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的一段演讲

http://video.sina.com.cn/v/b/68994069-1298831325.html

高华教授的一个讲座,从头到尾没有咬牙切齿,没有无中生有,更没有人身攻击。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令人唏嘘。
http://blog.sina.com.cn/yunconglong
本帖最后由 showcraft 于 2012-1-4 13:11 编辑

mark,不过似乎打不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22999/
高华先生的道德文章和讲座录音打包下载2011-12-27 19:06:02 来自: 秋雨飘飘(尚未遇见,因在未来。)
都是114+1网盘地址。我手头里就有着几个,欢迎各种补充。
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先生吧。
http://115.com/file/aqusb7jg#

e7wb5p2w
2006.04.12·重读中 华人 民共和 国史系列·高 华·第二讲·lin彪事件.mp3
be32itu7
2006.04.07·重读中华人 民共和国 史系列·高 华·第一讲·mz东和wenge的发动.mp3
c2mpsym6
谈60年中国各阶 层演变.mp3
be32iqg9
文选.pdf
dp271g7s
文集(二)精美排版.doc
e7wb5ycp
第1501期-国 民 党在1949 年失败的原因.mp3
c2mprrrh
1107:有关红 军长 征研究的若干问题.mp3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谢谢楼主,刚看5分钟,眼泪已经止不住了,也赶上这两天轻患感冒,搞得自己脸上一片沼泽.

去下载realplay,把那两个视频都下来,多看几遍,有利于心灵安静!
高华通篇演讲中表情严肃  面色凝重  无一笑容  对毛都是称  “老人家  伟大领袖   主席。。”。的  呵呵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2-1-5 11:25 编辑

“从头到尾没有咬牙切齿,没有无中生有,更没有人身攻击。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令人唏嘘。”
——这么说,味道怪怪的。所指诸端,都是三流和下流学者的玩意,仅仅避免这些,并不等于“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更不足以“令人唏嘘”。高华先生之令人唏嘘,在于严守学者本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让事实和理据成为最大的权威,一切世俗权威都得为之让道。所以,他勇敢得不露痕迹,他甚至已无需张扬勇敢了。事实和理据才是勇敢的内核。
高华通篇演讲中表情严肃  面色凝重  无一笑容  对毛都是称  “老人家  伟大领袖   主席。。”。的  呵呵
天马行空 发表于 2012-1-5 11:11
没看完吧?我看到他笑过多次,结尾处谈刘少奇时,还连续制造了笑料。
“天无二日  国无二君”  “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鼾睡” “唯名器不可假人”   “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   没有起码的民主 也不可能有起码的共和”  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传统文化  高华好像还没有谈到这一层  对文革是路线斗争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依然模糊   究其根本  没有稳固的权力   又怎能推行和执行自己的路线和政策?
没看完吧?我看到他笑过多次,结尾处谈刘少奇时,还连续制造了笑料。


看完依然难得看见几笑  即使有几笑  也是感觉僵硬和一闪而过  感觉像高华背景这样的人  在毛时代长大 生活在国内  内心必有其不能自言的压抑和恐惧的  这是可以理解  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具有普遍性
高华: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发布时间:2012-02-17 09:30 作者:常成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920次
  高华一介文弱书生,向来谨小慎微,面对无可回避的史实,却能义无反顾地摆脱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禁忌,秉笔直书,无愧于他1979年在课堂上听《报任安书》时激动的心。


  2011年12月20日,我和高华老师最后一次通话。他的声音依旧笃定清晰,却不如以前洪亮,听得出来他正在遭受病痛的煎熬。问到病情,他说一些危险的指标降下来了,让我放心。他关心我寻找教职的情况,叮嘱我向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档案馆询问收藏沙飞影像档案的事宜。讵料这短短的五分钟竟成永诀。六天后,延续数年的生命奇迹没有再现,高华老师离开了这个他挚爱的世界。一代良史殒逝,后辈痛失良师。

  三年前的同一日子,因为奇妙的机缘,我认识了高华老师。2008年12月20日,我偶然经过上海华东师大老校区,于是决定去历史系参观,特别是著名的冷战研究中心。到了人文社科大楼才得知历史系早已搬到闵行新校区,这里只有一间办公室留守。我惊喜地在这发现了一张内部通讯录,我一眼就看到“高华”!这不是我过去三个月反复阅读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以下简称《红太阳》)的作者吗?而之前我还不知道高华已到华师大任教。

