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26
- 帖子
- 6753
- 精华
- 10
- 性别
- 男
- 来自
- 上海
- 注册时间
- 2008-4-12
访问个人博客
|
4楼
发表于 2012-3-5 21:25
| 只看该作者
“文艺青年”亨利三世(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
加入书签
有人会问:故事还没开始讲,你怎么就一口咬定亨利三世是位“选错了职业”的国王?要是看过后人为亨利三世造的塑像,你可能就会同意我的说法。从面相上看,亨利三世的确“望之不似人君”,反而带着几分约翰?列侬的艺术气质。他有一张狭长而瘦削的脸,表情凝重、眼神忧郁,一头略带卷曲的长发自然垂下,掩映着两侧的面颊,而他上唇和下颚那修剪得很细致的小胡子,更增添了艺术家的气质。总而言之,套在这位国王头上的王冠显得和他本人很不搭调,他没背上一把吉他四处吟游流浪,真是英国艺术界的损失。
翻开历史,亨利三世绝对对得起他那张艺术家的脸。他是一个对艺术情有独钟的国王,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之中,他又对建筑推崇必至。骑马巡游自己的国土时,亨利三世最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手拿马鞭,对他所路过的那些设计难看的建筑指指点点,哪里该添块砖、哪里该加块瓦,他都谙熟于心。亨利心中完美的建筑标准,就是哥特式建筑。
所谓哥特式建筑,主要就是指那些带有修长簇柱和小尖顶的罗马式建筑。这种建筑造型气势恢宏,会给人一种绮丽魔幻的感觉,用在宗教氛围浓厚的教堂,正合适。所以亨利三世看中了威斯敏斯特那座原本有些破败的教堂,令工匠按照自己很哈的“哥特风”把它翻修一新。今天那座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敏寺,基本保持着亨利三世时期翻修后的风貌,哥特得很。
皇帝亦凡人。人们都熟悉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英王爱德华八世,为了所爱,他舍国家社稷不顾,居然带着爱人离开王位,自筑希腊小庙。这也不失为一种洒脱飘逸的人生境界。但是,这位早温莎公爵几百年的亨利三世国王,浑身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文艺青年味儿,却并没有甘心于做一个只爱建筑不爱江山的文艺皇帝。除了哥特建筑以外,他也爱江山,并且还爱得和人打起了仗,由此生出了历史上的不少事端。
这好比推倒一副多米诺骨牌:亨利三世对于哥特建筑的狂热,伴随着他内心强烈的宗教情结,这种宗教情结造成了他在内政外交决策上的一系列失误,失误又诱发了英国贵族阶级的不满,从而引起政治上的一大改革 我这里卖个关子,先不谈这一系列连锁反应。
先说说亨利三世在漫步于他的“艺术之旅”时,英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吧。亨利三世1216年即位,时年九岁,他在位的56年间,英格兰大地充满了内忧外患,入侵的法军侵占了伦敦的东南部,而北方则基本上落入了叛乱贵族手中,实际上还在王室手中控制的,仅剩下西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
在那片本就不大的国土内,还有大贵族和武士乡绅阶层来与国王争利,照英国史家屈勒味林(G. M. Trevelyan)的说法,亨利三世之时,国王、贵族、庶人,“相争者成三角形”。1 然而,这三者之间漫长的斗智斗勇,却又使得英国的政治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虽然当时的英国社会常有狂风大作,但在三者关系的平衡下,东风既没有压倒西风,西风也没有压倒东风。学过几何都知道,平面图形中,以三角形最稳固,在英国议会政治的发展史中,“君 臣 民”这个至关重要的“三角关系”,就是在亨利三世时期形成的。
说实话,比起他的父亲约翰国王(King John),亨利三世算是幸运了不少。约翰在位时穷兵黩武,却又很不争气地屡战屡败,丢失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大部分领土,因此得了个“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的诨名,终于,战败激起国内大贵族的叛变,最后约翰连死都死得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害病而死,也有说他是被毒死的,甚至有种说法是他因为吃李子过多致死。2 总之,如果说亨利是个艺术家,那么他爹约翰简直就是个不良少年。按理说,亨利三世和他这位极品老爹相比应该很知足了。他这辈子需要做的,只是安安分分当个不那么糟心的国王,不是吗?
