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求书!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9-11 15:36 编辑

**

    见十三楼

    办法:
    1、 发在这里;
    2、 短信通知俺,俺再给你信箱,从信箱里发给俺;
    3、 给出联接;
    4、 送书给俺的当有厚报——送一还十。

    谢谢。
老于,你去孔夫子上面搜索过没有?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还真是不好搜!
Google都不知道怎么上了!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9-11 15:34 编辑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我找到了杨奎松的那本,传到爱问上了,楼主可到下面链接下载,另一个没找到,不过平平跟梁由之比较熟,可找她想办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810721.html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我找到了杨奎松的那本,传到爱问上了,楼主可到下面链接下载,另一个没找到,不过平平跟梁由之比较熟,可找她想办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810721.html
竹南 发表于 2011-9-9 20:56
**

    谢了,已下载并转化为TXT文本。
    俺在收集的就是梁由之编的《百年文萃》(共250篇),估计可在网上找到150篇以上。
    梁是要出版的,不敢去问他要,甚至也不敢在这里发出来。
  “新世纪万有文库”十年祭(1996—2006)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16252064
  作者:俞晓群
  “新世纪万有文库”十年祭
  俞晓群
  如果有人问:作为一个出版人,在过去的十年间,你所编辑的最难以忘怀的图书是什么?我一定回答:“新世纪万有文库”!不会是别的,即使在我整个的出版生涯中。为什么?因为这套书中包含了太多的人与书的故事,太多的快乐与感伤,太多的世事沉浮……
  其实,一个小人物的情绪是不值得公众化的。关键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词汇意蕴悠长,它甚至贯通了中国百年出版的脉络。那就是“万有”!
  1.一个最初的“缘起”
  事情要回溯到1995年,那时我已经作了三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总编辑,正处在工作的兴头上,像“书趣文丛”、《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都是当时操作的项目。一天早晨,总编室主任王之江来说,马路湾古旧书店正在处理当年老商务出版的“万有文库”,其中有不少好书,你不妨去看一看。我就去挑了几本,有三上义夫的《中国算学之特色》、戴震校《算经十书》、江永《数学》,以及《古微书》、《世本》、《孟子杂记》、《五色线》、《诗地理考》等,都是我个人所好。
  但是,翻看之间,我偶然读到书前的一篇文章,心绪为之震荡得东倒西歪。那就是主编王云五所写的《印行“万有文库”缘起》一文,他讲述了编辑此书的要点:论规模,“冀以两年有半之期间,刊行第一集一千有十种,共一万一千五百万言,订为二千册,另附十巨册。”论范围,“广延专家,选世界名著多种而汉译之。并编印各种治学门径之书,如百科小丛书,国学小丛书,……”论市场经济,“一方在以整个的普通图书馆用书贡献于社会,一方则采用最经济与适用之排印方法,俾前此一二千元所不能致之图书,今可以三四百元致之。”论参与者,胡适之、杨杏佛、张菊生等均在其中。论编辑:“更按拙作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刊类号于书脊;每种复附书名片,依拙作四角号码检字法注明号码。”……
  看着看着,我不由得自卑起来,你看人家的编辑思想多么完整;在出版的意义上,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出超越他们的自信!正一阵长嘘短叹,恰好湖北的王建辉来电话说,《中国出版》要开一个栏目,叫做“青年编辑谈如何跨世纪”,约我写一点东西。我带着上面的情绪叹道:“我们的所作所为,远不及老辈的胆识和业绩,哪有谈论跨世纪的脸面?”建辉兄笑笑说:“你的思考总会与众不同,就写这不同吧。”于是我写了《向老辈们学习》一文,其中充满了对王云五及“万有文库”的崇敬和向往。
  此时,编辑新“万有文库”的想法已经在我心中萌发了。
  2.三位最重要的人物
  不久,我把这想法向扬之水倾述,她向我推荐了第一位重要人物杨成凯。杨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的研究员,吕叔湘的弟子。他的学术功力见于他的专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而我们更看重他广博的版本学知识。他知道许多古代典籍的价值,知道哪些版本应该重印、应该抢救,甚至知道它们辗转世间的踪迹,知道如何按图索骥找到它们!王之江就曾经几次陪伴杨先生去江南民间寻书;那种体验,自然包含着我们这一代出版人的追求,以及追随前辈的热情和勇气。当然,在杨的身后还有一大批高人参与,有傅璇琮、袁行霈、王学泰等,更多的名字可以在书中见到。后来,“新世纪万有文库”古代部分的书目,正是在这些人的手中产生的。