  我即刻拨打电话,接听的正是高华老师。我告诉他,在导师周锡瑞先生的史学史课上,刚刚读过《红太阳》,有很多的感想和问题,想向他请教。

  当我来到高老师的临时公寓,开门的是一位儒者,满头银发、谦和质朴,这与他在著作中所展现的那种手术刀般锐利冷静的气质仿佛有很大的不同。不知不觉中我们从下午三点谈到了六点,从叛逃者史料的考证谈到高层回忆录的辨析,从斯诺、谢伟思的陕北经历谈到西方史学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误读与想象,最后谈到重写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意义与广阔可能。当晚告辞后,我走在冬天的大街上,却觉得如沐春风,耳边余音绕梁,心中欢喜赞叹。

  自此以后,我每次回到中国大陆都会去上海或南京看望高华老师。在这三年中,看着老师与病魔抗争,日渐消瘦,他却依然笔耕不辍,而且坚持指导研究生论文,与晚辈无私分享研究心得。每次与高华老师的交流都是一种知性的享受,也是品格的滋养。我时常忘了我们是在讨论残酷的革命与战争,而被他“同时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格所感染。今天我写下这篇文字来缅怀这位卓然高洁的历史学人,纪念他的学术成就、自由思想与人道关怀。


  一部挑战传统话语体系的著作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是高华的第一部专著,200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至今已第十二次印刷。该书彻底颠覆了中国与西方学界对延安整风运动的理解,迅速成为学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史经典。

  毋庸置疑,延安整风是中共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次政治运动,其直接的结果是中共实现了组织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为1949年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国内的历史书,大多认为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对运动中出现的“审干”“肃反”和“抢救”却避而不谈。西方学界对整风的理解也与国内有相似的盲点。

  1960年代,施拉姆(Stuart Schram)在《毛泽东》一书中认为整风运动旨在“协调个人的‘自觉行动’和完美的社会纪律之间的冲突”。

  在美国反越战的浪潮中,赛尔登(Mark Selden)于1971年出版了《延安的道路》,歌颂群众路线、民主参与、减租减息等社会改革。书中有一节是关于整风运动的,他引用毛泽东“治病救人”的比喻,称“整风运动不是一场清洗运动……运动的目的显然是要改造和重新接纳他们,而不是要通过流放,送进集中营,开除出党,开除公职等方式清除他们。”而他的资料主要依靠康普通(Campton)收集到的整风文件和毛泽东讲话,以及《解放日报》。

  1986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史》第13卷(下),范力沛(Lyman P. Van Slyke)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少量有关丁玲和王实味的描述,但依然没有涉及到整风背后的审干与抢救运动。

  1997年,哈佛大学教授、文革研究专家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发表了他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部曲之三(1961-1966),提出了一个概念:“延安圆桌”的终结。其实他的三部曲一直暗含“延安圆桌”的概念,其假设是在延安时期中共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为首的,但是相对平等的精英领导层。恰恰由于马若德对延安的这种浪漫想象,使得他对文革根源的考察只能倒推到1956-1957的“百花齐放”与反右运动,而不能作进一步追溯,以至于贯穿三部曲的“路线斗争”逻辑也愈发不能自洽。最终,在2006年马若德与沈迈克合著的关于文革本身的《毛泽东最后的革命》中,“延安圆桌”这个概念被抛弃了。

  而《红太阳》的出现,贯通了中国现代史、当代史的各个重要环节,其锐利的解释力不但穿透从中央苏区“肃AB团”(1930-1931)到延安整风运动(1942-1945)的中共党史,而且贯穿整风之后的内战、镇反、反右和文革,以至当代的政治逻辑。

  高华强调毛泽东在“道”与“术”方面都有相当重大的创新。早在整风运动前的1938年秋冬,毛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逻辑严密,言简意赅,在民族主义高涨的抗战阶段,完全契合中共干部党员的心态,极具正当性和鼓动性。”然而,其主要精神在于他“吸取、应用马列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思想和苏共党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其与中国……传统融汇统一,使之转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基本目标的……大革命。”

  这一创新在抗日救亡时期具有正当性,也同样另有其多样性后果。在这种造反传统与斯大林制度的合力作用下,等级差序制度在延安以物资分配的形式明确和固定下来,这就是被王实味所批判的“食分五等,衣着三色”的制度,而这一套延安制度又得以延续。

