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都灵之马》影评:毁灭的启示录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2-6-4 18:14 编辑

NO.231/浴神
■“都灵之马”来源于这样一个典故,走在街上的尼采,看到一个粗暴的马车夫正在鞭打自己拉车的老马,老马衰竭无力而车夫疯狂暴虐。尼采高呼,然后抱住老马的脖子失声痛哭。被邻居拉回去不久之后,尼采疯了。
贝拉塔尔,也许这个时代大多数观众对他都是陌生的,作为东欧最杰出的影像巨匠,曾经依靠《撒旦的探戈》、《鲸鱼马戏团》等作品蜚声国际影坛,也被称为“20世纪最后的电影大师”。《都灵之马》是其历时5年拍摄而成,贝拉塔尔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作为其封镜之作,亦是2011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被看好的作品。

■电影的剧情一如塔尔以往的作品那样简单但是晦涩。一对父女住在隔绝的小屋里,周围的环境十分严酷,总是风沙狂暴,天地迷茫。父亲只有一只手,每天还要驾着老马拉车出去干活,女儿负责打理家务,照顾父亲起居饮食,两个人的生活十分简单而贫瘠。影片以类似《旧约》创世纪那样的给出了六天,分别叙述了这两个人在六天里发生的故事,让这样一个家庭在这六天中走向败溃和崩坏。
第一天:平淡的镜头继续了父女两人的平常生活,起居吃饭,狂风沙尘里拉着老马步履维艰的干活,晚上在煤油灯下聊天。
第二天:马不肯出门。
第三天:马不肯吃东西,一群流浪的吉普赛人闯入了这个隔绝的小世界,想要在井里打水喝,父女两赶走了他们。
第四天:赖以生存的井里没水了,石块堆满了井底。父女两决定搬家,但是恶劣的环境和天气,让两个人不得不半途折返。
第五天:灯点不亮,炭没了,整个家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断绝了。他们的生活陷入绝境,夜晚寒冷不已。
第六天:没有炭火,食物只能吃生的,整个家庭笼罩在阴影之下,父女两人麻木对坐在黑暗之中,生活逐渐崩溃了。


■从影像风格上来看,《都灵之马》同样完整的保留了塔尔式的浓重烙印。对许多观众而言,他的作品永远是一种异端。塔尔拒绝任何的色彩,黑白的画面里透露出一种沧桑、真实和严酷,以及明暗对比的诡异之美。而对长镜头的偏好,同样让塔尔的影像节奏十分缓慢而沉重。一部电影,没有任何一个短镜,数十个精致平稳而精心布局的长镜就构建起了塔尔黑白分明、凛冽严酷的异象世界。塔尔的镜头深受匈牙利已故电影大师杨索的长镜理论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塔可夫斯基的某些意境,沉重而极具力量感。所以塔尔的影像里,总是充满了某种神秘深邃的诗歌气质,游弋着形而上的哲学意味,为其主题的表达创设了一个末日般沧桑极端的外部平台。当今影坛,也许对于这种长镜意境的营造,也许只有索科洛夫能与之媲美。


■与今年拿下金熊奖,让塔尔叹息不已的《分居风暴》那精巧的叙事和结构不同,塔尔的电影,剧情永远是散漫铺洒开来的。塔尔的影像世界是依靠“气”而不是“砖木”来构建的,是一个更加模糊而宏大的实体,如同烟雾围绕的远古宫殿一样。146分钟所创造的6天里,我们不断的看到许多重复的东西,女儿帮助父亲起床穿衣,去马厩看马喂马,拉车,打水,做饭,吃土豆……这种枯燥的重复正是两人真实的生活,但是这种重复却又是渐进递进的。生活在继续,但是情况在逐渐恶化,道德和环境在逐渐崩溃,直到将两人逼入绝境。重复的压抑的背景音乐,重复的恶劣的风沙天气同样在一点点加深这份负面的暗示。最终,将一个贫瘠、枯燥而晦暗的世界模糊但是真实的呈现了出来,然后又一点点将其推入毁灭之中。

■影片的主题离不开与之结构相对应的“反创世纪”,以及与题目和引入相对应的“尼采”。
“创世纪”是《旧约》里第一篇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上帝其实只用了六天就创造了天地万物,第七天是繁忙之后愉悦的休息。这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而塔尔却反其道行之,用六天的时间来毁灭了一个小世界。父女两人的家庭其实就是人类文明最微观的一个细胞的代表。塔尔将这样一个代表放在了一个完全隔绝鼓励而且环境极端残酷暴虐的环境里,来表现人类是怎样逐渐走向崩溃灭亡的。世界本来是从虚无的黑暗之中慢慢创现然后逐渐发展,父女两的世界却是逐渐从正常走向匮乏和黑暗。而休息享乐,显然是一种梦幻,在这种极端的环境里,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每天承担繁重的劳动来换取微博的口粮。
塔尔并不信任人类,不相信人性的善。
塔尔的电影中,总是离不开恶劣无比的环境,犹如天怒一样的极端天气总是牢牢束缚着下面罪孽深重的卑微的人。一如《天谴》中冲刷罪恶的暴雨一样,《都灵之马》里迷茫狂暴的风沙一直没有停过——这是这个溃败的世界的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之下,如同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一样,人类只能为了最简单的生存而辛苦的劳作。即使被剥夺了享乐的权利和引诱,人性依然没有任何的美德可言,即使在这样一个极低的层次上,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人性的恶与自私。
父女两生活陷入绝境的转折之一就是水井被石块堵死,这其实就是前一天两人自私的驱赶四处流浪讨水喝的吉普赛人而招致的报复。和之前之后大段的客观表现两人麻木冰冷生活的叙述不同,这是唯一一次正面直接的表现道德溃败的地方。同样是贫瘠的在这个残酷世界讨生活的卑微人群,为了一点点并不匮乏的水源而展开如此激烈的冲突,甚至最后彻底毁灭水源为报复。人并不是互助的,人是自私的,每一个人都会和这对父女一样,逐渐走向自己的黑暗。

■尼采一生的哲学理念都透露出深深的悲观主义情绪,他认为上帝已经死了,人们应该在传统精神坍塌的废墟里重建新的哲学和信仰。人获得了解放,人就应该更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批判推倒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和美德,宗教和理性。人应该追求超人,追求权力意志的扩张。人就可以成为万物的主宰。
尼采发疯源于都灵之马的感染,不愿意驾车的老马,也许正是尼采对现世厌倦和痛恨的代言。所以,尼采相信可以从这个崩溃的人世里,寻找超人,来建立新的王国。
塔尔的世界观来源于尼采,却又并未等同于尼采。塔尔同样相信上帝已经死了,现世已经崩溃了,道德沦丧,人性尽失。但是人,一直也将永远都是卑微而恶劣的生物,不可能在堕落的世界里找到救赎或者变成超人。都灵的马不愿意为世人引路了,世人只会逐渐走向黑暗,一如失去水源、灯火、炭和食物的父女一样,生活逐渐走向黑暗的绝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六天就是一个逆圣的启示录——它预示着毁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现代小说越来越不像小说,已经没有故事性可言——现代电影也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估计很多人看不懂了。
2# 李苗 报告楼主图片都挂了。
2# 李苗 报告楼主图片都挂了。
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12-6-4 11:33
搞了一下,可以看了。
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