换了一般人,答案往往是肯定的。但谁叫亨利三世是约翰王的儿子,继承了他那永远躁动不安的DNA呢?他太希望能有机会证明自己了,就像所有自卑而偏执的人那样,亨利三世选择在自己最没有天赋的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在刚刚脱离了“顾命大臣”的庇护而终于亲政之后仅两年的1229年,亨利三世就匆匆组织了一支军队,准备向东进发,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多佛海峡,收复英国在法兰西境内的属地。那时候,亨利三世还年轻,小伙子心里头充满了立功立德的天真想法,只可惜他不会写诗,不然英文版“王师东定法国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壮诗句定会流传后世。
乃翁,乃翁,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乃翁”上。亨利三世的性格太像他父亲,这造成他遇事总是想法太多,办法太少。比如,率兵出征法国这事,就在英国上上下下遭到了反对,赞同者除了亨利三世自己之外再无二人。当然,他的心情不难理解,自古以来,但凡国君都不太愿意他人酣睡于自己的卧榻之旁,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铁的历史定律。而问题是,王业一旦“偏安”之后,再想闹出什么大的动静,就不那么容易了。
从1217年9月12日,英、法缔结和平条约,到亨利三世1229年号召人们“打过多佛海峡去”,中间经历了12年,换句话说,王业“偏安”了12年。在亨利三世看来,这是令他极为不爽的12年,除了成天鉴赏艺术品和古董,作为国王的他,实在没更多的事情可做。权臣和贵族们已经“像对待傻子那样对待亨利国王,并且这些贵族们可以声称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王的利益”。3 实际把控着国家大权的,是休博特?伯格伯爵(Hubert de Burgh)这样的大贵族。他早年间跟随约翰王子,是他的内务总管,之后约翰成为国王,他也平步青云,当上了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1219年,他又接替去世的另一位老臣威廉?马歇尔(William Marshal)辅佐尚未成年的亨利三世,可谓“两朝开济老臣心”,绝对是个忠臣。
不过,忠臣休博特?伯格的心和亨利三世的心究竟不会是同一条心。
不是同一条心,是不是就说明,这个休博特?伯格同志对国王的忠诚缺乏深度,私通敌国?亨利三世也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当他率领军队准备荡平法国的时候,却发现负责搞后勤保障的老臣休博特?伯格消极怠工,暗中放水。咱们熟悉军队里的有句话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在这二十个字里面,政治合格是前提,保障有力是基础,至于“军事过硬”什么的,如果缺了后勤的支持,全是白搭。看看亨利三世国王的这支远征军,可以说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船没船,士兵们武功练得再好,恐怕还没能游到对岸就统统沉到海底喂了鱼。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后勤不力的原因是休博特?伯格政治不过硬,没和他劲往一处使,反而是反方向暗自用力,让他的登陆计划最后成了个笑话。
这件事,让亨利三世气得来连杀了博特?伯格的心都有了。但最后他还是一咬牙,强忍下来这股怒火。亨利三世虽然不聪明,但总算还不是糊涂虫。这笔账他心里还是梳理得很清楚的,自己9岁那年的王位继承得多么的高难度,有多少人在觊觎英格兰的国王宝座。且不说出征法国,要不是多亏了这些前朝老臣,自己能否活着走到如今这一步,还是在未定之天。至于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勾当,他一个专攻建筑艺术的“业余”国王,毕竟还是不具备这种大手笔,何况休博特?伯格还是个“不依靠王权,仅凭一己之力建设了这片国土”4 的权臣。
说起来,休博特?伯格的“二心”其实怀在了英国的大贵族身上。自亨利三世亲政以后,王权与贵族之间的摩擦就一直不断,问题主要出在征税等问题上。为此,威廉?马歇尔和休博特?伯格曾在1216、1217和1225年三次重新颁布《大宪章》,重申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的事实,以此取信于贵族阶级。约翰国王时期的贵族叛乱让国王对于贵族的力量感到惧怕,这让亨利三世在税收方面有所收敛,不敢随便向贵族阶级狮子大开口,无论他打算用这笔钱来结婚、打仗还是盖他的哥特式建筑。毕竟,那场刚过去不久的贵族叛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税收问题造成的。
