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热闹的新东安商场里,满是攘往的人们。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94岁的李奶奶拖着助步器,出现在商场的一 层。助步器上绑着3只布兜儿,里面装着她刚刚捡来的空饮料瓶。李奶奶的右腿不能打弯儿,依靠着助步器的支撑,她一点点挪动着步子。 李奶奶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一直在北京做保姆。如今,儿子患癌症过世,70岁的女儿也疾病缠身,与李奶奶相依为命。老人每晚出来捡瓶子,就是为了卖钱给女儿治病。 温馨: 每晚总能满载而归 每天晚上,新东安市场里一层的商户们都翘首以待,他们等的是94岁的李奶奶。李奶奶名叫李秀英,老家在安徽省无为县。晚上7时40分,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扶着助步器的李奶奶出现在商场一层的过道里。助步器上绑着3只布兜儿,里面装着她刚刚捡拾来的空饮料瓶。李奶奶的右腿不能打弯儿,依靠着拐杖的支撑,她一点点挪动着步子。 “奶奶,给。”一家服装店里的年轻女孩,将自己手中还没有喝完的饮料瓶递给了李奶奶。掂量着手中的瓶子,有些口渴的李奶奶拧开了瓶盖儿,连喝了几大口。“真好喝,谢谢你,好心的姑娘。”拧上瓶盖儿,李奶奶将瓶子放到了旁边一只红色的布袋子里。“商场的人对我特别好,也特别照顾,我只要在门口待一会儿,他们就会把当天的饮料瓶和废纸箱子送给我。”正说着,旁边一家店里的小伙子给李奶奶送来了一只纸箱子。看到李奶奶没法拿,小伙子便用剪刀在纸箱子上捅个洞,用绳子串好绑在李奶奶的那根特大号拐杖上。 一路走来,不少正在逛商场的顾客看到李奶奶,有的送来喝空的饮料瓶,有的塞给李奶奶20块钱。尽管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可李奶奶的手上却套着两只不同颜色的手套。原来,李奶奶不愿意把手露出来是因为手太难看了。褪下手套,一双关节变形、磨出老茧的手展现在了记者的眼前。看着自己的双手,李奶奶的话也多了起来。 漂泊: 年轻守寡拉扯两个孩子 “我这一辈子不容易。”原来,李奶奶5岁那年,她父亲去世了,家里穷得没钱安葬,她母亲便借了利滚利的高利贷。为了还债,她母亲去上海做帮佣,李奶奶便带着弟弟在老家讨饭。为了填饱姐弟俩的肚皮,李奶奶拼命地干活儿,慢慢的,她的手关节发生了严重的变形。 后来,李奶奶成家了,也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看着能干的丈夫和活泼可爱的两个孩子,李奶奶终于有了家的感觉。可是,这种幸福没能持续多久。李奶奶32岁那年,丈夫去世了。那时候,一个女人独自拉扯两个孩子很不容易。李奶奶便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老家的亲戚,自己背井离乡来到了上海。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好雇主,于是李奶奶安心住下来,帮雇主带孩子。 1951年,因工作调动,雇主家从上海搬到了北京,李奶奶也一同来京。从此,李奶奶和自己的这双儿女隔的距离更远了。每个月,李奶奶都会把自己的工资如数寄回家,“每每听着别人家的孩子叫爸爸妈妈,我这心里啊,特别难过。” 凄凉: 晚年与女儿相依为命 转眼多年过去了,李奶奶照料的四个孩子陆续长大成才。他们没有忘记这位老人,专门腾出一间空房安置李奶奶,还给她争取了低保。就在李奶奶准备安度晚年时,女儿胡昌凤从老家赶来了,“我那外孙把他妈妈的户口给注销了。”女儿不得不投奔远在北京的李奶奶,这一住就是20多年。胡昌凤没有任何收入,身体也不好,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让她丧失了劳动能力。只有身体不难受的时候,她才能够勉强支撑着,出来帮李奶奶一同捡空饮料瓶。“闺女看病,花钱的地方多啊。”李奶奶边说边揉了揉眼睛。 “你吃这个。”看到女儿来了,李奶奶的眼睛里透出关切,她忙不迭地从一只红色布袋里取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一次性塑料盒,盒里盛着吃了一半的饭菜。这是一些好心人送给李奶奶的。除了盒饭,李奶奶还拿出一瓶没有开封的橘子汁饮料,递给了女儿,“这个给你喝。” 李奶奶的头发虽然全白了,可仍很整齐。“这可是我自己铰的呢,不光我自己的头发,我闺女的也是我给铰。”看到记者夸自己头发整齐,李奶奶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自豪的笑容。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李奶奶不停地接过路人递来的饮料瓶,老人总是低声道谢。每当提到雇主,李奶奶更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很好,可是我有了困难,也不能总麻烦人家啊。” 转了一圈后,李奶奶缓步走出商场,准备回家。苍茫的夜色中,她和女儿一前一后,拖着装满了空饮料瓶的塑料袋和纸箱子往家走。王府井步行街上的喧嚣和繁华被她们远远抛在了身后…… |