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维权悖论:成因与破解之道 / 王小平

维权悖论:成因与破解之道 / 王小平
2012-08-29 21:08 | 阅读(103) | 标签: 所见所闻
| 字号: 打印文章
昨日转帖的《饭碗压力与权利意识》这篇文章(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3524),读来并不让人愉快,反而感到难于视听,艰于呼吸的憋闷。因为在其中,何清涟女士通过河南焦作的上市企业,中德合资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发生的工人扣押德国记者一事,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国内常见的维权困境:受害者反过来阻止外部维权者的善意帮助。

为什么会如此?如何打破这种不正常却习以为常的维权悖论?文后,向来尊敬的朋友们提供了各自的疑虑和思考角度,高见迭出,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咀嚼和反思。所以这里不揣冒昧,将这些评论和自己拜读后的一些启发,看法整理出来,以便形成一种团体讨论的氛围。从此维权悖论一斑窥豹,引发更多朋友讨论的兴趣。

1.林下之风先生:

真可怜呐!为了有口饭吃,宁愿忍受高污染。

(小平附识:没有一个民主的制度博弈平台,主权在党而非民,那么在官商媒体勾结之下,公民,工人等弱势群体的维权成本势必极高。出于现实的考虑,往往两害相权取其轻,放弃维权,甚至不许他人主动的帮助自己维权。轻率责备或可怜这些维权或不维权都只有深受其害的工人兄弟,于事无补,而等待他们觉醒或抗争的一日,实在遥遥无期,不如将矛头直指这个畸形的极权制度和中国模式。更多人能够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尝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维权悖论或许才有解开的机会。)

2.独园居士:

这样类似的案例,吐鲁番也有,只是我不敢动这样的高危话题。我不是人家工厂的工人,但我依然惧怕,心唯有凄怆。

(盘亘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正是专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前提。这是我党长期洗脑与杀一儆百的高明成功之处,但反过来看,一旦恐惧感和人的自我禁锢被打破,那么专制的力量其实不堪一击。我们坚持走自我启蒙和公民维权,公民论政的道路,为的正是要打破这种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感。长路漫漫,同行者多起来,或许不至于那么的孤独和害怕。)

3.沪新雨先生:

工人们担心过苛的环保要求导致失业,可以理解,发达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但是德国间谍来偷工业技术,而工人来奋起保卫,演出了暴力劫持事件,真让人感觉到有些天方夜谈了。恐怕还是厂主同地方政府合导的双簧吧。不然何必劳动外交部和特警部队呢?

(外媒的被工厂和工人禁锢,恐怕中央政府也乐见其成。这样就可以以保护记者人身安全的借口,拒绝一切外媒的独立,公正采访。如此,中共派往美国的官媒记者兼政治,商业间谍数以百计,而美国被允许驻华的记者,非但只有寥寥几个,而且不准私自离京采访,也就是自然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哪怕美国国会提出对等的媒体开放抗议,依然毫无效果。一面百般狡辩,一面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就是我党的厚黑外交术了。)

4.沪新雨先生:

清莲居士云:"因此,在验厂审查时,工人们大多不会向审查员主动提供真实情况,反而配合工厂主欺瞒审查者——在失去饭碗的压力与不体面的工作环境之间,工人宁可选择后者。"
非也。更接近实际情况是:
在说实话立即丢饭碗与说假话保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
笔者的级别比一线工人高点,在类似的情形下,同样选择了后者。悲夫!

(专制之恶,正在于此:它裹挟,强迫,引诱所有人参与其中而不能自拔——无论其为既得利益者,或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无论你自知或不自知,结果人人都背离了真实,习惯了说假话,习惯了说一套做一套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记得以前曾说过,专制的链条,包括制度,文化和人三个环环相扣的要素。专制文化传统的积淀,非一时可以澄清与建构。专制之下人的异化也轻易无法扭转,太多人心知肚明是一回事,要将内心所思所感见诸行事,却是千难万难。如此,唯有诉诸制度的变革,才是打破专制的突破口。这就离不开一部分,哪怕一开始只是极少部分的先觉者先行者的努力。

还是那句话,知道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种制度是坏的而不去公开谴责和将之毁坏,知道一种美好的事物而不去主动的追求和实践之,那么只能说明两种情况:我们还未真正懂得其间的坏与好,或是我们一直心存侥幸的活在虚伪中。)

5.浪琴浪琴浪琴:

我自己不会站在道德高地谴责弱者,那违背我的价值观。
帮助弱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可以想当然一厢情愿的去“帮助”他人,因为有可能是伤害。
具体到本次事件,如果污染企业与德国公司有技术合作,那么德国人如果想帮助在污染企业工作的中国工人,为什么不去想办法制止德国公司呢?那应该是更容易的,可这样有损于他们国家的利益,在人权和利益面前,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自助者,天助之。自救者,人恒救之。

