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067
- 帖子
- 2516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09-8-19
访问个人博客
|
7楼
发表于 2012-1-7 10:32
| 只看该作者
7、应有尽有的仓库
明清时“仓”和“库”的含意不同,仓专指储存粮食的粮仓,库则指贮存粮食以外各类财物的场所。州县衙门设有专门管理仓库的仓房、库房机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徽州老夫子朱升赠他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因此下令全国各府、州、县都要设置“预备仓”。这种粮仓在丰收时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粮食,歉收时则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粮食,灾荒时则免息放贷甚至免费放赈,因此一般习惯上也称“常平仓”。清朝法律规定存粮定额:山东、山西的大州县两万石,中州县1万6千石,小州县1万2千石;江西大州县1万2千石;江苏、四川等地州县一般为五、六千石不等。常平仓谷米的来源主要是当地人“捐纳”功名的捐纳谷,此外还有败诉者交纳的“罚赎谷”、官民捐输谷等等,主要不是由官府出资采购。
粮仓一般设在衙门里,位置大多在衙门大门院落的东侧。自成院落,院门进去,三面围有仓房。仓房和一般房屋不同,除了门洞,没有窗户,砖墙或土墙一路到顶,仅在略高于地面的地方和屋檐下开若干个透气的窗孔,拦着挡鼠雀的栅栏。仓房的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上面架空木搁栅,铺有木地板。地板上用芦席围成粮囤,每百石一囤,粮囤上打着专门木戳的灰记封存。
州县衙门里的库也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存放官府公款的“财帛库”,俗称“县库”、“州库”。财帛库一般是独立的房屋,厚墙、粗梁、小窗、重门,日夜锁禁。库房里排列着一排排的木橱,一般编有《千字文》编号。木橱上锁,贴有封条。橱内的搁板上放着一个个用纸包裹的大银锭。明清时凡官府出纳的白银,为便于点检、解送,都要倾铸成50两一个,呈腰子状,两头微微翘起的大银锭,底部都打有所铸州县、年月、银匠姓名。至少在晚清以前,所谓“元宝”在严格意义上就是这种官府大银锭。这种银锭很少在民间流通使用。明代小说《警世通言》里有个贼偷了官府的大银锭,不敢使用,在家中偷偷把大银锭凿开,结果乒乒乓乓的声音惊动了邻居,被揭发到官,人赃俱获。另一部明末清初小说《连城璧》中,乞丐“穷不怕”拿了个别人送他的大银锭去救人,反而被怀疑是贼,抓到衙门里严刑拷打,幸好送他银锭的正是心血来潮微服出游的明朝正德皇帝,才得了生路。
另一种需要严加防范的库是架阁库。州县衙门的各类公文档案都集中保存在架阁库,大凡记录户口的“黄册”、记录土地赋役的“鱼鳞图册”、诉讼卷宗等都要整理后放在架阁库内那一排排的书架上。
有的衙门还设仪仗库,集中存放州县长官出行时的全副仪仗。按明清时的法律规定,知县或知州出行的全副仪仗为:一顶4人抬的素云头青带青幔官轿,一把大青扇,一顶蓝伞盖,4面青旗,两根桐棍,两根皮塑,两块写着“肃静”的大木牌。但实际上州县官的仪仗都要大大超过这个规定。“肃静”牌之外至少还要加上两块“回避”牌,大多还要加上表示自己官衔的官称牌,一个官衔一块,常常有四、五块。这些仪仗用品都收藏在仪仗库里,仪仗库内还有保存其它如“投文”、“放告”、“听审”、“止讼”等等木牌。没有仪仗库的衙门,这些仪仗用品一般就堆放在大堂或二堂内。
8、名目繁多的匾额楹联
书法艺术是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堂额、牌匾、楹联,只有光光的梁柱、墙壁,那才真正失去了中国建筑的特有韵律。州县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即使不是文人也要装出三分书卷气,自然都喜欢舞文弄墨,在建筑的显眼部位留下自己的“墨宝”。
