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陈光标打捐赠旗建自家房 "汶川驰援"子虚乌有?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1-04/29/content_23390975.htm
陈光标打捐赠旗建自家房 "汶川驰援"子虚乌有?

2011-04-29 08:22   云南信息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陈光标的父亲陈立胜指着对面的商业街说:那是我们家的。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村民们表示。
  他做了那么多善事,为什么屡受质疑?在家乡人眼中,为何他的形象与其在公众前判若两人
  陈家的“老年活动中心”?
  江苏省泗洪县城往南,50公里,到达全县最贫瘠的乡镇之一——天岗湖乡。
  开车前,泗洪的士司机说,你去天岗湖?那是陈光标的家。记者奇怪,怎么一提天岗湖就说陈光标?司机回答:他家房子盖得漂亮。
  司机所说的“房子”,在天岗湖乡,对外称谓是“老年活动中心”。一处占地30多亩、苏州园林式的超大庭院。4年前落成后,成为远近最津津乐道的“地标”。
  4月26日,见到记者后的村民群情激昂,话题也和“老年活动中心”有关。而愤怒来自于一天前,陈光标回应近期质疑的电视露面,“我看了两遍”,村民王某说。
  在前一天的电视中,记者电话连线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老年活动中心现在对外开放了吗?老年活动中心正常是对外开放。咱们乡里老人可以去里面活动,是这意思吗?不光是老年人,包括其他人都可以正常进去。
  连线还问到有争议的农贸市场,钟波在电话中说,农贸市场2008年以后是进行管理,在这之前是他弟弟(陈景标)进行管理,但是所有的费用全免。2008年后,政府也仅收卫生保洁费,其他费没收。
  几位村民对此颇觉“失望”:“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连线一下天岗湖的平民百姓?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
  “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村民们呼请,“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
  仍处争议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全称“泗洪天岗湖古建花园式阳光老年人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11月竣工,报载投资2600万元,也是陈光标捐赠家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多家省、地媒体对其描述为:“苏北最大”、“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人间仙境!”泗洪县一名司机进入庭院后啧啧称赞。庭院内绿草茵茵,引种了多种名贵花木,精致的漆木护栏环绕一个偌大的水塘,水域上石桥错落,宛若苏州的某个园林。几处古建式房屋点缀其间,内部装修气派豪华。
  在中心建成不久,记者第一次到天岗湖探访曾进入园内,发现除草坪上零星摆放的锻炼用具,和一处儿童游乐设施,找不到老年人专用场馆。几处建筑,一处类似“寝宫”,其间一套房的卧室里摆放着豪华双人床,高档寝具、洗漱用具一应俱全。另一处会客厅,金灿灿的座椅,典雅的屏墙,给人皇室般的奢华感。
  记者在园内遇到了自称为“主人”的陈立胜。“这是我儿子建的,每亩光买地就花了差不多25万元。”他说。
  陈立胜是陈光标的父亲,他就住在花园式庭院临街的一套古建式大宅里,同住的还有老伴高先霞(音),以及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
  陈立胜带记者到“中心”外,指着街对面一排商业街楼面:“这也是我们家的。”言语中满透自豪。这排当地人眼中的高档商住楼,临街上下3层,共30多套门面及住房。
  而与商住楼毗邻的农贸市场,又是陈光标捐赠家乡的另一大型公益项目。
  捐农贸市场为卖房?