指望德国公司或德国公众,媒体,政府主动来帮助中国的民众维权,当然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可惜无论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都有其自利本性。在民主国家内部,藉着制度平台的公开,公平博弈,或许迫使各方可以将工人权益与环境生态的维护置于利润或选票之上,但在民主国家之外,在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之间,这种要求的实现却缺少制度的安排与国际法与国际私法的施行途径。

所以我在《值得澄清的概念》之三十:战争能废止吗?这篇文章里,才谈到建设一个世界政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换言之,在当今国际社会依然是以民族独立国家为基本主权单位和利益单位的现实下,民主世界应当通过一种制度的有效安排,将普世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和具体的国家,企业,NGO,个体的行为准则,推行到那些专制的前现代国家中去。事实证明,像目前这样,仅仅依靠少数民主国家的少数有良知的政客,企业家或是NGO的努力,而整个世界都唯利是图的向暴发户般的中国政府投机买好,是无法从外部造成足够压力,通过里应外合的合力,推动中国的民主转型的。谷歌被迫然后主动的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体现的是一种企业伦理,是一种道德批判的姿态,但无补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开放与进步。这种少数派的,微弱的,消极的抵抗力量,不足以从正面推动中国的民主变革。)

6.空空般若:

真的很搞笑!
中国人自己的生存状况,却要外国人来保障…提高只能成为梦想。
看来,洗脑愚化起作用了,马教的宣传和土共的江山好似铁桶永固…唯一的出路,有良知的国人,勇敢地站出来,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的尊严和我们的自尊,努力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五分不相信

文章带评论
一并转发
谢谢各位

(转发还原真相,真相就是力量。)

8.一剑封喉:

用鲁迅的一句话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几十年前说的话现在仍然可以使人感到十分深刻。

(低人权,高污染的中国模式的特点,就是短期看起来多赢,长期来看却是多输。从这场诡异的反维权事件来看,涉及的各方都不出此数。

短期来看:地方政府维持了体面,保护了本地上市企业,将十八大之前的小风波消弭于无形,官员保住了位置,开完会自然要继续官商勾结,继续圈钱,然后各人论功行赏;污染企业阻止了外媒报道,维持了股东和市场利益,继续盈利;工人保住了一份危险但体面的工作,相对国内庞大的隐性失业群体,至少可以养家糊口,虽不至于像徐怀谦那样,举家食粥倒也不难;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德国跨国公司,赚取了在本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绝难赚到的高额暴利,牺牲的只是当地劳工权益和环境,自然乐得默认其事态发展,反而要对本国“多管闲事”的媒体骂一声活该!

长期来看:地方政府为了官员个人政绩和部门特权利益,保护高污染企业,结果是形象败坏,将自身公信力破坏无疑,再难获取公众信任;污染企业以这种中国血汗工厂的模式将化工成本转嫁到地方环境和低工资低保障的劳动者身上,既然能够轻松获取暴利,自然不会花精力成本去搞技术创新,结果一旦中国投资与市场环境恶化,或是触及知识产权侵害的法律问题,或是德国公司转移撤资,自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要素和发展动力;企业工人为了眼前利益,忍受工厂盘剥,忍受一线的,直接的环境伤害,结果又因为没有独立工会的支持,一旦大环境出问题,或是罹患职业病,就只有被无情抛弃的命运;即便短期看工资待遇不错,届时也将半生辛苦积蓄赔进去,身体的痛苦甚至生命的丧失,在所难免,这样的实例,我们难道还看得少?至于跨国公司,他们钻的正是中国模式下,政府腐败,司法独立和舆论监督缺位的空子。一旦看到中国的投资,因为社会维权和公民意识觉醒而成本上扬,必然转移资本到其他成本洼地,看起来没有什么损失,但在其本国,却难以逃避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惩戒。比如在美国,安利,雅芳等跨国巨头,便因为在中国的商业贿赂而遭到司法调查,也面临舆论的一致谴责。

事实证明,一个公司没有社会伦理底线,一切唯利润是问,到头来必然伤害自身的公益形象,也因为社会效益的负面伤害而损及其商业盈利。日后中国一旦实现民主转型,这样的无良跨国公司,终将接受市场的惩罚,被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和公民所抛弃。特别是那些在互联网,军事等方面与中共政府合作,对专制的维护起到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的公司,那些对中国的民主变革事业起到相当伤害的公司,终将接受历史的审判。)

转发自1510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