  另一位重要的或曰最核心的人物是沈昌文。那时因为“书趣文丛”的出版,我与沈公已经交往甚密;想做如此浩大的项目,怎么会不求教于他呢?最初谈论此事时,不知为什么,沈公的表情有些复杂;后来在他的文章中我才了解到,他想到了老商务的资源,想到了王云五的种种背景。我却处在一个懵懵懂懂的状态,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否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有什么意义!当沈公定过神来,却一反往日的悠然神态,表现出极度的认真和热情。我们经常为此开会到深夜,可以说,我一时的冲动,只是到了沈公的手上才成为现实。此中有很多细节,像文库的名字,最初叫“跨世纪”,改为“新世纪”;请陈原、刘杲等出山做总顾问,还开列出那个庞大的编委会名单;将文库分为三个文化系列:古代、近世、外国;确定文库的宣传口号为“我读故我在”;撰写文库每一集的“前言”等等,都是沈公的工作。外国文化书系也是他亲自操作的。
  此间,有一件事情让我有些得意,那就是在文库的组织过程中,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无奈的万有》,表达我对出版前辈以及一些编辑高手的敬重,以及自己功力不够无法超越他们的无奈心态。文章的结尾处写道:“我们正在做一件好事情。先人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还要老老实实地做下去,力争好起来!”对于这段平淡的叙述,沈公大为欣赏,将其引为文库序言的开头语,大概又有了几分“孺子可教”的感觉。
  接着,沈昌文又引出了另一位重要人物陆灏。今日看来,由陆灏主持近世文化书系,无论是他身处上海的文化地理优势,还是他本人的素质,都堪称绝配!从社会反响中也可以看到,读者对这一书系最为赞赏,许多上世纪初战乱时期四处流散的作品得以整理、重印,弥补了许多文化传承的缺失。这当然要感谢陆灏的出色工作,以及他那一大群支持者:黄裳,唐振常,周劭,金性尧,鲲西……,还有重要的陈子善。
  以上三个人号称“新世纪万有文库”的学术策划,实际上是真正的操盘者。他们在书上属的笔名:王土是沈昌文,林夕是杨成凯,柳叶是陆灏。
  3.一些最难忘的事情
  当初,“新世纪万有文库”是一个十年规划,即1996年至2005年,号称“十年计划,一诺千书”(柳青松语)。其实在一个半官制、半计划、半市场的行业里,谁能为这“承诺”咬上牙印?即使有那么多行家的支持,即使有那么多读者的期望,即使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又有什么用呢?它还是夭折了,它还是在前辈的光焰下黯然失色!唉,怪就怪我们的“十年计划”订得太唐突、太盲目,你一个未入流的小机构,一个流水轮盘的主事者,做事如此大而无当,理想就会变成空想,计划就会变成骗局!想到这些,我感到无限神伤!
  好在文库已经有6集500多册出版,好在我们已经在文化的旅途中体验到那么多难忘的人与事。我记得,在文库启动之初,我们向陈原请教选书的标准,他说,唯一的标准就是“存留价值”。他曾经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库中,买到他们100年前出版的书,这些书已经增值数倍,正是牛津出版精神的体现!我也记得,在讨论文库的宣传口号时,我们众说纷纭,我提的是“精选的书目,精致的印装,精简的价格,精神的伴侣!”柳青松提的是“精品简装,万有书香!”沈昌文却引马克思语:“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而将永远存在,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热泪。”其精神实质与陈原的观点一脉相承。我还记得,我曾经问陆灏,你这么年轻,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好书?他说,除了腿勤手勤这些常理,还要经常翻读专家、大家的书话、札记等,记下其中提到的书,再深入研究,这是选到好书的一条捷径。许多类似的编辑技巧和方法,正是职业化精神的体现。
  难忘的事情还包括人们对文库的评价,当然说好说赖的都有。比如董桥,他收到文库第一集后,专门撰文《点亮案头一盏明灯》,文中引徐渭《坐卧房记》:“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一梦觉而无不知。”董桥接着说:“读这些文库、丛书,我常常会想起王云五在商务的业绩,觉得这样的读书人,实在体贴周到得可爱。”他赞扬了“新世纪万有文库”对老商务和王云五的承继,以及其中的几本书,有《西厢记》、苏雪林《唐诗概论》、蒋梦麟《西潮》,还有他寻之多年的叶恭绰《矩园余墨》。
  再如胡守文,他几次在文章中提到“新世纪万有文库”;甚至在今年,他仍然在一篇“出版十年回顾”的文章中写道:“在思想与产业的碰撞中,辽教社‘建立一个书香社会’的文化理念诞生了。在这一理念的主导下,他们绵延不绝地推出了令业界瞩目的‘新世纪万有文库’。”
  在对文库的评论中,王一方的言论很有分量。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高高的“桅杆”》中,他从品评丹尼•狄德罗《百科全书》入手,引到我国历朝历代的“盛世修书”,再到王云五的“万有文库”,最后落笔于辽教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他写道:“俞晓群君欲承王云五当年大整合旧愿,理念上有所延拓,构架上有所梳理,图书水准也没有太大的起落。”接着,一方兄话锋一转,提出了文库的三点不足,一是“万有”一词用之不当;二是传统、近世、外国三个书系口袋长短不齐;三是选书向度太多,足以歧路亡羊。写成此文后,他还给我来电话说:“晓群兄,冒犯了,其实这对开阔你的思路有好处。”我当然理解,这样的文化氛围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此后,我写了一篇6000字的文章《在高高的桅杆下》,回应一方兄的观点。陈原看到我的文章后,还对我称赞了几句!
  最后,我还想列举一些网上的点评。相对而言,网络的文化环境最自由,许多帖子很刺激、很坦率,请看:
  