  农贸市场和商住楼所处的地块,在天岗湖乡正街一条主干道边,占地20多亩,5年前还是天岗湖粮管所的地盘。
  “2006年,陈光标为修建农贸市场占用了20多亩的天岗湖粮管所,老弱病残的职工被撵出无家可归,而陈造了和农贸市场连在一起的几十套楼房出售牟取暴利。2007年5月以投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名,以每亩23600元赔偿强行买断了联淮村七组的33.5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近10亩的蓄水塘,还把紧挨这片地的居民房屋推掉。有村民不愿在赔偿协议上签字,村干部以停水断电、计划生育加倍处罚要挟签字。”
  村民们说,这些以慈善名义征得的土地,所建造的老年中心、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实际都是陈家的,这在当地尽人皆知。
  随后记者又辗转查到当时农贸市场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为陈景标,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但今年4月25日,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8年起农贸市场已交由政府管理。
  农贸市场旁的商住楼,记者也拿到一份由购房户提供、签订于2007年的“房屋转让协议”。该协议显示,甲方为“陈景标”。协议附件同时写明,这片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的商住楼“房屋所有权人”登记名为“陈景标”。
  购房协议还显示,2007年这套房的合同价是12万元。而据购房户介绍,两年后每套房的卖价已经涨到25万元左右。
  “老年活动中心”临街还有一排十多间的联体店面,也是陈家在张罗着租售。租售处人员介绍,这里的大老板是陈光标,二老板是陈景标。
  4月26日,在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仍纠结于“公私”争议之时,天岗湖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核心问题并不在此,“当时以捐建的名义可以拿地,也很便宜,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建商住楼,卖房子。”
  泗洪一名房地产老板也介绍,国家对征地限制很严,私人不可能拿到大块的土地,但如果是慈善捐建,性质则变成公益性用地,依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由政府对土地征用并给予补偿。
  然而据购房户反映,他们当年从陈景标手中购买的商品房,至今房产证还办不下来。
  “12·1”事件
  在天岗湖乡试图解读陈光标,很容易陷入一个反差强烈的悖论世界:其在部分家乡人中的口碑,与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判若两人。而这与一起事件有关。
  而在天岗湖乡谈起陈光标,很多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与在当地谈之色变“12·1”的事件联系起来,至今仍用“太恐怖了”来形容。
  发生在2006年12月1日的这起事件,缘于农贸市场建成后,位于镇中心一条农贸老街的经营户被要求迁至新市场。农贸老街原长300多米,据经营户讲,1994年改建商业街时,时任乡领导曾承诺这条街“50年不变”。
  老街经营户拒不搬迁。“一是老街人气旺,新市场没生意;二是搬后老街的门面就不值钱了。他们把人赶到新市场,还不是为了卖新商业街?”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全武行”。
  村民描述,当日凌晨3点多,街上开来13辆警车,从南头排到北头,数百名穿制服人员将老街包围。
  孙银侠是生产队组长,做妇女工作的,见村中妇女被打出面救助,结果被人抬起,头朝下往地下摔,“当时我昏死过去了,怎么被抬上车都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她躺在医院急救室里,之后她和另外3人被送往拘留所关了7天。
  村民统计,这起事件至少30多人被打,4人被送医院,事后11人被拘留7天。
  一份以“王集街1000多群众”名义写的“血泪状”说:当时街上哭叫声刺人心肺、毛骨悚然,有的被揪住头发“架飞机”,有的衣不蔽体鲜血直淌,有的双脚在水泥街面磨破血流不止,在场群众无不伤心掉泪。
  被打村民称,当时有人当众说:“有了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你们(老街)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12·1”事件后老街被强行废除,很多经营户因不愿去农贸市场,之后无事可做便改打短工。
  新仪器身价倍增,由原来的100多元卖到了8000多元。随后陈到老家邻近的安徽做广告,打开安徽市场,凭此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去安徽之前,陈曾在新街口一带摆摊。
  2008年9月,记者在新街口老邮局旁,找到在这一带做了18年买卖的沈师傅。谈起陈光标他津津乐道,说陈以前摆的摊就在他旁边。
  “他这个人能说会道。”沈说,“那时摆摊就是‘卖嘴皮子’。”但对陈卖的仪器,沈不以为然,“那个东西叫我们看就是骗人的。”
  相关报道显示,到安徽淘金之后,陈又开发过一种“灵芝胶囊”赚到“第二桶金”。并于2000年组建江苏黄埔,起初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后来转向拆迁和再生资源利用。2008年8月28日,江苏黄埔一人员介绍公司业务时称“主要还是做拆迁”。“简单说,就是一边拆房子,一边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陈光标对媒体也曾这样解释。
  据报道和网络公开信息,江苏黄埔2004年营业收入就“近59亿”,2006年、2007年营业收入均有“超过90亿”、“有望达到90亿”的说法,这让一位从事再生经营行业的老板咋舌,他认为“90个亿,全世界也很难找到”。
  而查询由权威部门发布的2006年、2007年“江苏民营企业100强”,均未见江苏黄埔上榜,2006年排在第100位的企业年营业收入19.7亿元,2007年排第100位的企业年营业收入为31.73亿元。
  2008年可谓陈光标登上“中国首善”元年。这年4月揭晓的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他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额居于榜首。对此,记者曾向陈光标本人求证,希望了解公司经营项目、年营业收入、利润纳税等情况,并就公司1994年营业收入近59亿元,2006年、2007年均近90亿元的说法求证。
  陈当时的回答是,“我只做再生资源利用,我什么都不做,我就是变废为宝赚了点钱,然后回报社会。这个行业,利润一般来讲20%左右,我公司的销售额,今年(2008年)要突破100亿元。去年的净利润近9亿元。我本来就是做循环经济,不存在偷税漏税。全国所有做再生资源利用的企业,国家是免税的。”
  而当年有自称知情者向记者透露,称陈光标在媒体中宣传的公司厂房、员工“是借用别人的企业”。对此,陈光标也给予了回应:“说实话,头几年我是租用别人的厂房,医疗器械厂我是租用的,你别说没有这回事,就是有这回事,这个又有什么呢?”
