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冷眼看热闹 / 凌宸

冷眼看热闹 / 凌宸
2013-01-31 03:03 | 阅读(22)  
        一个婆婆妈妈的社会,就是有很多无聊的戏码。例如新闻界两位“名女人”的风波,一个讥讽另一方采访起来像是做戏,演技幼稚而肤浅,而另一位是众星绕月似的被捧个高,正享受在一个愚昧社会当“人民公知”的荣耀,自不乐意一盆冷水当头泼下,心有不快也很正常。但表面对新闻学的认知与分歧吹得再天花乱坠,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人世常情:女人间的品头论足,互看不顺眼的褒贬抑扬。这种例子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相当寻常。但没料到两位女子之间的口水花,却一窝蜂地引来一大堆“社会闲达”、“知名人士”、“传媒精英”的站队与选场,心粗气浮的甚而还急不可待里伸出手指沾些唾沫放在嘴里,滋滚有味的品尝后发表意见,不是义愤填膺地说这个的口水有病菌,危害大众健康,就是勃然大怒地说你那位的唾沫才是乱源,应该即刻清场。双方你为我往,互不相让,活活把细丁点的口水花,搅成一场中国社会舆论的大风暴,也真让人对这些精英的品位说一个服字。

         喜好厌恶本是人之常情,东家长西家短的是非嚼舌也并不鲜见,但希奇就在于这么点芝麻小事也能争执个没完,非要分出个你高我低还顺带着让身边人站队选择立场,让我对外国佬的评论“中华民族简直就是一个没发育成熟的民族”又多了几分信心。因为这样低水平的戏码,我不敢相信以逻辑理性见长的欧美人士会感兴趣。欧盟财经危机、伊朗核问题、朝鲜局势、叙利亚前景、非洲难民问题这些问题都还关注不过来,怎么会聚焦在两位三流的女记者身上?不错,你没看错,在下写的正是三流记者,因为无论是从经历、识见、作品、影响力,这两位都不可能与法拉奇这等传奇记者比似,相信她们也有自知之明。但次一等的就比得了麽?也不尽然,比如一位叫鲍华的女记者,爱尔兰出身,九岁移民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到巴尔干半岛当战地记者时才二十三岁。在南欧,她目睹塞尔维亚军队种族灭绝科索沃回民的罪行,回到美国之后,写了一本书,从塞尔维亚到非洲的卢旺达,扯到百年前阿美尼亚的种族灭绝,深入分析这一门人类最深广的罪恶因由,赢得普立兹新闻奖后,加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

        比较一下,就知道这边的名人是什么货色。当然,也不是说欧美就无八卦,没有膻色腥,没有无聊记者的无聊话题。但一流的媒体,舆论的中心怎么可能讨论如此没有含金量的话题,挖掘报道如此没有内涵的人物?除非《纽约时报》、《泰唔士日报》的主编马上换成《环球时报》的党委书记,不然只是天方夜谭。再说两位当事人,一位在香港被陶杰嘲笑为“伪战地记者”,而另一位恐怕连嘲笑的兴趣都没有,但在中国社会却被反来复去的讨论个没完,两边素质之差距,不言已知有多大,形势让人无可奈何。确实,理性缺少的社会,煽情必然泛滥,地震过后要“多难兴邦”,悲剧发生则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没有勇气改变现实则只能做“宪政梦”,这类足已让英国人笑到喘不过气来的矫情文字,却在这里大行其道分外捧场,怪不得这种环境盛产表演型政客,表演型公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已,小农社会没见过世面的实在太多了。更何况中国社会,正如笔者早已断言,真正的大师早已不再,小丑似的骗子倒冒出许多,平庸之辈不无搞笑地被提拔为标杆,让更为平庸的人来崇拜,逐形成一蟹不如一蟹的局面,以至遍地蠢才,处处反智。所以,两位三流新闻界女士之间的无聊纷争,有什么好看的呢?真是让人哈欠连连呀,还不如关注一下重庆奇女子赵红霞,只身就弄倒几名中共贪官,这才是响当当的中国传奇呢。

转发自  一五一十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