  江东弟子:文库中许多书版本极其名贵,把几百年沉湮不显、若存若亡的珍本秘籍公之于世,功莫大焉。
  唯一琦:文化善举,嘉惠学林,有益文明,功在当代,德在千秋。
  兔子跑了:文库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打折销售),便于携带,品种丰富,有不少稀见书目。缺点是校勘不精,古籍部分无注释,字体较小。
  木兆轩主人:找不到其他版本时,就先用辽教的对付一阵,有了更好的版本,就把它扔掉。
  不耻瞎问:文库为什么打折打得这么利害?还有钱赚吗?是书出了问题?
  八大山:胡扯,“万有文库”又不是《圣经》,什么价都能卖。
  谭伯牛:一个辽教,一个晋古,都属于好刻古书而古书亡的典型案例。
  
  这些帖子采自“闲闲书话”。在那里,每当有人谈论“万有文库”时,跟帖的总会有一大帮人;虽然说什么的都有,我的心中还是很畅快。用一句新词,叫做“吸引眼球”;套一句老话,叫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感谢网络让我听到那么多声音,使我们在“新世纪万有文库”出版十年的日子里,有了祭祀或祭奠的心理依据!
  4.“万有”啊,一个最悠长的梦
  初夏时分,正是一个幽幽入梦的季节,我却从梦中醒来。那一阵清风细雨,淋得我好生透彻!打一个激灵,让我想起了一段段依稀可见的梦境:在70多年前,一个叫莱恩的英国人正在一座阴湿的教堂的地下室中忙碌着,一叠叠小开本的“企鹅丛书”就从这里孕育出来;有趣的是,恰逢此时,在东方一个叫王云五的文化商人,也开启了他的“万有文库”工程。望着他们坚韧的身影,我迷离的双眼中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接着,我还看到“汉译世界名著”,看到一些前赴后继的出版人的身影……
  啊!一个“文化大梦”真的需要一代代有志于人类文明建设的人们辛勤耕作,无论风刀霜剑,无论长河飞泻、碧水千叠,都丝毫撼不动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们亦步亦趋!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9-11 15:35 编辑

**

    谢谢宇航,好厉害!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9-11 15:34 编辑

0000000000000000000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后记

作者:梁由之 分类:十年文萃 提交日期:2010-5-30 23:08:00 浏览:3330  
    后记
  
  网络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人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它视为精神家园。其中一些人,选择了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





    2000年11月10日,西西弗发表《解题“闲闲书话”》,不啻是本版的出生证和宣言书。十年来,无数天南地北素昧平生的人们在此交流互动,相识相知,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妙愉悦的时光,谱写了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文字和传奇。
  