  捐赠“数据”
  打开江苏黄埔公司的网站,如果为联系业务而来,会怀疑误入了某家慈善网站。网页几乎被慈善内容淹没,而对企业状况、公司构架、利润利税等数据却鲜有详述。
  捐钱公司,几乎成了江苏黄埔的代名词。
  公开的报道显示,江苏黄埔成立后短短4年间就先后捐资1.96亿元,捐物6700多万。至2008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6.13亿元。
  陈光标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将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花在慈善上。而且所捐款物都是“真金白银”,从不把捐赠与当地项目捆绑在一起,每一笔捐款收据都保留着。
  陈以1.81亿的上年度捐赠额折桂2008年“中国首善”后,江苏黄埔网站曾短暂公开过2007年的捐款收据,经统计为7057万元,和80台电脑。
  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为该年度最大捐赠项目,由陈通过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3家单位向家乡投资2600万元捐建。
  在由江苏光彩开具的共计1063万元收据中,未标明捐款用途;省红十字会标明“援建老年活动中心”的收据共700万元;省善总会标明“定向老年活动中心”的收据共400万元。
  众多收据中,一张盖着“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公章的收据,用途也是“捐建老年活动中心”,捐款额为1600万元,收款人为“刘艳”。
  另有报道显示,2006年12月28日,陈光标向泗洪县捐款1000多万元发起“共同的阳光”公益活动,捐款用途也为“包含捐建一所全国一流的古建式老年活动中心等”。
  这意味着,陈获称“首善”的当年最大捐赠项目“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从收据和报道显示的“捐赠额”至少已达4700万元。这还不包括其宣称的其通过江苏光彩事业促进会所捐的资金。
  2600万元的捐建项目何以出现至少4700万元的捐赠“数据”?
  主办方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该榜单的评比数据来源,说法是这样的:除由权威部门提供捐赠数据外,还包括捐赠者自己提供数据、各种公开媒体报道数据等。
  另外,在江苏黄埔网站曾公开的2007年捐款收据中,还可见由“天岗湖乡政府”2007年11月26日开具的1200万元捐款,项目为“阳光公路、农贸市场、养老院、幼儿园教学电脑”。而阳光公路建于1999年、农贸市场早在2006年竣工。而这份收据显示,由“天岗湖乡政府”开具的这份收据,也包括“农贸市场”项目在内。
  另一疑问在于,外界报道陈光标的捐款多为个人名义,而可见的所有收据中,捐赠方均为“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这些捐赠到底该算在公司,还是个人头上?
  而在媒体的视野里,陈光标总是奔走在慈善路上,鲜见作为企业家安身立命的关于其经营方面的报道。陈光标的公司有多大?如何取得他自己所声称的经营业绩,始终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陈光标曾表示,他在全国的分公司有几十家。记者通过网络查询,2009年9月8日一则网上消息显示,当年才由江苏黄埔公司在四川绵阳的高新区注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分公司——绵阳分公司。之后还有“成都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媒体报道及网页内容,但分公司的经营也以再生回收为主。
  2010年9月26日,记者据江苏黄埔绵阳分公司网上公布的公司地址找到“绵阳园艺街20号”,却是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的办公楼。一位中物院人士说,江苏黄埔只是租用他们的地方办公,规模不大。其经营项目为绵阳灾后的板房回收和处理。
  “驰援”子虚乌有?
