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38
- 帖子
- 7432
- 精华
- 8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7-4-1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9: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当美丽成为被解雇的理由
2013年07月25日
当美丽成为被解雇的理由
迈克尔·基梅尔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什么是“以貌取人”,即那些符合社会对美的标准的人,会得到优待。调查显示,比起相貌平平的人,那些被认为外表漂亮的人,会被认为更有能力,在社会交往中也更优雅自如。他们的朋友更多、桃花更多,就连赚钱也更多。一项经济调查发现,(在经过一组观察者的评判后)外貌能挤入前三分之一的人,能额外多挣5%,而外貌最差的9%人,则会少挣7%到9%。
梅丽莎·尼尔森(Melissa Nelson)听了上面这些话可能会感到震惊。她33岁,是艾奥瓦州道奇堡的牙医助理。你们瞧,2010年,尼尔森被她的牙医老板詹姆士·奈特(James Knight)炒掉了,理由是她过于貌美。已婚的奈特说,他感觉尼尔森的美貌太有诱惑力,令人无法忽视,他担心自己会跟她发生婚外情。于是,他先发制人(也是在他太太的坚持下),解雇了尼尔森。
尼尔森以性别歧视为由提起诉讼。令人吃惊的是,艾奥瓦州一家地区法院驳回了案件,表示她之所以被解雇,“并非由于她的性别,而是因为她威胁到了奈特医生的婚姻。”很自然,她上诉了。但是,上周艾奥瓦州最高法院维持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坚称“如果雇主认为雇员的魅力无法抵挡,雇主可以仅仅以此作为理由合法解雇”该名雇员。
现在,大家可能以为,这个逆向相貌歧视的案子,可以让那些漂亮的人自食其果。这总好过了因为长得丑被解雇,对吧?
但我认为,我们不应当考虑这个案件与方向相反的歧视案件有什么不同,而应该考虑二者实际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基于美貌的歧视与针对丑陋的歧视源于相同的性别歧视原则。两者都归结于男性凝视的权力,也就是说,男性的评价是“美丽”这个范畴的决定性因素。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想:“别这么快下结论。好看和难看的男人呢?”的确,英俊的男性也会因外貌而得到好处,而矮胖秃的那些则会蒙受损失。以貌取人不分性别。
不过,职场却是另一码事。想想那些瘦得跟模特一样的医药代表吧,她们的工作就是说服医生(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开出自家产品的处方。再想想美国服饰(American Apparel)这类企业,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多夫·查尼(Dov Charney)曾因解雇他认为不好看的员工而遭起诉。作家娜奥米·沃尔夫(Naomi Wolf)称之为“职场美丽商数”,也就是心照不宣地被当作从业资格的美貌标准(正如空中乘务员抱怨的那样)。映照外貌的镜子,加固了玻璃天花板。
职场美丽商数如今又进一步演化成所谓的“金发姑娘困境”(寓言故事《三只小熊》里的女主角——译注)。正如这则著名寓言里的粥一样,你不能太冰冷,又如尼尔森发现的那样,你也不能太火辣。你必须得“刚刚好”。但是,这是谁眼中的“刚刚好”?是否美貌或许取决于观者的眼光,但职场上的观者往往是有Y染色体的那些人。
毕竟,梅丽莎·尼尔森一案基于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奈特对她美貌的观感。在他眼里,尼尔森的美貌太诱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太大。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作家蒂莫西·贝内克(Timothy Beneke)曾经问道,我们用来形容女性美貌的词汇,怎么都会让人想到对男性的暴力和伤害呢?比如性感炸弹(bombshell)、让人倾倒(knockout)、目眩神迷(stunning)和致命美女(femme fatale)等。
对奈特而言,这是多么可悲的评价啊:他的意志力太薄弱了,他对妻子的忠诚太脆弱了,以至于他必须远离性感美女。
现在,我再问大家:我们是不是在哪儿听到过这种说法?男性在女性的性吸引力面前太脆弱了,因此必须阻止女性向他们展示任何身体部位?
是的,就像是塔利班的法庭来到了美国中西部,艾奥瓦州最高法院允许男老板解雇任何他认为可能诱惑他的人。毛拉奥马尔(Mullah Omar)会赞同这个判决。
或许,我们应当重新想想萨曼莎·埃劳夫(Samantha Elauf)一案。埃劳夫是俄克拉何马州的一名穆斯林少女,由于佩戴头巾不符合A&F公司(Abercrombie & Fitch)的外表要求,她未能被公司雇佣。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在2009年代表她起诉了A&F。或许,艾奥瓦州最高法院应当转而要求所有的美貌女性都穿上罩袍。如果尼尔森从头到脚都罩得严严实实的,奈特就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病人的牙科问题上了,同时还能避免暴露艾奥瓦州反歧视法的伦理漏洞。
迈克尔·基梅尔(Michael Kimmel)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社会学与性别研究教授,即将出版《愤怒的白人男性:时代末期的美国男子气概》(Angry White Men: American Masculinity at the End of an Era)一书。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7月17日。
翻译:黄铮
©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