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点点滴滴的隔膜

张倩烨
有关香港话题的最近一次网络讨论中,我再一次看到港人对自己的小文化环境与家园的珍惜。在我看来,《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与廖伟棠、张晓舟等文化人对摇滚乐队Beyond的文化解读,不仅限于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差别、60后与70后的代际鸿沟,更在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互相不了解,深深的隔膜感。
王小峰眼中的香港文化,带着后殖民时期的特征—缺乏安全感,在内地青年理想破灭后的商业浪潮中稍占优势。但在粤语文化中浸淫出来的文化人完全不认同他的观点,廖、张两篇长文将王小峰的文章批驳得七零八落。
不过,为何一篇普通的文化评论会引发一场网络讨论?我想还是与许多内地同胞对香港缺乏了解导致的文化冲击有关。2010年,电影《岁月神偷》获得多项金像奖,其实这是最能反映香港人是怎样一路走到今天的一部心曲式电影。片中的罗进一身患重病,香港治不了,远赴北京求医也无果而返,罗家还一直受到港英年代的英国警察敲诈,全靠一句“做人总要信”才成就今天的香港。香港今日的成就,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殖民地文化”就可以抹杀的。
开放内地自由行十周年,香港回归16周年,两地间的融合与冲突都在日益增加。香港需要被内地了解,否则发生在文化领域的争论,会蔓延至两地生活的各个层面。
比如,在一次港人集会上,我看到几位市民围成一小圈,举着针对内地人的标语牌,我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于是,我决定去搭讪。一位中年主妇模样的市民和我聊了起来,她头一句就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回复说,内地来香港读书工作的,问她为什么主张香港与内地分隔开。她立马接下话茬:“你来香港读书,你就抢了我小孩的学位。”我反问她,许多外国人也在香港读书啊,你为什么不反对?她不作回答了。
她的话让我心凉。我记忆中的香港,不是这么冷漠无礼的,不是的。
在香港生活三年了,我永远忘不了第一天到香港的情景,2010年8月25日。那天一大早,我从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里出来,手里提着三个硕大沉重的旅行箱,背着装有15英寸手提电脑的书包,在深圳罗湖口岸过关,去香港读书。
从深圳火车站到罗湖口岸,要经过一道长长的陡峭的楼梯。那天清晨,电梯还没有启动,我提着全部家当,一步一喘地爬那段楼梯。身边不乏行李轻爽、步伐飞速的男士超过,但没有一个人伸手帮我。
过了关,坐在东铁线前往红磡的地铁上,我忐忑地观察着车厢里人们的样子,好担心因为自己是内地人受歧视。车厢里电视屏幕中传来我完全听不懂的粤语新闻,我开始紧张起来,想起了一部自己看过几十遍的香港电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甜蜜蜜》。影片里的男主角黎小军经常被香港人叫做阿灿,而女主角—从广州到香港打工的李翘,则干脆隐瞒自己的内地人身份,以免被人瞧不起。
就在这样的担忧和焦虑中,我到了黎小军下车的红磡站。天下起雨来,我提着行李的双手没法打伞,像在内地一样着急慌忙挤到站牌下,回头一看才发现,本地人都在安静地排队。发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我赶紧撤回到队伍后面,这时,一位不远处类似内地“交通协管员”打扮的老伯向我走来,笑眯眯地用他仅会讲的一点点普通话问我要去哪里,他告诉我,我的站点在天桥对面的反方向,还帮我提了两个箱子,带我走到站牌下。细雨中,我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满头银发和提着行李箱的、布满皱纹的手,我想,这就是香港。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香港人的人情味曾让我几乎沉醉。2011年的农历新年,我收到过平时几乎互不往来的邻居派给我的新年利是,里面是一张崭新的一百元港币;公寓楼的保安,会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特意跑来告诉我这个外来户,要记得收晒在外面的衣服;还有一位邻居Bill,总是能在见到我的时候从公文包里变出一只苹果,或者一盒蜜饯……这一切,都是我挚爱的香港。
直到遇见中年妇女的那天,我被香港的陌生一面吓到了。这是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香港。双非、奶粉、学位、地铁进食……一连串的陆港风波关键词,把过去三年间的香港和内地连结在一起。今年香港颁布奶粉离境限制条例后,两地的紧张关系更加严峻。不少内地人认为,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靠内地自由行的消费支撑,颇有自己是港人的“衣食父母”的感觉;而港人的回答则是,自由行的受益者只是赚到钱的商贩,普通市民则承担了内地通过自由行而间接输入香港的通胀。
在奶粉话题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曾批评港府政策的短视,认为奶粉限制离境政策扼杀了香港作为自由港的经济活力,动摇了香港的核心价值,港府在拥抱民粹。可是,当我把自己的观点与一位资深香港媒体人交流,他的回答让我有所领悟。他说,在你们看来或许是民粹,但我的小孩买不到奶粉吃,对我来说就是民生问题。
当外来人威胁到自己的一日三餐,敌意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我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批判他们的主张,但是,当微博上每天看到北京同胞抱怨空气质量,就不难理解,在另一边从官员到百姓都在研究着怎么样避开北京的毒空气,怎样买到进口奶粉,怎样移民出国的时候,你又怎能要求香港人非得善待这个与自己的孩子抢奶粉吃的同胞呢?
作者 媒体人