  毛泽东的另一核心创新是思想改造的方法:利用中国知识分子所信笃的强调自省自新的内圣之学,向思想改造对象“交替使用教化与强力方法锻造‘新人’”。新的思想改造方法“给广大党员,尤其是知识分子党员制造了一座强大的压力场,使其在反复震荡中蜕尽‘旧我’,换上一颗全新的灵魂。”很多经历过延安思想改造运动的“新人”学会用毛的概念来思考和行动,“彻底抛弃资产阶级人性论和温情主义的任何表现,非党性勿言、非党性勿听、非党性勿动,绝对服从领袖、组织、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革命政治前所未有地深入灵魂,几近消灭了个人的思想与生活空间。

  《红太阳》指出延安整风其实奠定了后来各种政治运动的制度与思想基础。这不啻是对整个革命话语体系的挑战。对挑战者而言,他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和担当。

  高华曾经惋惜自己没有机会对亲历延安整风运动的人士进行口述采访。诚然,他们的口述肯定会让《红太阳》内容更加充实,但是受访者可能不会有太多反思。

  激于义理、追求自由的灵魂

  高华生于1954年,成长于这个等级差序制度的末端,政治早熟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唯有接受规训,收敛个性才能赢得安全,实现向上流动。然而,他仿佛天生就有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在阶级斗争的喧嚣中他饥渴地读书求知,想要探寻世界的真相。

  1978年高华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次年就萌生了要写一本真实反映延安整风的史书的愿望,并开始收集资料。从此时到1991年动笔,他花了十二年;到1999年最后交稿,花了整整二十年。他真正践行范文澜先生的格言: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高华没有申请任何项目经费,也没有得到任何官方档案馆的机密原始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已公开史料中,他反复地“对各种重要的和非重要的资料进行点滴归拢,爬梳鉴别,再对之反复研究体会,使之融汇贯通。”逐渐得出了一幅日趋完整、愈发有解释力的延安整风历史拼图。

  1991年8月19日夜,高华在筒子楼里两家合用的厨房的小桌子上铺开纸笔,开始《红太阳》第一章的写作。那天苏联正在发生“八·一九”政变,广播中播放着苏联国歌与爱国歌曲。

  他回忆道,“我感觉到我应该写!……写作是个很长的过程,我并没有立即想到出版的事。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你应该写,要摆脱自己内心的恐惧,摆脱内心各种各样的禁忌。”

  太史公曰,“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高华一介文弱书生,向来谨小慎微,面对无可回避的史实,却能义无反顾地摆脱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禁忌,秉笔直书,无愧于史家的称号,也无愧于他那颗1979年在课堂上听《报任安书》时激动的心,那颗几十年未曾改变的赤子之心。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高华先生一生清贫困厄,放逐于体制边缘。他淡泊刻苦,青灯黄卷,上下探究,终成一家之言,留传世之作。

  人道的关怀

  虽然《红太阳》提出了不同既往的论点,高华却又在后记中表示,自己“心中对中共革命抱持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吾将其看成是20世纪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的产物,认为在历史上自有其重大正面价值和意义。”在该书出版十周年之际,高华表示同意萧功秦的看法,认为“书中所显现的思想矛盾正是历史事件本身的内在矛盾的一种映射。” 其实,中共革命历史本身的矛盾正好印证高华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立场。

  我认为,《红太阳》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高华所表达的价值倾向:“我至今还深以为然的五四的新价值:民主、自由、独立、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高华对中共革命与国民革命的目标——即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有深刻认同,但他同时认为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每一个个体的自由、独立与幸福,所以他对延安整风运动的手段有深刻的反思。他并不认为为了达到一个高尚的目的——革命或其他——就可以不择手段。

  正因为如此,在《红太阳》中,高华对整风运动中受到迫害的人群流露出同情,同时对那些接受改造后获得认可并成为“新人”,后来又成为领导者、解放者,直至加害者的知识分子有深刻的批评。

  虽然高华长期研究高层政治,洞悉权谋,却并不沉溺于权谋。其实他痛恨权谋政治,他真正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命史。在回应遇资州(刘小枫笔名)的“党内整风‘干卿何事’”的质疑时,高华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切与老百姓有著密切的关系,我是不应加以置评的。”正如杨奎松教授的挽联所言,高华“毕生沥血春秋笔敢为苍生问不公”。

  钟情“小人物”