  闲闲书话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中轴,没走向封闭,不偏执一端,兼收并蓄,姹紫嫣红,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斯,为传统媒体关注追逐,在华文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时光如电,书话将迎来开版十周年。值此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际,“出版选集,蒐集精华,以整体和纪年形式呈现中文网络阅读与写作的风貌、实绩和水准”(沈昌文语),留下一份恒久的纪念,同时“示来者以轨则”,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梁某不揣冒昧承乏此事,于2009年11月11日发布“编纂启事”,期望能差强人意,不辱使命。编务之浩繁艰巨,可想而知。在新知旧雨的热心支持和鼎力合作下,经过半年坚韧不拔的努力,重重困难得以渐次克服,轻舟已过万重山。刻下,“十年文萃”如期完成编纂,即将发排。感谢所有参与的朋友,祝贺所有入选的作者。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120余万字,得作者236人,文章312篇。书人书事书话书单而外,举凡书评、影评、乐评、画评、淘书访友、游山玩水、饮食男女、花鸟虫鱼......,百无禁忌,一概不拘。选文时注重内容的斑斓多姿和表现形式的新颖别致,兼顾各个时段,突出个人特点,同时确保整体的质地、平衡和匀称。如谓拙编有其价值和特色,端赖书话家底丰厚。至于其不足之处,除客观限制外,请归咎于在下的眼光和口味罢。
  
   全书不分类别,以人为本,由35公里和Σαπφω分居首尾,其他作者从A到Z依次排列。每篇文章均附发表年份,每人文章均附作者各出机杼妙趣横生的自撰简介。每位作者至多选文两篇,以尽量顾及普泛性,俾使更多好文章能够入选。所有入选文章,都在闲闲书话发表过(多系原创主帖,不少且是首发。也酌收了少量由他人代发的作品,但原作者必须具有天涯ID)。其中8篇文章选录了部分精彩跟帖,借以展现论坛的特色和原生态。四卷文萃的副标题《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快乐的行旅》、《“这些书您都读过吗?”》和《我的闲闲书友》皆取自入选文章篇名,对应的关键词分别是岁月、旅行、读书和网缘。
  
  本套丛书由本人和北京文汇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张万文先生(原北京天下书图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共同策划。万文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天涯及本版的热心读者和资深潜水员,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出版界耆宿沈昌文先生赐序,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足为文萃点睛生色。沈公曾长期主持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编务,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都受过他的沾溉。去秋旅居京华,有幸亲承色笑,没想到沈公居然也是闲闲书话的资深潜水员,几乎每天必上,对其间文章、人物和动态了然于胸且多有揄扬。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闲闲书话”得名,亦与此老“关系万千重”。这对我是一个及时的鼓励。前辈风范,山高水长。
  
  方连辛、雍容、地道表达、ddrose、白沙淡菊和素情自处分担了部分初选事务,地道、白沙和小方出力尤多。丛书顺利面世,诸位功不可没。
  
  俞晓群先生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yiping1914、朴素、云-在-青-天、慧远、云也退、湖人附近、三十年代、黄山李平易、ernie、zhoura……等人或协助处理事务性问题,或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推荐好文,或帮助联系作者,都为成书作出了贡献。
  
  我在第一本书《大汉开国谋士群》出版前夕,曾经写道:“所有作品,最终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半任务,另外的一半,就拜托给与本书有缘的读者诸君了。”
  
  其实,编书何尝不是如此。
  
  


#日志日期:2010-5-30 星期日(Sunday) 晴 复制链接 举报   

芙蓉姐姐:我是一个很倔强的人

--------------------------------------------------------------------------------


评论人:长安吕浩 评论日期:2010-5-30 23:35  
  哈哈 祝贺梁兄编纂大功告成:)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5-31 0:13  
  吕兄端的身手敏捷。问好。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5-31 0:19  
  6月11日至7月12日为第19届世界杯赛期,不妨将之视为4年一次为期1月的球迷狂欢节。硝烟飘散尘埃落定后,“十年文萃”便将出炉。
      
  约需一个月时间完成在全国各地实体及网络书店布货。8月中、下旬的某个周末,将在北京举行一个隆重的新书发布会,出版方期待将之办成一个名家主持群贤毕至的袖珍版狂欢节。
      
  热烈欢迎在京及各地的朋友届时光临惠顾。
  

--------------------------------------------------------------------------------


评论人:yiping1914 评论日期:2010-5-31 10:12  
   终于可以安心看世界杯了,^_^ 。

--------------------------------------------------------------------------------


评论人:黄花一把 评论日期:2010-5-31 10:41  
  名家主持群贤毕至的袖珍版狂欢节。
  ------------
  名家主持倒不一定,关键是要狂欢,要群闲毕至。
  老梁辛苦!
  

--------------------------------------------------------------------------------


评论人:左民山人 评论日期:2010-5-31 17:35  
  妥了!

--------------------------------------------------------------------------------


评论人:柳已青 评论日期:2010-5-31 20:29  
   闲闲书话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中轴,没走向封闭,不偏执一端,兼收并蓄,姹紫嫣红,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
  
  评点的非常到位!!
  
