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516
- 帖子
- 1098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10-11-15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7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2-12-27 09:30 编辑
(合理配置也就是减少浪费,同时意味着提高效率。而分工也是提高效率,那么,合作是否也能提高效率?)
第 1 章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第1 章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1. 1 什么是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教科书上的典型定义是,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经济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学问。但是, 这种新古典式的定义,同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资源配置问题, 而是如何才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富裕, 并尤其关注分工如何能够减少资源的稀缺程度。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核心, 逐渐转向在给定稀缺程度下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市场的功能则局限在决定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和数量上。新古典的这种定义, 丢弃了古典经济学最本质的东西, 从而使经济学的解释力大大降低。因此, 必须对经济学进行重新定义, 使之能同时涵盖新古典和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在给出新的经济学定义之前, 我们先观察一些经济现象。在中国很多地方, 农民盖房通常是多年前就开始自己积攒材料。材料备齐后则找一群亲朋好友一齐动手。同一个木工, 肯定是既做门窗, 又做梁檩, 还顺便给主人做几把椅子, 而砌墙、装修等也多是由同一批泥瓦工完成。木工、泥瓦工、装修等也多是“全能型”工种, 绝不会有很复杂的内部分工。盖房用的工具, 也大都十分原始, 极少会用上自动钉钉子的气动装备, 最多不过是一些简单的电锯而已。我们再来看美国的农民是如何盖房的。通常, 他们会将盖房的活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 各种费用统一与建筑商结付。建筑商揽到这笔盖房业务后, 先找专业公司设计好图纸, 然后去找分包商, 比如, 专门处理地基的公司、专门砌墙的公司、专门做木工活的公司, 每一类业务又都有众多相应的专业公司提供服务。仅就木工活而言, 就包括5 类: 屋顶的梁檩是一个专业做大批梁檩标准件的分包商; 做厨房的木柜及台桌又是另一个专业木工分包商; 做楼梯也是一个专业公司; 而室内的门窗、地板、墙脚又是一个专业公司负责; 支撑房子的木架结构又是另一个专业公司。而且, 每个专业分包公司都从其他专业公司购买很多材料和工装设备, 专业工人用的工具,则五花八门, 让人叫不上名字。这其间, 建筑商除了将盖房的各项业务分解后转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外, 可能什么也不需再多做。中国农民马上就会很自然地想到, 请这么多的专业公司, 费用一定十分昂贵。事实远不是这样。算起盖房的成本来, 同样质量的房子, 美国农民房子的造价往往比中国农民的还便宜。中国农民就很奇怪, 我千方百计地省钱, 尽量不花“冤枉钱”到市场上购买材料, 为什么同样质量的房子反倒比美国农民房子的造价还高? 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
比如做梁檩, 中国木工用的是原始的工具, 除了电锯外基本上都是完全手工制作, 而美国的专业分包商却专做大批梁檩, 用的是很复杂的加工机床, 一个工人一天做的梁檩, 甚至相当于中国木工几个月的量。不用比较, 谁的成本大、谁的成本小, 已是一清二楚。(仅从成本来考虑,就已经这样,如果再考虑其它因素,会更不同,那么,还有些什么其它因素呢?)中国农民一定还会很奇怪, 为什么这个美国农民不去自己联系专业公司, 而要将钱给这家“皮包公司”的建筑商去赚呢? 当然, 这个美国农民不是不可以自己去联系各个专业公司, 但有两个原因使他宁愿将盖房的活全部承包给一家建筑商。第一, 这个农民有自己专门的工作, 或许, 他一个人要负责耕种上百亩的农场, 如果放弃手中的工作去亲自联系众多的专业公司, 他的损失将会很大, 经济学上叫机会成本。第二,他对这些专业公司根本就不熟悉, 如果要自己去联系专业公司, 他就得先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建房的各种材料和造价, 然后再去调查和比较每家专业公司的情况, 最后确定和哪些专业公司签订合同。在这些专业公司替他盖房的过程中, 他还得去监督每一项业务的质量, 简直不胜其烦。并且, 在他花费大量精力掌握了各种“盖房要诀”后, 他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盖第二栋房子, 这些知识也就白白浪费。所以, 他宁愿将不熟悉的盖房业务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 他自己则去专心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这家建筑商的生存之道就是专门从像他这样的人手中承揽盖房业务, 然后将其转包给其他专业商。因为专于此道, 这种工作对建筑商来说就十分轻车熟路, 也许对于那位美国农民来说十分困难的事情, 建筑商只须几个电话就可以全部解决。在上面的例子中, 中国农民和美国农民盖房的本质区别只有一点,那就是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同带来了经济效率的巨大反差。(分工与效率)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越高, 生产效率就越高。但凡事有好处就有坏处, 分__________工也概莫能外。分工越发达, 则交易成本就越高。比如, 无论是由那位美国农民还是由建筑商去同众多的专业公司签订合同, 都涉及大量的交易费用,
而中国农民自给自足盖房涉及的交易费用则很小。(有较好的证明吗?)也就是说, 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带来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 另一方面又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问题。类似这种不可能“又要马儿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两难冲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这也正是经济学存在的原因。如果没有两难的冲突, 经济学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所谓经济学, 就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它不但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 并且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 研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这些社会上的两难冲突又如何由某种制度权衡折中, 产生个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经济活动中的“两难矛盾”有两类,(政治也有这种矛盾,) 一类是新古典的两难矛盾, 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 或生产力) 的条件下,(为什么资源稀缺程度可等同于生产力?)各种产品之间的生产或消费存在着两难冲突。比如, 数量一定的资源, 如果多生产食物, 就得少生产衣服。另一类情况是古典的两难矛盾, 即资源稀缺程度本身不是固定的, 比如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 因而减少稀缺程度,但正如上面的例子显示的, 这却无疑会增加交易费用。前一类两难矛盾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是新古典经济学( Neoclassical Economics )研究的重点; 后一类两难冲突是一个组织结构问题, 是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 研究的重点。但是, 无论哪一类两难矛盾, 都需要人们去权衡折中, 以选择最佳的折中点, 这就是经济学中研究的决策问题。看起来, 个人选择何种决策只是单纯个人的事情, 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决策往往又交互影响和作用, 从而产生出一种全社会的后果。当然, 这种个人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会有一些更高层次的两难冲突。比如, 买者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而卖者则希望价格越高越好。所以, 在非人格的市场上, 价格的决定也会有两难冲突。市场上自利行为的互动也会取得某种折中,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供求均衡。这里要特别提到“自利行为”, 因为它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假定。显然, 自利行为同自私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一种自私行为往往会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自利行为则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做出的谋求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的决策行为。如果当事人因为行善而获得一种满足, 增加一份效用, 则自利行为可能是一种为他人谋利的无私行为。发生在市场上的各个决策主体交互作用的两难冲突, 比单纯个人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要复杂得多。 |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