  高华一贯钟情对“小人物”的研究。虽然高华对高层政治有深入的研究,但他在感情上坚定地站在弱者、普通人的一边。即使在《红太阳》里,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弱者的同情,对他们着墨甚多。

  完成《红太阳》之后,高华开始钟情于对1950年代的“小人物”的研究。他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存状态,应永远在我们研究者的关怀的视野之内。强调普通民众的生活经验与感受对我们认识过往历史的重要性也许不是多余的,研究者不仅要重视知识分子的感受和经验,还要注重普罗大众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他时常引用费尔巴哈的话:“经常受到世界史浪潮冲击的,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人,而绝不是那些高官显爵,因为他们高高在上,太显赫了。”

  高华认为,研究当代史应该高度重视普通人的叙述,通过考察他们在革命、战争、解放、改造中复杂差异的经历,拷问“自由、人性”对他们不同的意义。“正是在这种差异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复杂性,这也是历史学永恒魅力之所在。”

  事实上,如果我们追随高华老师的实践,即使在档案没有全面开放的中国,当代历史研究也有无限的可能。

  三年前,高华老师在纪念八路军摄影家沙飞的研讨会上说,“沙飞的结局是不幸的,他永远定格在38岁,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倒下,使他没有成为领导干部,这看起来遗憾,其实也没什么,这使得沙飞永远是一位本色的人。”因为沙飞留下了珍贵的摄影作品,“沙飞具有永恒性,他真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成为一颗在祖国的天空中永远自由飞舞的沙粒’”。我想,他说的何尝不是他自己。

  高华老师的生命虽然定格在57岁,但他是永恒的,他也许真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继续“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他留下的思想与精神将永远地激励他的学生。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来源: 《看历史》2012年2月刊 | 责任编辑:程仕才
毛一生的所有作为,只有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要控制最高权力,无论是造反夺权,还是建政后的镇反、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文革,无不如此。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言论,都是服务于控制国家最高权力这个核心,本质上没有一丝一毫真的要为人民服务。用毛自己的话来概括,其一生就干了两件事,而这两件事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掌控最高权力,没有其他。
其一生只干了两件好事:51年派太子去朝鲜;76年他死了
高华没有申请任何项目经费,也没有得到任何官方档案馆的机密原始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已公开史料中,他反复地“对各种重要的和非重要的资料进行点滴归拢,爬梳鉴别,再对之反复研究体会,使之融汇贯通。”逐渐得出了一幅日趋完整、愈发有解释力的延安整风历史拼图。

========================================

高华自己都想不到的是,就因为他的拼图功夫实在太出色,朝廷现在公开出版的史料,都拼命进行遮掩删改,尽可能防止高华第二。

自高华名作问世,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这近20年公开的史料,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些有价值的记载,全是伟光正。

比如这两天翻阅的《陈赓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全然找不到任何有历史价值的文献。比如原来《陈赓日记》里提到的,陈赓在渡江后向军委建议解除2野战略预备队(防止美军干涉登陆)任务,直接进军西南的电报,居然没有收录。却收录了陈赓在《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上的一些回忆录。

尤其这个文集千方百计试图掩盖是陈赓与刘邓之间的长期矛盾,结果弄得很多重要时间段的军事电文丝毫不连贯,断断续续。

在其他一切可能涉及到伟光正阴影之处,就索性一剪刀,留下一串……或者(略)。比如看看下面这个:

第96—108页

1942年1月12日《太岳军区反扫荡斗争报告》

第二部分  作战

1军分区  
1月16—30日袭击两次,共毙敌伪24名,俘伪军5名
8月攻势4次破击,俘伪军3名
秋季反扫荡,大小战斗34次,毙伤敌伪5名,俘敌军1名,伪军3名

2军分区
1月间几个战斗,计消灭敌40余人
游击队破击战,伤亡30余名
8月攻势,未完成任务,毁坏公路80里
反扫荡击毙敌30余名
反抗强化治安运动,金子峪战斗,毙敌40余名,俘3日兵

3军分区
上半年遭3次袭击
8月攻势大小174次战斗,毙伤敌伪72名,俘伪青年团40名
12月攻势争取伪军反正23名

全年战果及损耗(略)

回想起来,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些史料,比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文集》,《彭德怀年谱》等等,还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也是高华主要利用的资料。想不到高华之后的“遗产”竟然是这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這樣嚴肅的、重要的歷史學術著作,竟然不能在作者生活、工作、寫作的地方出版,這個問題本身就成為一個歷史學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