  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斯,为传统媒体关注追逐,在华文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此言不虚!

--------------------------------------------------------------------------------


评论人:打死我都不喝 评论日期:2010-5-31 20:57  
  恭喜

--------------------------------------------------------------------------------


评论人:不论道德只谈技术 评论日期:2010-6-1 0:10  
  恭喜恭喜!
  
  待发布会之日,在下虽不贤,却是一定要到场祝贺的^_^

--------------------------------------------------------------------------------


评论人:陈若奇 评论日期:2010-6-1 11:41  
  保持书话的水准与人气,与能否网罗包容一批活跃的高水平书友息息相关,书话宜采取多种措施提振书友的凝聚力,编辑出版“十年文萃”无疑是有宜的举措之一。
  谨此祝贺“十年文萃”的出炉。

--------------------------------------------------------------------------------


评论人:Hierbinich 评论日期:2010-6-1 19:40  
  恭喜

--------------------------------------------------------------------------------


评论人:ddrose 评论日期:2010-6-1 23:33  
  到时候去围观不论道德只谈技术兄~~

--------------------------------------------------------------------------------


评论人:一夜的无聊 评论日期:2010-6-2 21:29  
  很多年没买书了,
  以前只买金庸 高阳系列
  这回又能收藏梁先生的著作了!
  

--------------------------------------------------------------------------------


评论人:老枣树 评论日期:2010-6-2 23:45  
  好久不来,问好梁兄,握手。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3 23:56  
  yiping1914、左民山人、ddrose:
  诸位深知个中甘苦。同喜。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0:10  
  打死我都不喝、柳已青、Hierbinich:
  多谢。
  柳兄想必会有一篇精彩结实的书评。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0:18  
  黄花这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知你是否参加过类似发布会,对北京这样的场合了解多少。在我看来,如果只是一个例行发布会,对主持人当然并无特别要求,客串亦可,照本宣科就是;但若想达到“狂欢”效果,想要群闲毕至,不同流俗,则一般主持人未必有这般能耐,恐怕还得自身有绝活的名家出马把持。这也是合作伙伴的意思。
  说到这里,梁某意之所指,起码对北京的朋友们而言,已然呼之欲出。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0:21  
  不论道德只谈技术:
  期待与老兄痛饮快谈。
  如见到本老夫子兄,还请代为致意。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0:31  
  陈若奇:
  这是一个重要、重大同时也很复杂的话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谢过兄台的好意。在此不多说。
  顺便说一句,你上次短信推荐的那套书,后来还是买了,性价比确实很高。我想再为某晚辈买一套,却发现已经涨价,呵呵。
  由这套书牵动,“瓜蔓抄”,大开杀戒,上月买书无论数量和金额都创下新高。当然,好东东不少,还有几种堪称孔网孤本。日后得闲或会专文介绍其中的几份订单和几本书。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0:41  
  一夜的无聊:
  我只是“十年文萃”的主编。它是一份合著。但我应该也愿意对这套书的质量负责。
  其中收了我两篇文章。本来选的是《从井冈山到九疑山》(2006)和《百年五牛图说》(2010),后来为了多腾出点篇幅给其他作者,就将前者更换为《旁观余秋雨》(2005)了。《从井冈山到九疑山》约2.5万字,《旁观余秋雨》只是它的零头。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4 1:02  
  老枣树:
  问好。握手。
  你惠赠的那本《锯齿啮痕录》,去年清明节后由北京的朋友带到梁子湖交账,收入行囊,跟随我游走了鄂豫陕川四省。四月底,在成都,作者家里,沙老亲笔写了几句话。这是一份值得珍视的网缘与书缘,涉及到三代人。刻下,它静静地立在我的书架上。以后我会专门写篇文章。
  8月你如在京,当可一晤。
  

--------------------------------------------------------------------------------


评论人:tj8341 评论日期:2010-6-4 15:51  
  今日

--------------------------------------------------------------------------------


评论人:西西弗 评论日期:2010-6-5 23:22  
  由梁兄给我发的消息连到这里(抱歉我刚看到消息,已在天涯中回复)。
  “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闲闲书话”得名,亦与此老“关系万千重”。”何以关系万千重?能否请教?

--------------------------------------------------------------------------------


评论人:tinv 评论日期:2010-6-6 10:34  
  问候,期待。
  自己留一套,送朋友一套。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7 23:53  
  西西弗:
  收到。问兄台好。明天发你邮件。
  另外,便中可与绿茶兄聊聊。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8 0:01  
  tinv:
  多谢。问好。

--------------------------------------------------------------------------------


评论人:tj8341 评论日期:2010-6-14 22:33  
  世界杯,期待斗牛士出场.