大堂是衙门建筑的中心,官员喜欢另题种种能够显示自己修养的堂名,刻了匾挂在堂前。比如表示为皇帝牧民治理的“牧爱堂”、“平政堂”、“亲民堂”;表示忠君爱民的“忠爱堂”;表示爱民如子的“体仁堂”、“如保堂”、“熙春堂”。更加雅致的是引经据典为堂名。比如《论语·里仁》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的说法,于是不少州县衙门的大堂就命名为“忠恕堂”。《尚书·皋陶谟》有“百僚师师”的说法,意思是百官各师其师、转相教诲;而西汉贾谊《新书·容经》又有“朝廷之荣,师师然翼翼然整以敬”,表示百官端整严肃的模样。于是很多州县的大堂另名为“师师堂”。
《史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都记载这样一个有名的传说:孔子的学生宓不齐(字子贱)曾担任鲁国单父地方(今山东单县)的“宰”(长官),他兢兢业业,终日忙忙碌碌,唯恐自己治理不了这个地方。学兄有若去看他,说:“过去大舜治理天下,鼓五弦琴,唱南风歌,天下大治。你才治理这么个小地方,有什么好忧愁的?”宓不齐听了有若的话,身不下堂,鼓琴吟诵,潇洒安祥,当地的百姓听到了他的歌声,不知不觉就都变得心平气和,谦恭有礼,单父果然大治。这个故事在后世长久流传,“鸣琴而治”成为州县官的理想目标。于是明清时很多州县官尽管自己的音乐知识可能还比不上那对月喘气的吴牛,自己的大堂里也终日充斥着拷打百姓的板子声、计算搜刮民财的算盘声、秤量银子的戥子声,却仍然自题堂名为“琴堂”。
大堂的屋梁上、尤其是暖阁上方的屋梁上必定也要题有匾额,这不是为了表明大堂的名称,而是为了表示州县官们的操行。比如“守己爱民”、“礼乐遗教”、“公明廉威”、“明镜高悬”等等是被普遍使用的。最常见的则是“清慎勤”、“天理人情国法”匾额。
“清慎勤”是古代最常见的官府匾额,无论何种官署都有这样的匾额。州县衙门里的这三字匾,有的挂在大堂上,有的挂在穿堂、二堂,几乎没有不挂这三字匾的州县衙门。这三字匾的来历很久,据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清慎勤》的考证,这三字匾出于三国时的司马懿,据说司马懿有一次接见地方官时,提出当官的要做到清廉、谨慎、勤快,有了这三项美德,还怕治理不好吗?他又问官员这三项中哪一项最重要?有的说是“清”,有的说是“勤”,而司马懿却同意“慎乃为大”的说法。从此这三字就成为官员的基本要求。
“天理人情国法”的匾额往往挂在大堂和二堂之类涉及到司法审判功能的建筑里,这三项是州县长官主持审判时必须参考的三项要素。天理指传统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原则,也可以指被当时社会所认识的一些自然规律。人情指人之常情,既可以是绅士标榜的“忠恕之道”,也可以是指被绅士所倡导的社会舆论,有时也可包括一地的风土人情。国法当然就是指朝廷的正式法律。
穿堂以及内衙往往是长官审案后休息的地方,援引《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的说法,明清州县官往往喜欢将穿堂或内衙名为“退省堂”、“退思堂”、“退公再思堂”、“退堂”、“省观堂”、“慎思堂”等等名目。《诗·国风·召南》有“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的诗句,指处理政事后雍容自得之貌,于是不少州县衙门的后堂、内衙命名为“委蛇堂”。
二堂、三堂也是处理政务的场所,其名称也很有讲究。《尚书·皋陶谟》有“同寅协恭,和衷哉”,表明同僚的团结合作,于是衙门的二堂往往被名为“协恭堂”。《荀子·王制》说:“中和者,听之绳也。”强调处理政事要中正和平,历代的官员也常常以此标榜,把二堂定名为“中和堂”。
今人复书的衙门楹联一束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