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让金融回归服务业

近30年来,金融业高高在上,俯视其他行业和产业,似乎扮演了经济的核心角色。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由金融危机引发,令人不得不深思金融在经济中的定位。应该认识到,金融业的本质是服务业,应该始终秉承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金融改革的核心是让金融回归服务业的本质,以需求为导向,创造简约透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信用货币引发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自1971年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所积累的各种经济矛盾的总爆发。
    从1816年到“一战”爆发之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曾长期实行金本位制。“一战”的冲击,令金本位制摇摇欲坠。“二战”以后,经过多国协商建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此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比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相当长时间内,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就会用美元兑换黄金,国际贸易顺逆差因此长期保持稳定。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美国的赤字飙升,全球美元日益膨胀,美国终于无力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巨额要求,在1971年宣布放弃35美元一盎司的官方比价,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议”, 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决定让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从此,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即使出现再大的逆差,都可以通过印制货币来解决。国际贸易失去实物的制约,贸易失衡因此骤然加剧。
    贸易失衡,引发了世界和各国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贸易失衡不受制约,当新兴市场国家加入全球化进程后,随着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全球市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可以在全球布局制造业,把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新兴市场国家。于是,形成了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产品,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消费产品的经济格局,也使得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越来越以高新技术和金融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增加了国民收入对金融业的依赖。
    金融偏离实体经济的过度创新和自我循环制造了金融泡沫,泡沫的破裂引发了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信用货币使各国财经纪律失去约束,引发了多国债务问题及主权债务危机。加强对信用货币的制约,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是解决世界经济危机的重要任务。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
    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都表明,靠财政扩张和信贷扩张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中国如果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以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以举债发展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则必须走控制货币、放活金融之路。
    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应对当前局面的治本之道。
    其一,加快柜台市场建设,给中小企业合法的股本融资渠道;限制股市的过度炒作,让股市回归价值投资理念。
    很多企业面临资金困境,但是,中国有80万亿元存款,大量资金在社会上游荡,中国并不缺钱,缺少的是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渠道。股本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步,应该有广泛的柜台市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缺少坚实基础。股市本应是解决企业股本融资之后,作为股本流通的渠道,由企业创造的利润决定其价格,但由于过度炒作和过于频繁的换手率,根本不可能落实价值投资的理念。大多数进入资本市场的人舍本求末,并不指望着企业盈利所带来的分红,而是期待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从自己手中接过股票。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对实体经济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股市还是应回归价值投资的理念,提升企业价值,更好地回馈社会。
    其二,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所引发的泡沫给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但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反而发展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之所以酿成大祸,是因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使很多人无法看到风险所在,也就无法控制风险。但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很多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控制“影子银行”的负作用,不是不发展金融产品,而是应该限定“影子银行”各种工具的杠杆率和衍生产品创造的次数。笔者认为,基于普通基础产品上的衍生产品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利率和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利率衍生产品和汇率衍生产品是必要的。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证券化的衍生品也是必要的。但是,二次、三次的衍生,以及各种复杂的结构性工具的创造,实际上只能带来金融泡沫。
    各种理财产品的实质是资金信托。在明确法律责任、明确风险承担的基础上发展公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疏通社会投资渠道的重要举措。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除了银行的中介机构,股票、债券的直接融资,还有第三种形式,亦即代客的资产管理、资金信托,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证券投资基金。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是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信托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也是通过专业机构代客资产管理,连接投资方和筹资方的重要工具。
    要让吸收大额存款的金融公司从事各种信贷业务、融资租赁业务,这样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压力。改造现有财务公司是发展金融公司的捷径。从法律关系上来说,信贷市场主要是债权债务关系,各类机构可以整合。
    其三,应厘清监管理念,建立双层监管体制,发展非公众金融机构。
    对社会公众和小投资者的监管应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负责;对不吸收公众资金的非公众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则应由地方政府进行监管。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力量,发展非公众金融机构,这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围绕股本融资、信贷融资、公开融资和非公开融资来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遏制现在民间融资中的乱象,才能在控制货币总量的同时,让企业获得应有的融资量。当前,西方的金融机构无力也没有意愿为社会提供融资,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却有着极大的融资冲动,应该珍惜这种冲动,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条件,创造活力。
    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2008年金融危机,昭示了市场经济固有的一些缺憾。当前西方国家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过于重视市场自由,放任自流,在市场失灵时,政府无法有效干预。为了走出危机,西方国家需要增强政府调控的执行力。
    然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相反,问题在于政府包揽过多,市场和社会缺乏活力与自治。即使在当前西方经济遇到困难,而中国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我们依然应从建国60多年的曲折历程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历中汲取教训,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晰产权,平等保护各类合法财产;建立自由平等的交易秩序,尊重维护契约精神,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法治社会;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