--------------------------------------------------------------------------------


评论人:球梦 评论日期:2010-6-15 6:54  
  真好

--------------------------------------------------------------------------------


评论人:tj8341 评论日期:2010-6-17 22:16  
  不知是整体退步还是亚洲进步.
  西班牙还缺乏冠军气质.

--------------------------------------------------------------------------------


评论人:某山某水迷姓氏 评论日期:2010-6-21 20:28  
  问候博主,呵呵。愿你享受视觉的盛宴。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6-23 0:10  
  问某山、tj8341、球梦诸位好。
  多日不来,大家都在说球。那么,我也另开一帖,扯几句罢。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7-16 23:16  
  “十年文萃”即将出炉(本月末或下月初)。
  新书发布会将于8月28日(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在北京举行。
  欢迎在京及各地的朋友届时出席。
  

--------------------------------------------------------------------------------


评论人:玛特 评论日期:2010-7-25 16:08  
  我师兄会去吗?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7-25 17:04  
  会不会去,你问老悠自己便是。时间和场地(时间已定在8月28日。究竟是上午或下午及地点待定)确定后,将一体招呼一声,不会单个发英雄帖。
  顺便说一句。上次到京与一帮朋友聚餐,事先说好有两个神秘嘉宾出席。结果,肉唐僧一下飞机就拖着拉杆箱准时抵达,悠哉则蔫蔫乎乎不见踪影。在我追问下,说是女儿生病没法来了,可几乎无人相信。嘉宾缺了一个,效果顿时减半,让我大为不满。你这师兄,叶公好龙,防范意识过强,老怕别人作弄他。哈哈。什么时候得灌这厮一壶。
  另外,社区短信已回,请注意查收。欢迎届时出席。

--------------------------------------------------------------------------------


评论人:Hierbinich 评论日期:2010-7-25 19:03  
  一说师兄,想到的是奸商,原来是悠哉……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7-27 12:35  
  玛特一直是这样称呼悠哉的,谁叫过奸商师兄呢?呵呵。另外,发布会奸商当然会去,问都不必嘛。你们几个倒都是校友。
  想当年,有人说玛特作弄悠哉,他坚决否认,言及悠哉必称师兄,并自费购买《燕园梦》......以你对书话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当不至张冠李戴嘛。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7-27 12:42  
  孟来打油打趣曰:
  一梦燕园似黄粱,人间又见讲文章。
  青史有幸多YY, 板砖何辜拍大王。
  佩服大师常大量,可怜招福却招殃。
  真个笔墨行市在,让他说话又何妨?
  
  
  

--------------------------------------------------------------------------------


评论人:Hierbinich 评论日期:2010-7-28 12:23  
  大概被我选择性无视了吧,呵呵,不过独狼一笑才是我真正的师弟,奸商正经是赵丹阳的师兄。

--------------------------------------------------------------------------------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10-8-9 22:46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正在进行最后的细节推敲,本周内将下厂印制,面世在即。
    
  新书发布会定于8月28日(本月最后一个周六)下午两点半在北京举行,具体地点将另行通知。“序”作者沈昌文先生、文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桂国强先生、天涯在线董事长兼总裁邢明先生等多位嘉宾均将出席。
    
  敬请在京及全国各地的作者和书话网友届时参加。
    
  谢谢各位。
  
好书好文章,能出版也是功德一件!
**

    恕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
    全编共247篇,总的感受觉是“酒放的年数越多越醇”。
    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编史总得由下一个皇朝来编前个皇朝的史,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在247篇里面,年代越近,可能越难选定——好的文章太多,难定取舍,其一。有些文章当时读来很好,但年代久了,才会发现它的意义其实并不太大,是其二。
    说得难听些,俺以为在49后的选文中,恐怕有些文章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恕罪恕罪。