你了解香港吗?
你了解香港吗?我们请相关人士给出十个问题,考考你是否真了解香港。
1. 八万五是什么意思?与谁有关?
2. 18楼C座是谁家?
3. 亲戚关系表“一哥”、“三哥”、“四哥”、“四叔”、“六叔”在香港是什么人?
4. 香港目前的选举制度是怎样的?
5. 香港一个独居长者可以拿多少老人生果金,如果他合资格申请综援,大概可以拿多少?
6. 香港法定最低工资是多少?
7. 从天水围搭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到中环,一个来回大概需要多少钱?
8. 港元与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2008年和现在分别是多少?
9. 以下哪些报纸是很难在香港街边的报摊买到的:A.东方日报;B.文汇报;C.南方都市报;D.大公报;E英国金融时报
10.香港新闻中常有关于“丁屋”的新闻,丁屋是什么?
[答案]
1. 前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六年半缩短至三年。这项政策的推出,再加上遇到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楼价一落千丈,普遍私人物业在五年多的时间内贬值七成,很多中产阶级成为负资产。
2. 香港商业电台一台制作的广播剧和最长寿节目,在1968年7月3日晚上7:15首播。有说节目是为了纪念此前在六七暴动中被暴徒烧死在车里的商台主持人林彬,18楼C座是他生前的住所。
3. 一哥:香港警务处长。三哥:演员苗侨伟。四哥:老牌艺人谢贤。四叔: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六叔:影视大亨邵逸夫。
4. 特首选举制度为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利益的38个“功能界别”的选委(2012年为1200名)提名及选举。立法会采取比例代表制,以最大余额法及黑尔数额点票, 1997年前为单议席单票制。区议会选举采取单议席单票制。
5. 2013年2月1日起,老人生果金(65岁及以上长者可领取的高龄津贴)调高至每月1135港元,独居长者综援金额为每月2555港元。
6. 时薪30港元。
7. 40多港元。
8. 2003年末,1港元对1.0657元人民币;2008年2月,1港元对0.9135人民币;2013年7月,1港元对0.7907人民币。
9. BCD
10.香港新界原居民中的男性后人获准兴建的房屋。1967年“六七暴动”后,加上1970年代政府计划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当时的香港政府于1972年12月实施的“小型屋宇政策”,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8.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英尺(约65平方米)的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政府同时定立“限制买卖转让条款”,规定拥有丁屋的原居民如果想把丁屋出售及转让予非原居民,需向政府申请作补地价,并取得地政专员书面同意。兴建丁屋的土地,通常是位于新界或离岛的村落或农地。

来源: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3-07-04/13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