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戴相龙: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第一人

戴相龙,1944年11月出生,江苏省仪征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科长,江苏省丰县副县长,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科长、副处长、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中国交通银行党组书记、总经理兼副董事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等职,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



  从行长到市长,再到金融学家,这样的官员在中国并不多见。但戴相龙正好就是其中的一个。1968年,24岁的戴相龙来到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参加工作,从此开始了他40余年的金融生涯。
  在这40多年当中,他从一个初出校园的青涩学生,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央行行长,之后从央行行长转身为天津市长,而今,他最新的职位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他的人生注定与中国金融业结下不解之缘。
  执掌央行力挺人民币
  1995年,戴相龙开始执掌中国人民银行,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两年的央行副行长,并主导了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在经常项下的有条件自由兑换。
  上任以后,戴相龙力挺人民币。1996年,他将人民币引入了经常项下可自由兑换的时代。是年11月27日,戴相龙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从12月1日起接受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按照原来制定的方案,中国将很快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但意想不到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给亚洲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也彻底打乱中国的这一部署。此时的戴相龙,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每一次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态,都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央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戴相龙在参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98年,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补充资本金;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银行14000亿元不良贷款,另外,对信托业和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清整,这些工作对于中国有效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功不可没。对于戴相龙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所作的工作,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曾经给予高度评价。
  进入新千年,戴相龙的主要任务中又添加了要求日元保持稳定。当时,日本政府为促进本国出口,开始不负责任的放任日元贬值,这使得亚洲货币特别是人民币贬值压力剧增。在此形势下,为了维护亚洲金融稳定,戴相龙多方奔走,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公开表态希望日本维护日元的稳定。
  2002年2月,全国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中国成立了商业银行改革领导小组,戴相龙以央行行长的身份出任领导小组组长,推动商业银行改革。由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都是戴相龙卸任后才取得的,所以对此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当时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现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则指出,现在的商业银行改革“三年铺垫、三年论证、三年操作、三年巩固”的基调几乎都是在戴相龙时期就确定的,对此,他功不可没。
  “入主”天津巧打“金融牌”
    2002年12月,离开央行的戴相龙就任天津市市长。上任之时他表示:“要为天津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竭尽全力。”然而,资深的金融履历,使得“央行行长”成为绕不开的身份,尽管戴相龙有意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今天的施政方略分开,但人们还是确信,这位“金融市长”必然会给天津金融业带来新貌,进行带动整个天津的发展。
  果然,戴相龙在上任后第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四个主导产业”,不过,他当时却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定位:“天津不做金融中心,但要做金融创新中心”。
  戴相龙明确指出,天津不争金融中心,滨海新区的目标是建立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国家的金融改革原则上都将放在滨海进行先行先试。
  从2004年开始,戴相龙直接推动渤海银行的筹建。2005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正式挂牌,这是1996年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是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在中方股东中吸收了知名大企业、私营企业和自然人的股份,从成立伊始就是一家创新的银行。
  实现北方的金融创新中心的另一个举措是创立渤海产业基金。在渤海银行成立一年整的2006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只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其获批总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银国际、泰达控股、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天津津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各出资10亿元发起设立。戴相龙为了渤海基金可谓劳心费力,他曾自叹,没想到办一个产业投资基金这么难,涉及的部门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不少,很多事情都要他亲自出面斡旋。但是这些辛苦都得到了回报,渤海基金带来了直接融资的重大突破。
  事实上,戴相龙的金融战略不仅仅是建立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他把目光还瞄准了北方产权交易中心。为了实现资本聚集,从而带动天津金融中心的建设,戴相龙两次力邀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到天津考察,并举办高规格产权方面的研讨会。与此同时,迅速开展天津产权交易市场整合工作。戴相龙周到而迅速的工作得到了国资委的认可,2004年3月,天津被列入首批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市场。
  随后的2007年8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中国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居民个人可在试点地区通过相关渠道,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初期首选港股,天津滨海新区获准试点,时任香港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拜访戴相龙后表示,由于天津是内地外汇体制改革的试点,特别是金融方面已进行试点式的改革,而其他城市不可实行的政策,因此天津是香港的良好合作对象。
  作为北京的近邻,戴相龙在全力打造金融创新中心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天津与北京“接轨”。2007年12月16日,在离任天津市市长的前11天,他和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一同开启了京津高速铁路的运行扳手。这实现了戴相龙五年来为京津关系的定位——天津的发展,就是学习北京、服务北京、改进交通、共同发展。
  在任五年,戴相龙在天津的业绩有目共睹。根据有关统计,戴相龙任天津市长的五年,成为了天津市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平稳的五年:天津整体经济持续增长,GDP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26.1%;人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对戴相龙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说,戴相龙同志为加快天津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天津广大干部群众充满了深厚感情,对戴相龙同志所作出的贡献,天津人民不会忘记!
  看守社保基金有作为
    卸下“金融市长”的担子,戴相龙并没有来得及歇息。2008年1月30日,位于金融街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办公楼内一片忙碌。当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公告,宣布原天津市长戴相龙出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从这天开始,戴相龙成为全国百姓“养命钱”的守护人。
  社保基金是中央集中的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全国社保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8月,其使命是在稳健投资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戴相龙上任后,不断拓展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他的积极推动下,2009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转持股份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
  作为筹集社保基金的重要措施,自境内国有股转持政策公布以来,戴相龙一直致力于贯彻落实相关措施。在他的努力下,截至2009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为77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当年全国社保基金增加825.9亿,其中国有股转持和减持划拨给社保基金的部分共647.7亿元。
  其实,这只是一个开端。社保基金这笔中国人的“养命钱”,对善于挑战的戴相龙来说,将再次成为验证自己能力的机会所在。面对中国社保储备薄弱的现状,戴相龙表示,未来社保基金将减少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适当增加对实业的股票投资,进一步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对于中国金融业的未来,戴相龙充满信心。他说,中国金融业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轨道,中国国际金融体系话语权增加,新兴国家影响力扩大,这些都为中国金融业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天津去年发展速度全国并列第一啊,上海前十都排不上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天津、重庆并列第一。天津、重庆两市市委书记的入常变数,较之上海市委书记,略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