红字的是网上难找的!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9-11 15:33 编辑

目录
01、序一(朱正)
02、序二(刘苏里)
    1911
03、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04、梁启超:收回干线铁路问题
05、林觉民:与妻书
06、王国维:《国学丛刊》序
07、梁启超:学与术(存目)
    1912
08、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09、黄远生:借款内脉之解剖
10、梁启超:致康有为书
11、康有为:共和政体论(存目)
  1913
12、康有为:孔教会序
13、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
14、严复:说党
  1914
15、严复:《民约》平议
16、杜亚泉:个人之改革
17、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
18、王国维:《流沙坠简》序
19、杨度:君宪救国论(存目)
  1915
20、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21、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6
22、邵飘萍:北京特别通信(九)——呜呼议员之怪状,呜呼民国之前途
23、李大钊:宪法与思想自由
24、蔡锷:遗嘱
  1917
2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26、吴虞: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27、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存目)
  1919
28、鲁迅:随感录四十八
29、叶圣陶:女子人格问题
30、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1、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附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存目)
  1920
32、蔡元培:洪水与猛兽
3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34、杨铨:托尔斯泰与科学
3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存目)
36、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存目)
  1921
37、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922
38、胡先骕:说今日教育之危机
39、周作人:思想界的倾向
40、丁文江:玄学与科学(附张君劢《人生观》,演讲)(存目)
41、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存目)
  1923
42、李璜:社会主义与个人
  1924
43、太虚: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
  1925
44、鲁迅:过客
45、鲁迅:灯下漫笔
46、蔡元培: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
47、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
48、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49、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存目)
50、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存目)
  1926
51、张季鸾:本社同人之志趣
52、梁启超: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53、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54、王世杰:中国的妾制与法律
55、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存目)
  1927
56、陈布雷:告黄埔同学书
57、张季鸾:蒋介石之人生观
  1928
58、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59、陶希圣: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
  1929
60、罗隆基:论人权
61、梁实秋:论思想统一
62、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63、王云五:印行《万有文库》缘起
64、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
  1930
65、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66、张季鸾:对于言论自由之初步认识
67、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6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
69、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1
70、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
71、胡适:追悼志摩
72、王造时: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
73、潘光旦:优生的出路(存目)
74、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为共产问题忠告国民党(存目)
  1932
75、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76、萨孟武:梁山泊的社会基础
  1933
77、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78、晏阳初:在第一次乡村工作讨论上的报告
79、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
80、杨幸之:论中国现代化
81、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
82、蒋廷黻:革命与专制
83、李剑农: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84、林语堂:论言论自由
85、蒋廷黻: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
  1934
86、鲁迅:忆韦素园君
87、张季鸾:归乡记
88、丁文江:我的信仰
89、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
90、汪精卫:自述
91、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纲要
92、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
93、陈序经:全盘西化的理由(存目)
  1935
94、瞿秋白:多余的话
95、丁文江:再论民治与独裁
96、陈之迈:民主与独裁的讨论
97、张佛泉:民治“气质”之养成
98、周作人:秦桧与岳飞
99、林语堂:今文八弊
100、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101、 卢作孚:和谐运动的具体意见
102、 王新命:全盘西化的错误(存目)
  1936
103、 赵一曼:遗书
104、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105、 张季鸾: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
  1937
106、 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
  1938
107、 蒋百里: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1939
108、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1940
109、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
110、 陈寅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111、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112、 雷海宗:历史警觉性的时限
  1942
113、 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
114、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
115、 丁玲:三八节有感
116、 王实味:野百合花
11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存目)
  1943
118、 汤用彤: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
119、 龙季子:实行工业化的条件
120、 陈铨:五四运动与狂飙运动
  1944
121、 冯友兰:别共殊
122、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123、 周作人:甲申怀古
124、 聂绀弩:明末遗恨
125、 赵超构:延安一月(存目)
  1945
126、 成舍我: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
  1946
127、 郭沫若:论郁达夫
128、 徐铸成:记者节上的讲话
129、 萧公权:圣教与异端——从政治思想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
130、 《新华日报》社论: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
  1947
131、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
132、 傅斯年: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
  1948
133、 胡适:自由主义
134、 萧乾:自由主义者的信念
135、 瞿同祖: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1949
136、 毛泽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50
137、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存目)
  1953
138、 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
