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17
- 帖子
- 341
- 精华
- 0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5-4-19
访问个人博客
|
17楼
发表于 2012-6-13 11:54
| 只看该作者
天上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哪一个是虚拟出来的?欧洲经济危机中唯有依赖扎实制造业的德国经济相对最好。
老程 发表于 2012-6-12 22:47 面对德国的实体文化我们感到羞愧
胡笛
在发展实体经济中,有个鲜活的典型摆在中国人面前,这就是德国实业兴国的经验,也可称之为实业经济发展道路。细究之,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种实业文化。
在经济市场哀鸿遍野的背景下,德国实体经济发展一枝独秀。2011年德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3%,是欧元区公认的火车头;出口超过1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失业率降低至5.5%,降低到了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德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稳步增长的秘诀就在于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文化的胜利。
坚实的工业是德国的品牌
德国的实业经济就好像德国人的性格一样,沉着、严谨而踏实。“德国制造”已经成为日耳曼民族的符号,似乎成为领先科技和精湛品质的代名词。
倘若将时间调拨到20世纪的80年代,一定有很多人记得那时候的美英经济都以发展金融、网络等虚拟经济为先进的标志,依然专注的以传统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德国模式却不被看好。如今,在各国政府受困于浮躁的泡沫经济、为金融行业套上缰绳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德国的机械制造、汽车、化学和电子等产业坚如磐石,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岿然不动。
德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汽车制造行业屡创佳绩。2011年,德国在国外生产轿车700万辆,首次超过了国内的600万辆。大众、奔驰和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即使面对金融危机的重重乌云,也表现出成竹在胸的信心,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以品质取信于消费者,以品牌立足于世界。除了汽车制造行业,德国的精密机械和先进技术,这些行业也是德国经济增长的来源。
在德国,随处可见作为行业冠军的企业。这些企业名不见经传,却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内国际领先者。德国的这类低调的冠军企业主要是中型规模的家庭企业,是德国经济“不疾而速”的脊梁。他们绝大多数没有上市,不受金融市场的制约,也不必为迎合众多股东而牵扯精力。这些企业不浮躁、不突进,依靠着对实体经济某一领域的专业和精益求精,出口数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是国际市场的引领者和国际产业化标准的制定者。人们可能不会相信,德国这样人称“HiddenChampions”的冠军企业有近2000家之多。
德国中型企业的底蕴和实力开创了一个经济模式的新时代。相比之下,法国中央集权的模式反映在经济领域里,是培育几家规模庞大的康采恩,但由于金字塔般坚实底座的缺位,使得经济增速乏力;意大利经济多以小企业为主,但是竞争力明显不足,使得发展缺乏后劲。
德国独特的双轨制教育体制和成熟的职工教育体制亦可称为“世界一绝”。德国10年级以后的学生,大量选择去某家企业或职业学校“半工半读”三年后成为技术人才。不同于其他的民族鼓励每个人都成为领头羊,德国的教育既培养部落首领,也打造出色的“斗士”。我们中国或者是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教人去当官,或者是教授人去发财。而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为德国的实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专业的后备军。
凭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德国在工业化国家中独领风骚。而这一切的成绩都来自于德国对于专业领域的踏实和精益求精,来自于德国成熟的教育体制和对人才的重视,来自于实体经济的腾飞和低泡沫的资本市场。
同步协调的两个轮子
德国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首先是坚定与自信,在艰难困苦下发展实体经济,在歌舞升平中也发展实体经济。其次是平衡与稳健,在保证实体经济是顶梁柱的环境下,也不放松虚拟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就好像车的两个轮子,少了一个不行,一快一慢也不行。德国正是通过让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这两个轮子协调前行,使得经济这辆大车稳健前行。