即使如此,做事情自我矛盾的亨利三世在忌惮贵族的同时,仍然在想尽办法利用他们为自己“创收”。亲政伊始,他就着手改革国家的财务制度,把郡吏划归财务署管辖,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划归到了公务员编制。这之前,地方官吏的薪酬发放制度是实物制,从中收税比较麻烦。收归为公务员以后,工资由实物改为薪俸,征税就方便很多了,于是亨利三世征收了许多税种,其中最多的是免役税,每个骑士40先令,一共征收了14次。另外,从1234年到1236年,他还专门组织官员管理王室的地产,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处罚重金或者没收土地,并且要求国王对私人猎场和渔场藏匿的罪犯有司法权。这些政策实行下来,亨利三世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两倍,但利益再次被侵犯的英国贵族们,此时已经怒火中烧,准备挽起袖子和国王开干了。
不过,亨利三世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又继承了他父亲我行我素的性格,他有必要在乎作为臣民的贵族们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吗?这当然是很必须的。自从1215年《大宪章》的签订以来,英国的封建贵族们早已不再把自己看作是国王手下的一介草民,而是越来越把自己当作对国家事务有发言权的国民代言人。国王,在他们眼里值得尊敬,却并不值得效忠。
这份名叫《大宪章》(Magna Carta)的文件是由英国的贵族在1215年逼迫国王约翰签署的。那时正值约翰在对法国的战争中遭逢惨败。国王对外屡屡失地,对内加重税负,英国贵族忍无可忍,于是相约在伦敦聚集,用刀枪剑戟挟持英格兰国王约翰,强迫他签署了限制王权的文件《大宪章》。其中对国王权力做了大篇幅的批判和限制,第六十一条甚至规定,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决定国王财产的权力。这就彻底把国王驱赶下了神坛。虽然上面罗列的诸多条款后来没有兑现,但是通过这些条例“贵族们保证了他们自身与全体人民的权力是独立于国王的权力之外的;他们的要求,也并非完全出自狭隘的自私自利,而是要在根本上将他们自己与自从诺曼征服以来的英国统治者上升到同等的地位。”5 在以后的历史上,只要人们不满于君主的统治,他们就会把《大宪章》从书柜底下再次翻出来,在所有人面前重申上面的内容。
这使得英国的贵族阶层在性格上,跟其他地方的贵族很不一样。英国贵族很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简直是太喜欢表达了,国王要是有一点招惹到他们的,这群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想让所有人知道,亨利三世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国王,他的所作所为又违背了《大宪章》的哪几条文件精神,等等。然后,他们会联名逼迫国王说,陛下,请您收回成命。态度很礼貌,措辞很有风度,但亨利三世也心知肚明,礼貌的背后藏着一柄发寒光的利剑,这是让他最受不了的地方。
因此这个亨利三世,他讨厌《大宪章》讨厌得不行。午夜梦回之时,他或许会问自己那个无良的父亲,老爹,当年你怎么就大意了啊,和一帮草民签下《大宪章》这份卖身契,结果弄得来让我这个国王连一天安稳日子都没有过。连收税都要经过别人同意,这还算什么国王?其实,亨利三世的不满纯属哥特建筑看多了给烧的,没好好学习本国的历史。他应该做的,是打心眼里感谢《大宪章》和英国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英国的国家制度自11世纪的诺曼征服以来,根本就是在实行一个削弱王权的制度。征服者威廉公爵占领英国之后,把夺得的地皮分给了随他一起来到英国的法国贵族,并允许他们在领地上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方政权,这些大贵族再把地皮分割小一点,允诺给他们手下的小贵族,以此类推 看得出来,在这种制度下,权力并没有向国王聚拢,反而向诸侯分散,这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周朝的“分封建国”,没错,“封建制”(feudalism)这个名词就是打这儿来的。
中国的孔圣人嚷嚷了一辈子“吾从周”,殊不知,他老人家的政治理想其实在中世纪就被英吉利人一不小心实现了。不过,这种“分权”的制度有个先天的毛病,那就是在“虚君而治”之后,地方贵族势力缺乏制约,容易坐大,造成天下混乱、内战连连的局面,这很不利于国家稳定和谐的发展。
智慧也罢,巧合也好。英国人发明了“开会”这个办法来解决分封造成的不稳定,协调王侯将相和国王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这场权力游戏中,人人都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就是《大宪章》。由此,政治竞赛一声哨响,国王、贵族和平民同时冲出起跑线,英国议会政治数百年的戏码宣告上演。而那种只要社会一亮红灯,就会爆发大规模武装起义,国王立刻血溅五步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但,很遗憾,在中国的周朝恰恰没有这样一种制衡机制,最后,天下就这么乱下去,直到嬴政出现,这种封建而治的局面才终结于集权的铁腕。因此,你要打心眼里觉得亨利三世这个国王当得窝囊,那说明你脑子里秦始皇的余毒还残留着不少。 |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