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十二五开局叠加换届周期 诱发地方投资冲动
吴丽华 陈岩鹏
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现场,既定讨论议程结束后,刚刚履新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又开起了“小会”。
面对围过来的代表和媒体记者,刘小华左手拿着一本厚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右手用笔在纸上勾画着他的发展构想:跨海大桥前期论证、机场扩容搬迁、高速公路规划……
瞅准时机,刘小华还一把拉住身旁的发改委官员,语速很快地描述起湛江发展的宏伟蓝图,并表示湛江的发展正面临着空前机遇,需要部委的大力支持。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看到,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地方官员袒露发展热情并多方争取支持的一幕已是屡见不鲜,甚至有的代表委员进京参会还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进行公关的重任。
随着本轮调控逐渐从紧,加上年初中央定下全国调低GDP增速的目标,地方发展中的投资热情增减就已有了原则性方向。但事实上,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发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又适逢地方政府大举换届周期,地方投资热情往往会不减反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换届周期多与经济发展周期同步,各地有大量的热钱、快钱勇于投资,地方投资冲动会明显升级。他甚至认为,如果对这些推动因素处理不好,有可能把经济增长速度由“偏快”推向过热。
矛盾由此而来。中央财政投资进入后4万亿时代,楼市调控让地方收入大幅失血,严控地方融资平台又关紧了一条“钱途”,冀望新税改让地方政府钱袋子鼓起来也不太现实,而遍地开花的区域经济规划又全都嗷嗷待哺。
博弈才刚刚开始。
挡不住的冲动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心。
黄奇帆以重庆汽车业为例不客气地指出:“企业老总如果飘飘然,以为自己变成省委书记、省长的座上宾了,一昏了头,就到处布局,同时开工,每个项目几乎就两三百万辆的规模,太冒进了。”
记者认识的一位企业老板,最近成了当地县委政府的座上宾。为了地方工业园的建设,当地政府免费划拨80亩建设用地,让这位老板建设新的工厂,而事实上该企业投资如此大规模的厂房建设已经捉襟见肘,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
随着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这位老板的资金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现在找钱已经成为他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个个企业的扩张冲动只是地方投资冲动的缩影,落在纸上的地方投资规划更让人目睹了地方高涨的投资热情。
在3月8日举行的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称:“十二五贵州的关键词就是‘追赶’!”自去年12月以来,贵州与金融机构、部委签约不断,有108家央企加盟,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2929亿元。
四川也有着同样的“雄心”,按照十二五规划,四川在2015年的经济总量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实现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3月9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放的四川”专题记者会上,副省长黄小祥则坚称,尽管十二五期间四川GDP12%目标远高于全国7%的目标,但四川绝对没有GDP冲动。
事实上,比中央目标高3个百分点以上甚至更多经济增长增速目标的地区,并不止四川一家,把目标定在一个“体面”的档次依然是地方考量的大事。
有关机构对2011年27个省市经济发展目标统计显示:GDP在10%以下的只有4个,12%以上的有14个,13%以上的有3个。同时,从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可以看出,不少省份未来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超过了8000亿元,折算下来投资速度年均增长超过20%。
换届周期“副作用”
发展目标“不一致”,显然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习惯脱不开关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地方政府大举换届节点。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1月份就有16个地级市新的市长和市委书记走马上任,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地方官员相继履新。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到2013年,从地方到中央均要换届;在政绩压力下,很多地方官员依然会把GDP增速作为第一目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过去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地方政府官员上任之初,投资热情较高、增长较快的现象。
有研究显示,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周期,以及“圈地热”和土地违法现象的周期,往往与地方政府的换届周期相吻合。体现到资本市场上,则会相应地掀起一波大行情,如上一轮集中换届的2006年。
事实上,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政治前途,现任政府官员需要做出更多的业绩。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通过投资来拉动GDP的增长依然是最便捷、最好掌控的手段;而在换届后,多上项目和快上项目,也是新官们在短期内快速打开局面的最好方式。
这一背景下,包括刘树成在内的代表委员显然不能不担心各地有大量的热钱、快钱勇于投资,将把经济增长速度由“偏快”推向过热。
对此,决策层事实上已早有认识。多位国务院智囊及“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起草组成员在去年底召开的会议上就提出:要警惕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地方投资冲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伟此前称,马上将进入又一轮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周期,各方须切实改变对GDP与经济繁荣程度关系的认识。
李伟透露,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订过程中,将着力于建立约束、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提出科学合理的约束性指标。
但随后,即使在中央已经明确十二五规划中把经济增长目标降到7%之后,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似乎没有丝毫降温。
博弈中央宏调
一边是把物价调控放在首要地位的宏观调控政策,一边是新官上任,大干快上的地方政府投资策略,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货币政策会否受到冲击成为越来越大的疑问。
全国政协办公厅经济局副局长赵珩认为,领导班子换届本属正常,但急于升迁的官员却需要在关键时点上快出政绩,于是就会“赶活”,用各种手段迅速加大当地的投资力度。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违反规定,为“城投债”、“银信政”等担保,积累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决策者对此应有所前瞻和防范。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安体富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地方政府的投资,很显然会加剧通胀,而这有可能倒逼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升级。
2006年前后,正值上一轮地方政府换届集中时,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在一个会议上特别提到2003年政府换届时发生的信贷增幅过快现象,并称,这需要马上收紧货币政策,“把过快的增长压下来”。
电影《让子弹飞》的台词是“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眼下正召开全国两会,全国上下都在集中参政议政,各种声音中,进一步加息的风声正紧。
周小川此间指出:“货币政策是整个经济相互沟通的过程,究竟哪些是有利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条件,还有哪些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需要深入研究;其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在政府换届的年份,对于经济的影响是一个什么样的原理,是我们在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需要特别加以小心的。”
博览资讯近日为一家客户提供的研报指出,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却依靠他们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特殊关系拿到贷款,这可以从城市商业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大幅增加找到证据。据此,报告称,今年很有可能存在地方投资需求和货币政策博弈的局面,我们担心,在政策力度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还出现“失控”加速的状态,这可能会倒逼中央政策继续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