139、 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存目)
  1954
140、 胡风:关于文艺问题的意见书(存目)
  1955
141、 殷海光:民主底试金石
  1956
142、 《人民日报》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1957
143、 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144、 马寅初:新人口论(存目)
145、 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存目)
146、 《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存目)
  1958
147、 张春桥: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
148、 柯庆施: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 (存目)
  1959
149、 谭其骧:论曹操
150、 沈云龙:黄克强与陈英士
  1960
151、 殷海光:给雷震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1962
152、 邓拓:王道和霸道
153、 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存目)
  1965
154、 殷海光:自由的伦理基础
155、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6
156、 《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157、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158、 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
159、 遇罗克:出身论(存目)
  1971
160、 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执笔):571 工程纪要
  1973
161、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存目)
162、 赵元任: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存目)
  1975
163、 陈敏之:送别——在顾准身边的最后一个月
  1977
164、 白先勇:《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1978
165、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存目)
  1979
166、 王春瑜:“万岁”考
167、 李洪林:读书无禁区
  1980
168、 聂绀弩:七十年前的开笔
169、 余光中:缪斯的左右手——诗和散文的比较
170、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存目)
171、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存目)
  1981
172、 黄裳:海滨消夏记
173、 叶圣陶:我呼吁
  1982
174、 何兆武、何高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存目)
175、 唐凤楼:我和“阿诗玛”的悲欢(存目)
  1983
176、 徐梵澄: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
177、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存目)
  1984
178、 孙犁:病期经历
179、 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
180、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存目)
  1985
181、 柯灵:遥寄张爱玲
  1986
182、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183、 李纯青:为评价大公报提供史实
184、 朱大可:谢晋模式:当代电影的图腾和衰变信号
186、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存目)
  1987
187、 李泽厚:胡适·陈独秀·鲁迅
188、 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
189、 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自序
  1988
190、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演讲)
19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92、 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
193、 张广照:社会进步需要言论自由
  1989
194、 苏晓康:世纪末回眸(存目刊)
195、 周涛:黄河漂流探险目击记(存目》)
  1991
196、 何平:侠义英雄的荣与衰——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解述
  1992
197、 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
198、 叶兆言:纪念
  1993
199、 王蒙:躲避崇高
200、 张灏: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
  1994
201、 萧功秦: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202、 朱维铮: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203、 流沙河:回望流年
204、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化问题(存目)
  1995
205、 葛剑雄:我们应有的反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1996
206、 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
207、 余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208、 刘再复、李泽厚:告别革命(存目)
  1997
209、 何清涟:经济学理论与“屠龙术”
210、 王晓明:“人文精神”论争与知识分子的认同困境
211、 舒芜:《重归五四》后序(存目)
  1998
212、 王汎森:“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
213、 金克木:十字街头象牙塔
214、 冯克利:阿隆和“意识形态的终结“
215、 朱学勤: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存目)
  1999
216、 虞云国:史坛南北二陈论
217、 刘小枫:牛虻和他的父亲、情人和她的情人
218、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219、 罗岗:谁之公共性
220、 金雁:真假亨廷顿与东西亨廷顿——从“新保守”到“文明冲突”的此岸回应
221、 单世联:“尽在烟云变幻奇”——读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222、 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存目)
  2000
223、 程晓农:是谁导致了苏联解体?
224、 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引言
225、 秦晖: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
226、 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
  2001
227、 沈玉成:自称“宋朝人”的王仲闻先生
228、 易中天:盘点李泽厚
229、 卢周来: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另一种看法
230、 资中筠:美国的强盛之路
231、 胡舒立、李巧宁、李箐:庄家吕梁
  2002
232、 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的形成
  2004
233、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邓小平新政(存目)
  2005
234、 邓野: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235、 俞晓群:《新世纪万有文库》十年祭
236、 崔卫平:谁是亚当·米奇尼克
  2006
237、 高尔泰:谁令骑马客京华
238、 杨奎松:八路军平型关战斗再研究(存目)
  2007
239、 朱正:一九五七:中国现代知识份子的消失
240、 谭伯牛:邵飘萍因何而死
241、 余世存:中国劫(存目)
  2008
242、 刘统: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
243、 韩纲: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
244、 沈志华: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及其解决
245、 野夫:余震延绵的大地(存目)
  2009
246、 马英九:纪念自由主义巨擘殷海光与雷震
  2010
247、 陈丹青:鲁迅与美术
  2011
248、 贺卫方: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
249、 《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包容心来对待“异质思维”
250、 后记(梁由之)
O(∩_∩)O~这个没有比俺更清楚滴啦,这套书还在编辑过程中,很明显,20世纪后半段,文章人物与之前相比,就有点。。。。。。12月应该可以面世。
多谢关注呢,偶在读书版贴过的《短评一束》就是这本书的工作笔记,欢迎去看哈。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4# 杜雅萍

主席您以前说的就是这书啊,怎么有那么多存目呢,胡风的文章长也罢了,费老得早春也不长啊,有些文章估计不在于阅读意义,在于立此存照吧?!
这,这,这,原因还用问吗,有的是因为太长了,有的是,你懂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没天理,连费孝通的早春,陈旭麓的近代史,光明日报的实践检验都得存目啊,这几篇可是跟大宝SOD蜜的,几乎天天见啊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