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44
- 帖子
- 422
- 精华
- 1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9-12-19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2:13
| 只看该作者
【讲稿】《霍小玉传》中李益的形象分析
一、介绍基本情节(或由学生完成,略)
二、女主人公的名字
鲍具说曰:“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
据这段,女主人公是霍王的庶出女儿,则她的名字是李小玉。照例,妓女要拿“五姓女”做卖点,所以艺名是郑小玉。但总之,不该叫霍小玉,不过以讹传讹久了,我们也照着这么叫。
三、李益的相貌
李益第一次去找霍小玉,首先见到小玉的妈妈净持,净持评价说:
“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又见仪容雅秀,名下固无虚士。”
后来霍小玉出来:
玉乃低鬟微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
那么,李益到底是不是帅哥?
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会判断,小玉说的才是实话,李益的相貌,最多是不难看。
不过有意思的是,后来改编这篇小说的人,往往会把李益改成是个才貌双全的人物。
很明显,这个改动,是很讨好读者或者观众的。
霍小玉的结局是被李益甩了,从女生的角度说,被帅哥甩了,感受大概还是要比被挫男甩了好一点。
挫男们则当然是倾向于认为小白脸没有好心眼的,看见帅哥那么坏,很容易觉得:“哈,还是我好啊。”
所以反过来理解就是,小说原著,并不特别在意讨好读者。对表现真实的人生况味的兴趣,可能更大一点。
四、李益的冲动
和李益恋爱,霍小玉的不安全感始终很强。这点,两人刚刚认识的时候,她就直说了,李益的反应当然是安慰。这次对话的内容,我觉得不必特别深究。因为那会儿是热恋状态,双方都容易说过头话。而这种状态下,说的话不是太靠得住,几乎是普遍现象。所以很可能事后双方都觉得没必要较真。
后来,李益正式得了官,霍小玉再次表达不安:
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众矣。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约之言,徒虚语耳。然妾有短愿,欲辄指陈。永委君心,复能听否?……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士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这次,霍小玉的话显然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的。她总结了自己和李益感情的两大障碍:一是门第差距太大,二是李益的妈妈权威太大。这个障碍基本是不可克服的。所以她提出自己的对策。现在自己是十八岁,李益二十二岁(大一学妹对大四学长)。八年之后,是你的而立之年,那会儿你该结婚结婚,我不拦着。这八年里,也算是我在最好的年纪碰到了最好的人,咱好好过,过完了,我当尼姑去。
霍小玉的这个方案,李益有什么难接受的地方吗?
这基本对李益最有利的方案了。
所以李益要是真是一个坏男人,他该是什么反应?赶紧答应啊!
当然不能惊叫一声:“哎呀亲爱的,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但我一直觉得这太不要脸,没好意思跟你说。现在既然你主动提出来了,咱就这么着吧!”
这叫犯二。老流氓的反应可能会简单点,赶紧来个拥抱,接着一法式湿吻,这事也就算默认了。
但是李益不,他的答复是非常高调的:
生且愧且感,不觉涕流。因谓玉曰:“皎日之誓,死生以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固请不疑,但端居相待。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这时候,我觉得他应该说的是真心话,因为撒这个谎,毫无必要。
他就是冲动了:你愿意为我牺牲我就乐意为你叛逆,你是小龙女我就是杨过。他要“寻使奉迎”霍小玉,那就是要跟大唐天下婚姻最重门阀的风气过不去。可以想象,接下来就应该是李益的妈,率领陇西李氏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来给李益施加压力,然后李益对着他们大声咆哮:“我做了甚么事碍着你们了?我又害了谁啦?姑姑教过我武功,可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还是要她做妻子。”
可是我们知道,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五、李益的软弱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未至家日,太夫人以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便有近期。卢亦甲族也,嫁女于他门,聘财必以百万为约,不满此数,义在不行。生家素贫,事须求贷,便托假故,远投亲知,涉历江、怀,自秋及夏。生自以辜负盟约,大愆回期,寂不知闻,欲断期望,遥托亲故,不遗漏言。
第一,李益对他妈很软弱。他妈让他娶表妹卢氏,他不是顶了之后才屈服的,而是“逡巡不敢辞让”,直接就没敢说一声不是。内心的纠结痛苦翻江倒海应该是有的,不过他没有能力把他外化为行动。
第二,李益对婚姻重门阀的风气,很软弱。其实他本来有一个逃避母亲压力的很好的机会。表妹这门亲事成本太高,一时拿不出钱来得去借,——那我就赶紧出去借,然后跟妈说借不到呗!“妈呀,世情凉薄啊,人心不古啊!借钱不容易啊!再说,一下子借这么多钱官府要是以为我非法集资,我就危险了啊,只能慢慢来。要不这样,妈,他们家不是非要一百万嘛,咱们等货币贬值,等哪天人民币贬成新台币了,咱再下聘礼!”你这么拖着,跟霍小玉起码那八年之约能守下来。但是他不,他辛辛苦苦的去奔波借钱,这是他也顺应着社会风气,对娶一高门大姓的媳妇,表现得很积极。
第三,他对霍小玉,也很软弱。既然你打算娶卢家的媳妇了,你就跟人把话说破了嘛,“我是混蛋,我是禽兽,当初我跟你说什么,都是骗你的!男人的话能信嘛,男人的话能信,母猪都上树了!咱们的关系完了。”或者,“小玉,你很好,我配不上你,将来,你会遇上一个更懂得疼你爱你的男人。”
怎么说都行。这样,人霍小玉是会有几天极其痛苦,但痛过之后,该解脱也解脱了。但李益想的那招,“寂不知闻,欲断期望”,让你得不到我的消息,希望你因此就能把我忘了。这叫什么嘛!电话占线,手机关机,QQ头像永远是暗的,人人网也不更新……这不是把人吊起来玩吗?其实他就是心里有愧,不敢跟霍小玉见面。
六、李益的悲剧
李益这人的毛病,一是冲动,一是软弱,而且其实还比较老实。冲动和软弱都不是大毛病,但冲动则容易产生代价,软弱则无法承受压力,两者一旦结合,后果就极糟糕。李益给霍小玉造成的伤害,大概也不是任何坏男人可比。
一般说来,年轻男人又冲动又软弱的多一点,老男人则更坏一点。有的姑娘爱找老男人,大概也是因为即使受伤,伤势也相对可控。
说李益坏,可能很多坏男人(比如《莺莺传》里的张生)都不屑于与他为伍。张生后来为自己的绝情辩护的言论,可能令很多人感到恶心,但他做到了让自己心安理得(一个人要问心无愧,往往只要死不要脸就够了);李益,大概主要是让人觉得看着雾数,他自己活得更是压抑,所以最终只好精神分裂。
小说把李益精神病发作时迫害妻妾的原因,归结为霍小玉的鬼魂作祟。这当然使霍小玉的形象不够美好,但要说这就是“损害了霍小玉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倒也未见得。受过男人伤害的女人,折磨起同性来格外有热情,生活里实在是常见之极。这该算意味深长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