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华裔移民的希望:1.5代在加国大显身手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2-11-7 07:58 编辑

加国无忧 51.CA
2012年11月5日 09:08
来源:51周报
作者:萧山 谈海

当第一次听说“加华1.5代”时充满好奇,带着强烈的好奇心51周报记者参加了不久前在多伦多大学举办的一个活动:“成功之路—2012职业论坛”。可以说来的全是1.5代,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清一色的黄皮肤,充满活力和朝气。自此恍然大悟,“加华1.5代”就是加拿大华裔移民1.5代,他们出生在中国,几岁或十几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然后在加拿大上学、工作。1.5代的身上,承载着传统式中国父母的期待,他们具备中英双语的优势和对中西文化的把握,他们倍加珍惜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努力学习、奋斗,成为有抱负、有能力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国际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加中关系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1.5代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加拿大社会的重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位1.5代。




——————————————————
陈天悦(Tina Chen):

9岁随父母从北京移居多伦多,2011年皇后大学商科和美术历史双学位毕业,现在任职宝洁公司市场部。从中学开始Tina就是学生会的积极分子,学业优秀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曾代表学校设计商业模式获奖。

Tina小的时候就是很乖的孩子,甚至认定父母工作辛苦,自己应该赚钱养活自己,所以中学時打了三份工,分別是教育局文秘、餐館侍應和家教,到了大學則全靠獎學金。平均成績90分以上的Tina是申请奖学金的高手,现在还经常参加一些青少年团体的讲座,传授申请奖学金的经验。



加拿大 51网





大学时Tina曾经作为交换学生到北京大学学习1年,大学毕业后突然想去中国工作,已经给她全职工作Offer的宝洁公司对她不错,给了她一年半的时间休息充电,她自己拎着行李来到北京,申请在《人人网》市场部任职,起薪3000元人民币。

Tina在中国工作了大约半年后回到加拿大,中国的工作经验令她认识到1.5代移民的特点可以转变成巨大的优势,对东西方文化的熟悉使她如鱼得水,半年期间的工资从3000元上升到可以跟宝洁公司相比。她在人人网市场部时,许多跟国外有关的业务她都参与,试过有次接待美国商业代表团,成员包括沃尔玛全球总裁和宝洁全球总公司负责人等,她的英语令这些老外异常亲切,所有的谈判都变得很顺利。她还为央视名主持人董卿担任过同声传译。

“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急需各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很多外企高层都由不太熟悉中国的老外担任,其实熟悉东西方文化的1.5代移民才最适合,所以我们1.5代移民的发展空间特别大。”

Tina刚刚来多伦多时跟父母住在怡陶碧谷,那里华人很少,整所小学除了她只有1名说粤语的华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她只用了3个月就初步掌握了英文。后来到士嘉堡Albert Campbell中学和Mary Ward高中读书时华裔同学多了起来,来往的朋友也以华裔为主。

“1.5代移民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在学校就跟其他华裔学生不一样,既不同于土生土长的CBC,与留学生也有很大差别,大家交谈的话题都不一样,我们在家里肯定是说中文,平时也跟随父母的社交圈子与华人交往,对华人传统文化也很熟悉,但是对留学生熟悉的东西,如非诚勿扰等流行节目,我们并不熟悉,可以说属于夹心阶层,有时也挺尴尬的,留学生把我们当CBC,CBC又不认为我们属于他们的圈子,这种情况曾经很长时间困扰过我们,直到近年中国的崛起,中文成为全球热门语言,我们才突然惊觉,原来我们具有特别大的优势,不少相同背景的同学求职时,能说熟练中文成为受聘的先决条件,我们才开始享受这种优势。”Tina说。


李思颖(Siying Li)


李思颖出生在成都,后随父母到珠海生活,10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李思颖说自己不是那种很有语言天赋的人,到加拿大后,她用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才觉得自己的语言真的过关了,达到能和本地出生地孩子自由交流的程度。