其实德国经济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德国金融业也曾受到巨大冲击,并且危机向其他主要行业蔓延,德国的汽车、钢铁及机器制造等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当时的德国企业前景日趋暗淡、但是德国即使身处困境,也从未放弃稳扎稳打发展实体经济的民族精神,也从未让虚拟经济的泡沫过度膨胀超出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
德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有助于世界经济重新回到重视实体经济、依靠技术创新的轨道。虽然德国政府也像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一样采取了非常规的救市措施以及经济振兴计划,但是德国政府仍旧坚持秩序政策优先于过程政策,稳定和可持续性优先于需求刺激和赤字财政的社会市场经济。德国并无房产泡沫,且10%至11%的储蓄率相对较高,较之其他国家金融相对稳定。
相比之下,2008年的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远远没有德国这般幸运。过度地投资于金融衍生品市场、自由放任地吹大经济泡沫以及一发不可收拾的虚拟经济盘子,都是造成欧美诸国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在这些国家就好比脱缰的野马,疯癫起来无法操控,最终也影响了整个经济大局。
中国企业文化的“浮躁”
说罢德国,实在无颜再说下去,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自己企业的种种“丑陋”。相比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注于民族发展主营产业的德国企业,中国很多企业显得是那么浮躁,我国企业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涌向房地产、金融市场等等虚拟经济领域。企业偏离主业所搞的副业不仅偏离了角色定位,更重要的是打乱了中国经济布局,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吴承恩以“唐僧肉”为核心,演绎一场又一场斗争。500年后的中国人则以“钱挣钱”为核心,演绎一幕又一幕角逐。现今被称为“唐僧肉”的金融市场,多少企业蜂拥而上都想咬上一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断看到各类企业都掉进了投资虚拟经济的怪圈。在央行不断缩紧银根的宏观背景下,对外放贷、购买理财产品正逐渐成为部分上市企业的“主食”,更有企业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包括温州的“胡跑跑”、鄂尔多斯的“地产王”,多少企业家就是在这种以钱挣钱的游戏过程中成为2011年的“新名人”。
在武汉,有一个医药企业向汉口饭店发放的一笔委托贷款,占了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的六成,利率高达20%。显然,这样的“盈利”模式不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样的企业在2011年的中国屡见不鲜,实如过江之鲫。
近年来,一些本与房地产无关的企业进军楼市,推动地价、房价上涨,打破了行业本身的平衡。过多的实体经济被吸入虚拟领域,一方面扰乱了资本市场,使得资本市场越来越像一个赌场,人人都抱着侥幸心理打算挖一桶金带走;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科技竞争实力受到削弱,导致制造水平回落到世界末流水准,让我们在各方面的技术都受制于人。
粮企不产粮,油企不出油,机械企业不钻研技术,科技企业不研究创新,而纷纷转向不仅削弱了行业整体竞争实力,产品质量停滞不前,还会给外资企业以进入我国市场的可趁之机。这就是目前中国企业界的乱象!
任何公司都有主营业务,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企业的投资项目选择应当更多地考虑战略上的相关性,把资源主要投入到主营业务中,这样才能保持其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稳健地创造利润。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运作得好,可以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运作不好,就可能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而将企业拖垮。倘若所有企业都偏离主业,挖空心思在所谓的“钱”途领域挖一桶金,我们的国民经济必然陷入一个混沌和无序的状态。
学习德国企业的“定力”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着鲜明的文化指向,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这种氛围便是文化环境建设。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定下心来,能够耐得住寂寞,抵制得了诱惑。有时候的诱惑是昙花一现,有时候的诱惑甚至是海市蜃楼,这个时候企业的定力尤为宝贵。
德国企业在虚拟经济诱惑到来时,有一种定力,这种定力就是文化,是实体文化。欧洲危机国的泡沫经济值得我们深思,而同在欧洲的德国实体经济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当学习德国,学习德国的实体文化。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待重建,那么就从实体文化做起吧。
面对德国的实体文化,我们很多企业应当感到羞愧;学习德国的实体文化,我国企业应当奋起直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