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406
- 帖子
- 4
- 精华
- 0
- 性别
- 女
- 来自
- 江苏扬州
- 注册时间
- 2012-4-22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0:32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生命的孕育
另一种生命的孕育
梅
静
一 《因为爱得深沉》这部小说的的创作仿佛是一次生命的孕育,体验也如当年初为人母般深刻。
1995年的春天,我从一家企业“招干”进入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在此之前,来自电视和报纸的公诉人和侦查员形象构成了我对检察官的全部认识,我羡慕他们,期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和他们一样光芒闪耀。但理想与现实常常存在着距离,在其后的十余年中,我没有能成为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公诉精英”或“反贪神探”,而是因工作需要,先后在办公室、控申科、政治处等几个截然不同的岗位上,度过了自己平凡却又充实的检察岁月。
尽管,没办上几件惊天动地的大要案,有些遗憾。但长期的检察一线工作经历,使我亲身感受了检察事业的点滴发展变化;身处最普通的基层检察官之中,让我有机会走近他们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感知他们深沉炽烈的爱恨悲欢。
渐渐地,我被感动。他们,有的虽遭挫折,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操守,默默躬耕于辛劳平凡的工作岗位;有的为了追寻心中的法治理想,毅然放弃稳定生活,投身于更富挑战的生活激流;有的身为基层院“掌舵者”,却面临困惑,背负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
我常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一颗高贵的心灵和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虽然年轻的我不懂得也不曾想过要用文字将这些收获记录下来,但它已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悄悄播撒在了我的心田。
伴随着日月的增长,感动在我的心底越叠越厚、越积越浓,直至化作一片丰厚的土壤。多年前播下的种子在此一天天孕育、长大,最终成长为一个活泼而又健壮的胎儿。她在我的腹中踢打翻滚,释放出一股强大的、呼之欲出的力量,这种力量常常令我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于是,我有了一种迫切的想让她降生的愿望。我想通过她告诉世人:检察机关查办的惊天大案固然精彩,但这些平凡检察人的故事,更加可歌可泣,令人动容。
二 2009年初,正值我从事检察文字工作有了几个年头,千字文也发表了数百篇,心里略略有了点底气之时,我决定把腹中的这个胎儿化为文字,写作一部长篇小说。
在此之前,我也曾读过一些检察题材的小说,但总感到它们与大多数检察官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这些小说通常以检察长为主角,检察官也是清一色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形象。而事实上,在我们的检察官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显赫身份和生活在红尘之中的平凡人。写出他们的故事,才能展现检察官的真实音容,才能打动同是平凡人的读者的心。
于是,我将五个普通检察官确定为小说主角。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跨度里,他们亲历了一个山区基层检察院的艰难发展,同时也走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其中女主人公林梅由一个对检察工作懵懂无知的女孩成长为能够成功查办服刑人员“捉瞎子”猝死、黑社会欺行霸市等重大案件的优秀检察官,但生活中的她历尽坎坷、饱尝辛酸。而她的同伴,有的在与腐败分子的对决中失去了心爱的女儿;有的成为知名律师,却因拒绝为犯罪分子作假证明而被打断了腿;有的与求学深造的丈夫分居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盼来团圆之日,却惊闻丈夫遭遇车祸;有的则在名利面前迷失了灵魂,最终坠入无底深渊。
也许有人会认为小说中有我生活的影子,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离开了丰厚的生活积累就无法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如果我的这部作品与现实生活有所相似,希望读者能够善解。
如同母亲常会提前为腹中的孩子取好名字一般,动笔之前,我就为这部小说取了个自己十分钟爱的名字──《因为爱得深沉》。它取自于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的意境,我觉得用它来表达自己多年的感悟十分准确与妥贴:支撑平凡检察人坚守信仰、执著前行的力量,其实就来自于他们对足下土地深沉的热爱。
写作的过程注定是艰辛而又令人着迷的。当我把自己积累十多年的情感通通附着于笔下人物时,他们的悲就是我的悲,他们的乐就是我的乐。我常常被书中人物感动得无法继续执笔,但强烈的使命感又促使我以最快的速度释放自己的思想,丰满他们的容颜。
在痛苦与快乐的双重煎熬中,我用一百个不分晨昏的日子诞下了这个孕育十多年的孩子。从2009年4月1日至7月10日,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我坚持每天早晨、中午各写作一小时,晚上写作六小时,以每天近三千字的速度完成了总量达三十万字的文稿。
成功地创造生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的极度疲惫。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人生生地瘦掉了十多斤。
三 在朋友的指点下,我胆怯地将她捧到了年届八旬的扬州文坛前辈──丁家桐先生的面前。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与我素昧平生的长者不仅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地看完了小说,还写出了一份长达数百言的推荐信。他在信中称“这部小说刻画了平凡而又光辉的检察官群像,是一部有生活有深度的作品”。
一个非专业作者的初啼之作,竟然得到德高望重老前辈的热诚肯定,我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下了一些。随后,我拿着这封推荐信,找到了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杜海先生,征询他对作品的意见。原以为他会在几天后给我答复,没想到当天深夜他就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短信:“我花了九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很感动,这是我近年来所阅小说稿中的上乘之作。”
此后,杜海主席又及时伸出了关切之手。他以扬州市广陵区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广陵区委宣传部提出了关于扶持这部小说出版的建议。区委宣传部审阅书稿后,作出了扶持作品出版的决定。更令我感动的是,著名作家周梅森先生不辞辛苦,欣然作序,他的褒奖是对我的鼓励,更是鞭策。
每年的全国“两会”历来是人大代表宣传家乡的好时机,今年“两会”期间,一直关心扬州文化事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陵公安分局副政委陈先岩同志将我的这部小说推荐给了中央政治局常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和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徐安检察长。周永康书记高兴地向我回赠了一枚自己珍藏的建军60周年首日封,徐安检察长在书的扉页题写了令我倍感鼓舞的批示。
最近,我的这部小说在扬州网读书频道和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许多读者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作品的喜爱之情。有网友跟贴留言:“刚读题记就感受到一股正直之气。”有读者打来电话:“你的作品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检察工作的窗户,很有意义。”这些心声令我倍感欣慰。我想,打动读者的并不是这部作品的文学水准,而是我倾注于作品中的真情实感,以及在她身上流淌着的平凡而又光辉的检察人的血脉。
如今,回顾这部小说问世的过程,我心怀感恩。她既是生活的丰厚馈赠,更是各方关爱的结果。感谢波澜壮阔的检察事业,给了我丰富的创作素材,点燃了我的创作激情;感谢关注和关心这部作品的领导和师长,是你们赐予了她生命,并引领着她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勇气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