回想起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李思颖说她从没觉得生活有多苦,那时候她们一家三口租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沙发和床都是从大街上捡来的,她爸爸的第一辆二手车也是一个朋友送的,经常开在半路上会抛锚。李思颖说,要感谢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她的记忆中只有欢乐的时光。

因为成绩一直很好,妈妈希望她中学毕业后去学医。但是因为李思颖中学读的是IB,只选了物理和化学,而学医要生物成绩,于是她便用暑假的时间去学生物,这一学不要紧,她告诉妈妈,生物让她头痛,于是便放弃了学医。当时李思颖的父亲已经开始自己经商了,于是父女俩的沟通经常围绕经商这个话题,父亲的许多与经商有关的书她都看过,父亲还鼓励她接触股票,渐渐的对商业有了兴趣,于是中学毕业她进来西安大略大学,选了商科,同时辅修电子工程双学位。



加拿大 51网
info.51.ca 无忧资讯



提起大学生活,李思颖说压力还是有的,但她觉得完全可以承受。因为当时立志要进投资银行发展,所以她学习非常用功,李思颖说,投行招人非常看重成绩,如果不是前5%、10%,基本上就没戏了。成绩好当然还不够,同时还要看你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李思颖一入大学就参加了无国界工程师这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力。李思颖曾独自组织一个活动为该组织筹款,她的创意是“砸南瓜”。李思颖请来一个农夫,这个农夫用运来一个三四百磅重的南瓜,然后再大学校园里用吊车吊起来,前来参观的人为此活动捐款,这个活动李思颖筹到近3000元。

因为看过一则报导,李思颖对东南亚一些女孩被强迫去卖淫十分愤慨,她检索相关新闻,发现这个世界上类似的事情还有许许多多。于是李思颖和一个朋友一起创立了“反对现代奴隶”的组织,她们通过各种方式去宣传,办图片展,演讲会,请来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辩论,最后把这个组织发展到200人的规模,离开校园后交给了低年级的大学生继续发展这个组织。

info.51.ca
谈起自己的打工经历,李思颖说自己打工并不多。小时候曾经给人送过报纸,大学一二年级时利用暑期到银行做过前台工作,到了大学三年级时她争取到了投行的暑期工作。李思颖说,当时投行来学校招实习生,竞争还是挺激烈的,不过她最后胜出了。

大学毕业后李思颖进入KPMG工作。据李思颖介绍,每年KPMG都会收到三四百份简历,最后录用的也就四五个人,竞争不言而喻。进入KPMG她经过两轮面试,第二次面试记忆尤其深刻。那是一个长达5个小时的面试,考官先给你个案例,然后用两个半小时做出一个powerpoint,然后是老板面试,面试就围绕这个案例进行,既考查你的分析问题能力,也考查你的解决问题能力,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实战演习。而你这才发现,大学学历那么多东西,就是为这次面试在做准备,最后她胜利了。

大学最后一年,李思颖到中国清华大学做交换生,在那里学习半年。她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大学生的压力,大多数人只知道埋头读书,很少有机会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家把学位看得很重,60-70%的人在准备读硕士、博士,她很佩服这些同学的耐心与耐力,朝着自己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李思颖说,她庆幸父母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如果在中国与这些同学竞争,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清华这样的学校。

提到创立“加华1.5代”这个组织时,李思颖说,“加华1.5代”有自己特有的优势,也有自己面临的困难,她希望这一代人在加拿大互帮互助,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朱丹(Annie Zhu):

Annie的背景与Tina有点像,两人都是从大二开始在宝洁公司实习,大三时宝洁公司已经提供了全职工作Offer,不同的是Annie在大学的第二学位是医学科学,在宝洁工作了近2年她已经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在医学领域发展,所以毅然辞去宝洁的工作,准备全力申请医学院。

Annie8岁那年跟随父母从西安移民北美,先是在美国住了2年,再移居加拿大,美国的2年对她适应北美生活有很大帮助,所以一来就完全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尤其是刚来时她就读的小学很多白人,跟美国的环境很像,完全不需要重新适应,反而是后来到AY Jackson高中读书,华裔同学突然大量增加,令她有种不太适应的感觉。这种文化上的Shocking随着越来越多的华裔朋友的增加才逐渐减弱。




