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1
- 帖子
- 13294
- 精华
- 1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11-6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0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才女的智与勇
“才女”实际上不见得就是好词。通常情况,人们说女子有才跟说女子貌美差不多,也就是礼貌用语罢了。真正意义的才女虽是凤毛麟角一样的稀罕,这世上毕竟还是有的。我比较喜欢下面这两位。
扫眉才子谢道韫(349-409年)的故事向来最为骚人词客津津乐道。她因之走进诗词,成为“咏絮才女”著名典故的主角。黛玉的判词里就有“堪怜咏絮才”,让我以为本事中的女子亦如林妹妹一般娇柔弱婉。曾见描绘她的仕女画儿,也是美貌婉约的如花女孩。似乎她一直是以花里胡哨的装饰画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重新认识她,是读到她暮年一段故事。
《晋书·烈女传》载:“(谢道韫)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这简直教人惊敬交加。公元399年,时年五十的谢道韫丈夫儿子皆为叛贼杀害,祸事之惨烈,其心之碎、之悲、之愤,让人联想到描写特洛伊沦陷后的悲剧《特洛伊妇女》。悲哀的王后赫卡柏在肆虐的占领者面前既无助也无奈,眼看着家人一个一个被害,目睹王国的继承人——自己的孙子被从城头摔下死于非命,自己也即将沦为奴隶。读这个故事,其实最让我慨叹的是人类母亲的伟大,如此之大不幸,她羸弱的肩膀怎能担荷得起。而她竟然承受了这一切,并且顽强的活了下去。
相比而言,谢道韫要稍稍幸运些。她在手刃贼人力竭被擒之后,仅凭几句话就从对方的屠刀下救出了小外孙刘涛的性命。谁料得到这位养尊处优的妇道人家,能有这等处变不惊的勇气及智慧,使那个狠毒暴虐的叛贼头子孙恩“为之改容”,居然肯放过她之前曾杀死几个贼人的“命债”,既没有杀她的小外孙,也没有杀她。
女杰已矣。后来读到杨绛女士的故事,让我又看到了才女加烈女的影子。
抗战后期在沦陷区的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要抓一个叫“杨绛”的人,误传了杨女士。在真实状况明了之前,谁都不知道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当时已有一些他们的朋友及熟人陆续被抓了进去,受到酷刑对待。因此她自己及家人开始都是忐忑担忧,后来一想,这是躲不掉的,她索性带着一本《杜诗镜铨》去宪兵司令部报到。在等待讯问的时间里,“我像武松在牢房里吃施恩家送的酒饭一样,且享受了目前再说,就拿出来孜孜细读。我恰好读完一卷,那日本人进来了。我放下书站起身。他拿起我的书一看,笑说:‘杜甫的诗很好啊。’”后面的审讯,日本人并没有动粗,最后还客客气气地送她到大门口。同是审讯她的这位日本人,对别的中国人可是以惯用酷刑有名的。她后来听说,有位女演员刚进宪兵司令部,还未审问就先挨了几耳光。杨女士的从容安详真是让我敬佩不叠,也因之更加喜欢她了。
余光中先生在《猛虎和蔷薇》中说:“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在这些智勇女子身上,人性之猛虎和蔷薇的两面都发挥到了极致,真是美之极矣,刚之极矣。
又想到,无所不为日本人到底为什么对杨女士这样客气,是为她不亢不卑的气度?我有些怀疑。还是因为中日人民都热爱的杜诗?也许后者更多一些吧。
等待审讯的那会儿时间,能“孜孜”读杜,这样的事,也只有“傻傻”的读书人做得到,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模样。
或许这是诗歌的伟大力量。而因诗歌之魅力而善待他人的,却不止是日本人。雅典人对叙拉古人的战争大败后,那些侥幸逃得性命的败兵,流浪期间只因会唱欧里庇得斯的诗歌,竟一路得到食物和水。很多雅典人回到家乡,特意登门向欧里庇得斯道谢,感激他的诗歌让他们获得了自由。还有另一个听起来不像真事的故事。一艘船被海盗追击,要进入叙拉古港口避难,叙拉古人问来者是否熟悉欧里庇得斯的诗歌,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就放他们进港以保平安。
曾几何时,诗,居然可以救命,可以让血脉贲张的战士放下刀枪。“四面楚歌”也可算作歌诗的光荣往事。而今,诗,差不多已沦为笑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