  2008年陈光标首登“中国首善”。然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报载,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然而这一年有消息质疑,其让全国人民曾为之感动的“义举”——派60台重型机械驰援灾区,亲自背出300多具(另据报道为208具)尸体,救出13个孩子性命等,多为编造甚至子虚乌有。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震后3小时,在南京(另有报道为武汉)开会的陈光标即调派公司60台大型挖掘机、吊机、推土机,配备120名员工,分别从南京、合肥出发星夜兼程驰援灾区,于5月14日凌晨3点(早期报道为13日中午)赶到都江堰。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队”,创造了几乎与解放军同期抵达的速度奇迹。
  质疑的消息称,陈光标是在震后第二天才飞到成都,并在成都附近租了总数10台左右的挖掘机等,开赴灾区。而在媒体和网络上,这支队伍变成“千里驰援”的“60台大型挖掘机、120名精心挑选的机械手”,“从南京和合肥浩浩荡荡开赴而来”。
  至于“背出208具遗体”等,也都被质疑为编造的数字。
  对此,记者曾往灾区多方求证,但并未获得有关消息的实际证据。但采访中遇到的都江堰广丰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李明文说,这几乎是一个简单的常识。60台工程车,大的每台在30吨以上,中小型也一二十吨,即使用拖车,这么大的队伍从南京跑到都江堰,除非警车开道不然几乎没法走。
  岳师傅是成都城北客运中心长途客车老板,他介绍,从南京到都江堰约2000公里,如果走河南境内,当时宁强到广元有一段80公里的二级公路,以前是老蜀道都是山路,坡陡路窄弯道多,车辆也多,如果不开应急通道,工程车极其难走。如果走湖北境内路线,湖北、四川交界有一段200公里的路,比宁强到广元还难走。
  “长途客运车从南京开到都江堰,不堵车不休息的情况下也要30个小时,在高速上跑90-100公里/小时。工程机械车最快也就每小时70公里,用30多个小时从南京跑到都江堰,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岳师傅也表示怀疑。
  以他的估算,几十台工程车从南京跑到都江堰,最少也要50个小时。而且从南京到成都一路上收费站多达7个,光通过这么多收费站就够耽搁的。
  但在随后的回应中,陈光标对以上说法给予了反驳,并坚称驰援救灾的事情属实。
  陈说,从南京开到灾区,不会超32个小时,我要求他们除加油外,小便都不下车。
  关于“背过208具遗体”的说法,陈说,208具我没有说,但200多肯定是不止的。只要有良知有正义的媒体,208好,280也好,这个(都不会去追究)。我救活的是12个。5月12日到6月12日整整一个月,最后一天临走时我又救起了两个人,这个是我亲手救的,当时中央电视台都拍了下来。你记住陈光标从来不讲一句假话,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商业街购房户与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南都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新闻背景
  陈光标陷“诈捐门”
  本报讯 记者杨华军4月26日,第八届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此前连续三年蝉联“首善”称号的陈光标,首次落榜。《重庆晚报》称:知情人士透露,此事与近日发生的陈光标捐款数额争议有关。但陈在微博上回应说,自己落选是因为没有报名参选。
  一切源于4月2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方辉采写的《中国“首善”之谜》:两名记者通过大量采访调查,得出陈光标“其承诺所捐项目多有水分,而作为其事业之本的江苏黄埔目前也已陷入经营困境”的结论。当晚,陈光标就在微博上以视频的形式回应质疑。他说:“这些年的高调慈善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团,致使他们收买了某些小媒体来搞(我)。”26日凌晨00:06,《中国经营报》在其网站回应称,该报报道并无任何问题。28日,时代周报刊发了报道《淡出慈善榜的“首善”》,其中对陈光标的履历等提出了质疑。
  ■最新进展
  回应对其慈善行为质疑,陈光标发表公开信
  “我的慈善资金都是合法的”
  本报讯 记者 杨华军面对质疑和猜测,陈光标昨日特委托人民网发表致媒体的公开信。陈光标在公开信中说,“我的慈善资金都是合法的,而且是绿色的,因为我们公司从事的是绿色无污染、对资源二次利用的建筑拆除,国家是免税的,在我获得各种荣誉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核实。如果问我捐款数字是不是特别精确,因为不是每一笔捐款我都立即登记下来,更不是每一笔捐款我都向他人索要发票和收据。这次媒体质疑也提醒了我,给我上了一堂课。我能做到的就是尽力而为,问心无愧。”陈光标在公开信中说,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把公司做好,会推脱掉很多家媒体的采访和社会接待。28日,陈光标再次通过CCTV《今日说法》栏目回应近日对其“慈善注水”的质疑。陈光标称,对他的质疑“98%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他说今后将不再回应媒体的质疑,“我今天最后一次来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来回应我的质疑。最后一次,我以后绝对不会向社会回应任何的东西,我走我自己的路。”
  ■记者调查
  记者 占才强
  是善人还是恶人?是英雄还是说谎者?一家业绩不透明的公司巨资捐款何来?
  其实早在2008年,陈光标就曾面对拷问。
  这一年,他首度登临“中国首善”——这年4月揭晓的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他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居于榜首。
  但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也是这一年,灾难中“一个人感动了中国”的陈光标,其震后驰援的事迹曾被疑为子虚乌有,而其在家乡捐建的公益项目亦被指假慈善之名,谋一己之私。
  记者的调查是从陈光标家乡开始的,然而宛若进入一个悖论世界。
  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与其在公众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一场与其“慈善工程”关联的恶性事件,至今仍刺痛着当地人的记忆。
  还是在这一年,陈光标呈于媒体的多笔捐赠,亦被疑严重夸大,而其扑朔迷离的公司业绩及巨额善款来源,一直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