与许多1.5代移民子弟一样,朱丹的学业也是从未让父母操心,高中毕业以平均分超过90分的优异成绩进入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IVY Business School),并获得毅伟商学院1万8000元奖学金。

在宝洁市场部,朱丹负则潘婷和Oral B产品的宣传推广,在许多人眼里这已经是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父母从事医学领域工作的环境,令她还是下决心走医学的道路。

“父母为了我们牺牲太大了,移民后被迫放弃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作为移民的子女,必须要在学业上努力,否则太对不起父母了。”

“这种负疚感一直伴随着我,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是每个移民子女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父母移民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子女的教育。”

“换一种角度思考,其实父母做出牺牲的同时,子女来到陌生的环境,需要重新适应,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考入名牌大学并获得好工作,第二代移民面临的困境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经常说CBC和留学生如何如何,很少有人谈起我们这些1.5代移民,就像Tina经常说的,我们是夹心的一代,在中国别人当你是加拿大人,在加拿大别人当你是中国人,也有身份认同的问题。”朱丹表示。



江晓立(Debbie Jiang):

7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在卡尔加里和密西沙加各住了8年左右,以各科平均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考取安省滑铁卢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又继续攻读会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在BDO会计师行任职,并且已经考取了特许会计师(CA)资格。

Debbie跟其他1.5代移民比较,来加拿大算是早的,7岁的孩子很容易就适应了北美洲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熟悉就不如其他稍大一点才来加拿大的华裔孩子,她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弱项,所以直到现在还在试图加强自己的中文水平,她的努力是有成效的,现在她的中文水平大有提高,“说”和“听”完全不成问题,“看”也基本上可以过关,连最困难的“写”也由于使用拼音打字而变得容易。





“小时候没觉得中文这么重要,现在工作的会计师行有很多中国客户,既有来自中国的公司需要加拿大会计师行的审计,也有本地的华人客户对会计的需要,跟他们沟通当然是使用中文比较方便,所以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应该好好学习中文,现在大有用武之地。”Debbie说。

Debbie称自己刚刚移民时只用了几个月就适应了本地的生活,完全没有困难,而且觉得这边的孩子很轻松,没有什么家庭作业,整天就知道玩,跟国内的孩子比较好像到了天堂。

“刚来加拿大时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如白人孩子和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华裔小孩(CBC),随着自己英文水平的提高,大概用了2、3的时间,英文跟他们差不多了,自己的双语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

江晓立称在面试时,别人不知道这些1.5代华裔移民的语言优势,真正工作以后才能看到他们的专长,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渐丰富,人脉关系的建立,他们这代人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赵东方:

10岁跟随父母的赵东方中文说的非常地道,他笑称自己是1.5代加华移民协会的常委,在家里经常看国内的电视连续剧,中文的听读写都没有问题,至于英语水平,他说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来加拿大6到7年之后才完全适应这边的生活,他觉得协会其他常委的英语都没有口音,跟老外一模一样,只有自己的英文还有口音。

赵东方来自江苏省南京,有着江南人的灵秀细腻,很有思想,想问题也跟其他移民孩子不一样,“其实移民的孩子需要同时保持两种文化,是挺累的,不过小时候没太觉得,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除了英语要尽快赶上班里其他同学,家长多数要求孩子保持中文,在家里必须说中文,还要上中文班,不太容易。”






fo.51.ca

赵东方在密西沙加上的高中,在麦马斯特大学(McMaster)获得生化学位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生产疫苗的公司工作,现在烈治文山一家医疗规划采购工作工作。虽然现在的工作对象和公司同事跟华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不过赵东方一直相信自己的双语优势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发挥。

info.51.ca 无忧资讯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国家,能够熟悉英语之外的语言文化,对工作会大有帮助,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都到中国投资,或者把亚太总部设在中国,特别需要熟悉东西方文化的人才来管理,1.5代移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