟,新书与鲜蔬不宜等同。
阅读固然不必以新书为首选,介绍值得推荐的新书,却仍可列入功德榜。我的阅读向来散漫无序,检点今年读过的新书,有几本美国法律界人士撰写的通俗著作,给过我不少启迪,愿意缕述一二,与读者分享。也许与美国实行判例法的司法制度和美国人的务实传统有关,美国人撰写法律书籍,绝少深邃玄远之论,他们擅长把法律写成人间故事,结合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不仅使法律条文呈现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间相,亦使法律思想虚涵其中。如我这等业余求知者,以之登堂入室实属上上之选。
《洞穴奇案》([美]萨伯(Peter Suber)著 陈福勇 张世泰译 三联书店(北京)2009年6月第1版,18元)
案例是虚构的,但有现实蓝本。作者以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为人物原型,假托纽卡斯国前后两任共计十四位联邦大法院的判决意见书,最大程度地向我们显示了司法判决的错综复杂。“洞穴奇案”在本书中只是充当了一个由头,穿插其中的司法精神和法律见解,才是全书的核心。我们看到,即使每一位大法官都拥有无可质疑的智慧、正义感和司法才能,一桩案件仍可能聚讼纷纭,难有定论。嫌疑人可能被定罪,也可能无罪释放,对立多方所持理由竟然都不失公正和深刻。读罢全书,敏感的读者兴许会对法律丧失信心,这实属多虑,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相比,法律的确可能显得捉襟见肘和举棋不定,但这不构成怀疑法律的理由。法律无法保证每一个判决的绝对公正,但法律依旧以其对公正的捍卫让人景仰。本书中大法官们唇枪舌剑的交锋所折射出的思辩火花,有一股沉醉之美。如果沉醉后还能迅速醒来,避免“陷入自己设置的闹剧之中”,读者还有望“领略纽卡斯国最高法院发表的观点中所包含的朴素真理”。
《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美]亚伦•德肖维茨 著 [台]高忠义 侯荷婷译 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29.80元)
曾被称为“世纪奇案”的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人案,判决结果一度让人对美国的司法体系丧失信心,有人甚至认为,法律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只要砸下足够多的钱,再罪恶昭彰的罪犯也可能逍遥法外。本书作者是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也是辛普森律师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告诉我们,截至今天,他仍然无法确定辛普森到底杀没杀人。但他更想告诉我们,读者获得的大量有关辛普森铁定杀人的信息,都是强势的警方和检方通过媒体运作强加给观众的印象,当我们这些不曾质证过任何证据的旁观者认定辛普森杀人时,我们其实已经入了检方的套、遂了检方的愿。可以调动国家机器且素以正义面目示人的检方警方,一旦拥有随意制造虚假信息和虚假证据的权力,那么,无论被告是否有钱,他们注定都会哀哀无助。美国一位上诉法院的首席法官曾经感慨道:“一位厉害的检察官可以让大陪审团起诉一份火腿三明治。”联想到国内的司法现状,类似“躲猫猫”、“开水死”、“洗脸死”等司法奇闻不绝于耳,及时吸收作者“站在鸡蛋一边”的立场和智慧,就迫在眉睫了。
《美国传媒人的法律读本——记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孙莹编译 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定价:28元)和《论剽窃》([美]理查德•波斯纳著,沈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定价:19元)。
两本书虽然都有足够的通俗性和晓畅性,但国内在这些领域裸裎出的幼稚性和粗糙性,足以让我们对它刮目相看。媒体和记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对应的乃是有关权力部门热衷于损害媒体和记者权利的现实。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这份损害假定为无知,但权力部门的无知与个体无知不同,它会释放出危害社会的有害空气,从而延缓、迟滞乃至倒流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我想,那些仗着权力性喜随意喝斥、威胁媒体记者的官员,倘能把《美国传媒人的法律读本》读上一读,国内的舆论空气,至少有望清新三成。至于不少知识人在剽窃方面体现出的认知障碍(主要体现在汪晖抄袭案中),不仅彰显出知识界的蛮荒特征,也呼应并佐证了知识界的堕落。其实,他们的愚蠢辩护在《论剽窃》一书中都已预先得到了有效回击和澄清,假如他们愿意学点什么,知识界八成也会减少些无谓聒噪。以上两书尽管都具有通俗小册子的特征,但面对我们的现实,它们都不失为对症之药。这未必是两本书的光荣,却肯定构成我们的难堪。
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