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6/2/801699_2.shtml
从突厥铁骑到“欧洲病夫”
作者 金重远 发表于2012-06-02 23:06
十九世纪刚开始,拿破仑便断言:“土耳其乃欧洲一病夫”,它的命运便是听凭列强瓜分。
从突厥铁骑到“欧洲病夫”
——奥斯曼帝国兴衰记
十九世纪刚开始,拿破仑便断言:“土耳其乃欧洲一病夫”,它的命运便是听凭列强瓜分。国势日蹙的奥斯曼帝国由此被迫寻求改革之路,几经折腾之后,改革无果而终。一战中战败之后,1922年11月1日,苏丹制被废黜,长达六百多年的奥斯曼帝国终于寿终正寝。
金重远
《奥斯曼帝国闲史》
[英]杰森·古德温著
罗蕾 周晓东 郭金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一版
285页,42.00元
很多年前在读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时,我就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叫土耳其。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用一支生花妙笔描述了该书主人公葛利高里的祖父普罗珂菲如何从俄土战争中抢来一位土耳其女人。从此他们充满野性的结合使顿河河畔诞生了一个传奇的哥萨克家族。
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土耳其的前身就是奥斯曼帝国,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不久前有机会读到一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译著《奥斯曼帝国闲史》,深深为它充实的内容和流畅的译笔所吸引,为此想把这本名著推荐给广大的读者,以共享一次华丽的阅读盛宴,共同揭开这一大帝国的层层面纱。
古代在辽阔的中亚大平原上居住着众多的突厥人,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却都操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突厥人过着游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在马背上到处流浪。
十三世纪时,蒙古人向西扩张,迫使突厥人也随之向西逃生。小亚细亚是他们落脚的首选地,因为那里四周环山,可以阻挡外敌的侵袭,中间又有一大高原,宜于畜牧。突厥人到此后和当地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逐渐融合成土耳其民族,力量日益增强。1299年起由首领奥斯曼领导,建立独立的国家,称奥斯曼土耳其,他本人曾被尊为埃米尔。
奥斯曼去世后,其子乌尔汗继承父业,大肆扩展兵力,屡败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不仅在小亚细亚站稳脚跟,而且还建都布尔萨,为奥斯曼帝国奠定基础。
奥斯曼帝国生于战争中,也在战争中历练,不断壮大自己。
1396年9月28日,号称“雷霆”的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大军和匈牙利国王西吉斯孟率领的由匈牙利、波兰、英、法等国的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在尼科堡(在今保加利亚西北部)发生激战,大获全胜。野蛮的巴耶塞特竟兽性大发,下令立即将一万名俘虏就地斩首,演出了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史上极为血腥的一幕。
然而“恶有恶报”,仅仅过了六年,1402年7月20日,同样的厄运便降临到巴耶塞特的头上。由于刚愎自用,他不听周围亲信的劝告,盲目和帖木儿所率的蒙古大军交战,结果陷入重围被俘,此后便在狱中郁郁不欢身亡。
巴耶塞特的受挫只是暂时延缓了奥斯曼帝国扩张的步伐,但却远没有打消它一举吞并拜占庭帝国的野心,因为此举不仅可以掠夺大片土地和财富,而且还可以极大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拜占庭的首都,地跨欧亚两洲的名城君士坦丁堡曾为多国所垂涎,在一千年内遭到过二十六次进攻,其中二十一次被击退。1452年,新上任的年轻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野心勃勃,力排众议,决定倾全帝国之力,攻下君士坦丁堡。
1453年初,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八万余人攻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城内守军仅有数千人,虽有热那亚人、威尼斯人、西班牙人赶到增援,但兵力仍相差悬殊,终于在5月29日陷落。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混战中阵亡,也算是以身殉国。
穆罕默德二世随即将君士坦丁堡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并易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他希望通过此举就能够占领全世界。
陷落后的君士坦丁堡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再一次向世界展示奥斯曼帝国武力所取得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在地中海的东端,伊斯兰世界经过与基督教世界长期的较量,终于胜出。
巴尔干半岛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奥斯曼帝国早就把它列为霸占的对象。
1346年,奥斯曼大军夺得加利波利半岛,以此作为进攻巴尔干的据点。
1371年,奥斯曼大军在马里查河战役中横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的联军,随后便占领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并在菲力波波利(今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设帕夏,管理鲁梅利亚,即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
随着奥斯曼军队的逐步深入,巴尔干各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抵抗,塞尔维亚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一世率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瓦拉几亚等国组成的联军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原野上勇敢阻击苏丹穆拉德一世亲率的数万大军,情势十分危急。穆拉德一世虽被拉扎尔大公的女婿米洛什·奥比利齐在佯装投降时刺死,但联军仍未能挽回败局,拉扎尔大公在被俘后身亡。1448年爆发第二次科索沃战争,仍以奥斯曼军队取胜而结束。至此可以说,奥斯曼帝国已用武力征服了整个巴尔干。
此后摩尔达维亚于1455年,瓦拉几亚于1487年先后向奥斯曼帝国称臣;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和阿尔巴尼亚次第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奥斯曼帝国占有整个巴尔干对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由此获得了充足的兵源。自1432年起,苏丹开始在巴尔干推行进贡男童制度,也就是每隔三年自巴尔干地区招募一批青年去雅纳察尔(意为近卫军),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正规步兵中服役。这些来自巴尔干山区的青年人一般都吃苦耐劳,英勇善战,使帝国尽管连年征战,但却无兵源短缺之苦。
其次,帝国在巴尔干实行某种宽松的,被称之为“米列特”的宗教政策,也就是各地教派都可自行管理,并不强迫他们都皈依伊斯兰教。据统计,十六世纪时,在整个巴尔干只有三百户人家皈依伊斯兰教。看来,帝国所需要的只是能纳税的臣民,而非什么穆斯林。因此,到帝国统治在巴尔干结束时,穆斯林只存在于阿尔巴尼亚和波黑的某些地区。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依然构成了巴尔干地区居民的绝大多数。
就在欧洲不少国家大肆反犹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却对犹太人十分宽容。1492年,犹太人自西班牙被逐出后,大批流亡到了巴尔干。在这里他们得到善待,许多银行家、教师、医生都定居在已经衰败的萨洛尼卡,使它重新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
十九世纪英国保守党领袖迪斯累里把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界定为“宽容的保守主义”,此言不谬。如在用人方面,便是不拘一个统治民族,而是“广纳天下贤士”。
在伊斯坦布尔的法纳尔区集中居住着希腊的贵族和精英,他们都身居要职。到十八世纪,法纳尔人控制了帝国最重要的五个官职,其中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个公国的大公都由他们担任。
阿尔巴尼亚人是一个小小的民族,散居在帝国各地,但也不乏名人。其中最显赫的有寇普洛普家族,从中出了六个大维齐尔(首相),权倾一时,影响遍及整个帝国。
或许正是这种“宽容的保守主义”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能缓解各种矛盾,从而使帝国长期存在下去。
奥斯曼帝国在并吞巴尔干后,又把贪婪的目光转向西亚、中东和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